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展覽,文物好多喲~~外頭還有愜意的風景真不錯
前言:這篇算是隨意閒聊放放我二月去故宮南院玩的照片。
2/8號這天被家人抓去走走既然是看文物,我也沒啥意見就先拍了幾張故宮外的景色。


南院這時正在舉辦簡單的嘉義文史展能透過立體數位的方式來看看時代變革。



在一旁的紀念品店欣賞一些文物複製品、介紹冊和朗世寧的畫。


票價印象相當便宜跟日本一般博物館票價差不多約一百多就可以進去,裡面的館藏不得不說非常豐富,圖片的部分我只挑我有興趣的拍。
票價印象相當便宜跟日本一般博物館票價差不多約一百多就可以進去,裡面的館藏不得不說非常豐富,圖片的部分我只挑我有興趣的拍。
一進去的文物我比較在意的是大鼎,這個在春秋戰國頗具意義的文物具備很重要意涵,不過某位秦王舉鼎而王的故事倒是比較讓人印象深刻。



我對於佛像石雕雖然不是特別有興趣但不得不說這些手藝是真的非常精緻。


我很好奇這些金屬製的文物在當時的造價多少?又價值多少錢?是否在戰亂時代有變賣的可能?
我很好奇這些金屬製的文物在當時的造價多少?又價值多少錢?是否在戰亂時代有變賣的可能?
莊嚴卻有充滿印度風格的彌勒像。


正如基督教的泥金抄本,中國也擁有類似產物我個人是挺好奇一手好字是如何練出來的。



這種莊嚴的佛塔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心力和怎樣偉大的藝術家才能打造。


欣賞古代各種服飾本身蠻有趣特別是部分物件是自己所認識時。

欣賞古代各種服飾本身蠻有趣特別是部分物件是自己所認識時。
手晃到拍得不夠好的禮服。

我個人覺得這種結合絲綢打造的鄂圖曼宮廷風禮服真的很美。

中世紀早期的頭盔也有跟達悟族帽子一樣採用拼接技術。

印度這種史詩畫真的需要很有耐心打磨,感覺這種風格很適合製作寓意風格的小漫畫。



接下來就來到清代文物展,我對於繁瑣的衣物配件史是毫無研究的,概略知道有這東西細節完全不知。

鳳冠讓我想到東羅馬風格,光是看就覺得這東西很容易摔壞的感覺。

同心鎖個人覺得挺有趣,可能是ㄧ些ACG作品用到過但想不起來是哪個作品。


因為三國故事玉璽的存在令人印象深刻。

我很好奇是什麼情況才會使用玉來製作器具?價格又是如何?


能夠使用如此繁瑣的金杯用來飲酒毫無疑問是非常能彰顯身份地位的象徵,我腦子居然是暗影大人裝酷的情景。



作為一個不喜歡熱茶只喜歡的冰茶的人,哪怕現在有類似的器具但我始終無法深刻體會古代喝茶的儒雅之道。


一想到清代有奶茶就讓人好奇是個什麼樣的味道。



這些充斥異國風格的器具也證明清代的文化多元之處。



因為過了一段時間才來寫這文章我也忘了這到底是什麼展覽的東西。


走回一樓參觀故宮與珠寶商的合作展覽,同樣是個金碧輝煌的區域。



又一張當時沒檢查到晃到的照片,我個人是挺想要一些類似風格的家具作為收藏。



雖然拍的不夠清楚但我印象這是一件蟒袍。



對於這些高檔奢侈的小物件雖然一眼能看出價格不斐但多少覺得有些花裡胡俏。


我對於這種小收納盒覺得挺有趣,多少可以讓我思考下古人如何擺放物件。

這到底是啥不太確定?是燭台嗎?



同樣是個會讓人閃瞎眼的金碗,很好奇這東西價值多少。



除了翠玉白菜比較認識外,其他小東西我同樣是覺得有些花裡胡俏和沒啥太多想法。

故宮出來的對面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建案,新建案的價格都很...

雖然我針對拍出來的文物發表照片感言不算多,我個人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參訪,展區多元、文物眾多、占地寬廣,如果有機會我應該會去故宮再看看其他文物,我個人是挺喜歡參觀這種博物館,應該多少能從我之前旅遊的照片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