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說的書當債券連結國家命運(全新修訂版):“大債時代”的危機預讀本,這本書算是我為了開始碰碰股票,另外對於美國經濟問題感到好奇買來的教材,當然這當中也包含了我需要為了買書湊單的成分在其中,開始學習關於經濟學相關的知識對我來說是越來越必須做的事。
我不太確定你們對這些書籍的興致如何,我個人是預期你們對這類書籍會比較興致缺缺一點,不過我的讀書心得本身就是我在吸收知識的同時最大化利用加減賺賺小屋的人氣且當作我存活的證明,本書本身比較輕薄不過提供的知識本身都值得令人深思,我個人民粹主義是對於個體的危害,如何拋開民粹主義擁抱智識的海洋是我個人希望能夠宣教之事,老樣子本書同樣會以章節形式發表我個人的看法。
PART 1 認清債券的本質
第1章:債券為什麼會漲跌
第一章純粹是講述債劵基本概念,我個人覺得有些小複雜且直覺上風險要比股票來的要有風險許多,我認為直接購買股票會比較適合新手些,債劵不是隨便誰都能玩的。
第2章:債券投資的原理
想賺錢!要怎麼買賣
小心!風險可不小
走吧!穿越時空做債券
不得不說看完這一章節後我渺小的知識依然無法很好的完全吸收這複雜的債劵知識,這個章節牽扯不少操作概念跟信評機構的評價是多少能靠錢去交換,並告訴我們債劵本身的複雜程度跟受到政治與各種因素的降與升的空間讓人不禁覺得這絕非尋常人能夠玩的遊戲。
PART 2 債券、市場與國家級危機之謎
第3章:主權債券
倒債!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鬆散聯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量化寬鬆?只有美國夠資格
主權債卷基本就是國家債卷,本書主要提及的是信用與經濟問題會導致國家發行債卷成本提高,可以這樣想風險越高的國家被倒債的機會越高自然需要更多利潤來彌補風險,但本書也告訴我們當國家真的還不出錢來很可能面臨債務被減價或折價減少成銀行股票,我怎從中看到了國民政府換土地的故事。
歐盟的債務問題作者提出了由於主權因素而缺乏整體性監管,而我在別本書也看過評論貪婪資本家的立場,希臘的故事我聽過不同說法由於缺乏較長期規劃和金融機構協助包裝下引發了難以想像的危機,從債權人手中改革是必須的但就民間來說是噩夢般的結果,只能說愚蠢的政府拿著別人的錢配合投機資本家玩起危險的金融遊戲是很糟糕的舉動,量化寬鬆為何只有美國夠資格主要跟美國國際地位有關就懶得提了。
第4章:公司債券
換你當老闆,你要怎麼發債?
再現安隆案!(別扁我⋯⋯)
致命的吸引力──高收益債券
CDS:為債券買保險?
公司債的概念我個人覺得有些小複雜,基本還是債卷那套信用越差需要付的利率越高,這當中牽扯到洗評價和找高信用的控股公司擔保就比較複雜點,安隆案的故事就挺典型我在會計書籍看過這就挺典型會計帳目造假+政治遊說+金融操作,從本章高風險債卷和債卷保險的故事我就深刻感深到美債以外的債卷特別是公司債是何等可怕的東西。
第5章:抵押債券
星際大戰?用「證券化」搶救韓蘇洛
點石成金算什麼!抵押債券更厲害
次貸危機!無形的核彈
CDO?將「證券化」再「證券化」
本書雖然用星際大戰來做舉例表示抵押債卷,不過我想到的是蔚藍檔案中的阿拜多斯學園債務,在主線當中被出售給聯合債務人集團的部份,我個人對於銀行家發明金融工具的本事感到佩服,居然能夠將人的債務轉化為債卷聯合發行,並且分級發售這個商業化的本身不得不讓人感嘆歐美資本家刮羊毛的本事,由於這樣的債卷有賴於負債人償還能力所以倒債率相當的高
。
更可怕的是資本家們居然還可以債卷包債卷把債務再轉包出去給更多人賺取價差,白話點來說發行人把自己手上的債卷用更低的利率轉賣出去,自己除了能提早拿回本金也可以賺利息間的差額,甚至可以外包到兩層之多。
次貸危機本身就是貪婪的銀行從業者幫信用評價差的人洗評價好拿到貸款,讓正常不會過的貸款被發出去了這些人本身就有還不出錢的風險,當房價開始下跌時這些債務人無法以債養債,而債務人提早申請法拍來彌補損失導致所有人都輸的局面,光聽故事就能感受到當中的槓桿的可怕之處,我們國家何時會面臨泡沫破裂呢?我等著看也許不會等到。
第6章:巴塞爾協議III的債券
無形的手?華爾街的威力
央行的央行?巴塞爾協議再進化
瞠目結舌!進化版的變形債券
這個章節主要在說美國與國際關於金融的監管機制避免銀行槓桿玩太大要用納稅人的錢去救,本書提到的許多內容都令人感受到美國利益遊說團體的可怕之處,雖然法規是一條繩子束縛在銀行身上,但他們早晚都能靠鈔票撬開一點點重獲自由大開槓桿起來,未來或許還會有不少場金融風暴等待發生。
第7章:決策困境
葉倫不是葉問,卻要對打超過十個
梅克爾力主撙節,「超級瑪利歐」不計代價
日銀由「白」轉「黑」,安倍經濟學開高走低
行長周小川,穿不過組長習大大
這個章節主要講述各國面臨經濟狀況困境,第一個案例提到的是美國聯準會行長葉倫由於國際情勢改變不得不配合世界各國經濟情況去做政策,而無法只依美國內部情況去做經濟政策。
第二個案例則是梅克爾的個人經濟理念,這部分我想起網路上別人整理關於蕭茲與財長間的矛盾包含提高債務上限,想透過政府提高債務來讓民間好過且用來政策買票的行為非常危險,雖然很多國家都在幹這事,不過我個人認為這種作為就是把炸彈往後傳看到誰手上爆炸。
日本雖然近期挺多捧債卷部分,不過這個國家舉債比高的讓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安倍經濟學算是由於該改革的不好做所以折衷的一種方式,本章透過數據舉例呈現雖然剛開始表現良好但最終成果與先前沒有太大差異,想拉起經濟仍是得做根本改革。
我覺得第四個案例提中國沒啥能提的地方,畢竟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人治國家,其央行行長受到黨的牽制我覺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沒啥好特別提的,包含第二個案例中提到歐洲央行救市的高風險行為,本書始終在傳遞一種應該穩健保守的經濟態度,這種觀點跟我個人價值觀挺契合的,開槓桿啥的需要的心臟太大顆我可承擔不起。
第8章:如何避免債券顛覆國家
都是七傷拳:負利率政策、川普經濟學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我一直在思考樽節主義對於國家是不是正確之舉,我們的國家也是個負債持續提高的國家,由於太多經濟理念上的衝突我無法很明確的確定好與壞,這個章節再說無論是負利率政策、川普經濟學本身都是好壞參雜的政策,作者主張唯有健全且全面結構改革才能達成對國家的經濟改革,不過只要是民主國家就很困難這牽扯太多利益團體遊說跟政策買票,這次的關稅戰希望能讓大眾思考的不僅僅是美國而是我們與周邊國家的債務危機,但我個人認為顯然很難。
總結:我認為作為一本介紹債卷的書籍,本書雖然輕薄卻提供許多重要且警示的知識,我個人認為受益良多因此給予本書A+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