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為什麼不選擇黃巢?

城作也 | 2025-02-10 12:00:15 | 巴幣 2470 | 人氣 240

在撰寫《伏魔傳》時,時代背景的選擇實際上還有一個候選方案。

在《水滸傳》中,關於108魔星被封印的經過,只有非常粗略的設定。
僅知「在唐朝時期被龍虎山張天師封印」這一點,以及「是《水滸傳》故事開始前追溯八九代前的張天師所為」這一點而已。
大概在《水滸傳》編撰階段,「總之是被封印了」這個前提才是重要的。

這個八九代前的張天師其實是個微妙的問題。
假設每一代天師都相當長壽的話,九代人的時間剛好能追溯到安史之亂。

但如果認為這個設定不太自然的話,《伏魔傳》的背景就應該設定在黃巢之亂的時期。
但結論而言,以黃巢之亂為背景的故事並不會很有趣。
需要大量添加虛構的元素,最重要的是,沒有像楊貴妃這樣光彩照人的歷史人物。
當時或許也有魅力十足的女性,但知名度絕對無法與楊貴妃相提並論。

有趣的是,《水滸傳》中完全沒有提到玄宗和楊貴妃的時代。
這是因為《水滸傳》本身就是一個殺伐較重的故事,缺乏華麗感,而且北宋(《水滸傳》的時代)的文化成熟度也比較高,所以在方向性上就有所不同。

從時代背景來看,安史之亂是動搖了原本太平的唐朝根基的大叛亂,而黃巢之亂則發生在裘甫之亂和龐勛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
朝廷中也持續著宦官的權力鬥爭,在歷史上也缺乏能吸引讀者的元素。
這樣一來,除了黃巢這個歷史人物之外,大多數都將是虛構人物的故事,這與《水滸傳》的結構如出一轍(《水滸傳》也是以宋代實存人物宋江的起義為基礎,但具體細節已不可考)。

而且在《水滸傳》中,有宋江醉酒寫下「自己能比黃巢更好地領導起義」的詩句而被視為危險分子的情節,但僅僅在這種負面的層面上與《水滸傳》產生共鳴並不有趣。更重要的是,也失去了描寫羅公遠(羅真人)與玄宗皇帝之間關係的機會。

出人意料的是,以安史之亂為背景的英雄故事並不多見,最終還是放棄了黃巢之亂這個選項。
黃巢之亂後的人物最終背叛了唐朝,唐朝也走向滅亡,這注定是個悲劇性的結局。
在現實的沉重面前,天界的反亂等想像中的事件也會相形見絀。

相比之下,安史之亂後唐朝得以復興,至少能描繪出一個階段性的圓滿結局(《水滸傳》則巧妙地在北宋即將面臨危機時結束)。

最終,與其選擇與《水滸傳》有某種程度相似的黃巢之亂,不如選擇完全不同性質的安史之亂,這樣反而更容易展開《伏魔傳》的故事。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蘿莉小愛愛
三國時代的 張魯 張角 張飛 知名度比較高…… 反正都性張。別打我
2025-02-10 12:34:21
城作也
我聽說張魯的五斗米道變成了天師道,並在文革期間移居到台灣,成為了正一教,這是真的嗎?
2025-02-10 19:47:11
蘿莉小愛愛
是這個嗎?
https://youtu.be/cLfy8yG0tUQ?si=wOo81sqZjYoKsXMZ
2025-02-10 19:56:01
萬里楓紅
正一教應該五斗米教在宋朝時期的稱呼,至於天師道的說法是因為五斗米教崇拜天師張道陵
名稱變化應該是
五斗米教->天師道->正一道
至於在台灣的部分
由於張魯一係採用後代繼承的模式,天師道的傳人確實在臺灣
從63代到臺灣以來,到現在應該是65代了
不過在64代死後,65代的傳人有過爭議
所以在64到65代之間有點混亂
此外
由於從元世祖(36代天師)開始就有歷代朝廷/政府承認當代天師的情況,但是64,65都沒有政府承認,所以也可以視為還沒有出現正統65代天師
2025-02-10 23:19:14
城作也
謝謝你的教導。
從日本來調查這些事情確實很困難,所以非常感謝你的幫助。
如果你知道的話,能否順便告訴我,正一教是單獨的一派還是有分派的呢?
2025-02-11 08:23:00
乖乖
雖然不是很懂...
(感謝大大講解~
><"https://i2.bahamut.com.tw/editor/emotion/35.gif
2025-02-11 01:21:38
城作也
水滸傳的雑學。失禮了〜XD
2025-02-11 09:00:51
萬里楓紅
關於
正一教是單獨的一派還是有分派的呢?
這個問題還滿難的, 我只能根據個人見解回復
基本上, 正一教本身就算是道教的一個分支了
而在正一教的傳承過程中, 有吸納了一些其他道教分支,
但是這件事不一定會導致那些被吸納進來的分支消失
所以正一教也算是有分支的
比較出名的事件有
元代天師主領三山符籙
三山指的是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龍虎山正一派,
這件事之後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基本上被當成龍虎山正一派的分支了
還有
明代朝廷只承認 全真教 和 正一教為正統
這也導致了一些其他道教分支被視為正一教的分支
至於從天師道分裂出去的情況
我記得的有寇謙之的北天師道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
2025-02-11 19:50:28
城作也
詳細的謝謝你。我自己在查資料的時候,也出現了其他的資料,讓我感到什麼是正確的有些混亂。在《伏魔傳》的故事中,龍虎山天師道似乎是當時道教的代表。我看到的資料中,有論文主張「唐代時,龍虎山天師道比茅山上清派更為主流」,我也認為「這類的說法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新的資料出現後,正確與否也會有所改變,所以如果找到對自己有利的資料,就可以使用它。」
2025-02-11 20:18:5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