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社會角色」的扮演何以成為人所揹負的不自由枷鎖?〉(112地特三等)

Hikari Aoi 藍光 | 2025-05-07 16:26:59 | 巴幣 8 | 人氣 80

勇人🥰

L'Arc-en-Ciel-Blurry Eyes(D.N.A2 OP)




         心理學家指出: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會不斷的去尋找、去獲取一個「位置」,這種位置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但終究每個人都得有一個位置。例如兩個人結婚之後,男人取得了丈夫的位置,女人取得了妻子的位置;再來,原本沒有位置的嬰兒出生之後,就會在夫妻兩人已經慢慢發展出的相處模式中,擠出一個位置來,進而影響了夫妻原來 的位置及其互動。有時候母子的關係特別親暱,而使得丈夫覺得被忽略, 三人之間的感情與互動,就會跟著改變。此時,丈夫與妻子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位置,將「父親、母親」的責任加進去。

         事實上,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想盡辦法、各憑本事,尋找自己所要的位置,尋找位置不僅是無中生有,而且也是自我肯定的方式。尋求位置或取得位置可以用「定位」兩個字來詮釋,用什麼來定位自己和別人、如何定位自己和定位別人、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定位,是每個人都必須深思的課題。
根據上文,請就下列兩問題作答:

一、文中的「位置」,為何會造成人的不自由?(20 分)



擬答:

一、  人乃社會性動物,無法離群索居,欲維持群居生活,勢必要在專業分工體系內,獲得一席之地。倘若人這一生中都無從獲取清晰的「社會角色」,即文中所謂「位置」,人便頓覺迷惘、惆悵,因他既不參與社會運行,更不能從社會上獲得與他人之間的情感聯繫。

  倘若人終於獲得了社會裡的「位置」,譬如終於建立屬於自己的新家庭,則終於可以從「我對國家、社會毫無用處」的無力感中解放。取而代之的,卻是新的「社會角色」賦予相對人應盡之諸多義務。一名父親若不能作為兒女的道德楷模,與妻子舉案齊眉,甚或成了「家庭主夫」,則文化、習俗、傳統等「新制度」絕不輕易饒過他,街坊鄰居將議論紛紛,認為此人扮演「一家之主」角色,無疑是「失能」的。若鬧上新聞或社交媒體,所有人都有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他,彷彿這些人之中沒有任何人曾經失職,所有人都是稱職的。

  當人沒有自我定位時,便迫切地追尋、渴求,直至其澈底融入,成為公民社會整體的成分為止。然而,人一旦擁有社會「位置」,「義務」與「責任」卻成為其所揹負之最大的沉重枷鎖,頭頂上高懸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如若失職,諸多道德、倫理課責便紛至沓來,令人難以承受,這便是社會「位置」之所以使人不自由的癥結。



作文紙: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0則留言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