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江戶工匠之姿

陸坡 | 2025-05-16 18:29:04 | 巴幣 12 | 人氣 111

百行百態,江戶工匠們對職魂的尊嚴與執著
台灣人喜歡旅遊日本,並且對於日本產品的購買毫不手軟,撇開關於動漫宅的情懷加成,跟追星宅的粉絲濾鏡,一般人對於日本品質總有著保證,這點不只是台灣、韓國人覺得如此,就連嘴上說著貶低日本人的中國人,身體也很誠實的在日買買買。

日本製造似乎成為了為這產品加分的品質保證,並且就連日本人也對於本身的國貨充滿信心,這似乎要源於過去幾百年間,江戶時代的工匠職人精神深植人心的緣故。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是一部以描繪江戶時代各類技藝職人的漫畫故事,作者考究江戶時代各行各業的傳統工藝,並以寫實的畫風和細膩的過程,讓讀者可以看見詳細的江戶製作器物的過程與職人本身的堅持和熱情。並以不同職業不同章節是敘述故事,圍繞在神田御藏町這個「職人町」發生的百工百業的故事。感受器物上的職人靈魂。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是什麼漫畫?
我很喜歡職業相關的漫畫作品,感覺描繪一個職業的漫畫,往往可以讓人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如:日本的飲食類漫畫,往往就有很多有趣的議題,雖然有些略為誇張與誇大,但寫實類別的也不算少數,並且可以知道許多有意思的冷知識。

在學生時代很迷戀看日本綜藝的『全能住宅改造王』,節目裡總是找到有問題的宅邸,並用合理的價格幫它翻修成,符合屋主需求的住屋,讓人相當印象深刻,並且許多建築士的家族,與建築材廠商幾乎是三代傳承,這點也讓人驚訝。

在許多日本各行各業的節目中,總是會伴隨著日式的職人文化和匠人精神,這樣相當於代表日本用心製造的涵義在裏頭,雖然在如今工廠、電子化的產業興起,一些手工技藝也已經式微或消逝,但日本政府似乎也有意開始著手保留在這些傳統技藝。在2023年出版的《師徒百景》一書中,就挑選十幾種傳統技藝,訪談師徒間的傳承故事,除了可以看出一些傳統的轉變(技術外傳、女性職人),同時也讓人重視一些傳統技藝正在逐漸消逝。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是一部以江戶時代的民俗技藝工匠故事為主軸,描繪工匠製作器物的時代匠人漫畫。作者-坂上曉仁,對於日本歷史文化內容相當感興趣,因而繪製這樣以江戶行業別作為章節的漫畫故事。對於會創作這樣比較冷門和歷史項的題材,在漫畫雜誌的採訪中坂上曉仁表示:他很喜歡觀察那些不是主要歷史人物,卻默默支撐整個時代的平凡人。也是世代裡的「那默默的一群」,比起政治家、戰國人物或大文豪畫家,坂上對於市井小民的工匠文化,更加著迷。

這本漫畫的帶入感和創作的細節,來於坂上曉仁本身就喜歡歷史文化,故有長時間在私下研究相關的江戶時代器物製作、匠人工作空間、也親自體驗並走訪這些過去現代的製物工作坊。

如在『榻榻米匠』章節中,就勾勒出關於在花街遊女所在之處,更換塌塌米的細節,並在藝妓的撫媚和工匠的勞動上,展現有趣的對比,建立出江戶時代一角,町人社會的樣貌,這種注意細節和歷史考究部分就讓人感覺很有意思。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分析與延伸:
江戶時代,職人、藝術、文學文化能夠發展讓後世印象深刻,歸功於戰國時代的亂世轉變成表面上的太平盛世,雖然還是有所謂的地方性的戰亂與內鬥部分,但原則上德川家康在17世紀建立江戶幕府後,給日本帶來200多年的太平盛世。而這之中為何又以江戶作為職人發展的代表?主要是在於幕府的「參勤交代」制度,這制度是一種讓各方大名輪流至江戶執務一段日子,其目的其實是為了不要讓地方勢力鞏固,並有著合理的軟禁之意。

因為各地方的大名與地方家臣頻繁進入江戶,故江戶人口暴增,並且對各種物品需求大增,故也正讓江戶時代職人文化蓬勃發展。其中除了江戶(東京)之外,大阪、京都等地也是職人倍載,也因這樣成為職人町、工藝發展最迅速的三個日本城市。

也因這些職人技術通常是師徒制、家業等,發展至今有著自己的家族或師傅的獨門技術,例如刀鍛冶、染織、甚至我們熟知的浮世繪,都有著自我流派的美感,並且幕府會設立行會制度,規範產品價值與品質,有如現今政府規範農產品的上漲下跌的市場價。





當生計和價格被保障之後,江戶職人所能做的其實就是在精益求精,其重點在於如何吸引更多客人或名人的目光,而講究的「粋文化」不張揚又具備美感的風格。這也造就為何日本人現今會有「看不到的地方越要用心」的服務要做到細節和刁鑽的精神,是一種江戶時代為了更好更滿足群眾、上層嗜好,所有的吹毛求疵。在《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中的『鍛刀匠』章節,就帶入了刀匠對於自己與刀的執著,還有關於刀具被使用的情感,展現在製作之中,也是所謂的匠心與淬鍊。

有趣的是《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漫畫中,主要描繪的主角匠人多為女性,這在歷史上是相當稀少,甚至沒有的。漫畫中多讓女性擔任江戶時代的工匠,造創作的角度是一種「現代文化的再詮釋」,真實的狀況女性多為家庭內務,即便有接觸到職人工作,通常也是佚名。

雖然稀少,江戶時代還是有留名的女流匠人,如浮世繪風師-笠森阿仙就是很具代表性的女性畫家,葛飾北齋之女,浮世繪畫家-葛飾應為有是有名的例子。這並不表示各行各業沒有女性職人,而是在江戶時代重男輕女的文化上,女性工作者往往是被遺忘跟忽略的一環。





《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值得一看嗎?
其實在看了許多漫畫會發現,比起接近現代的昭和或是戰國時代,日本人最喜歡描繪的似乎多是江戶時代,像是知名的惡搞系漫畫《銀魂》、真人版相當成功的漫改作品《神劍闖江湖》、吉永史的男女逆轉大戲《大奧》等,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具有戲劇性的百年時代。對於日本人來說,江戶是一個既是過去又與日本精神相聯結的,若即若離的曖昧年代,同時有著開放到讓人驚掉下巴,守舊到讓人吐槽,悲劇與喜劇交織的時代,可以說有點像是一段有趣的魔幻年代,如同日本短暫又魔幻的大正時期。

漫畫賞得獎出道的坂上曉仁,繪製的《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在做工和劇情上的問題都不大,雖然將職人都換成不太符合歷史的女流工匠,但我覺得這反而是比較吸引人,和展現出一種江戶時代沒沒無聞,卻又與男性一起耕耘的女性魅力。

並且因為作品的屬性是講述工匠的製作與技能,即便匠人主角為女性,也沒有變成所謂的男女情愛劇的走向,從『水泥工匠』三篇長的章節可以看出,女主角對於自己製作手藝有所信心,但卻對自己身為女流之姿是否能成為工班,有所疑慮,這即便在現代的工地這樣男性為主導的工作場域,也可能出現一樣的狀況。




因為坂上曉仁有所考究,故在漫畫場景內有許多致敬浮世繪的畫面,如果是熟悉浮世繪的讀者可能會覺得很有意思。其中漫畫中也有不少細節,例如四季、晴雨對於匠人製物的引響,就呈現在水泥匠和桶匠製物上,並且使用的製物原料與說法方式也不時展現出來,可惜在台版這點比較難在翻譯中展現,雖然有許多備註行列,但打斷閱讀節奏,是小小的可惜之處。

其中《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的神田御藏町,並非虛構,而是真實存在於江戶時代的町人社區(現今東京都千代田區與台東區交界),這也讓人覺得相當有趣。

如以歷史考究的話,神田御藏町因是一個下町,是以庶民生活圈為主體的地方,其中「御藏」也有著糧倉的說法,可以推斷這裡的職人與漫畫的走向應該會以工匠、搬運工等等職業為主題,故除了工匠,可能也會有勞動者的出現,會更符合真實的歷史町區寫照,作者會以這裡為漫畫背景,有可能是因為御藏町的庶民文化與勞動技藝在當時江戶是相當密集的地方之一。提到江戶多半會想到武士與浮世繪,而在這之外的工人、匠人是過著怎樣的生活?我想《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就是一個滿足這樣想像與考究,所孕育的作品吧。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利用LikeCoin點讚贊助讓創作者繼續寫作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