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相信我說會好好更新。
大家好,好久不見。
自從上次在這邊發文章,向大家帥氣地宣告我要專心衝擊文學獎、好好學習寫作到現在,我總共投了七次文學獎,上了一個三堂課結束的寫作工作坊。
這樣看來,我好像有做到我說要做的事情,問心無愧。
但是問我有沒有做出什麼成果,那我實在是愧疚的抬不起頭。
投七次陪跑七次。寫作工作坊的作家老師很厲害,但我好像沒有因此變得厲害。
與此同時還有這個:寫作之外,我得養活自己,而這部分也不順利。
一直以來,我以為上個好大學,寫作之餘刷刷履歷,出社會後找個剛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就好。都好都好,只要還能寫作就好。
這樣想著想著,時間趕上了(老朋友們甚至會知道我晚了兩年才念現在的大學),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大三,卻很可悲的連一毛錢都沒自己賺過。
於是和生活夥伴(各位對不起我有對象了,不再是大家的電視頭),一起投了某電視台的實習。然後呢?她被提早打電話通知錄取,而我再度陪榜。
打從高中畢業,我落的榜多到能寫成一份獨立的備審資料了。
也因為這樣,我以為我不會太傷心。有趣的是,確實不傷心,但好像必須擔心。
養活自己是目標。出一本書,然後功德圓滿的消失在世界上卻還是我的夢想。
兩個東西不衝突,當然不,但我得有計畫才行。
然後我想我得真的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才行。
想到這裡,失敗落魄的我又開始翻自己的巴哈小屋。
不太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巴哈變成我的一個重生點。
每次往前推進度推到心死,再次張開眼睛就會回到這裡。
很有趣。
我不只看自己高中寫的東西(一邊辣眼睛一邊批評自己明顯到不行的抄襲),我也看大哥哥大姊姊們(有點怪,但對當時我的來說他們真的是)的留言。
看這些,回憶一下當時的寫作那個自傲但不求回報的心態,然後感到羞愧。
真的很神奇,回頭去看高中的作品,我覺得那個散發汗臭味、不懂得好好打招呼、沒禮貌又對人情世故一無所知的死小孩,作為一個作者的完成度比我還要好。
半年前,我在寫到迷惘的時候,讀到一段話,說一個作者應該寫的只有這個:他自己想讀的東西。
我被這段話感動到,然後繼續寫,並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看什麼。
幾個月後,我寫了幾篇不是很完整的短篇。
作天,我回頭去看高中寫的東西,我發現當時的我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就知道自己想讀的是什麼,然後應該怎麼寫。
寫得好嗎?不太。但我相信你懂我想說什麼。
所以哩,我現在要幹嘛?
不知道,但我想做出一點點改變。不再多工,不再抱一個找工作養寫作,騎驢找馬的心態。我要工作,那是一頭馬;寫作,也是一頭馬。只有兩頭馬或是沒馬。
馬馬或馬或馬或沒馬。
然後,有點危險,但我想我得開始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作家。
危險在哪?我還不是作家,所以把自己當作家不代表我會有錢,或是別人會把我當作家。但我想那是我必須承擔的風險。
然後呢?
不知道,還不知道,但我有一點想法。
然後放心,我知道我至少要養活自己,所以沒有實習的這個暑假,我打算去賺錢,然後寫,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在未來拿別人的錢錢繼續寫。
大概這樣,謝謝巴哈,我知道我寫的東西在這總是有點格格不入,但這裡永遠是我的重生點。
-----
還是不太確定會不會在這定期更新,但我時不時會出現,真的會。
Pink Floyd - Fear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