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開箱】手把廠居然輸了?!飛智 黑武士4pro簡單開箱!

爆醬 | 2025-05-17 18:02:25 | 巴幣 10 | 人氣 351

總之就是,新電腦不是來了嗎?
所以最近就沈迷魔物,已經扁到快HR200ㄌ。

說到魔物,那肯定是得拿手把玩對吧?畢竟對我這個雙刀仔來說用手把玩起來是比較舒適的。
原本舊的是xbox one的普通手把,沒記錯的話好像是大學時候買的,經年累月的操作之下已經快差不多了,切道具喝水的時候常常給我切成其他東西,然後就狠狠的被貓了,絕對不是因為我沒有閃掉泡狐的大尾巴(X
這隻手把的LT早在很早之前就怪怪的,相比旁邊的RT,回彈變得有些黏黏不乾脆,不知道是怎樣。
最近越玩越覺得奇怪,各個按鈕開始按起來都有點黏黏的,回彈不夠力,甚至有時候好像還會連點。
總覺得有些時候切道具亂切就是連點搞得鬼。
也夠了啦,這麼久了。
剛好有人也要一起買,又有超級大特價活動……

我們直接來開箱吧,這次要開箱的同樣也是西台灣的東西。
飛智的黑武士4pro手把,又是一個捲到爛掉的產品。

還記得當時剛好手把抽風,得買一隻新的,原本在ps5的跟xbox的之間選擇,xbox就很普通。但ps5真的好貴又聽說有一堆奇怪的相容性問題,最後還是選了比較便宜的xbox手把。
黑武士4pro台灣似乎有官方通路,但你知道的,在台灣買就是會被多扒一層。
雖然建議售價一樣,但加上活動之後,這隻手把的價格幾乎跟當年我買xbox one手把差不多了,那時候加上接收器甚至要破兩千。
……依稀記得,當時好像也是撞到缺貨潮。我怎麼好像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會撞缺貨潮啦= =


外箱部份的排版老實說蠻……醜的,一股腦的把特色全部灌上去的感覺。


裡面的東西蠻簡潔,手把本體,說明書保固卡,還不錯長的USB A to C,專用接收器。
記得xbox只有手把本體,連條線都是另外購買的。

↑底下兩個點是給官方底座用的

↑搭配手機架用的,但這隻給手機用真的只是浪費

外觀造型確實是對得起"黑武士”這個名號,就連ABXY這四顆都是灰色的。
四大按鈕相比xbox色彩鮮艷一眼就能看到是誰的設計,這個的辨識度降低很多很多,雖然對於已經可以盲操的使用者來說完全沒影響,但對於手把不熟悉的新手來說實在是不怎麼友善,根本看不到上面寫啥,不知道是要cost down顏料費還是怎樣。

上面有顏色的部份除了兩條V型的RGB裝飾燈,下面有的連線/電源指示燈,就是蘑菇頭下面的淡藍色了,這部份到是蠻好看的。
除了常規的按鍵layout以外,還多了CZ兩顆額外按鈕以及四顆背鍵。

背鍵的設計……手感挺不錯,外側的很好按,但內側的位置稍差了那麼一點,因為除了steam deck以外,我沒有用過其他有背鍵的手把,窩不知道.jpg

手把本體無論是握持感還是重量我認為都跟xbox有87%像,除了會重一點以外我覺得沒有差。
所有按鈕都採用微動開關,按起來回饋感相比xbox是好上不少,鍵程也短了很多,聲音也很安靜,回彈完全沒有黏滯感,對於需要反應速度的遊戲體驗會好上不少。
扳機鍵的鍵程也有類比跟數位兩種可以調整,隨時可以把這兩顆變成普通的按鈕,蠻好奇裡面機構是怎麼設計的,耐不耐用。
蘑菇頭旁邊那圈是調整阻尼用的,可以隨時把蘑菇頭的手感自訂到最適合的程度,調整的範圍真的很大。
霍爾搖桿跟碳膜老實說我沒什麼感覺,用起來都差不多,可能我不是FPS玩家吧。不過有個感覺就是轉起來比xbox順暢很多,確實是少了一個沙沙的感覺。
D-PAD的設計相比xbox顯得突出(物理)很多,很明顯有個盤子浮在上面,不知道是為什麼不把它沉下去,觸發鍵程跟需要的力道都比較輕,習慣之後應該是沒啥問題,手感是不錯的。

目前用到現在覺得唯一有問題的是它的start/select鍵的放置位置太不靠中間了,start旁邊沒有蘑菇頭會擋到還好,但select按起來蠻卡手,算是我對這layout唯一的意見。

輸入API的部份,支援最基礎的Xinput跟Dinput,也可以切成藍芽/switch模式使用。
Xinput就是模擬成xbox手把,這個在windows上面應該可以通用99%的遊戲了,但就是xbox沒有的你也不會有,像是陀螺儀。
Dinput比較特別,這東西包含了一堆有的沒的東西,所以有的支援有的不支援,這能玩的會比較多一點,但某些原本支援的功能就會消失,像是更細緻的振動啥的。
原本希望說Dinput可以在steam上面原生能用背鍵CZ和陀螺儀,結果很可惜的啥也看不到,不過好消息是預設情況下按fn鍵後可以變成陀螺儀滑鼠模擬,外側背鍵變成滑鼠左右鍵,這在Xinput是用不了的。
但真要說的話,這兩個模式我覺得真的是沒什麼差,挑一個喜歡的用就好。
藍芽連接的時候居然是辨識成one s手把,不過不是精英手把一樣吃不到背鍵跟陀螺儀。

振動手感跟板機鍵的準確度又如何呢?
我開了一場forza horizion4,這是據我所知PC上振動做的不錯的遊戲,在印象中這東西對於各種材質的地面那個回饋感很細膩,每個地表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賽車遊戲的部份也能很好的測試板機的靈敏度。
……嗯,板機部份還不錯,至少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沒有什麼異常,十分靈敏。
但振動完全沒有我印象中的這麼細膩,就是一整個大力出奇蹟,雖然不同材質的差異還是有,但層次不同,細膩度就是差了一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steam偵測是xbox 360的關係?
延遲部份完全沒感覺,現在的無線技術這點應該算基本,我旁邊有一堆接收器,也沒有被干擾的感覺。
據說藍芽有原生扳機振動,但我完全沒感覺。



沒有驅動下,最原生的解決方案應該是switch模式了吧?
steam有完整支援switch pro手把,可以完美映射到steam遊戲上,不會有任何麻煩。
陀螺儀也能用,但那些背鍵啥的就不支援了,蠻可惜的,看來還是得先用軟體map上去。

看來還是得走軟體。
……那麼,我們就裝起來看看吧?

界面部份只要抓到手把就會自動跳進設定畫面ㄌ,整體也很簡潔,該有的都有。







驅動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都可以改設定,但藍芽跟switch模式則沒辦法。
因為它設定是直接存在手把內的,所以只要改好之後到哪都能用。
總共四個設定檔,能用按鍵即時切換,switch模式下也能存4組,總共加起來8組設定檔。
不過這東西腳本部份不能模擬鍵盤腳本,鍵盤只能map單鍵,蠻可惜的。

包含振動什麼東西的想的到的基本上都能調,蘑菇頭死區,感應曲線,模式什麼的,總之超多。
最神奇的是,原本平平無奇的板機振動裝了驅動之後就感覺好上不少,雖然我想可能還是比不上我們ps5手把……雖然我沒用過。

雖然不能map腳本單鍵,但別忘了,我們還有steam 輸入API啊!
沒有原生支援真的很可惜,但steam輸入API再加上驅動,能玩的是真的多。
這部份就……慢慢再研究吧。

這東西我用到現在感覺不行的點應該就兩個。
1.這東西基本上看不到電量,沒有任何方式能夠叫出詳細的電量量表,只有沒電的時候會跟你說,明明指示燈有兩顆卻不好好用用= =
2.爛到不行的select鍵設計
其他都是超乎預期的好,該說是xbox太古老還是西台灣太捲了呢……

這次開箱就大概到這邊吧,續航力部份依照我的經驗應該是不用太擔心,至少能連續玩個一個月不成問題吧?
總之,有什麼新發現我會再上來更新的。
那我們下一篇開箱文見88888

……嗯?你問小說?
再……再讓我多玩一點……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4則留言

A
2025-06-06 17:53:57
實用的手把延遲精度測試網站(全英文) https://gamepadla.com/
2025-06-06 18:05:48
喔喔這網站好有料 感謝提供
A
2025-06-06 17:40:33
不然就Gamesir的九尾狐,用的還是TMR搖桿
A
2025-06-06 13:40:04
要PS鍵位有致動O+卓越,一堆套件讓你換,但延遲和精度比不上飛智
2025-06-06 14:50:56
酷欸,還真沒看過這品牌
2025-05-17 19:39:46
我是用PS5的,習慣DS4的鍵位,但真的好貴https://i2.bahamut.com.tw/editor/emotion/3.gif
2025-05-17 20:18:41
好像真的沒看過其他人做蘑菇頭對稱的@@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