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遊戲《Final Fantasy1 像素複刻版》遊玩心得淺談

金手錶 | 2025-05-02 13:50:27 | 巴幣 18 | 人氣 166



中文名稱:最終幻想
日文名稱: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
英文名稱:FINAL FANTASY
主機平台:PC、PS4、Switch、Android(像素複刻版)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
遊戲語言:繁體中文
遊戲發售日期:2021-07-29(像素複刻版發售日)
製作廠商:Square Enix


史克威爾剛成立的前幾年,製作出幾款遊戲後的成績與銷量都不太好,
之後決定放手一搏,試圖打造出一款類似但有別於勇者鬥惡龍1的RPG遊戲。
因此1987年的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就此誕生,成為日本國民RPG系列作的起點。

不過大概是因為早期在台灣並沒有很重視電玩遊戲,
大多數人只是把這類圖像簡單的像素遊戲當作是消遣時間的娛樂產品或兒戲,
從來都沒有想過在多年後科技迅速進步,遊戲可以變成電影般的史詩格局大作。
所以剛開始取遊戲名字就很隨意,從第一代剛開始玩家們接受的首要任務是要去拯救公主,遊戲名就被暫定為很俗氣的公主蒙難記。沒多久才被改名為太空戰士。

但太空戰士這個看似科幻的名字,
卻也跟第一代甚至是前幾代都屬於劍與魔法奇幻加上少許科幻的內容沒什麼關聯。
最後又歪打正著,在知名度最高的第七代以後,風格邁向時髦的未來高科技都市,
有涉及太空旅行、飛船戰艦,正好跟太空戰士的名字很相配。
在電影降臨神子上映的那幾年,就連當時完全都沒接觸過電玩的家人,
去到書局看到克勞德的海報時,也都知道該名人物是出自太空戰士。






一代的故事內容是描述四名光之戰士要擊敗敵人並復原四個水晶。
基本上就跟那時期的RPG遊戲一樣,沒有什麼太詳細或嚴謹的世界觀與劇情。
大概就只是賦予玩家們簡單的目標之後就要一直去新區域打怪。
與NPC的對話也都很簡便,又因為四名主角是自創人物,所以主角之間也都沒有什麼台詞或互動性。
怪物敵人也都是從各國神話拼湊而來,如骷髏、狼人、食人魔、牛頭人、吸血鬼等,
不太有專屬於遊戲本身的原創敵人設計。
僅有一些系列中不可或缺的招牌,
如可以復活人物的鳳凰之尾道具、戰鬥勝利時的音樂旋律、巴哈姆特龍等。

一開始就要從戰士、盜賊、武僧、赤、白、黑魔法師四種職業中挑出四名角色組隊,
不過因為一代無法在中途更換職業,所以剛開始就要選好。
免得像我這樣,剛開始就選了三名近戰職業,後來卻苦於缺少可以施放魔法的戰力。







一代帶領玩家們回歸到最純樸的日式RPG遊戲精神,
沒有任何太複雜的系統與玩法,就是一直練功升級賺錢並且到處跑來跑去完成主線任務。
除了魔法以外,近戰職業也只有普通攻擊,沒有任何專屬的技能招式。
而一代在當時最大的特點就是玩到某個階段時,職業會進階變強,外貌也會改變,類似於轉職的概念。
過程中取得船、獨木舟、飛空艇交通工具,
讓玩家們可以航行於大海、湖泊,甚至是在空中旅行,且過程也會碰上怪物,
跨越海陸空的大地圖行走設計,以這部分來講,算是當時的RPG帶給大家最新奇之處。








Final Fantasy的前幾代作品在後來都陸續被移植到PS1、GBA、PSP、手機、3DS上,
每一個平台的版本,在畫面、操作介面或內容上都有些差異。
以畫面表現的部分來講,PSP、手機、3DS這三大平台或許是最好的。
而後來的PIXEL REMASTER屬於像素複刻版,
保留了原本紅白機、超任上8位元、16位元的影像風格,
但色彩表現更加豐富,大概是來到了RPG製作大師2003的等級。
最重要的是還加入了可以調整經驗值、金錢倍率、自動戰鬥還有遇敵取消的功能,
對於這種要一直走迷宮且遇怪機率極高的老RPG遊戲,
內建了這些如同修改器的功能,也讓玩家們回味起來更加輕鬆暢快。

一代的PIXEL REMASTER版也有小地圖介面跟怪物圖鑑,
所以基本上在迷宮中也是不可能迷路,尤其是這類老遊戲在迷宮設計上也都不會太複雜。
只是因為缺少任務提示,導致很容易會搞不清楚下一步要去找誰要幹嘛,只能看著攻略流程來玩。

1則留言

2025-05-02 18:29:17
經典 !!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