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的中亞: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
這次要說的書是世界史上的中亞: 跨越滿洲森林至黑海周緣的四萬年史,算是我為了湊活動一起買來嘗試的書籍,整本書該怎說呢~不能說沒有學到東西但整本書的內容部分松散的跟中亞國家一樣讓人閱讀的感到無趣與痛苦,這個問題越到只有在中段比較嚴重些,至於前段的部分就是一些基礎民族部分比較沒啥好說。
我多少有些懷疑自己對中亞認知是否有些不太對,但從波斯邊陲到新疆這個範圍有些過於廣泛,比起地理上的介紹本書更像是在介紹游牧史,我認為本書在介紹地理範圍過於廣而顯得空泛,這就好比有書籍試圖介紹儒家文化下的東亞一樣空泛而不易有實質內容,缺乏特定與區隔開來的小章會使介紹主角跳來跳去閱讀上多少有些不易,基於本書松散的內容及深入東西較少我會使用合併章節的方式介紹,說說我的看法及將比較麻煩的部分簡化成好懂的東西。
遊牧與綠洲城邦的興起、第二章 早期遊牧民:「明以戰攻為事」:遊牧與綠洲城邦的興起這個章節可以看作是一個中亞遊牧社會起源的基本介紹,第二章就過於空泛的談論各個地區在古典時代到古典時代晚期發生重大遊牧事件,就我個人來說這種介紹不是太必要,有點類似刻意把寶貴的頁數用來介紹一些跟主題不是那麼直接空泛的敘述。
第三章 天可汗:突厥與其後繼者:這一章我只能說令人看得有點痛苦,我看過另外一本唐朝絲路相關的書所以我不得不說本書介紹的方式很差勁,應該多學學日本學者整理重點的方式,雖然講的是中亞一帶突厥帝國的崩潰但其敘述缺乏核心,很多部族在哪?何時產生?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故?寫的模糊空泛連我這多少有點底子都會這樣感覺,何況是個歷史小白?我認為懂得拿捏寫作與劃重點是很重要的事。
第四章 絲路城市與伊斯蘭教的到來、第五章 新月高掛草原:伊斯蘭教與突厥民族:除了講述波斯城市的特有頗具特色外,進入伊斯蘭的部分就又回到普通通史領域,不過回歸到薩曼或薩法爾等王朝段落就讓人回想到ck3呼叫草原軍閥入侵的情況,五章後半算是講述一個從定居逐漸與游牧民族共融,最後一起被更遊牧的塞爾柱踏過的故事,要撇開早已聽過無數次的故事再把剩下鬆散的段落整理出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太容易。
第六章 蒙古旋風:沒啥好說,非常簡化的蒙古人崛起故事值得一提的。
第七章 後來的成吉思汗系各支後王、帖木兒與帖木兒帝國的文藝復興:
撇開大家都知道幾大汗國,這章最主要就是把帖木兒以伊斯蘭風格比較詳細寫了遍,其他就是很簡略帶過其他汗國如瓦喇部,這種將一個主題塞太多分散國家就是讓主題不是太專注。
第八章 火藥時代與帝國崩潰、第九章 現代性的問題:這兩章才終於比較專注在我認知範圍的中亞範圍,第八章提出很重要一個觀念宗教對於正統性的提升,由於汗位被綁在黃金家族身上而不是這個家族的人想稱汗就得仰賴宗教的力量,這也塑造佛教在蒙古內的全面崛起,也逐漸消除人葬等傳統習俗。
遊牧系國家比較可惜的在於內部分權傳統過於嚴重和追求自由風氣較高,試圖集權的君主往往難以獲得成功就被推翻且王朝衰弱後很可能被瓜分掉,這導致如烏茲別克與哈薩克其國家組成非常松散,松散也就代表很難擁有一支像樣的軍隊,這就容易受到準噶爾等權力更集中的汗國併吞。
更別提俄羅斯帝國離這些汗國太過接近這導致併吞這些地方過於容易,值得一提的是差不多時期清朝也在對新疆進行同化與改造,由於中亞大部分都在俄羅斯手上,所以除了稍微提到新疆外剩下的部分就是提蘇聯如何對待哈薩克、烏茲別克、蒙古等地共產化影響與現代化。
本書揮之不去影響乃是敘述結構過於鬆散很難針對某些事物有進一步描述,中亞的問題雖然沒有波斯遇到的問題那麼複雜,但鬆散內部結構和缺乏足以擬聚共識的宗教在整個國家上陷入嚴重的遲緩,當馬上功夫不再拿制霸時代並升級到火藥時代,中亞陷入強併弱局勢可說是必然,唯一慶幸的是俄羅斯手段看上去還算溫和。
總結:我認為除非是個比較徹底的歷史小白…不然這本書價值原則上是真的不算很高,屬於尋常通史段落不少外而且鬆散的敘述不僅在不少地方不適合閱讀外,什麼都講一點的內容很難帶出真正有價值的敘述,考量到我多多少少還是有學到點東西,我給予本書A-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