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學習整理節日史:國際護師節(國曆五‧一二)

小魚兒諸葛亮 | 2025-05-13 17:05:06 | 巴幣 14 | 人氣 51

《民國志》節慶史:中華其他節慶─國際護師節(國曆五‧一二)

(以下為精簡整理,欲看較詳細的內容,可點閱以上連結)

  國際護師節源於西洋,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於民國元年(1912)為了紀念英國護理師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女士的成就,倡議各國醫院與護士學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爾誕辰日」舉辦紀念活動,並將5月12日訂為「國際護士節(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IND)」,用以緬懷這位現代護理學的鼻祖。

  而我國護理師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末年間:清德宗光緒10年(1884),美國傳教士兼護士麥克奇尼(Miss Elizabeth Mckechnie)來華從事護理工作,光緒13年(1887)於近江蘇的上海婦孺醫院(又名「西門婦孺醫院」,Margaret Williamson Hosipital),提倡「南丁格爾護理」,開啟中國護理之史。

  隨著外籍專業醫護人員在中國積極培育當地人才,僅光緒26年至民國4年(1900─1915)期間,英美教會所辦理的護校就有36所。這段期間的光緒34年(1908),美國護士信寶珠(Cora E. Simpsn)來華,隔年(光緒35年,1909)8月促進「中國看護組織聯合會」(今大陸地區的「中華護理學會」,與我方「中華護士會/台灣護理學會」不同)於江西牯嶺成立。民國3年(1914),第一屆全國護士大會在上海召開時,「中華護士會」成立。我國護士鍾茂芳女士取「護」為保護、撫育之意,取「士」表示學者之意,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未畢業的學生則稱「護生」),該中文詞彙就此成為專業護理人員的代名詞。民國11年(1922),中華護士會加入國際護理協會。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