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達人專欄

《網遊》手殘回憶錄 第五章 第五十一幕 穿越雪谷

臨風慕筆 | 2025-02-19 07:00:14 | 巴幣 104 | 人氣 484


第五十一幕:穿越雪谷
 
 
       【目標討伐已完成!】
 
       系統跳出了提示的字樣。
 
       並沒有讓人捏把冷汗的危機,但臨風也贏得不輕鬆。
 
       或許自己能取勝的原因,是由於討伐任務的目標本身的數值屬性並不算特別高,大約只比平常野外地圖的敵人要略強些,和菁英怪物約略在伯仲之間,屬於臨風單挑勉強能夠應付的程度。
 
       如果巨口雪鱷的全部屬性再增加一倍,還能不能這樣取勝,建箴多少有些說不準。畢竟剛才戰鬥的過程中他自覺也犯了很多失誤,還遠遠不到能夠完全從容應對的程度。
 
       被擊殺的巨口雪鱷翻過了身,裸露出原本匍匐於雪地的腹部。有趣的是,鱷魚胸口明顯可以見到鑲著一塊顯得格外醒目的紅色礦石,和純白的雪原相映,顯得格外突兀。
 
       是類似巨像都有的,類似弱點的驅動核心嗎?感覺有點像,卻又有些微妙,雖然因為體型的關係而顯得笨重,但剛才的動作看起來並不是巨像那樣會給人機械和僵硬的感覺,而是確實的動物。
 
       北方的動物有心臟外露的身體結構?那也不是。至少前幾天他們戰鬥過的狼人身上都沒有看到類似的器官,而在冰湖區域的巨大螯蝦身上自己也沒有看到類似的痕跡。
 
       所以建箴能夠想到的可能性就是,要不這是西北地域魔物才有的特徵,要不就是特殊討伐對象時才能看見的標記。但這類特徵明顯的位置通常是弱點這事兒大抵還是不會錯的,從標記部位被護在最難攻擊到的身下也可以看出那是刻意的設計,若能在戰鬥的途中直接掀翻巨鱷使其露出身下的弱點,說不定真可以達到一擊必殺的目的。
 
       不過建箴也能肯定,做到這件事情並不像嘴上說的那樣簡單。
 
       畢竟這類重心幾乎貼地的魔物,以正常攻擊方式大概最多也只能造成失衡或僵直的效果,除非能夠把重劍當成鏟子一樣貼著地面用槓桿原理把牠掀翻起來,不然建箴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能夠直接使其裸露出內部的核心。
 
       就算遊戲裡可以做到近乎荒謬的動作,那也僅限於理論,而並非是實戰中能運用的技巧。
 
       純粹站在原地的木樁和會移動、會攻擊的動物是完全不同的。只要目標一旦動起來就會產生出各式各樣的變量,而要去計算那些變量,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和實證。
 
       好奇歸好奇,至少建箴是不願意為了單個討伐任務去深入研究這種看起來就很費神的事情。從時間的性價比來看,光是省下研究怎麼樣做到這種類似炫技的操作的時間,都能讓自己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情況總有輕重緩急,比起巨鱷的事情,建箴還是對於雪原西半部的探索要更有興趣得多。
 
       結合情報和自己的猜想,雪原的西方確實是巨大的裂谷,又或許也可以稱為是一面聳立的冰壁。由於飄雪造成的視線不佳,加上地形的阻隔,實在看不清楚到底該往哪邊前進才好。
 
       當看起來哪邊都可以走的時候,反而看起來哪邊都不像是正確的路。
 
       一般這種時候找出能夠傳送的魔法陣或者看起來像是城鎮的據點,是相對比較簡單依循的方法。就算是看起來混亂不堪的拼圖碎塊,也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出相對簡單容易辨認的圖樣。只不過想在這片茫茫雪原裡找到醒目的標點,看起來好像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就算看到,依這地勢的高低差距也未必能夠真能抵達得了。
 
       眼睛看得到而實際到不了,某種意義上才是最折騰的事情。
 
       那麼還要繼續往內部深入嗎?如果要往地圖沒有標示的地區前進,就需要往更西北的方向走。雖然建箴本想著應該在討伐中途應該也會見到一些可以作為停駐的據點,但也不知道是因為視線不佳所以錯過了,還是路線本就沒有行經關於那樣的場所,總之臨風如今就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
 
       如果在這邊退回去的話,想重新回到這裡就又要重新走上一大段路。當然下一次選擇路徑的時候,是可以選擇沒走過的地區,讓迷霧般的地圖區域開拓的更完整些。但下次選擇的路會不會也同樣遇不到類似的據點,這就不得而知了。
 
       來回折返跑,在大面積的雪原上是件煩人的事情。理想的情況最好是能夠在一次的路程中盡可能完成複數的需求、蒐集到相對更多的資訊。但偶爾也會出現反向的狀況。就是不管再怎麼去優化各種可能性,最後的結果都會與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馳。
 
       全部都選到錯誤的答案,某種意義上也算得上是一種天賦。
 
       「再繼續往更深層的地方前進一段距離吧。」
 
       心裡明知道越是深入最後想要抽身就越是困難,卻也覺得都已經走了這麼一段,如果就輕易離開的話總有些不太甘心。與其說人會去追尋最好的答案,倒不如說人會去選擇折衷符合內心預期的結果。
 
       建箴當然沒有預期自己藉由一次任務就看清北方雪原的全貌,然而只有完成討伐任務的話,總覺得還是差了點意思。反正現在對於寒冷值的累積也有了比較好的解決的方法,至少像上次那樣在雪地那樣的差點遇難的情況倒是比較不需要擔心的。
 
       使用【驅寒石】。
 
       離開歐若菈時,建箴也順道買了一些放在背包裡作為應急之用。本身不算貴,屬於日常消耗品像是藥水般的價格,而且在雪原裡移動有多一層這樣的保險總是好的。不過說穿了,這東西大概就等於是幻境樂章世界觀裡的暖暖包,只能短暫驅散身上的寒意,真要像是篝火那樣快速驅散身上的寒冷值還是做不到的。如果待在雪原裡的時間太長,依然有被凍僵的危險。
 
       聽說隊伍裡有魔法師的話也可以透過技能召喚出類似浮在空中的小型火球,同時兼顧到照明還有取暖兩者的功用。
 
       不過嘛,那種好用的解決方案自己身邊理所當然是沒有的。
 
       從前和宗豪下副本的時候總說隊伍裡缺了個補師,結果現在認識的補師有了,探索雪原的時候卻又變成缺個魔法師了。儘管明白這世上許多事情都不能如自己所願,但這種每次需要什麼都沒有什麼的狼狽情況,還是不禁讓建箴感到荒謬地想笑。
 
       不管怎麼說,與其哀怨那些自己沒有的優勢,不如把握好現在手中確定所擁有的條件。至少在驅寒石的效果消失前,還是盡快繼續趕路得好。
 
       建箴決定,如果用掉了手中半數的驅寒石都還沒有找到適合的路,那麼就得立刻折回,情況必要的話,甚至得利用光翼馳騁加快速度。
 
       距離越拉越遠,取決或近或退的節點就越模糊。
 
       建箴終歸不敢對自己太過自信,假設前半段時間裡自己都沒有找到傳送陣和據點,後續自己仍有可能依舊迷失在不知是雪還是霧的惡劣氣候中。
 
       但仔細想想,如果自己始終沒能在大地圖上找到自己熟悉的標的物,那換個方向思考,是不是可以去試圖找到那些遊戲中被刻意營造的「不尋常」?
 
       主要目的是為了尋路,所以建箴也盡量避開了絕大多數的戰鬥。
 
       雪原地區的魔物血量是很厚實的,一旦戰鬥起來就會被拖延大量的時間。而且即便從玩家的視野來看周遭的景象有些迷濛不清,但對於本來就長年生存於雪地中的魔物來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限制,牠們依然可以透過氣味,聲音,或者是腳下雪堆所傳出的細微震動覺察到人類的位置。
 
       不只北方的居民對於南方的旅人有所排斥,環境和魔物同樣如此。就算因為找不到路的關係殞命在茫茫大雪中好像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而且從剛才酒館主人的談話來看,最近諸如此類的南方旅者數不勝數,甚至已經到了沒有任何耐心去多費唇舌告誡的狀態。
 
       不過自己可沒有興趣成為那群人其中的一員。
 
       即便這次身邊沒有其他人,沒有隊友能給自己適當協助,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時的建箴是冷靜且謹慎的,不管是在戰鬥上還是在探索上,都能夠更快速簡潔的做出判斷。
 
       臨風沿著深谷邊緣的山凹探路,騎士鎧甲的披風劇烈飄動,每走幾步路就會遮蔽住前進的路線,讓建箴感到有些煩躁。
 
       雖然知道這同樣是環境造成的影響,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在趕時間且需要不斷注意周遭狀態的時候,任何擾亂注意力的外在影響都會加重玩家心中緊繃的情緒。
 
       建箴注意到了異樣,感覺臨風身後的披風不全然是被來自身後的風給吹動,而更像是雪原中心有一股風渦,在將周遭的空氣壓縮往中心匯聚,越是往狹窄的道路走去,風中飄雪的流動速度就越顯得快速。
 
       這種看似合理,卻又透露出一些微妙的景象,正是建箴在尋找的提示。
 
       於是,建箴隨著風的流動方向往山谷的出口走去。
 
       找不到路的時候,就跟著風的方向走,這種說法雖然聽起來挺浪漫,不過現實裡倒未必都能那麼順遂。雖然山谷地勢很高聳,然而山谷出口區域卻異常的窄,幾乎是只能供單人通行的狹縫。如果把角色視角往上抬的話,就會見到僅剩幾乎一線的天空。
 
       如果現實裡看到這樣的場景,大概會令人不由得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造出的奇特地形。但在遊戲裡面,這倒是一個會讓玩家感到特別不安的一種情景,如果這個時候從背後或者上方出現敵人的話,那這狹窄到連轉身都困難的地方,大概連反擊的方法都沒有。
 
       當然建箴也有考慮過是不是有其他通往對面的通路,至少走起來要更寬敞些、看起來更安全的路徑。但環視一圈似乎又並未看到。如果要在這個地方翻越山脈的話,所花費的時間未必會比直接折返回到港口要來的更快。
 
       風險看來都是差不多的話,建箴還是會寧願選擇看上去平緩的道路。
 
       於是臨風換上了方便移動的輕甲。
 
       如果就穿著重甲走進狹縫的話,搞不好走到中途的時候就會被卡在中間動彈不得。還不如賭賭看,如果能夠更快速的穿越這條通路,或許也是在另一種程度上減少掉遭遇戰鬥的可能性。
 
       連敵人都不清楚會不會出現的區域,猶豫才是最危險的事情。踟躕不前,麻煩事反而會找上門來。
 
       所以有些人也相信。只要態度表現得足夠果斷、事情決定得乾脆,就可以讓那些麻煩事追不上,也能夠就此躲過一劫。雖然是毫無根據的說法……不過若是待在原地打轉毫無進展,確實只是平白在消耗自己驅寒石的存量而已。
 
       側身移動,每次都只能前進一點點的距離。好在地圖設計似乎也沒有想要在這個地方惡意的去噁心玩家,所以這段距離並沒有眼睛所看到的那麼長。大概只三分鐘的時間,臨風就穿越了那條窄小的通路,而在從通路出來的瞬間,視野又馬上變得寬闊起來。
 
       建箴這才看出,自己似乎透過抄捷徑越過了一座高聳的山丘,從谷地盡頭的隙縫中穿行到了另一個谷地。若要認真細究的話,這可能是只存在傳說裡的情境。可惜的是,眼前不是文人筆下世外桃源,沒有花草樹木、也沒有見到動物的足跡,就連本來看起來可能有流水的地方,也只留下個乾涸的河床。
 
       但有一個跡象可以證明,這裡曾有「人」存在過。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那是古代文明遺留的建築殘骸,並不是自然形成的景象,而是被刻意建成的造物。雖然漫天的大雪幾乎快要將這一切全都掩蓋,卻仍然留下了些許時間的痕跡。
 
       那可能是一座古代的城鎮,許多人們會紛沓而至的共同集會地點,廣場或者市集,具有宗教意味的教堂或聖所,又或者是一座宏偉巨大的城堡。
 
       為何不敢肯定,是因為儘管沒有辦法完全看出這些建築過去完整的模樣,但從這些建築的斷垣殘壁中,建箴感覺臨風的身形顯得有些過於渺小,甚至可以說有種「不合比例」的違和感。
 
       可能自己無意間闖進一個有些不得了的地方。
 
       如果不是臨風在穿過峽谷的時候體型縮水了,就是另一個可能,又或者該說這種猜想明顯更合理得多。那就是在這片地區留下遺址還有曾經存活在這片土地上痕跡的,可能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而是某種體型更加龐大,並且同樣擁有智能與文明的生物。
 
       比如說……巨人。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