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金三角爭霸戰:【毒梟烏托邦:解密逃出中情局掌握的亞洲販毒】

神隱 | 2025-05-17 00:00:34 | 巴幣 204 | 人氣 167





毒梟烏托邦:解密逃出中情局掌握的亞洲販毒集團








作者: 派屈克.溫  
原文作者: Patrick Winn
譯者: 林玉菁
出版社:明白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0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80元
優惠價:9折612元

這次要介紹的書是毒梟烏托邦,本書的風格算是混合新聞記者的採訪與故事編整所撰寫而成的故事,會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算是為了湊優惠跟嘗試看看研究不同主題,金三角毒品的故事算是非主流卻具備一定程度適合拍攝與報導的潛力。

本書的核心主角佤邦,我對這個地方的認識很大程度來自不專心搞新聞本業卻喜歡抄外國報導當作自己用的三立新聞YT,這個地方在現代很大程度給人的概念是專門搞賭場、電詐的中國經濟殖民地,這是比較近代的發展。

金三角跟坤沙的大名很少就在新聞上概略看過,不過當時年紀還小對很多事都沒有概念,就好比文學上的泰緬孤軍有誰能直接跟毒品販賣組織流亡者聯想再一起呢?歷史上的真實要跟政治宣傳分開來看待,倘若我們看到任何來自官方特別是中華民國莒光宣傳的戰史報導請再三懷疑並詳細查看背後的時代真實。

小時侯對泰緬孤軍算是簡單對抗泰緬政府跟反共的割據勢力,這個名詞算是國民政治美化的政治名詞,金三角與割據這些地方勢力很大程度是為了美國戰略需求創造出的真空地帶,也包含新興政權缺乏足夠武裝力量一統邊陲地帶,因為這本書我認為研究緬甸與邊陲民族割據情勢的研究是個很有趣的議題。

我個人對本書提供知識的看法將繼續在章節中繼續介紹,本書因為很具連貫故事性因此我會有一大章取代單一章節發表我個人看法。



第一部:這個大章主要講述兩個核心,前者是國民政府潰軍如何轉變泰緬邊境的毒品集團,後半是佤族軍閥們如何成立反共聯盟並被共產黨資助的游擊隊起義擊潰。

東南亞的戰略布局在緝毒局成立前都是中情局決定如何對美國的帝國事業有幫助,如果看過毒梟這部影集的人應該會知道美國中情局是如何贊助人的,為了避免直接金援帶來的麻煩之處,所以提供的是武器、食物與援助但這對潰軍來說是遠遠不夠,更別提幾千人想對抗邊境上的數萬人。

這些人於是拿著美援物資在邊境地帶搞起了毒品貿易立足,泰緬邊境土地種植罌粟花不知道是何時開始,此時仍大體是部落且沒有統一領袖的佤族維持著較原始的獵頭敵對行為,只要看過賽德克巴萊就知道概略是怎回事,流亡者(泰緬孤軍)並沒有試圖佔領這塊土地而是在中情局幫助下割據泰國邊境,充當對當時如日中天的毛共主義的緩衝並跟佤族做貿易藉此勉強維持生計。

代表脆弱的緬甸軍政府作為軍閥代理人的掃羅成功游說本地軍閥組成對抗共產黨的聯盟捍衛邊境,雖然說是軍閥卻也像是哥倫比亞毒梟那樣的大小,真的很推薦看毒梟這部影集會有很多畫面,軍閥聯盟隨後在共產黨發動的農民起義人海的情況下被人數與火力優勢擊潰,中情局扶植的是流亡者,而軍閥聯盟的部分成員當時僅僅作為中情局與國民政府的傭兵資源量無法與中共直接提供槍械、步鞋、食物提供的革命軍相提並論。

我不太確定當時中共出於什麼原因不直接選擇統治佤邦,按照當時緬甸情況只要中共出手甚至整個緬甸都會被吞下,而中共僅僅是讓緬共作為代理人統治佤邦,負責打仗的佤共只能充當士兵,第一部劇情基本是共產主義席捲佤邦地區不想更往前、流亡者割據泰國邊境掌握毒品貿易。

以毒代金可以說是美國為了扶植游擊隊常做的手段,直接給錢無論國內國外都會引發不少問題,如果哪個地區毒品多或曾經生產氾濫的毒品大體上可以看看有沒有美國的影子,中情局所到之處必留毒品與槍械。



第二部:故事主要描述坤沙的崛起,從一個地方小軍閥崛起為一個割據一方的獨立毒品政權領袖,不得不說挺多人在下定決心幹大事後都會幫自己改個名字以示意志,這個大章同時毒品會計大師魏學剛的磨練期,會計在毒品集團中扮演極為重要的命脈角色,坤沙的霸主崛起很傳奇也有時代因素在,流亡者的衰退與試圖金盆洗手有挺大成分在其中,不過更大程度上是流亡者始終沒能發展成毒品帝國,毒品收益僅夠維持一個迷你王國。

坤沙跟泰國第一次戰爭死亡人數的比我預想的少可能只是因為本來就只是留人手殿後吧?可以完成大規模的撤退行動到備用領土重建基地的本事難以想像,坤沙有足夠的財力維持其帝國教育與財政影響並擊潰曾經贏不過的流亡者,但想併吞並不可能哪怕李將軍曾考慮過他的美國老闆也不可能容忍一個在他們眼中如此卑微的人,部下更不可承認新崛起流氓篡奪他們的一切。

當魏學剛這個撣邦財務大臣與坤沙決裂後,坤沙的國度就缺乏了彈性為日後瓦解埋下了悲劇,由於美國處於打越戰時空的背景下,薪水相對優渥的美國大兵成為販賣毒品的好對象,各國將官與毒梟合作輸出毒品使的回國士兵帶著毒癮回去促成日後緝毒局產生,但這個機構從毒梟影集給人印象來看始終不是中情局這個老牌間諜機構對手,哪怕在本書也是多次落入下風凶狠的前軍人、警察怎是老練狡猾的間諜特工對手呢?


當流亡者失去對中情局作用後,佤民族軍這個小組織成為中情局下個扶植的對象但人數實在太少無法跟坤沙抗衡,最後被中情局給拋棄淪為純粹販毒組織,魏學剛被泰國抓到監獄的過程真的很適合拍成影集,特別是靠著錢不斷試探底線靠著賄絡從監獄假釋逃跑出去證明了當地腐敗風氣。

金三角地區勢力劃分起來很簡單,基本就是中情局扶植的流亡者、中共扶植的緬共、獨立創業的撣邦,緬甸根據國際法擁有邊境地區主權實際上對少數民族無能為力且打不過佤邦、泰國受美國壓制讓出主權部分出來又憑個人力量無法徹底壓制邊境軍閥,如果不看時空背景簡直是夢回封建時代或列強干涉時期軍閥林立。

第二部的最後緬共無能統治又因為中共江派上台而決裂導致政變,佤邦在趙尼來統治下建立卻又現實問題不得不讓帶著鈔票加盟的魏學剛加入,整個國度逐漸變魏學剛的毒品與鈔票逐漸腐蝕,魏學剛真的是一代毒品大師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美洲毒品無法超越金三角毒品,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技術無法超越東南亞?



第三部:佤邦成立之後掃羅成為了趙尼來的顧問並替緝毒局擔任線人,此時國務院正在制裁緬甸,緝毒局與中情局因為互相職責衝突不斷互相牽制對方,這兩方互毆的程度基本不是海軍馬陸跟陸軍馬陸之爭的程度,誠如我在上個章節提到在聯合國務院情況下中情局對抗緝毒局都是勝利,多位探員先後不得不被調走。

緝毒局透過掃羅來得知佤邦內部情報,掃羅也試圖替趙尼來拉到美國援助,不過憑緝毒局的本事這最後注定是一場悲劇,只要緝毒局與中情局和國務院政策碰撞注定沒好果子吃,為了加強對毒品控制緝毒局違反美國國策與軍政府交涉的行動,注定引起中情局與國務院敵視。

薩拉迪諾探員跟斯塔布探員與比安分析師的衝突最終成為緝毒局靠援助試圖讓毒品王國佤邦轉型失敗的導火索,因為緝毒局的內鬥使的軍政府幹員的掃羅不得不上檯面,最後使的掃羅被軍政府刑求引發佤邦干涉,軍政府讓步使的掃羅進入與佤邦的蜜月期共同追求清除毒品的夢想發展。

但伴隨中情局惡意干擾緝毒局行動,佤邦期待美國出手援助的幻想破滅,脫離毒品夢想破滅隨之而來的是掃羅的失勢與被囚,在佤邦的靠山趙主席中風接替其地位的鮑主席在擁毒派崛起和魏學剛正式進入領導層,促使佤邦更快速度被毒品腐化唯魏學剛本人出眾的商業能力馬首是膽。

這要是拍成電影會是非常精采有畫面的一段,要是多翻一些美國在各地活動歷史記載應該能得知更多關於中情局的手段。



第四部:
上個章節末伴隨掃羅的失勢,魏學剛的全面崛起促使他趁著前老闆坤沙被中情局與緝毒局在泰國分部聯手剿滅提供支援與販毒的中間人後衰退,佤邦兩萬大軍全面進攻坤沙持續叛逃的一萬五千人的軍隊,撣邦的毀滅使得佤邦原本的飛地正式成為南佤邦的南部大片領土。
隨後產生的是魏學剛主導冷酷的清理人口行動,好將本地最好的土地都投入毒品生產,在這塊南部土地上魏學剛自財務大臣崛起南部沒有正式名義的封王,這個故事實在是太封建與王道,狡猾、謹慎且精於計算的毒品企業家在跟前老闆決裂後逐漸影響新老闆決策層,並鼓動新老闆發動武裝征服讓自己坐上南部國度真正主人,躲過一次次美國制裁直到自己老了退休真的很傳奇。

由於佤邦被毒品利益給嚴重腐敗,軍隊上層已不是昔日懂得過艱苦日子的戰士而是愛好勒索主導毒品的軍閥集團們,稅收並未流入國家而是進入將領手上,迫使鮑有祥主席重新思考反毒大業試圖重整國家但同時也試圖建立自己的家庭王朝。

為了避免激怒美國而開發冰毒取代古柯鹼,只能說是可怕的策略這種只需實驗室就能生產的新式毒品,靠其較低毒性而包裝成藥丸並有著一定香味席捲東南亞讓泰國徹底被毒品淹沒,而這種毒品對美國本土無害,使得美國不願提供很多資源給泰國進行反毒作為,原訂的對佤邦的軍事行動只能不得不縮水到邊境的軍事巡邏。

缺乏任何能力轉型的佤邦因不再信任美國而尋求聯合國提供轉型機會,佤邦試圖剷除海洛因生產的同時、魏剛學的冰毒取代原本海洛因的地位,就結論來說佤邦這時侯確實不再種毒品但自南部飛地仍在生產毒品只是毒性較小且不以美國為目標,整個佤邦聯合軍深受毒品利益貪婪所腐蝕逐漸轉化成一個貪腐的菁英階層,如果看過紅顏螺嚴這部動畫就會知道反抗軍成功當上政府會發生的事情就能猜想。

為了對抗魏學剛日漸強大影響力,鮑有祥在佤邦逐漸建立個人王朝加以對抗,可以說佤邦由最初清苦的反抗軍轉變為緬甸軍政府那樣的組織,伴隨911促使美國政府變得好戰由緝毒局實施的軍閥行動對佤邦所有高層發布禁令與宣佈賞金,讓聯合國與外國勢力都被嚇跑使的佤邦只能去依賴中國形成目前的形勢。

受到緝毒局猛打的佤邦開始轉型成為電詐中心、賭場、毒品製造廠的房東、酒廠,基本上屬於中國的後花園想做啥都行只要拿得出錢就可以,靠著中國資金佤邦如同昔日緬共般喝著中國奶水,法理上屬於緬甸但實際是中國的附庸國,就好像回到最開始時那樣只是擁抱的是江派與習派共產思維。

一些故事性的細節我省略不少,只能說佤邦不能不跪中國因為只有他們會給佤邦大量援助,得到援助的佤邦甚至超越緬甸本身,佤邦的存在我一直想形容是中國寄子,法理上是緬甸但實際上唯有中共能夠牢牢掌握住,跟著緬甸是這個國家最大不幸之一因為導致他們不得不受制於美國制裁大戰略影響下,缺乏關注與國際援助促使佤邦想走上發展之路注定只能走上歪路才能迅速脫離部落時代。

對照美洲與中東這個地區能得到關注實在太少太少,而中國這個乾爹在最初又沒打算直接把他接回家養(中國如果想連緬甸都可以打包),緬甸軍政府的無力與貪腐促使整個國家呈現種松散的狀態,電詐產業近幾年逐漸興盛讓這個地方備受關注,但唯有當中國資本的法外之地中國偏遠小國才有發展富強的空間,只能說就一個跟緬甸綁在同一條船上的小國來說這只能是無奈之舉(根據緬甸與佤邦協議,緬甸僅有名義主權哪怕真想集權軍政府也不是強盛期)。



總結:整本書關於金三角的描述非常的精采,分支劇情不少且最後互相交會。
概略整理可以分成:記者線、毒梟線、佤邦線、掃羅線、緝毒局線
記者線:作者採訪的過程與嘗試的冒險。
毒梟線:流亡者的衰退、坤沙的崛起、坤沙的崛起和魏學剛的崛起
掃羅線:軍閥聯盟成立、緝毒局合作、正式進入佤邦、失勢被囚待出獄重新發揮影響力、重新摸索政變救國、遭魏學剛囚禁並弄直殘廢狼狽回鄉
佤邦線:推翻軍閥聯盟、推翻緬共、趙尼來時代、鮑有祥時代、王朝化與附庸化
緝毒局線:基本就是一條緝毒局怎被中情局和國務院聯手圍毆的線,後面不幫佤邦全力修理毒販。
毒梟線後來與佤邦線彙整、掃羅線中期與緝毒線和佤邦線彙整,後期全部串在一起,從這本書不得不說當美國線人是極高風險職業。

我對這本書內容精采程度是非常推薦,適合喜歡軍閥爭霸、國家興衰、權謀爭鬥的人閱讀,我給予A+的評價。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2025-05-17 23:10:21
這本我也有讀過, 但是對我來說頗硬的, 吃不太下去. 勉強讀完第一章我就放棄了. 佩服版大可以讀完
2025-05-17 23:45:04
硬嗎?這算通俗讀物了,更多書更硬更死板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