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說要再跑一趟日本,然後台幣就開始漲了,幸運。當然這有點風險,主要是出口商受到的衝擊可能帶來其他連鎖反應,意味著你的錢大了但商人賺不了什麼錢還開始還不了貸款,手中一堆美金等外幣的也能暫時當磚塊,那可能會——
啊我才不研究這麼多。拜託,那根本不是我該煩惱的。
和前些年一樣,錢我不怎麼煩惱,怎樣能夠更省和存更多才是。我的原則是不因為玩樂目標增加就輕易的放棄存錢。相反的,因為我的要求變多了,所以才更要省。
從上個月開始,也就是我透過LINE聯絡小學同學確定年底前要出國五天開始,我就開始在吃喝上面採取更理智的選擇,讓自己能夠在付清卡費的同時還在一個月內湊足飯店錢和機票錢。
手邊明明有二十五萬,直接付就好啦!
鈔票只用上一次剩下的,用不著再想著怎樣摳門過日子。
當然,可現在匯率這麼香甜,我應該要為明年初即下下次做準備,可能有機會跑到0.20就扔五萬台幣至少,然後把二十萬先存起來領利息。每個月就拿幾百塊是沒有很香,但積少成多啊,年輕時不存錢怎麼行,不知道怎麼省錢那無論玩什麼都會有罪惡感。
當個成熟的大人是得要先付出代價的,沒有記帳習慣和想花就花不僅沒資格談出國,也很容易給朋友帶來麻煩。
放棄累積存款和視入不敷出為常態等更是不可能在中老年時笑著過日子,以上,聽起來有點掃興沒錯,但我寧可多想一點,也不想到時候又煩惱帳單問題。
注意了,我要的是內心負擔最低,根本不用煩惱帳單的出遊,什麼不考慮明天或或者乾脆借錢的玩法誰不會啊,問題是那不可能舒服的,不適合身心脆弱的我。
我知道,滿腦子都是錢也太俗氣了,而且常常談出國卻只考慮日本也真是缺乏創意,已經跑過東京、大阪、奈良和京都了,還有什麼目標?
啊就重新跑一次啊,道頓堀、心齋橋、阿美橫、中野以及秋葉原等哪是去一趟逛幾天就夠的,應該要花上半輩子時間好好研究,讓自己能夠一回來就寫滿十萬字心得才是。
或者去熊本之類的地方,到了當地玩什麼再研究。
話說上次我還臨時逛了趟龜友呢,好玩極了!
這個弓狀的鄰國只要跑三小時,不多多研究怎麼行,聽著啊,去日本不是單純的體驗過了就沒事,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說一句特別沒出息的,我想死在駿河屋內。
好像太沒出息了,算了,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