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bahamut.com.tw/sticker/488/14.png
最近看了Netflix製作的動畫片「重返大荒野(Back to the Outback)」。話說我現在好像主要都看NF而不看MOD了。(以下可能會有劇透)
推薦指數:4.8(滿分五分)
故事講述的是在澳大利亞的動物園裡,有隻藍色的美麗太攀蛇「麥蒂」,原本期望著首次演出會受到歡迎。想不到所有的遊客只將她視為危險動物對待。
有天有個小孩子掉進水裡,麥蒂的鄰居─灣鱷「潔姬」想下水救小孩,卻被誤認為想吃了他。之後潔姬被送到其他地方。這也讓麥蒂興起了想回到大自然的念頭。
她夥同幾個館內的「危險動物」─澳洲魔蜥「柔伊」、漏斗網蜘蛛「法蘭克」和蝎子「奈吉爾」展開了逃亡之旅。途中還意外把明星動物─刻薄的無尾熊「小帥哥」一同帶上路。
逃亡的路上他們遭遇了當初撿到麥蒂的飼養員查茲。他平時一直跟兒子吹噓自己過往的冒險事蹟。為了兒子的期待,他硬著頭皮踏上了追捕逃亡動物之旅。
一路上麥蒂和同伴們受到了「醜秘社」成員的幫助,就是那些受人誤解的動物組成的「醜八怪秘密社團」。最後總算回到了荒野。
可是查茲還是陰魂不散,雖然中途他的兒子已經知道老爸並不是他原本說的那麼英勇,也希望老爸放棄追捕。但反而是查茲自己有些入了魔,為了在兒子面前展現神勇,開始不計代價追殺麥蒂一夥。
經過一番追逐戲碼,查茲的兒子險些摔下山崖。在所有人通力合作下總算是化險為夷,查茲也和麥蒂達成了和解,麥蒂一夥人回到了自然的懷抱,並且發現原來一直幫助她們的醜秘社首領就是之前被送走的灣鱷潔姬。電影到此結束。
↓最後眾人大和解了,事實上查茲本來是很愛麥蒂的,但為了在觀眾和兒子面前展現英勇的形象,才說了很多蛇的壞話。
我很欣賞這部的理念,就是電影試圖讓觀眾去思考一直以來,大人灌輸給小孩的觀念,爬蟲類是醜陋且危險的印象。我們的好惡,許多時候是從小被大人不知不覺建立起來的,他們也是被他們的父母這麼教導。到最後自然到我們不會去思考為什麼會喜歡或討厭某件東西。
對於那些毛茸茸的動物我們特別喜歡,那些有鱗片的動物自然地厭惡。雖然有人認為對蛇的懼怕是刻在基因的,因為這可以讓我們的祖先更容易避開危險。
或許有一部份是這樣吧,但這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解釋,當我們在安全的地方看著熊或蛇的照片時,對熊我們不會感到厭惡,但對蛇卻會。在野外遇到熊,牠的致命程度可一點也不會輸給蛇,但很久以前我們就會做可愛的熊玩偶給小孩,至於可愛的蛇玩偶就要晚且少得多了。
↓單身久了,連看蛇都覺得眉清目秀的。<3
總之,我很開心能看到NF能製作這樣的電影,雖然他們經常被人酸說政治正確,但其實我們不需要因為有時某些人或團體出現的過激行為,去否認追求的理念本身。
我的意思並非一定要讓小孩子去喜歡蛇,而是說希望不要讓他們帶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可以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對蛇是討厭或喜歡。
此外,就算喜歡,仍然要對動物保持敬畏。很多人可能看過那個影片吧?「前面有隻超可愛的狗勾」。一個女生看到路上有狗就想去親近,結果狗冷不防地轉身一吼把女生給嚇一大跳。
對動物的危險性的基本了解是要有的。從這個層面來說,動畫把那些致命的動物給擬人化成那麼可愛,好像又會產生這樣的弊病XD。畢竟人是共情的動物,真正的蛇可不會被人討厭就窩在那鬱卒一整天。但我認為喚起人的共情對事情的正面影響還是很大的。
我也是這幾年才開始慢慢喜歡上蛇,前陣子跟一個愛狗的親戚說我喜歡蛇這件事,對方表示無法理解。而我的回應是─你看,愛蛇人看到你們喜歡貓狗都不會表現出一臉不可置信「怎麼會有人喜歡貓狗啊?」,但你們卻會對愛蛇人展現這樣的態度。先聲明一下,我們沒有爭吵,也沒有發生不愉快,只是在閒聊。
當然,說是這樣說,我同樣還是對某些物種,無論如何就是無法接受。但我覺得,光是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本身就相當有意義了。我想,這也是電影想傳達的其中一個理念。
不得不說,藍色的麥蒂真的超可愛啊!
說起來無尾熊小帥哥的處境也很符合現實的網路世界。一個高人氣流量明星,很可能會因為一個不一定是他的錯的事件,一夕間變成人人喊打的對象。劇中他被麥蒂帶出動物園後,被誤認為染了狂犬病,結果街上的人都要想置他於死地。
目前看了兩三部NF的兒童向的3D動畫,感覺都很有趣。當然視覺上無法跟迪士尼那樣的大廠比擬,但也已經讓人看得相當舒服。推薦各位父母陪同孩子一起看,早日將孩子們陪養成獸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