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民國風格服飾以吉卜力畫風還原 with AI

格鬥龍 | 2025-05-17 14:26:15 | 巴幣 0 | 人氣 79

最近吉卜力風格的AI圖很流行
跟人家聊天時意外聯想到 如果我用二次元還原出民國風造型的服飾應該會不錯看
時代味也對得上
很喜歡那個時代的服飾會有股知性的味道

但這不是奇幻風格、捏造出來的   力求有憑有據的服飾~

首先我先秀出原圖

這是民國初年的女學生制服,找到彩色的不太容易
人物是誰忘了,只記得其中一位是很有名的人物:林徽音


以下是AI生成的作品


哦~~ 這味道真是對上了
這時期我們所熟知的旗袍還沒有出現,記得要到民國20年以後旗袍才首先從上海發跡
才漸漸地取代了這套服飾
當時這套衣服我印象中被稱作:文明新裝   (對那個時代對於新事物都習慣稱作"文明"😅)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能讓女孩子露胳膊、露小腿就算是社會風氣的一種突破了
在上海灘、南京街頭,這種服裝被認為是現代知識女性、文明女性的象徵,許多革命女性、作家、知識分子、女教師都穿這套衣服,連一些戲劇作品也塑造了這種形象。到了1930年代,這類服裝逐漸被更貼身的旗袍或西式制服取代。


造型實物介紹

文明新裝(女) / 學生長衫:有很多種名稱「改良旗袍」、「新式學生服」、「舊式長衫」。源自清末旗袍,但經過簡化、改良,去掉繁複刺繡、貼身剪裁,改為寬鬆、實用的立領、斜襟、盤扣,強調莊重、幹練、符合女學生的學院氣質。(放到現代叫作文青風
經常可在學校、日常、革命及學運看到此服裝因此被稱為學生裝。因為穿著此服飾的當時部分女性知識分子會積極批判舊文化的風氣,也被守舊派人士稱為「革命女裝」。
※注意 後來那種一體剪裁的女性連身裙的旗袍也叫改良旗袍但是不同款式 那種也被稱作「海派旗袍」此海意思為來自上海

冷知識:民國元年跟日本的大正元年是同一年 (還有北韓的主體曆元年)  所以要說風格很相近也合理?

對了這件衣服後來也有傳到台灣 (當時還是日本統治)

《臺北名所圖繪 十二景》
當時在台灣稱作「大襟衫」、「長衫裙仔」、「半長衫」
日本人則稱作「台灣衫」
傳到台灣本地化以後  選擇了更加清爽的棉布、粗布、麻布、夏布等輕便涼爽面料製作
剪裁也更寬鬆方便勞作  強調活動方便  也少刺繡等灰色調顏色強調樸實
百褶裙則由台灣在地自行改良  多半用較挺的棉布、卡其布製作
是比較日常的服飾









另外也讓AI用胡適的造型生成兩張民國初年的知識份子(男)造型




造型實物介紹

改良長衫:不叫做葉問服哦~  清朝服裝的延續 在最一開始這樣的連體設計衣服只有男生能穿 後來旗袍流行以後女子就以穿連體設計的衣服視為男女平權 而男性也開始逐漸穿西裝取代了

衛生鬍:當時很流行的鬍子樣式 因為歐洲一戰前習慣留大鬍子 後來發現大鬍子不適合戴防毒面具於是改良成這種小鬍子 日本首先帶入亞洲市場後普及(?)
有一說這種鬍子其實最適合亞洲人的臉形

文明杖:一樣用文明作為新事物的命名  其實就是手杖  在歐洲當時男子的手杖跟女生買的名牌包是同樣彰顯身份地位的配件

禮帽:一樣是西方傳來的  知識分子的象徵物

油頭:不必說明吧  但不覺得這幾年又流行這髮型了嗎  果然流行是會一直重複的啊

上面這麼一套下來的形象也叫「文明新裝」 男生款式





像這樣換成圖片風格了解比陳舊的照片還更充實
一些人物細節的東西也比較清晰可見
不過老照片當然也有老照片的好就是了



0則留言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