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夢想就要交會......嗎?《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觀後感

迫水未來 | 2025-03-01 20:07:46 | 巴幣 2322 | 人氣 5859

※本文有《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先行上映電影版《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劇情透露!


「kharaXSunrise,夢想就要交會。」

這句話,是《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的標語。khara和Sunrise,或是從大家關心的點來說,khara來做鋼彈,無疑是相當令許多動畫愛好者們感到欣喜若狂的事情。從《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把「kharaXSunrise,夢想就要交會」這句提及現實中的工作室的話語當作本作的宣傳詞--而不是常見的以「作品內的世界」為前提的宣傳詞--足見這一次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主打的就是「khara」本身。當然,這同時也暗示著《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從一開始就是以宅宅為預設收視對象的作品--對我而言,這種從一開始就捨棄或說把「非宅宅」的元素放到次位而定調「宅宅取向優先」的鋼彈,本身就是警訊。

所以,kharaXSunrise,夢想交會了嗎?

至少對我自己而言,恐怕得打上問號。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的先行上映電影版《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是我知道台灣會上映後就納入個人觀影計畫表的作品。在電影上映第一天,也就是2025年2月27日就趕緊去電影院欣賞,當時想說《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的45周年徽章組有可能在同一天開賣就選了人多的晚場,好在當天觀影品質大致良好。

之所以搶在第一天就去電影院,一方面是想要快點看看傳說中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一方面也是貪圖《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IMAX版特典。IMAX版特典確實是很不錯,不過就我個人之見而言《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作為影片本身的效果並不需要到IMAX欣賞,如果不是想要特典的話,一般廳應該就很足夠了(而且似乎有些電影院的IMAX特典已經沒有了)。而且IMAX螢幕比較大,若是像我那場一樣比較多人時還得在注意比較寬的螢幕各角落的同時想辦法在大腦中移除前面觀眾剛好擋到螢幕的人頭呢。

其實在看《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之前我個人自己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就是憂喜參半。首先鋼彈的新作當然是一件令鋼彈老害,喔不是鋼彈愛好者如我高興的事情,而且這次還是宇宙世紀IF線!期待到在台上映前就忍不住看劇透了。而且,預告一開始的那句「直徑6.4公里的宇宙殖民地,以113.5秒一圈的週期迴轉,產生出1G的離心力。天空不是在我們的頭上,而是在我們的腳下。生於宇宙殖民地的我們,不知道真正的重力,也不知道真正的天空。當然,也不知道真正的大海。」可是收錄到SF教科書等級的漂亮到不行。


預告做得很好......我覺得某方面而言比《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正篇好看。


可是,另一方面,我個人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同時也是有些憂心。讓我憂心的原因就是khara。khara的作品,或是說庵野秀明的作品和我並不是很合拍,在一些重要事物的理解上我與庵野明顯有著根本上的差異。khara或說庵野確實很懂如何抓住宅宅的心,但在某些基本認知上,或說基本價值上,只能說我無法苟同。此外,一方面也是部分庵野作品愛好者很喜歡這也Eva那也Eva,好像《新世紀福音戰士》是測量全世界的標準度量衡般似的,然後一旦有系列作品被染上庵野色彩--比如超人力霸王、哥吉拉、假面騎士--好像庵野版就成了「這才是該有的樣子」的標準版。當然這其實是和庵野本人與庵野作品無關的遷怒,不過我實在對於某部分庵野作品愛好者有些不敢恭維。

其實早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日本上映前我就有某種確信。《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會是很有趣的作品,但絕對不會在我心中形成像是《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或是《機動戰士鋼彈00》那樣的地位。因為,khara確實很懂得抓到宅宅的癢處,但khara或庵野作品--雖然只憑目前我已確認到的資訊無法確認庵野到底介入《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到什麼程度,畢竟在STAFF表上他只是名列劇本之一亦非擔任導演--所選擇的基本價值恐怕是無法使得作品本身通往真正偉大--當然,什麼是「真正偉大」某程度上乃因人而異--的道路者。這點我後文會比較詳細說明。

而且,「宅宅所做的宅宅想看的作品」本身就是不安要素。宅宅所喜歡的偉大作品的創作者們所攝取的來源不是只有動畫,但太多宅宅「只」看動畫了。用個或許有點奇怪的比喻來說,不少能夠創造出風靡萬人的流行音樂的人其實不是只聽流行音樂的,古典音樂的經驗與訓練是他們之所以能夠創作出流行音樂的不可或缺要素。某些輕小說作家也真該好好讀讀純文學來訓練自己操作語言的功力。總之,所攝取的「來源」之差異往往決定了創作者所生產的作品的高度,而更重要的是,不少宅宅即使看偉大的動畫作品也只看的到「表層」,而忽視了作品真正的「內核」。結果就是有些「宅宅所做的宅宅想看的作品」只會變成除了宅宅以外無法取悅任何人的作品,當然也無法成為真正偉大的作品。「kharaXSunrise,夢想就要交會」這句話本身似乎就是在暗示《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是一部「宅宅所做的宅宅想看的作品」。其實也不僅是「暗示」程度的事情了,導演鶴卷和哉就已經直說《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會是非常宅宅的作品了。

總之,在觀賞《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之前我自己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是期待與憂心參半,而在實際看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之後嘛,對於原本期待的部分感到失望,而對於原本沒什麼特別期待的部分反而還覺得有趣多了。然後,繼續對於4月正式開始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的未來感到期待與憂心參半。

以下要開始談到《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正篇的內容囉!不想被進一步劇透的話這是最後返回機會了!還有,雖然中文圈似對《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片好評,不過我自己顯非如此,後面會話說得更難聽。如果您介意的話也煩請多加注意一下。


特別是右邊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設定資料集確實是很不錯啦......。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可以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是夏亞當主角的IF版一年戰爭,後半段則是這條IF時間線上的U.C.0085年時間點《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本篇的部分。兩者在動畫品質上有明顯可見的差異。相較之下就會發現,後者,也就是U.C.0085年的部分是以電視動畫的規格打造的,這在IMAX螢幕上很明顯。當然不是說動畫品質不佳,畢竟《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本來就是電視動畫,以電視動畫規格打造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直接拿到IMAX螢幕上播出的話,就會明顯感到和前半段的動畫品質有落差。前半段,也就是U.C.0079~U.C.0080年IF版一年戰爭的部分應該是專為《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製作的內容,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中U.C.0085年的部分應該就是直接取自4月正式播出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前兩集或前三集的片段所構成的內容。

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最大的賣點就是「宇宙世紀的IF時間線」。相信大家都知道,IF時間線,也就是Alternate history或Alternate timeline是科幻作品中很常見的類型,這種類型的出發點在於「如果某個關鍵歷史事件發生和史實不同的結果,我們所熟知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某方面來說,這種IF時間線的想像也是研究歷史時的樂趣之一。在科幻的世界中呢,如知名小說菲利普.迪克《高堡奇人》(軸心國戰勝後被德日分割統治的美國)和羅伯特.哈里斯的《祖國》(納粹德國沒有毀滅而是稱霸歐洲與美國展開冷戰)都是Alternate history的知名例子(順帶一提,《祖國》很好看!推薦大家去圖書館借來讀),Apple TV的美劇《為了全人類》(蘇聯搶先美國登月導致美蘇太空競賽不斷持續下去)也是成功的案例。而且,IF時間線這個類型不限於我們已知的現實世界歷史的IF版本,比如說人盡皆知的《STAR TREK》系列就有很多Alternate timeline的故事。

如同大家所知,其實對於鋼彈系列而言IF時間線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如《基連的野望》等鋼彈遊戲中就出現過IF時間線的題材了。不過,因為Sunrise政策的關係,在動畫上宇宙世紀鋼彈基本上都是同一套世界觀的不斷延續。雖然在此之前有像是富野的初代鋼彈劇場版三部曲和Z鋼彈新譯三部曲這種在Sunrise或鋼彈宅定義上偏向「以不同方式描述同一套歷史」的作品(不過我想對富野本人而言這些再詮釋應該是偏向覆寫舊作的新版本),也有像是《機動戰士鋼彈雷霆宙域戰線》動畫版及《機動戰士鋼彈THE ORIGIN》動畫版那樣平行世界宇宙世紀--Z鋼彈新譯三部曲也可以算是這一類--的作品,但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出現之前,動畫的宇宙世紀鋼彈基本上都是「除非是鋼彈宅,不然大家都會覺得宇宙世紀的鋼彈動畫就只有『正史』一種版本」的那種作品。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第一次動畫的鋼彈本格地嘗試「宇宙世紀的Alternate timeline」的作品,這點無疑相當令人興奮。當然我可以想像會有鋼彈粉絲無法接受,不過至少我自己個人是肯定「宇宙世紀的Alternate timeline」這個嘗試方向的。至於機械設計呢?其實機設某方面而言是我最不擔心的。自從很多年以前初次看到初次看到《機動戰士鋼彈00》的旗幟式機設時無法接受這是MS到旗幟式變成心頭好之後.我就知道這些脫離原本架構的機設不是什麼問題了。拜託,連旗幟式都可以是MS了,還有什麼不能是MS嗎?

所以呢,其實我自己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真正感興趣的其實是前半段一年戰爭的部分。我上映前就知道《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分成這兩部份,對於前半段的興趣還躍躍欲試到明明就告訴自己不要再看劇透了但還是忍不住看了許多劇透。雖然並不是說對於U.C.0085年的部分就沒有興趣,只是相較之下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畢竟U.C.0085年的部分是全新篇章,就放過心去看吧。

結果呢,反倒是一年戰爭的部分讓我相當失望。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在日本剛上映時有一個討論話題是「おっパイロットスーツ」,甚至還有自己的PIXIV頁面。在得知這個捏他的存在後只是再次覺得《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在設計主角駕駛服時故意採用不強調胸部線條的設計真的是大正解。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前半段,也就是一年戰爭的部分是以夏亞為主角描繪「另一個版本」的初代鋼彈。簡單說就是在對於SIDE 7的襲擊中夏亞親自出動打頭陣,結果夏亞成功搶奪了在正史中成為阿姆羅座機的RX-78-02,然後造成歷史大幅度改變(準確而言歷史的分歧點應該更早出現,不過基本上《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IF時間線的起點就是「如果阿姆羅沒有登上歷史的舞台,而是夏亞成為了鋼彈駕駛員會怎麼樣?」)。這一部分的特別之處在於雖然動畫完全是重新繪製與配音的,但是這部分的動畫故意大量照搬了初代鋼彈相對應事件的構圖,並且大量使用初鋼中台詞,在配樂上也刻意直接援用初鋼的音樂。

我想如果是人生意義只有捏他與迷因的某些宅宅,或是看電影時只知道逐格分析畫面尋找致敬點與畫面中的任何一個彩蛋的某些自稱影評(這根本不是影評好嗎!),肯定會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的部分興奮不已。這段簡直就是為了那些專門量產「彩蛋分析」影片的Youtuber打造的嘛!可是呢,雖然說粉絲向並不是問題,但粉絲向到變成讓宅宅找原致敬處的遊戲的致敬片段大集合的遊樂場優先而不是身為作品的作品本身優先就是大問題了。

就我自己而言,《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的部分作為「影像作品」是失敗的。恐怕打從一開始,製作者在製作《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時滿腦子就只有想著致敬。用書籍來比喻的話,《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更像是一堆致敬畫面的剪貼簿,而不是一本完整的小說。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的詮釋方式完全沒帶出情緒,完全沒辦法讓人沈浸其中。它激起觀眾興趣與投入的方式完全是靠「致敬」/「重演」,而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或是「影像作品」本身的魅力。沒錯,這種「致敬」/「重演」很容易讓宅宅很興奮,但這和是否作為「故事」或「影像作品」本身具有魅力,完全是兩回事。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大量使用舊音樂、舊台詞、舊構圖,但卻無法讓人感受到身為作品的靈魂或是沉浸在作品的世界中的臨場感--IMAX的口號就是「Watch a movie, or be part of one」,觀賞本作的IMAX版實在讓人倍感諷刺。《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試圖用夏亞的對白串起每個破碎化的致敬,但夏亞的台詞卻讓人很出戲,甚至已經令人煩厭的地步,根本無法讓觀眾產生投入有置身在這個世界中的感覺。做成這樣還真不如直接用仿歷史解說風格或是夏利亞個人回憶錄的方式來製作。然而,我想這並不是夏亞的新聲優的問題,而是《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製作者的問題。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可謂是「致敬大於作品」、「致敬大於故事」。比起製作一部「好作品」或「好故事」,本作的一年戰爭部分更接近製作一部討最喜歡找致敬等表面上的元素而對於作品本身的意旨或精神毫無興趣或根本無法理解的宅宅歡心的品質不佳的失敗二創。

豆瓣上有篇《新・假面騎士》的評論是如此描述庵野秀明的:「他能把特攝的皮毛做得極為完美,他對特攝的理解極度皮毛。」如果《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真的是由庵野秀明主導的,那顯然這句庵野與特攝的句子也照樣適用於庵野與鋼彈。「他能把鋼彈的皮毛做得極為完美,他對鋼彈的理解極度皮毛。」庵野用近乎照搬的方式重製初鋼中的經典畫面(一般的重製是不會這麼做的,看看《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就知道了),這些量大到明顯過頭的大量致敬可以讓某些把捏他與玩梗視為本體的鋼彈宅神魂顛倒。庵野讓畢格.薩姆量產化,把德茲爾的悲願化為一年戰爭中的另一種史實,想必因此興奮的初代鋼彈愛好者也不在少數。庵野用精緻的機械描寫描繪什麼是宇宙中的強襲登陸艦,這種描寫可以讓軍武派鋼彈宅讚美不已。但初代鋼彈在表層的畫面底下想要傳達的訊息、意旨與思考,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中完全看不到。戰場的狂氣?戰爭與軍國主義體制與軍隊對於人性的摧殘?對於人類的革新的期待與渴望?這些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中全部沒有。

某方面而言,《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真的是非常「宅宅取向」,甚至可以說是「專為宅宅而做」的作品。如同前文所言,我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之中感受不到「身為影像作品」或是「身為故事」的「靈魂」,我只覺得,製作出本作一年戰爭部分的創作者根本只想是把一堆捏他致敬放在一起,只想做出那種那種專門給宅宅拆解畫面找致敬點用的電影--如果它還有資格稱之為電影的話。


我前幾天剛好看了《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第一季第10集「A Quality of Mercy」,這是一個在致敬舊作同時又是舊作的IF時間線的同時又沒有失去「身為影像作品」/「身為故事」本身的本質與靈魂的好例子,而且這一集不只沒失去,還做得很好(雖說某些部份我稍微有些疑問)。和破碎化及遊樂場化的《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不同,《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A Quality of Mercy」敘事流暢,自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即使不知道任何致敬點仍然可以還無障礙地沉浸其中。《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A Quality of Mercy」《Star Trek: Strange New Worlds》「A Quality of Mercy」簡直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處於光譜的兩端。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這種「電影不再是電影而只是宅宅的遊樂場」的現象,可以說是反映出khara或說庵野秀明作品的價值取向,以及今日御宅族的問題。

要說我的偏見也行。庵野秀明以及khara或許很懂如何抓住宅宅的心,但庵野欠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選擇如此——作為「文學」能夠真正成為偉大的關鍵,那就是「對於他者的關心」,或言,「不僅將自己也將他者視為目的」。

這樣說或許在有些人眼中看來只是暴論,但就我自己個人想法而言,庵野作品只關心「自己」,對「他者」卻興趣缺缺,甚至可以說毫無興趣。沒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題之一確實就是「對於『與他者的接觸』的恐懼」,但在庵野作品中,「對於『與他者的接觸』的恐懼」這個主題所重視的並不是「他者」,(只有)「自己」才是庵野作品在「對於『與他者的接觸』的恐懼」這個主題面對真正關心的面向。重點在於面對「他者」的自己該如何面對「他者」,但「他者」本身如何並非庵野作品在「思考人與人的關係時所關心的重點。這種「忽視『他者』只重視『自己」是故沒有『社會』只有『自己-世界』」正是世界系(セカイ系)的特徵,而《新世紀福音戰士》與其熱潮本身就是標明世界系風潮開始的註腳。

相信不難發現庵野作品對於社會改革或描繪社會問題興趣缺缺,即使這正是「鋼彈」--當然不只鋼彈,還有很多戰後日本的作品--所重視的價值之一。庵野秀明的作品中很少見到所謂「社會派」的元素。當然,這並不表示庵野作品不會描繪「國家」,但這種世界系思考下的對於國家之描繪,很容易變成「只有國家沒有個人」。具體而言,世界系思考很容易會產生「把自己和國家權力同一化」的錯覺。正是因為不關心他者,所以不會設想到那些與國家意志不一致的真實存在個人,所以才會那麼輕易陷入「把自己和國家權力同一化」的錯覺之中。庵野秀明的《正宗哥吉拉》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正宗哥吉拉》中「國民」完全只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客體。沒有身為個人的真實存在的國民,只有作為統一意志的抽象集合體「日本人」。而宅宅在觀賞把宅宅主人公們與國家畫上等號的《正宗哥吉拉》的過程中也很容易陷入「自己=國家」的錯覺之中。

正是因為不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所以很容易陷入世界系思考下所預設的「自己=國家=世界」此一錯覺之中。這種思考方式無疑是相當新自由主義式的個人觀。

然而,包含《新世紀福音戰士》和《正宗哥吉拉》的大受歡迎在內,世界系思考的流行化並不只是庵野秀明一個人的問題。庵野作品本身是世界系思考的產物沒錯,但支撐起整個世界系風潮的是宅宅的這個群體,甚至是整個社會。

當然,如今是新自由主義大張旗鼓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世界系會受歡迎並不奇怪。然而,「宅宅」這個群體本身,比起整個社會,又更皆肯定世界系思考。今日許許多多的宅宅只沈醉於「虛構」之中卻對於「真實」絲毫不感興趣,太多宅宅只在意「虛構」的封閉世界而不喜歡甚至攻擊與排斥「虛構」與「真實」的互文。這種思考方式可以說是非常「世界系」的,而體現世界系思考的庵野作品(以及其他世界系作品)會得到宅宅們的高度評價與喜愛,或許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這種世界系思考蔚為流行的後果是什麼?一個非常糟糕的後果就是萬物皆可捏他化,從而使事物失去了本質與嚴肅性。

對於今日許許多多的宅宅以及所謂宅宅取向的作品而言,萬事萬物都可以是,或更該說,都終將是捏他與迷因,這樣的後果,就是導致包含「作品」在內的世間萬物失去了其之所以為其之本質以及嚴肅性。比如說,《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就是一部「嚴肅」的作品。《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不僅僅只是「娛樂」而已,《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所內涵的更是富野悠由季的苦惱與思想。面對這個根深蒂固的體制性的腐敗,即使知道暴力革命不是正確的但又深感暴力革命是唯一手段這個許許多多的知識人所共有的苦惱。(順帶一提,雖然我在「追憶昨日,還是展翅前進?: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之後再觀《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 續.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之後再觀《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中看起來對於《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多家批評,但其實我還挺喜歡電影版《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的,而且也給予高評價,當然這並不妨礙我認為必須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電影版《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這一點。)

可是,問題在於太多宅宅暨看不到也毫不關心《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中富野及知識人的苦惱與思想。太多宅宅只在乎「馬法堤構文」以及「促使聯邦反省之舞」這些迷因。他們消費《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這部「嚴肅」作品的方式就是把《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之中「嚴肅」的部分去除掉,然後把一個完整的故事拆解成無數個碎片化的迷因--「促使聯邦反省之舞」確實是挺有趣的,但把「促使聯邦反省之舞」當成《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的本體顯然很有問題。當然,這並不表示他們就是如同自身所宣稱般地「非政治的」。只是他們對於「政治」的理解也非常世界系/新自由主義化,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宅宅認為「計程車司機是對的」,以及「哈薩威去撿垃圾」那個已經可謂到褻瀆作品等級的反智解讀可以那麼受歡迎。




今日的宅宅群體拒絕「嚴肅」。萬物皆可捏他化,意味著事物失去了本質與嚴肅性。今日的宅宅群體認為「現實」與「虛構」本來就該分離,而且必須毫不相關。他們認為「虛構」是一個封閉的閉鎖性世界,甚而對於「虛構」與「現實」的互文抱持非常敵視的態度。這種今日宅宅群體的「共識」正是「拒絕『嚴肅』」的結果,又會說反過來,這是因為宅宅們拒絕與不承認「虛構」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所以必然會導出「拒絕『嚴肅』」的結論。

這種「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可以說是比其所處的社會更加新自由主義化的今日宅宅群體共同思考下的結果與標誌其思考的特徵。然而.「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也意味著否定動畫漫畫作為「文學」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是在否定「作品」與「作者」。今日的宅宅群體正在主動且積極拒絕動畫成為試圖在「虛構」中面對與超越「現實」的「文學」。

今日的宅宅群體「強迫」動畫、漫畫、遊戲不得成為「文學」,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可以說是體現了這種「動畫不得成為文學」思考的動畫。初代鋼彈原本是「虛構」與「真實」互文、具有深刻的嚴肅性,以及本身具有完整性的作品。然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把本身是完整作品的初代鋼彈整個拆掉,然後以把初代鋼彈中的部分元素抽解出來重製為碎片後,再以迷因化的方式將「嚴肅」的初代鋼彈重新組合成「宅宅的遊樂場」。初代鋼彈在轉化為《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的過程中被碎片化、捏他化、去嚴肅化了。《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雖然仍保有提及「人類的革新」云云之台詞,但這裡的「人類的革新」卻只顯得空洞與虛無,似乎除了「致敬」與「埋梗」,「人類的革新」不再帶有任何實質的意義。畢竟《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對於「人類的革新」這個「嚴肅」的主題本身就毫無興趣可言不是嗎?如果真的重視「人類的革新」,又怎麼會只把新人類當成超能力者描寫?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對於初代鋼彈「否定其身為文學之價值」的再造,或許也變相證明了《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確實是「這個時代的鋼彈」。然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是以與認真嚴肅地實現「賭命的飛躍」(命がけの飛躍)的《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完全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何謂「這個時代的鋼彈」。《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是為了這個時代的「市民」而生的鋼彈,《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則是為了這個時代的「宅宅」而生的鋼彈。而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選擇,我只能答以否定的評價。




不過呢,或許並不需要那麼早就下結論。雖然《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一年戰爭部分讓我失望及抱持批評性評價,然而原本沒有特別期待的U.C.0085部分,也就是《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本篇的部分倒是給了我好印象,當然或許也是和一年戰爭部分相較之下的結果。

首先,與一年戰爭部分相較,U.C.0085部分顯然流暢了許多。至少U.C.0085部分看起來像是「影像作品」與「故事」了,而不是把一堆迷因化的碎片用白膠拼湊起來的剪貼簿。尤其在和一年戰爭部分相比較之下.光是這點就值得好評了。

只是,不知為何,U.C.0085部分總讓我有種燃燒不完全的感覺。有好幾個段落都是好像正要進入高潮時就結束了。我不知道是因為重新剪輯的關係還是正式版就是如此,這點必須等到《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4月開始播出實際看過電視版後才能判斷。順帶一提,在去看《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前一天晚上我剛好重溫了一次《銀河英雄傳說 Die Neue These 激突》首集第25集「初陣」。相較之下,不管是流暢度還是沉浸感都是《銀河英雄傳說 Die Neue These 激突》「初陣」完勝......。

不過,真正的重點還是疑似將會貫穿整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的「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這個主題。當然,目前只有《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最一開始的部分沒有辦法真正做判斷,但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中「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似乎會是互相連動的。主角天手讓葉=瑪秋在虛假與封閉的宇宙殖民地世界所象徵的「令人窒息的日常」中尋求自由出口這個「主角個人的自由」,以及疑似將會以戰爭難民所面臨的壓迫為切入點的「宇宙居民=自己以外的他者的真正的自由」看起來應該會最終以統合式的方式進行理解與描寫的。「瑪秋個人的自由」的部分無須多言,我自己特別在意的是《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並不只是把戰爭難民當成「角色設定背景」,而是真的有在好好描寫因為吉翁這個自稱為了宇宙居民的獨立而發起戰爭而失去一切的戰爭難民們在流亡到SIDE 6這個「這個遠離戰場的富裕社會」所面臨到的系統性歧視與迫害。

《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對於把宇宙居民的自由當成戰爭大義的吉翁的正義提出質疑,而且要描寫出「靠戰爭得利卻又遠離戰場的富裕社會」也就是我們「西方陣營國家」對於戰爭難民的態度。《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故事的主舞台伊茲瑪殖民地(イズマ・コロニー,用中文表現不出來,但イズマ是一個具有和語感的名字,它是從イズモ=出雲這個詞變來的)是鋼彈系列中少見的以日語為公用語的舞台,同時也是讓主角瑪秋感受到「令人窒息的日常」想要尋找「通往自由的出口」之處。而且SIDE 6與吉翁之間又有地位協定,其空域由吉翁管轄,伊茲瑪殖民地又曾被占領--種種設定都讓人不得不聯想伊茲瑪殖民地本身是否就是在暗喻戰後日本。不過,伊茲瑪殖民地所暗示的應該不只是戰後日本而已,而應該是戰後日本與西方國家社會的結合(雖然戰後日本本來就是西方國家的一員),畢竟戰爭難民問題主要是發生在歐洲國家,而不是離戰場更遠而且政府又對於難民庇護極度消極的日本。

前文中雖然說到《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體現了今日宅宅群體常見的「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思考,但《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卻又似乎不是如此。至少,「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應該會是具有「嚴肅」性的主題。或許可以說,《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體現了今日宅宅的思考方式,把身為「文學」的初代鋼彈重新分解然後將捨像化的碎片重新組合成宅宅的遊樂場,十足諂媚今日宅宅之所好,但在同一部電影的後半段.也就是U.C.0085部分卻又否定了「強迫動畫成為遊樂場」的今日宅宅的「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思考方式。

不過呢,如同前文所言,沒有辦法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就對《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下結論與判斷。即使不論是一年戰爭部分還是U.C.0085部分對於新人類的描寫都只局限於「超能力者王牌駕駛員」,也不代表整部《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論會只僅於此(當然,如果只有這樣的話我會很失望)。《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的「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只起了頭,將來《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到底會如何處理「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到底會對「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多認真,也都還是未知數。此外,瑪秋對於可能導致對手死亡的MS戰鬥一點遲疑都沒有,似乎只把戰團對決當成一種,呃,能看到閃閃發光的東西兼有趣的打工?不過,畢竟《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不是直接從真正的「戰爭」開始,會沒進到處理「戰爭」的部分也很正常。今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會如何描寫「戰爭」也必須進一步觀察。

一方面,《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U.C.0085部分對於「瑪秋的自由」與「宇宙居民的自由」的初步處理讓人期待今後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卻又是今日高度新自由主義化的宅宅群體「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這種「禁止動畫成為『文學』」的思考與價值的具象化。今後《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會成為哪邊?是成為只知道諂媚宅宅的宅宅遊樂場嗎?還是不放棄試圖成為在「虛構」中面對與超越「現實」的「文學」呢?也只能繼續觀察下去了。


追記:《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有一個關鍵詞「マヴ」,中文字幕都是直接統一都翻成「摯友」,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因為在某些場合「マヴ」明顯是在指「僚機」。這個詞很難翻成合適的中文,而且劇中的解釋性對話其實也沒有完全解釋「マヴ」這個詞到底要怎麼使用。根據PIXIV百科頁面的說法「マヴ」來自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世界觀中的一年戰爭時期夏亞和夏利亞構思出的兩機一體的MS戰術「M.A.V.戦術」,而MS駕駛會稱呼與自己一組的僚機駕駛員為「マヴ」(MAV)。然而,在戰後,「マヴ」這個詞至少在U.C.0085年的SIDE 6被作為一般名詞使用,除了MS僚機駕駛員外,也可以拿來指稱友人、戀人這種兩人一組的人際關係組合中與自己構成一組的對方。我目前想的到中文詞中最接近的應該是「搭檔」,但翻成「搭檔」會沒辦法顯現出「マヴ」這個詞的特殊性。






-追記-
2025年1月10日那一天我終於拜訪了一直很想去的《銀河英雄傳說》主題餐廳「ダイニングカフェ・イゼルローンフォートレス」。雖說我一月和二月時都原本有打算要來寫到訪「ダイニングカフェ・イゼルローンフォートレス」的伊榭爾倫要塞初次來航紀,但因為各種因素拖延到現在都還沒動筆......希望三月結束前可以寫出來。




【2025.03.05.追記】

至少就我自己而言,就是因為知道而且重視初代鋼彈是什麼所以才會對《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前半段的「新.機動戰士鋼彈」特別反感。如果我不重視鋼彈,庵野要怎麼惡搞初鋼我可能也不太在乎。對於不知道初代鋼彈的觀眾而言,這一段可能就只是「不知道在演什麼」而已。他們可能會認為看完也不知所以然應該是沒看過初鋼的自己的問題。當然,這種時間軸過度跳躍又不好好做說明--最愛解釋性台詞的庵野秀明雖然讓夏亞講了一堆寧可讓人感到出戲也要讓宅宅爽的帶梗台詞卻不好好向觀眾說明,顯然就是從一開始就不想顧慮到那些不知道初鋼的觀眾--本身就是一大問題,然而某方面而言更大的問題是如同我正文所言,《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表面上非常還原初鋼,但實際上一點都不還原初鋼。

它用了大量的致敬與鋼彈宅宅才懂(或說只有鋼彈宅宅才覺得有趣)的梗,所以說在「表面」很還原初鋼。但初代鋼彈在機器人動畫之下的作品的精神與想要傳達的事物「新.機動戰士鋼彈」一個都沒有繼承(或是說「新.機動戰士鋼彈」故意丟掉了),所以說「實際」上一點都不還原初鋼。捫心自問,如果《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帶給觀眾的感動全部都是來自於致敬與玩梗,不就代表除了致敬與玩梗之外,「新.機動戰士鋼彈」什麼都沒有嗎?初代鋼彈的魅力以及其價值是來自於致敬和玩梗嗎?當然不是嘛!做了一個表面上以現代技術高度重製初代鋼彈但初代鋼彈的內核卻全部丟到垃圾筒的「新.機動戰士鋼彈」是「鋼彈的進化」?是「鋼彈的高解析度重生」?一個長得和初代鋼彈無比相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如果不要使用這種高度復刻的方式而是原創分鏡、音樂與台詞來演一樣的內容還沒那麼令人反感--但根本完全不是同一個人的「初代鋼彈」,是尊重原作還是毀滅原作?

如果說庵野的想法和富野不同,他不認同初鋼所主張的價值觀所以用初鋼的形式製造出反初鋼的重製(如同保羅.范赫文的《星艦戰將》之於海萊因的《星船傘兵》),那確實是有其身為作品的價值,因為它確實也是以認真與嚴肅面對初鋼的嚴肅。但「新.機動戰士鋼彈」不是這樣。它是把嚴肅面對現實的初代鋼彈改造成宅宅的玩梗遊樂場,然後說「這就是最懂鋼彈的人以原作愛重現的鋼彈」,不就等於說初代鋼彈的創作者最重視的事物根本就不重要,什麼戰爭的殘酷、軍隊對人的摧殘、人類的革新都不重要,初代鋼彈「不過就只是圖一樂罷了」嗎?這真的能叫尊重原作嗎?我看是對於原作的奪胎換骨吧!

而某方面而言,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這種把初鋼奪胎換骨的「新.機動戰士鋼彈」能得到那麼多宣稱自己喜愛宇宙世紀鋼彈的宅宅的支持甚至高度評價?其中甚至不乏那些多次公開宣稱自己非常喜愛宇宙世紀鋼彈的有名評論者(我就不說是誰了)。難道在今日多數宅宅眼中,初代鋼彈就只不過是「讓宅宅玩梗圖一樂的遊樂場」嗎?令人遺憾的是對於這個問題似乎只能回答確實如此這個答案了。就如同許多宅宅把「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這句話嚷嚷上口一樣,今日的宅宅群體排斥「虛構」與「真實」互文,強迫「虛構」就只該是「供本大爺我圖一樂的遊樂場」。在這個意義上,《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一年戰爭部分確實極為成功,因為它非常知道今日的宅宅群體想要什麼,而且它本身就是這種「拒絕與不承認與『真實』的一切互文,強制『虛構』必須是自我封閉的閉鎖性世界」和「萬物皆可捏他化=所有一切的事物都必須放棄其嚴肅性」的今日宅宅群體價值的體現。

但對於這種今日宅宅群體的價值與身為該價值具象化的「新.機動戰士鋼彈」該如何評價,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筆者相關文章-









2則留言

2025-03-03 03:59:03

宥影評 Yo s Movies World/【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70分—老宅有意空懷舊,觀眾無情如水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DkGRKPKvw/

剛剛才看到。宥影評這次滿贊同的,雖然我自己是覺得後半段不用那麼嚴格沒關係啦,當然有可能是因為前半段太糟糕了,至少還是個「故事」後半段不管怎樣都大勝。然後,如果一年戰爭部分和U.C.0085的部份可以分開給分的話,前面我可能連及格線的60分都不會給。
2025-03-03 04:07:31

順帶一提下面有人留言非常討厭《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卻對《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讚場不已。還真是如同我正文中提到的,在這個拒絕嚴肅迷因至上的年代要取悅宅宅不是要努力寫出一個帶有深意劇本精巧的故事,而是只要把一大堆對於舊作的致敬做好做滿就好。宅宅才不管你故事中的隱喻或是想要傳達的訊息,他們只要稍有不如己意就亂噴。但是如果把致敬做好做滿,會有很多宅宅愛得要死然後還會說「不懂得欣賞」的人「不是真正的粉絲」。
2025-03-02 01:34:09

稍微看了一下中文SNS上對於《機動戰士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的心得。看來不少宅宅真的很好滿足,只要給他們一大堆畫面上的致敬以及把遊戲中的元素畫成動畫就行了。故事作為作品本身如何、被致敬的原作的精神是否有被繼承等等一點都不重要。某些自稱宇宙世紀鋼彈老宅的人似乎只要看到初鋼的畫面被重製就直接打高分,而富野等人寄託於初鋼這部作品本身的訊息與願望是否有被繼承還是完全被庵野丟到垃圾桶一點都不在乎。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