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銀英沙龍・民主不是氣氛組》 副標題:情緒化的不是政治,是人類

小楊 | 2025-04-16 20:20:09 | 巴幣 2 | 人氣 403

【場景:柔光打在深藍色布景,銀河系星軌作為螢幕背景。節目錄製中。】

【你(轉向鏡頭,語氣平和):】
晚上好,歡迎來到《銀英沙龍》。

這裡不是辯論現場,也不是粉專戰場。

我們開這個節目,只是想試著——讓某些對話,不那麼快被情緒蓋掉。

【你(微敲兩下茶杯,想給自己打拍子):】
你可以把今晚當作一場慢下來的對談,也可以把它當成是給深夜的自己、一點點思考的氧氣。



【你(笑):】
我們今天的主題很簡單,但說起來很難——
「怎麼讓年輕人不被情緒性政治綁架?」

我今天邀請了一位我非常敬重的人物,她曾經在最混亂的時代裡,選擇不閉嘴,而是站出來發聲。

她的聲音很溫柔,卻比很多咆哮還有力量。

今晚,就讓我和潔西卡・愛德華小姐,試著用一次對話,把一些沉默的地方,慢慢打開。

【你(捧著茶遞給潔西卡、微緊張):】
潔西卡小姐您好~
對了,我可以稱呼您為小潔嗎?

【潔西卡・愛德華(接過茶杯,微笑):】
當然可以,沒有問題。

【你:】
好的,小潔。我今天真的很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就是——我們這一代,特別是在社群媒體長大的年輕人,好像很容易陷進情緒性的政治觀裡。有時只是看見某種標語、某篇文案、某個激烈留言,就覺得「我站對邊了」,甚至演變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覺得,要怎麼讓年輕人不要被這種政治氛圍綁架?



【潔西卡・愛德華(看著你,眼神一如往常溫柔卻銳利):】
我覺得啊,年輕人不是太感性,而是太渴望意義。
我不是不能理解,因為我也曾經歷過。

(語氣變輕,像是從記憶深處撿起一件東西)
其實我不是從一開始就懂這些的。
年輕的時候,我也很容易生氣。
憤怒讓我覺得有方向、有力量,也讓我以為我站在對的一邊。

我曾經……真的很恨敵人。也恨自己的政府。
我以為只要我們贏了,我就能為死去的人討回一口氣。

但我永遠記得那一天,楊威利看著我,沒有安慰,也沒有說服我。
他只是問了一句話——

「如果是我們贏了,造成一百多萬敵軍死亡,那又如何?」

(她沉默一瞬,看向桌上茶杯,語氣更柔、更穩)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心裡要的不是勝利,而是——不想再看到有無辜的人白白犧牲。
(她把雙手輕輕捧在胸口)

那是我第一次認清:

原來我曾經那麼相信的「正義」,也可能會變成毀滅他人的工具。

同時,那也是我真正決定,從一個悲憤的理想主義者,轉身成一個冷靜的行動者。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再不出聲,沉默就會繼續殺人。
但,要是我開口,只是為了贏——那我也不比那些製造戰爭的人高尚多少。



【你(點頭):】
對,而且現在大家都說要「發聲」、「選邊站」——
但我常常想,他們站的是立場,還是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小潔,你上次說過那句「民主不是為了讓我們贏,而是為了讓我們活下來、活得有尊嚴」,我還記得。

可是我發現,好多人在乎的是「贏」。
也就是,鄉民的筆戰和口頭上的辯論勝利,他們似乎在尋找一種宣洩的出口?
甚至是貼個海報或梗圖來壓過別人。

【潔西卡(露出淡淡笑意):】
如果一場政治參與,只讓你更相信自己的憤怒,
而沒有讓你更理解別人的脆弱,
那它就不是參與,而是自我意識的投射。

但我不會怪他們。
這是一個資訊太快、壓力太重、焦慮太容易擴散的時代。
一有風吹就容易被煽動,一有火花就容易爆炸。
所以人們不是故意情緒化,只是還沒學會怎麼處理那些情緒。

【你(苦笑):】
可是如果我們總是因為「理解」他們而原諒他們,那這種氛圍是不是永遠沒救了?
我有時候也會想,我們的對話、分析、反思,真的能改變什麼嗎?
還是只有那幾句名言能被轉發、按讚?

【潔西卡(語中帶堅):】
不會立刻改變。但會留下痕跡。
我們不是為了喚醒所有人而說話——
我們是為了讓有一天,有人想醒來時,他會發現,不是只有他一個人醒著。



【你(低聲):】
那妳覺得……
該怎麼讓年輕人願意慢下來,願意去聽別人說話,不要那麼快下判斷?

【潔西卡:】
(轉向鏡頭)讓他們知道:
「你可以一邊不確定,一邊參與。」
你可以對制度懷疑,對情緒誠實,對知識謙卑。
你不需要先選邊,才有資格參與。

因為政治是人類互動中,為了互相理解、互相進步而設計的東西,不是為了鬥爭或是吵贏才存在的。

【你(小聲):】
但這樣講,可能會被人們說偽善、假中立…….
會被貼很多標籤和扣帽子!

【潔西卡(笑了,像個老師又像個姐姐):】
那就讓他們貼吧,反正貼久了也會掉。
我們不是來表演立場的,我們是來讓人記得——
政治,不是舞台,是責任感的集體記憶。

【你(帶著誠實的困惑):】
我有時候會想啊——當我們說出那些「民主」、「自由」的話語,是在邀請對話,還是只是在給自己貼一個比較好看的標籤?

……那如果有一天,大家引用你們說過的話,
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沒錯,這些話的意義還會留下嗎?

【潔西卡(語氣忽然安靜下來):】
其實話語的意義,取決於每個人各自的解讀。
所以你問「意義會留下來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轉向鏡頭,語帶強勢)
事實上,我不反對地球人引用我們的故事來反思時事。
但我觀察到太多人,把我們的痛苦拿來當立場證明的工具,卻不去想:

「你引用那句話,究竟是想改變什麼?還是只是想證明你早就對了?」



【你:】
(慢慢轉頭對鏡頭,淺笑)
沒錯,真是發人深省的一段話——

【潔西卡(啜飲茶杯):】



【你(點頭):】
嗯!我也認為,如果我們希望政治要越來越好,
光靠彼此非黑即白的爭辯並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因此,我們應該要看清楚的,不是誰是對的,
而是——真相是什麼?並且對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行動負起責任。

(轉回對視)今天,真的很感謝潔西卡小姐的分享!
我們這次確實聊了不少——從小潔的親身經歷、情緒、政治、標籤,到那些說不出口的「我不確定」。
雖然,我們可能還是沒找到所有答案,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試著問了幾個不容易的問題。

【潔西卡:】
是的。(轉向鏡頭)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
即使在不確定下,我們還是可以相信未來、相信自己也能成為改變現況的助力。

【你:】
(眼神發光)不愧是潔西卡小姐!
(面向鏡頭)如果你/妳也有一點共鳴,或者——
你曾在高呼民主自由時,感到一絲懷疑;
曾在貼出一句銀英語錄後,突然有點愧疚(笑)……

那也許,這場沙龍沒有白辦。

我是 No.0247,銀河觀察員,
我們下次再見……

記得:
不是只有按讚才叫參與,
當你願意慢下來思考的那一刻,
你就已經站在了歷史的一行裡。

【畫面淡出,字幕浮現】
— 本集節目由「銀英沙龍製作委員會」贊助播出
特別感謝:伊謝爾倫某紅茶商與尚未下線的理性



《銀英沙龍・預告篇》
副標題:「他不是你喜歡的角色,但你最好希望他站在你這邊。」

下次沙龍,我們邀請到銀河系裡最不善言詞,卻總能讓你閉嘴的男人——
保羅・馮・奧貝斯坦。

他從來不是銀幕上的主角,但帝國的每一次選擇,都有他的影子。
有人說他沒有靈魂。也有人說——
他其實是那群有靈魂的人裡,唯一一個不哭的。

「如果制度是一台龐大的機器,他就是那根不發光的轉軸。」
我們習慣愛那些帶來希望的人,卻不願凝視那些忍著厭惡去完成骯髒工作的手。
但歷史從不偏愛誰,它只記得誰負了責任。

這一次,讓奧貝斯坦自己說說:

當理智成為信念的替代品,當效忠不是出於崇拜,而是為了最小化混亂——
他為何選擇那個金髮少年,而非站在更安全的位置?

——
下集沙龍上線前,記得檢查你的邏輯核心與情緒處理單元是否正常運作。
因為他,不會跟你講人情味。

🪐
Concept & Vision by starseed No.0247|Refined via ChatGPT-4o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