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日期:2025年2月12日
忘了有多久沒有一個人去看電影了,感覺「工作細胞」不是很宅的作品,但約了兩個三次元友人都碰釘。有想過在FB徵宅友一起去看,糾結過後還是沒開帖,本來打算不看了。上星期初得知有新(男)同事要來填補空缺,同事A看到我沒太大反應時,出現了一段小插曲。
A:說不定新人是個像佐藤健那樣的帥哥呢?
我:誰?(打開google)
A:你竟然不知道?最近上畫的工作細胞的白血球啊!
我:咦原來是他?是挺帥的…(正在看google圖片)咦咦他演過真人版劍心!?(瞬間好感up)
雖說其實我沒看過真人版劍心,但看過劇照和一些片段,覺得整體都很挺好的。正因如此,本已不打算看的「工作細胞」電影又突然想去看了。然後又刷到fb,看到一名原作粉的朋友大讚「工作細胞」電影,想看的欲望又up了。
直到12號,當晚因為要到教會開會,特地排了早班,預計是提早下班回家補眠,6點左右起床再出門。但在之前一天突然空降了新同事,那兩天都在指導他各種事情,結果12號逗留到約1530才離開,到家洗碗收拾東西都超過1630了,感覺睡覺的話有點不上不下,臨時起意搜了一下,原來教會附近有兩家電影院都在1700左右有場,就決定出去看了,當然挑的是較便宜的那家。那家的場寫的是1705,我到達時已經超過一些時間了,但買票時看電腦展示只有不到十名觀眾,瞬買,然後立刻衝進去。
進場一看,幸好銀幕還在播廣告,週三1705應該大部分人仍在上班,我可以隨意挑座位,感覺好像包場看電影般,超爽的。後來想想,我若要遷就別人的時間,只能約平日晚上或週六日下午,但現在我的平日晚若不是上課就是晚班,週六日也可能有別的事情,時間不好安排;這樣就能填補了下班後和開會前的中間時間,反而恰到好處。糟糕!除了愛上一人旅後,我可能也會愛上一人看電影呢。
哎前言說了太多,開始說電影!
我以前只有看過一下原作漫畫,但沒看全,中間忘了斷在哪裡,劇情幾乎也忘光光,所以我的看法無異路人,也沒法去評論「真人電影劇情有沒有還原原作」。我作為半調子路人粉,依稀記得原作是輕鬆有趣的科普向,沒想到電影版竟然有洋蔥!之前有看過一下簡介,知道是以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不健康的身體作對比,向觀眾展示他們體內細胞的不同工作。看了電影開首部分,知道對象就是一個作息不良的父親和一個注重健康的高中女兒,很自然地以為簡介說的「不健康」是指父親,而「不健康」是指女兒,沒想到竟然是相反,出乎我意料之外。
電影開首我就已經很喜歡,小時候的紅血球和白血球相遇,彼此都在心中約定,長大後要當個出色的細胞,這種青梅感完全是我的茶啊!看的時候沒想到起來,還以為是原創劇情。事後翻漫畫,原來是後面的劇情;電影把原作的回憶劇情改成順敘,在開首就給觀眾「白紅CP是命中注定」的感覺。雖然這種「孩子時有一面之緣,長大後重逢然後相戀才想起來」的設定很常見,但我就是喜歡這種宿命感(Tokimeki我的神)。哎雖說其實白紅CP並沒太多戀愛要素,但不妨礙我吃CP!然後前段劇情發展還是以輕鬆的基調為主,包括紅血球和白血球的相遇、血小板的介紹都基本還原了原作第一二回的劇情。然後指出這些劇情是在女兒身上發生的,再引出爸爸和她的暗戀對象,中間穿插告白,暗戀對象變成男友,後段是發現女兒有白血病急轉直下作為高潮。
前段有說爸爸長期飲酒、作息不良,劇情就有演出他身體裡的細胞辛勞工作的苦況。角色是我沒看過的,但根據原作粉的友人提供的資料,該部分是源自「工作細胞BLACK」的內容;但因為我(還)沒看,這部分無法評論還原度多寡。純路人角度去看這邊的劇情,覺得這基情設計得好刻意啊!這邊的男後輩紅血球莫名地給我一種新八的感覺,但搜資料發現BLACK應該還有女主是女白血球,但電影沒有,只出現了一個大叔紅血球前輩,還提及好幾次想帶後輩去睪丸…雖然前輩的便當應該是要讓人失落的,但那刻我只想笑XD!包括肛門部分的劇情,那群相撲手般的演員,給人滿滿的視覺衝擊。不知這段是原創還是原作劇情,無論觀眾受不受落,也確實是創意十足了。另此,我在事後看演員名單,才發現肝細胞是深田恭子,完全沒留意到!
中段是溫馨的,爸爸聽女兒勸告改掉壞習慣、女兒如願跟喜歡的同學成為戀人。在前段單親女兒照顧爸爸,鏡頭帶到桌上媽媽的遺照,到女兒跟心上人說「媽媽不在」時,再到回憶畫面跟在病床上的媽媽打氣的經歷,我就開始鼻酸了…不禁想到在天國的媽媽,想到自己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撐著身體為爸爸做健康餐、打掃家裡,那種感同身受讓我悲從中來。電影中的女兒或許比我幸運,她有會聽她勸戒的爸爸,也有欣賞她的努力、即使她病重也對她不離不棄的戀人,某程度上也令我羡慕。
後段從女兒被驗出白血病,就急轉直下了。這段是由原作癌細胞劇情改編,原作是眾人合力很輕鬆地解決了事件,但電影改成白血病,更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況。電影的白血病小時候還是骨髓球時,被白血球指導及贈刀,對白血球產生憧憬,惜發育不良(?)無法成為白血球,在被帶去處理掉時黑化(?)變成白血病;我非常喜歡這段原創劇情,不僅帶出細胞傳承和壞化細胞的情況,也讓白血球顯得更人性化。至於女兒方面,我超喜歡當她在ICU醒來時,看到爸爸和男友在貼滿海洋生物的玻璃外像傻瓜一樣手舞足蹈比劃的劇情,那滿滿的貼紙想必也是他們為了鼓勵喜歡海洋的她所作的吧?男人無論什麼年紀,大概都有一股傻勁,為了珍視的人而做一些可笑的事情,相當令人動容,那是我全劇裡掉淚最多的一幕。
女兒生病的過程在細胞中就像世界末日般,但就像所有災難片那樣,因為磨難才能看出人的意志和光輝。紅血球拼命運送氧氣的堅毅、對男紅血球的鼓舞,我們看出那個一開始迷糊的她已經長成獨當一面的紅血球了。白血球與白血細胞的戰鬥,既壯烈又有些傷感。殺手T細胞和NK細胞從互不咬弦到協力對抗病毒貢獻生命,令人看得熱血沸騰。透過輸血,讓爸爸體內的男紅血球成為女兒身體的一部分,把兩個不同的舞台合而為一的原創劇情也很妙。不過我覺得爸爸看到流動捐血車,去捐車而「恰巧」輸給金兒的劇情很怪;應該是醫生說女兒需要輸血,爸爸自告奮勇說要輸血給女兒,這樣更合理吧?
我本以為結局應該就是女兒戰勝病魔,所有細胞主角們都有活下來,畢竟這是輕鬆向的作品對吧?但沒想到竟然便當發得那麼狠,不止NK細胞、殺手細胞、男紅血球這些配角,就連白紅CP都雙雙沒了…最後的彷彿輪迴般的「重逢」雖然也是老梗,但也令人感到欣慰,帶出了「生生不息」的主題,我也很喜歡。
說完劇情,說一下作品的畫面和其他細節。
電影的場景設計非常有心思,女兒的體內像遊樂場般色彩繽紛,爸爸的體內卻像上世紀的街角後巷般髒亂,顯示出強烈的對比。為了重現體內細胞滿滿的場景,群演數量非常多;雖然後排有些大概是CG複製貼上,但前排露臉的相信都是真人,數量也相當驚人了,可見電影的用心程度。
不可不提的是打鬥場面,可以說「拳拳到肉」,沒有用太多浮誇的特效,是實打實的感覺。而音效和畫面也一同帶出緊張感,是會讓人不禁說一句「打得好」。之前因為跟同事聊過後,我查了資料,原來佐藤健是特攝出身,果然打戲很有功架,流暢又帥氣。順帶一提,我很不喜歡某些電視劇,打鬥場面是兩個人站著不動,然後一堆光波飛來飛去,像是舊式RPG回合制的站椿輸出…戲劇不同遊戲,觀眾想看的是互動吧?而且現在的遊戲都要即時動作了,那種舊式RPG式戰鬥已經式微了吧?連遊戲都不搞這種了,戲劇就別返祖了…無語。
扯遠了,繞回「工作細胞」,總體來說很滿意,甚至超出預期。硬要說不滿的話,就是不少原作細胞都沒出場,有些可惜。還有細胞們太積極向上了,「工作工作」掛在口邊,實在太社畜了令人有點想吐糟…(不好意思這只是我喜惡而已w)不過整部電影的劇情有笑有淚兼具科普,即使是我這種對原作認識不多的路人粉都能樂在其中,原作粉應該也會相當滿意;我覺得可以有85分,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