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美國的制憲先賢(1787年)對權力的詮釋:理性選擇途徑(Rational Choice Theory)

Hikari Aoi 藍光 | 2025-05-19 04:01:41 | 巴幣 16 | 人氣 129

  人民希望政府保護他們的rights,又不希望政府反過來用power侵害他們。因此西方始終強調權力分立。

  早從古希臘、洛克起,已有這些觀念,但沒理論化。孟德斯鳩是首先將其理論化者。


  直至1787年,美國制憲(美國的憲法之父是:麥迪遜聯邦論文集(聯邦黨人文集)是最重要的著作),採用孟德斯鳩的理論,才終於在憲政體制方面實踐了三權分立(權力分立)的學說。

  權力分立的重點是「制衡制度」(checks and balances)。若不能平衡,不能相互牽制,分幾權都沒有用。

  美國的憲法、總統制、聯邦制都是世界首創。

  制憲先憲約4-50人,平均皆30歲上下。(由於富蘭克林加入當時,已是八旬老頭,故將總制憲者的平均歲數拉高到40幾左右。)

  為了使民眾知道制憲的重要,制憲者們在報紙上寫了相當多的大版面文章,向民眾授能憲法的重要性。

  麥迪遜主張:「倘若人皆是天使,便不需要政府;倘若治理者皆是天使,便不需內在與外在的控制。」



麥迪遜提出:

1. 治理者是人,不是天使。是人必有私心,我們不能去期待任何時候有一位「聖君明主」的出現。
 (符合公共選擇論,所有行動者所追求的,都是自我的效用最大化。)

2. 我們正在設計一個「由人來治理人的國家」。

3. 政府必須具有足夠強大的強制力,才能保護所有人的安全。(擁有強大的公部門,壟斷武力,才不會成為失敗國家。)

4. 與此同時,政府又必須能「自我控制」,防止自己成為霍布斯所謂的「巨靈」,將公民們全部吞進自己的肚子裏。(即杭亭頓的"民主逆流",變成極權政府)

5. 為了防止政府變成「巨靈」,制度的設計格外重要。人是不穩定的,但制度是穩定的。



irational approach :

1. 人在政治現象方面往往是非理性的。

2. 對於政治現象方面,文化、神話、符號、迷思比起理性,將對人類產生更大的影響。


3. (摩根,組織意象,心靈囚籠)文化本是人的受造物;可與此同時,上述的文化、符號等迷思,卻在政治現象方面控制(甚至是宰制)了人類。

4. M. Weber的三個權力主要來源之卡里斯瑪型:魅力型的領袖擅長使用「民粹主義」的方式,來煽動民眾的政治參與。

5. 吹笛子的少年:魅力型領袖(擁有某種超乎常人的特質)將領導其崇拜者,而崇拜者談何理性?

6. 君權神授/藍血貴族:神話使統治有了法理的依據。而當時的人們並未「打破世界的魔咒」(祛魅)。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2025-05-19 11:34:18
100美元的富蘭克林。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505/7454a4a9303d65d08cd524df8b6695d0.JPG
2025-05-19 13:29:20
我們老師總複習的時候還教了greenback 美金綠綠 感謝複習國考英文單字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