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精選閣樓

【簡單開箱】螢幕&性能大升級 iPad Pro (M4) 11” 與配件

Willie Yo | 2025-04-30 05:02:23 | 巴幣 6 | 人氣 646

大概一年前,蘋果發表了M4款的iPad Pro,外觀、螢幕、性能終於翻新了,原本用了4年的外觀也有了些改變,螢幕也從IPS升級曾OLED,也用了當時比MacBook還新的M4處理器。
其實這台在去年9月就買了,拖到現在才寫是因為比它早買的一些產品還沒寫完,還有一些小設備趁新出來比較能有些討論,絕…絕對不是因為懶(

在親友幫助下弄到了比較優惠的價格入手,其實手上的2020年款iPad Pro還夠用,平常也就當個高級遊戲機,偶爾充當公司的開發機,想說有優惠就先入手。
原本也有考慮將舊的賣掉,想想還是公司和家裡各放一台就不用帶來帶去了。

這次入手的是256GB太空黑色,也是這代的最低容量,功能上也閹割了一些錄影相關的功能,包括ProRes只能錄1080p 30fps,而處理器M4少一顆小核心,RAM也只有8GB,我也不拿它來拍照錄影,核心與RAM上通常也不太拿來跑重載,對我來說很夠用。
說明文件裡面已經不再附上Apple信仰貼紙了,買了之後才聽說在Apple Store購買是可以直接跟店員要。

內附配件的部分,充電器從原本的18W升級到20W,5V輸出一樣是3A,9V輸出從2A升級成2.22A。

附上線材為USB-C to USB-C,不同以往的白色橡膠線材,這次附上的是黑色編織包覆的線材,質感比以前好太多了,但速度只有USB2,只是拿來充電用的。

回到本體的部分,撕開前一樣有個小提醒,好喔,感謝提醒。

首先是背面,一樣採用整片的再生鋁金屬機身,據稱這次的設計比以往更為抗彎折。

鏡頭區域最大的不同是,從原本的兩顆鏡頭砍掉了超廣角,這也代表無法拍攝空間影片,雖然我是不曉得有多少人會拿iPad來拍影片就是了,大多數都是用來掃QR code、測距、3D掃描,都為功能性用途居多。
外框的部分也改為與背面一體,不像以往都是在鏡頭額外弄一塊玻璃框。

據說為了加強散熱,這次的Apple Logo就是一塊散熱片,注入銅的材質,並導入石墨片。

底部有iPad Pro字樣與型號資訊,一樣有專屬信仰鍵盤的觸點。

與手上2020年款的A12Z相比,其實在比例上M4是在高一點點,顏色上也較深。

鏡頭的部分,論設計上我是比較喜歡舊款的設計,整個玻璃黑底遮掉感測器的一體性。

厚度上,M4款就只比A12Z款薄一點點點點點點,非常的不明顯,拿在手上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的感覺。

來到正面,不點亮螢幕的情況下,遠遠看也看不太出來區別。

細看比較明顯的區別在FaceID模組的部分,從原本的頂端改至右側,對於視訊對話,眼神會看起來比較像面對面,而不是看旁邊。

開機,哈囉!

如果附近有已經登入的iPad,會自動辨認。

跟iPhone配對Apple Watch相似的配對方式,有個圖案要掃描進行配對。

開始等待漫長的設定時間。。。

FaceID的部分,由於改到右側,模組的排列也從橫的變成直的,在設定時也必須將iPad轉成橫向才能設定。

螢幕表現的部分,第一眼看上去不會有太明顯的區別。亮度上,我平常是把M4的自動亮度關閉,如果不關閉自動亮度,Apple預設的亮度調節會一直想辦法把亮度衝高,雖然顏色上會比較準確,但某些情況下變得非常刺眼。
另外在發表時改用OLED螢幕我是有點排斥的,一想到會有OLED的烙印通病問題就不是很愛,不像手機用上OLED但點亮的時間很少,不過也別無選擇,號稱雙層OLED能將烙印問題降到非常低,也別無選擇…
相處了半年下來,大多時間也就打音樂遊戲,相比IPS,OLED幾乎不會有殘影,下落音符變得每幀比以前清楚,終於能理解為什麼現在大多數旗艦電腦遊戲螢幕都會去採用OLED不是沒原因。
是說我真的很喜歡iPad Pro 2020的桌布,M1以後預設都沒有這種色彩豐富又好看的桌布……

影片的部分,黑是真的黑,不會像IPS的黑色會有灰灰的感覺。

尤其在純黑背景,畫面上的物品就像真的在眼前,亮部也是真的亮,在非HDR影片把亮度提高也有HDR的錯覺。整體螢幕表現是真的猛。

外置揚聲器聲音的表現上,手上A12Z的聲音比較偏高亢清澈,M4的聲音較為均衡,在中、低音比較飽滿,高音沒有A12Z那麼的高亢,但也不會不足,各有優勢。
不過音量鍵的調節我就頭痛了,M4在橫向的時候,音量鍵大小聲會左右相反,為了符合系統的音量條的位置,但A12Z不會變,設定裡面也沒有選項可以改,每次換裝置都要思考一下哪個鍵是大小聲……

Apple Pencil Pro的部分,外盒充滿的藝術氣息,有5種不同外盒設計,購買時隨機出貨。

裡面配置跟以往差不多,只有本體與說明文件。

外觀上,與Apple Pencil 2相比,除了變成Pencil Pro字樣外,基本上沒有太大區別。
至於舊的那支,表面有些黑黑的痕跡,在當初剛買時吸上機身沒多久就出現了,新的Apple Pencil Pro用了半年也有一樣的問題,iPad機身上也有一些被筆刮到的痕跡,不確定那個黑黑的是不是從iPad上刮下來的,Apple似乎沒有想解決這個問題……

配對與充電一樣吸附於iPad右側,新舊款不能共用,據說為了區隔而搞出改變磁鐵的排列。

功能上比Apple Pencil 2強上許多,除了輕點兩下切換外,加上了捏合叫出工具列,轉動筆也有對應的筆觸角度,在下筆也有影子的效果。
雖然我用iPad畫畫的機率…久久一次,詳細的畫感要請繪師分享比較準確,我大多是拿來筆記用。

新款的聰穎雙面夾,由於iPad的高度變高,舊款與新款一樣無法共用。
但原廠的就是好看,副廠為了能做到全方位保護,各個都在比厚或是特殊功能,失去我想要的簡單、輕薄。

安裝後的鏡頭位置一樣完美貼齊,並有一些厚度保護鏡頭。

裝上後基本上前面提到的薄一點點的厚度就更不明顯了。

在翻摺的部分也更改了設計,可以看到最靠近右側的寬度變窄。
舊款的用了4年已經開始脫皮了,原本想要買新的,沒想到M4款一上市,全台的通路舊款都斷貨,現在還在考慮讓它繼續硬撐,撐到有滿意的副廠再考慮要不要換。

在立起來的部分,磁鐵位置比舊款在高一點,穩定度好一點點,但是在翻摺了時候要找一下磁吸的位置。

要吸到與舊款一樣的位置也不是不行,會比較偏立起來。
那個磁吸的位置是用在平放的時候使用,畫畫的高度會比較舒服,而不是像照片那樣www

用了半年多下來,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用於音樂遊戲,體感上除了螢幕與揚聲器真的非常有感之外,效能並不會有太明顯的優勢,理論上舊的那台也還夠用,但有嘗試用A12Z去跑虛擬機之類的,那是真的喘,而且6GB RAM一下就爆,M4倒是較為輕鬆,等Apple Intelligence繁體中文上線,也許這個差距會越來越明顯,畢竟A12Z達不到Apple Intelligence的門檻,推出再來玩玩。
是說在拍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發現手上的A7的iPad Air第一代已經壞了,末期都插在充電器上,拿起來的時候發現完全沒有反應,即使開機也只會跳出要我接上iTunes回復,但接上也沒有反應,借了Mac來復原,放了一個晚上也只會跑在1%,估計是記憶體寫壞了,這下真的退役了。



2025-05-02 10:53:56
親愛的勇者:
感謝您對勇者小屋的支持,
我們會將此篇設定在首頁中增加曝光。

巴哈姆特小管家 敬上
2025-05-02 11:01:09
謝謝巴哈姆特小管家[e12]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