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充斥對劇情的說明,極度建議先閱讀完該篇章再繼續觀看
水母🌟🏳️🌈@jellyfish_honk在推特(X)發表了《墮天作戰》10週年的賀圖,另外在他也發表過許多關於《墮天作戰》的繪畫作品,推薦大家去看看(不過建議各位先追上《墮天作戰》的連載進度)!
※頁碼以Kindle電子書顯示之數字為準
下文我將為每集連載進行劇情解析與現實考究:
因此結合詞彙意義來看,標題所指的是星星發出的明亮光芒。這股光芒深深烙印在柯賽達斯(コサイタス)、夏克達(シャクター)、席巴(シバ)、蕾可貝爾(レコベル)等人的心中,成為了一片揮之不去的夢想(讓我想到凱旋門賞的劇情)。燦然一詞也可以套用在本篇章主要敘事者——席巴,能夠看到核汙染物發出的高能輻射(γ射線)這件事上。
本篇章蘊含大量情報:不僅讓三名戴天黨的高層登場(柯賽達斯總裁、吉約曼參謀(ギョーマン参謀)、阿瑪奇博士(アマチ博士)),還說明了戴天黨創黨時的目標、解釋為何要尋找不死者,以及最重要的:揭露星星的作用——魔力之源。
常規作品會藉由世界觀設定來說服讀者魔法這類超自然力量的合理性(像是生物與生俱來、環境四周充斥著魔法能量、信仰帶來的力量、另一個次元的能源等),有的甚至會直接默認讀者能習慣、接受這類背景設定而不做著墨。而《墮天作戰》的故事建立在科幻與現實夾雜的世界觀下,雖然存在著魔法、不死者這類超自然元素,但大多情境仍遵循我們目前已知的科學法則(如質能守恆定律、熵、大氣結構、地球同步軌道高度等)。
作者試圖進一步凸顯這個特色,將魔力設計成訊號的形式:魔法使被塑造成能夠接收衛星的訊號,使得他們本身不需要蘊藏、消耗大量能量也能進行通訊(使用魔法);魔法使們在靠近地表的訊號源(樹海)時,會受到訊號干擾(魔力異常)。這樣的設計不僅將魔法使單槍匹馬便可操縱巨大力量的情境合理化,也由於運作機制與現實的訊號相似,這股親近感會使讀者容易理解並增添合理性。
本篇章在架構上與〈修羅胎動〉相似,由現實主線夾雜著零散的回憶片段所組成。在作者藉阿瑪奇之口揭露魔力核心真相這一設定的同時,回收了樹海會導致魔法種感到不適的伏筆,也透過四處走訪的席巴透過對話與回憶帶出了戴天黨的主線劇情:前往星星。
戴天黨是由人類、魔人、不死者三個物種作為創黨元老成立的組織,在旁人眼中看來想必是相當神奇的組合。不只魔人克服了身體性能、價值觀的差異,與人類進行合作,同時還有一位魯莽行事的不死者參與其中。三人攜手合作,挑戰神明、探索天穹中沉睡的上古智慧,構成了一段燦爛的過往。雖然他人普遍將戴天黨視為墮落者的聚集地(第一冊第128頁,〈龍姬活殺 Part 2〉),但這裡實際上卻是追夢者的聖地、浪漫的結晶。或許就是由這些兼容並蓄的高層以身作則,底下的基層黨員才有意願嘗試去和不同種族友善地互動吧。
戴天黨一直以來的目標其實就是登上星星,取得超人機械遺留的財產,再將其用來征服世界。雖然是個天真爛漫的夢想,但在這亂世之下依舊對他人帶來了不少傷害(販售軍火、成癮品;與他國交戰)。
讓人不捨、心痛的是,阿瑪奇闡述的內容越是合理,戴天黨的創黨目標就變得更加沒有意義。登上星星後什麼也拿不到,上面既不存在等候著訪客的海利歐斯與超人機械,也沒有能扭轉乾坤的致勝武器;只有導致魔力供應出現異常的風險,以及其他國家了解魔力真相後會引發的末日戰爭。在得知關於星星與魔力的相關情報時,總會閃過柯賽達斯充滿期待的話語,這種對比、反差使得殘酷的現實變得更加苦澀,讀者也能夠感受到席巴內心那不願破壞年事已高的柯賽達斯美好夢想的煎熬。
至於夏克達,他原先以為自己已經走出海利歐斯之死以及無法實現創黨願景的現實,並打算將柯賽達斯一併從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給拽出來。然而蕾可貝爾突然脫口而出的研究內容再次讓人重拾希望,不只是因為和海利歐斯相似的宣言勾起了夏克達塵封已久的記憶,還有那能夠調停人魔戰爭,如同解藥般的研究目標。這些話撼動了夏克達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因此才會呢喃:「もう捨てねばならんのに、夢がこびり付いて拭えん......(明明應該放下的,但夢想卻深深烙印在心裡揮之不去......)」由失去記憶與人格的蕾可貝爾觸動了夏克達那烙印於心底的夢想......這是作者刻意為之嗎?
「如果夢想被人宣判了死刑,你還會朝這方向努力嗎?」本篇章透過劇情向我們提出了這個問題。最初由海利歐斯提出的瘋狂計畫在不知不覺間成了三個人共同的夢想,但在海利歐斯死後,隨著計劃逐步推行,最新的研究成果卻指出:登上星星不僅沒有半點好處,還可能引發末日戰爭。考慮到三人都已經年老體衰,且計畫的發起人也早已離世,又想到自己一路打拼以來也不是沒有任何成果,內心不禁浮現出向現實妥協的念頭。
但就在此時,不知道究竟是命運開的玩笑,還是冥冥之中神明給出的指引,意外收容的研究者竟然提出了「星星的力量能夠拯救世界,因此我們應該去上面研究」的主張。雖然不知道能否實現,但看著此刻與故人重疊的身影,他說出的言論是那麼有說服力。
現實中我們在追尋理想、嘗試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勢必會面臨許多高牆:經濟壓力、體格問題、外人阻撓、心態不穩等等。旁人有時會給出轉換跑道的建議,甚至會覺得繼續下去只是在浪費時間、金錢而已(這樣說來,現實中追尋「旁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夢想」的挑戰者們,是否也會被大眾視為墮落者呢?)。
然而想退出也需要相當大的決心與勇氣。不僅是早期投入的沉沒成本會全部泡湯,也要直面其他領域的未知,還會遭到其他人冷嘲熱諷說早就該放棄了。這些後果帶來的恐懼又進一步限制了轉換跑道的可能性。同時往往在放棄前一刻,自己又會在成績上出現些微的突破。這種微小進展往往令人以為是開竅,但更多時候反而像是命運的戲弄,試圖將你拖入無底沼澤。《二階堂地獄ゴルフ(二階堂地獄高爾夫)》深入地描繪這種心境、情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大眾普遍認為努力不懈、十年如一日地朝同個方向努力的人很偉大,然而當他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果時,大眾對他的看法或多或少會混入一些雜質,甚至開始否定他的努力。我個人認為:聽取他人的建議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努力的方向,但也不必照單全收。確認自己渴望的、想要的,以自己的步調去嘗試,不需完全受他人的意見所擺布。
整體來看,作者在本篇章揭露了大量的伏筆,但閱讀時並未讓人感到節奏拖沓。我認為是因為對話闡述出的都是大量的有效資訊,角色間的對白也都是一來一回,很少有單純在附和對方,使得對話能持續將劇情推進。那些心理狀態作者則靠角色的行為舉止、神色、視線來呈現。如讓席巴望向地面表示凝重。
作者在畫面設計上也處理得相當巧妙:第188頁,阿瑪奇拿出朱槿來解釋星星五邊形的合理性,此時畫面帶到宇宙中的星星,其頂點恰好可以與阿瑪奇手持的朱槿對應上;樹海冠層的五芒星結構也是星星投影至地面的樣貌。利用這樣的構圖來暗示三者其實是相同的存在。
作者現在就揭開《墮天作戰》最重要的伏筆——星星與魔力的核心真相了,不禁讓人好奇後續劇情還能展示些什麼內容呢?我之後也會持續為各位讀者進行解析。
若內文有誤,或是有任何好奇、想討論的內容,歡迎各位不吝指教。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