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無劇透
某天突然覺得丈夫不是那個丈夫了。

原作是第一人稱,但有聲劇製作方面還額外播了一部分描述由第三視角的旁白來負責。主受的獨白台詞還是可以看到帶上了很多的“我”的,特別像是有意識地向某個第三方說話(比如說某一個點他會說“該死,說不清了”)。
主受是有精神狀況的,但這邊我會覺得是編劇有意讓這一位主視角都不那麼可信的操作,因為後期劇情表現上來說其實並沒有相關的源頭,自自然然地又健康了。(因為我不清楚這位的精神狀況和現實中應有的表現所以以下純屬聽故事的人的感受:)很多時候這個演繹會讓我覺得用力過猛,一直像那種焦躁和有點メンヘラ的味道,似是隨時隨地都在被逼急,或者不合符放下情境的過分活潑,又與他對外表現的說辭有明顯割裂感。該慌、該謀算的時候,他都以一種“吵架時用一句話來諷對方”的語氣去講。
因為本作流程本身的基調還是急迫、因為精神狀況而孤立無援的,但這樣的做派會讓故事氛圍聽起來像隨時在給幼童講故事的語氣,波動特別大。可又正如我前面所述,他後期這種感覺會隨著真相揭曉而慢慢去掉,我會覺得這個設定還是顯得有點功能化的。
此外,因為它的劇情流程很碎,前後橋段不連貫,為交代狀況走。它的劇情步調模板是這樣的:明明他的發展是由於不知實情的超自然因素、明顯與主受認知出現差異的他人反應,應該要挺讓人急的。但每次在超自然遭遇以後,它到了一個安全時段時(比如說白天、躺醫院時)就會開始當作沒這麼一回事,繼續透過和身邊人互動揭露部分真相,又或是開始了大片大片的往事回顧,結束以後又再回到它那個危險區周而復始。跟打生存遊戲活過一天以後得休息室配點整備的流程似的。
這樣就讓它的第一人稱成了一個問題就了……它敘往事時那還是件美好的事的,情節上第一人稱的回顧時狀態不應就這樣完美切入安全安心的語氣,可從實際從寫的角度又確實是希望觀眾回到那個時期的美好的。我會覺得如果由第三人稱去承擔這部分的轉述職責了會好很多……
雖然說了那麼多,但製作方面還是有一點我必須誇的——本劇的BGM審美是真的很好。它挑的裡面有些是伴有人聲、有古典樂器演繹的。辨識度和存在感都很高,很能帶動劇中那還不到點的劇情表現時的情緒,我覺得聽得時候體感確實因此被拔高了不少的。
正文
劇透區
看完會讓我聯想起某部遊戲的走向的(劇透慎點)……流程上挖到底會發現很多的秘密就是,大家都喜歡/執著於受。考慮到這當中有父親、有父親給安排的未婚妻,還有“冒充者”!這種既視感可太讓人熟悉了!
東西舖挺素和直接的,而揭露通常又是靠一口氣爆發出來的。可以看到它經常讓事情發生之後再透過第一人稱去補那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當下的狀況很不正常,接著又在哪個橋段把前面的事情全理一遍。它的真相(即丈夫=那個存在,只是失憶了……話說回來這個也是讓我想起某一部講出來會劇透的作品)在我看來其實就只是充當了這一部作品它那種起端,有一點標題欺詐的意味。整部的懸念在於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有這個存在、為什麼他的認知和他人不同,但方向都挺素的,唯一說能夠把這懸念給整下去的是“妹說丈夫壞是哪裡壞”。
而實際上丈夫的狀況從“寫愛情故事”的性質上其實就有點類似《四面佛》的情況,劇末透過切換成攻為主視角,由他講述他角度的這些事:會看到的是這兩位攻的寫法都是以執著去強調愛,他的壞是源於他的執著,可他的執著又源於一些背景上、天生的悲劇(本作的狀況是丈夫本身就是反社會人格、情感缺失者),而他的執著又被他身上不平穩的點、外在的誘因激發了出來,才促成了受身上的悲劇。比如說本作的攻,因為獨佔慾的原因向接近受的人施壓,使無人願意接近受。又因為想要和對方進一步發展而發生了關係,卻讓自己的父親注意並開始要求疏遠受(偏偏這個爸的寫法也很潔癖,說打受小事後便開始執著受,想看他成為完美的少年但不是pedo、不帶愛慾,還說凡人和怪物不能明白這種情緒),所以才促成了攻去先聲奪人、向受家人曝露他們之間發生過的關係,又因此做成了受的鬱結,久慮成疾。愛上他成了他的不幸,所以他要支付代價去償還對方。這就有了他的許願,以性命為代價,換他的幸福。
估計是他的幸福也包括了攻的存在,所以攻便以這樣靈體的方式回到他身邊了,只是失憶而已。到了最後他也是回覆記憶了,兩人幸福地又生活在一起了。不能吃,估計也不用睡,力大無窮,仍然能和受醬醬釀釀——有沒有一種看到溫寧的感覺(遠目)。

如過不是前言我所說的模板式層序式揭露真相的方式,我會覺得它其實也說得上不留戀那些鋪墊,很好地在時間爆出來以後給你解答的。
可它節奏很不連貫,真相告解打斷了他的起承轉合,特別是到了最後回到丈夫第一人稱上再還原和理這一切的真相,就讓整件事顯得更奇妙了。在這之上,還有關於結局的關鍵要素它並沒有講細具體操作,流程上是用來還原事發的,解決卻是流程外幾句話的事。像急速火紋過end roll的方式過結局。偏偏它是這樣的梗概,命換命,還能走到he,那這樣的處理就……不太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