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之前有在YT上看人講解 就像在看一篇精彩的推理劇 尤其最後的爆點 真的有種頭腦震撼 令人驚訝 我會等過一段時間 我差不多失憶了再來玩
前言
繼上一篇《Leap Year》之後,沒隔太久我又接著玩了一款小品遊戲——《都市傳說解體中心》。畢竟下一款排入我預定清單的遊戲《百日戰記 -最終防衛學園-》還沒上市,這段時間就趁空檔把一些短時數、可以快速破台的遊戲清單慢慢清掉。
隨著《都市傳說解體中心》這幾天也順利破完,就來簡單分享一下這款遊戲的遊玩心得吧!
- 備註提醒:本作是一款以劇情為主的遊戲,任何資訊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第一次遊玩的體驗與驚喜感。如果你對劇透比較介意的話,建議先不要閱讀本篇心得唷!
為什麼會買這款遊戲呢?
前幾天在 Steam 上找尋一些遊玩時數不長的小品遊戲時,我在探索佇列中看到了這款《都市傳說解體中心》。當下第一眼就被它的美術風格吸引,後來再看遊戲介紹,發現這是一款偵探推理類型的作品,讓我更有興趣想要試試看了!
當時在安排這九天空檔的遊戲時,我的選擇順序是以遊戲時數為優先,於是先選了《Leap Year》,接著就是這篇心得的主角:《都市傳說解體中心》。
遊玩過程
遊戲一開始,主角「福來淺見」因為經常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疑似鬼魂的東西,感到非常困擾,於是前往了名為「都市傳說解體中心」的地方,希望能尋求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中心的主任「迴屋涉」卻看上了她的這項能力,設了一個局讓她欠下中心一筆債務。為了還債,福來只好被迫在中心當起了調查員,並正式開始了她的「打工還債」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主任還給了她一副可以增強能力的眼鏡,讓她得以真正活用這項特殊能力——「念視」。
這個「念視」其實並不是看到真正的鬼魂,而是能看到過去在某個地點發生的事件殘影,也就是「過往的痕跡」。藉由這項能力,主角能重新拼湊出事件現場的樣貌。而玩家的任務,就是要善用主角的念視能力,逐步調查中心所接到的各種都市傳說相關的委託案件,釐清疑點、還原真相。
社群媒體調查
每次調查一個新事件時,流程的開頭會先讓玩家透過社群媒體了解相關人物與事件背景。
玩家必須閱讀社群上的貼文與底下的回覆,從中找出可用的線索與證據,並藉由取得的新關鍵字,進一步搜尋更多貼文與回應內容,逐步了解一些事件的初步資訊。
這個系統的介面設計讓我聯想到在《Cytus II》中的 iM 系統——同樣是藍色背景,以社群形式讓玩家從對話中了解故事背景,對我來說也有一種熟悉又懷念的感覺。
而社群內容也非常貼近現實,能看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在社群媒體上會出現的言論類型,例如:
- 爆料別人的私密資料
- 無根據的造謠與謠言傳播
- 自以為正義的批評與評論
- 網路暴力與群體情緒推波助瀾
這些內容會讓玩家逐漸感受到社群空間中的壓力與惡意,進而在破案過程中,對那些因為社群輿論而被逼瘋的犯人產生同情。
現場調查
在透過社群媒體了解了事件的初步資訊後,接著就會進入現場調查階段。在現場調查時,玩家可以觀察周遭的環境狀況,也能和在場的人物進行對話,試圖問出更多情報,並且透過這些情報去思考解決主角在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和疑點。這些都是傳統偵探推理遊戲中常見的基本操作。
但最特別的,還是主角的能力——「念視」。 透過念視,可以觀察到場景中過去留下的痕跡,讓主角得以看到曾經發生過的事件片段,進一步串聯起整體案件的邏輯。
剛開始使用念視時,畫面中出現的人物看起來像幽靈一樣,造型會有些嚇人。不過隨著故事推進,念視中出現的角色會漸漸變得更像正常的人。雖然遊戲中並沒有特別說明這種變化的原因,但我自己猜測可能是主角逐漸習慣與理解念視中的人物所帶來的結果吧。
以前我在玩這類偵探推理遊戲時,對「現場調查」這個環節其實沒有很喜歡。大多遊戲會給玩家一個場景,要在裡面找出可以互動的物件,然後再從中找出線索。這種設計在遊戲前期可能還覺得有趣,但一旦進入中後期探索環境變比較大後,就很容易出現「找不到一個關鍵互動點」而卡關浪費時間的情況。而這款遊戲的現場調查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優點,就是——會直接標示出可以互動的地方。這大大節省了玩家可能會卡住的時間,我個人很喜歡。
鎖定都市傳說
為了了解委託事件的解決方向,都市傳說解體中心的主任「迴屋涉」會開始向主角「福來淺見」提問,詢問有關案件的特徵與細節。
玩家要依據前面在社群與現場調查中掌握到的資訊,逐一回答他的問題。當所有關鍵特徵都整理完成後,會接著進入一段帥氣的翻書過場動畫,最後正式揭露——這起事件屬於哪一個都市傳說。這段流程設計得蠻有氣氛的,也讓整個案件和遊戲名稱《都市傳說解體中心》有了直接的連結。
不過說實話,直到我破台為止,還是有點不太懂這個「鎖定都市傳說」的流程在整個推理與解決案件中的實質意義是什麼。看起來它的作用,似乎只是為了讓事件背後的真相看起來更像「都市傳說」那樣讓人感到可怕,增加氣氛而已。但就實際解決問題的邏輯來說,這個步驟好像沒有直接的幫助。畢竟整個遊戲其實並沒有靈異或魔幻成分,所有都市傳說最終都會被揭示是由「真人」所操弄出來的事件。這也讓我有點不確定一定要先認出這是哪個都市傳說的意義是什麼(或許只是讓裡面的角色在提到事件的時候會比較好講嗎?)。
解體都市傳說
在鎖定了都市傳說之後,接下來就是進行更多次的社群媒體調查與現場調查。當主角大致掌握了整起事件的真相後,主任「迴屋涉」會再次開始向「福來淺見」提問,這時候畫面上會出現一個稱為「天眼之鎖」的物件。每回答一個正確的問題,這把鎖就會逐漸打開。當鎖完全解開後,通常就會迎來案件的最終真相揭露,包括是誰操弄出這場都市傳說、事件的來龍去脈等等。而這整個推理與真相揭露的過程,就被稱為——「解體」,也呼應了這家公司「都市傳說解體中心」的名字與宗旨。
每一章節在解體完都市傳說後,還會播放一段類似 ED 的結尾橋段,有點像是在看一集日劇的感覺,而最後也會再留下一些疑點。這些疑點會在最後章節時,會匯聚成一個貫穿整部遊戲的大謎團。最後要解開大謎團的這一次,輪到我們的主角「福來淺見」親自使用「天眼之鎖」進行最終的解體。而在這個謎團揭曉後,遊戲還會來一個意料之外的大反轉,讓故事在這樣的一個大反轉的衝擊下迎來收尾。
劇情的猜測與感受
這邊想簡單記錄一下我自己在遊玩每一章時,對劇情的猜測與實際感受。
- 第一章:在整個事件第一次到現場調查的時候,其實大概就猜到犯人是誰了,只是沒預料到最後會出現一個反殺的橋段,這邊的收尾有讓我驚訝到一下。
- 第二章:當發現兩個公寓其實是不同公寓的時候,我就大致猜出犯人是誰了。不過比較意外的是,犯案的動機居然來自「兇器」是否會洩漏的問題,這點算是沒有特別想到。
- 第三章:一坐電梯到地下室的時候,就覺得犯人應該就是她了。不過我也是到最後才真正了解犯人和之前被害者之間的關係,前面其實好像想推理出來應該不太可能的感覺。
- 第四章:關鍵是那個熊玩偶只在門口被刺這件事,一看到那邊我就大概猜到是誰了。
- 第五章:這章就真的有點出乎意料了,完全沒想到會是多人串通的劇情,可能是因為前幾個章節的關係,所以會覺得通常作案的都是一個人。
- 第六章(最終章):剛開始在進行解答時,其實跟我原本想像的解法不太一樣,但反轉後反而回到了我最初的猜測。我一開始就覺得那種「看起來單純」的角色很有可能會反轉成犯人,但我真的沒想到最後會來個「所有人都是同一人」的展開。
整個遊戲的劇情其實看得非常順,系統操作和故事節奏都抓得很好。我幾乎是整個禮拜六從早到晚,一章接著一章,完全停不下來地一路玩到底,就像是一口氣追完了一整部推理日劇一樣。那種被劇情抓住,一直想知道接下來會怎樣的感覺,真的很讚。
結語
這款遊戲整體來說是一部單路線的劇情向推理作品,故事沒有太多分歧,玩家能操作的項目也比較有限。像是在社群媒體調查的時候,我幾乎會把所有關鍵字的組合都查一遍、每一則訊息都細看一次,但實際上就算不這麼做,也不太會影響劇情的走向,對整體主線的理解也沒什麼太大差別。所以整體體驗真的就很像是在「看一齣互動式的推理日劇」。
不過因為遊戲的展演效果很不錯,加上一些需要自己操作與思考的互動橋段,玩起來還是非常有趣。如果你是對推理劇情向遊戲有興趣的玩家,推薦可以玩玩看這部作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