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企劃核心三問題|每天都得面對的三個問題,同時也能應用在人生規劃上

Azer_ | 2025-02-10 00:33:21 | 巴幣 1304 | 人氣 78

前言


一天,我受邀到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的外語學院參加「AI繪本創作營」。營隊的內容呢,就是要他們在四天的課程結束時,向外籍老師發表他們的 AI 繪本創作。

繪本的目標一共有以下幾點:
  1. 繪本需要用英文製作
  2. 繪本的圖片需要使用 AI 製圖
  3. 成果發表時需要使用英文發表(說英文)

於是,當我在看著他們製作繪本時,不斷的思考: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完成這個繪本。在思考製作如何製作繪本的同時,也整理出了在做企劃時會不斷需要問自己的三個問題。


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參加了這個營隊,該如何完成英文繪本、完成上台發表呢?


讓我們先進入正文吧!


企劃每天都需要面對的三個問題


企劃的工作內容,並不只有企劃職業才會遇到,而是綜觀整個人生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而企劃正是將「釐清問題」特質發揚光大的職業。

以下是我認為企劃一定會遇到的三個問題,這些問題會不斷的被提及、釐清、整理。直到你完成企劃為止。

一、你想要完成什麼目標
二、為了完成目標,你該如何做?
三、為什麼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一、你想要完成什麼目標


當然,肯定是因為想完成某件事情才決定開始計畫的。但是開始計劃之前,建議稍歇一下,想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越「精準」越好。

何謂精準呢?舉個例子,如果目標是「想要學好英文」,那麼怎樣的程度才叫「學好英文」呢?能夠到國外找一份工作嗎?還是多益 990 分呢?很明顯這兩種目標達成的方法截然不同,那何不把目標訂成「能夠靠英文找到一份工作」或是「多益 990 分」呢?

設立一個精準的目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你需要設定許多的「檢查點」來完成這個偉大的目標。


二、為了完成目標,你該如何做?


條條大路通羅馬,達成目標也有許多種完成的方式,你總得選一條走。那麼,你想要怎麼執行這個計畫呢?

將一個大目標切分成許多檢查點是個非常實際的方法,但是檢查點得要非常「精準」才行。

為什麼要精準?因為這樣才能正確的審視你自己到底完成這個計畫的多少了,就像下載進度條一樣,你不會希望進度條一直在 0% ,過了 10 分鐘跑到 100%,這會讓你非常緊張他到底是否有在運作。所以你需要許多的檢查點來確認自己的進度到哪裡了,每過一段時間看到自己又成長了一點,你才會有繼續成長的動力。


三、為什麼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你一定有聽過一句話,叫做: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做到,你不可以做到?」

...

聰明如你,肯定也想到反駁這句話的回應了吧!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要是我能做到,我早就跟他一樣厲害了!


有時候,我們會高估了自己的執行力,最後變得懶散,不想繼續走下去了。我懂,我非常能懂。所以你也得了解自己的程度在哪,那些對你不會太有壓力,同時又能夠成長。畢竟你終究不是別人,你沒有別人的毅力、別人的資源、別人的運氣、別人的能力。所以你只能走出自己的道路,找到可以「怎麼做」的同時,也得想著為什麼不能「那麼做」。


這三個問題跟企劃工作的關聯在哪?


就像我說的,企劃的本質工作,就是在規劃。以遊戲企劃來說,設計關卡應該怎麼玩、調整數值應該怎樣才合理、創造引人入勝的劇情......都是企劃需要思考的事情,而這些工作的本質,都是規劃。

以職業平衡來說,「職業平衡」本身就是一個目標,也就是讓各種流派戰力平衡。而完成職業平衡的道路並非只有一種可以走。如果 A 職業過強,B 職業過爛。我可以削弱 A 職業,也能加強 B 職業。殊途同歸,但是所造成的效果很不一樣,如果 A 職業被削弱,或許反彈聲浪會更大(沒人喜歡權力被剝奪),如果加強 B 職業,是否導致 B 職業又過強等問題(加強數值,然後操作上限又高,導致高手強無敵)。

所以你需要很謹慎的去應對,真正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你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選擇這條路是否意味著更多問題?找到你為什麼一定得走這條路的原因,說服別人,才能讓別人點頭。

說得有點多了,讓我們回歸 AI 繪本創作營吧。


在營隊中,我應該怎麼完成 AI 繪本呢?


現在我們知道制定一個企劃的核心三問題是什麼了,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這次 AI 繪本的限制與目標吧。
  1. 繪本需要用英文製作
  2. 繪本的圖片需要使用 AI 製圖
  3. 成果發表時需要使用英文發表(說英文)

這三個是硬性目標,那麼,我能做到哪些呢?


第一點跟第二點都可以輕易完成,只要妥善利用現代科技的話,對我來說不成問題,真正的關鍵是第三點,我得要用英文口說發表才行,這讓我感到恐懼,不如直接殺了我。



為了要解決「上台發表自己爛英文」的問題,我的思考方向是「盡量迴避自己的短處」,也就是盡量不用英文發表,就不會讓整個聽故事的體驗因為英文爛而完全卡住。因此,我想到兩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那就是分別從繪本與口說調整。



先從繪本的部分開始,我認為呢...畢竟是繪本嘛,多半是拿給小孩看的,你會指望小孩讀很多艱澀的文字嗎?我小時候打開《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還沒看完第一頁我就沒耐心了,更何況是其他小孩呢?

所以我認為,文字盡量簡單,越簡單越好;圖片則是越多越好,用圖像來表達故事,用文字來補充說明圖像。



再來談論口說的部份,畢竟上台發表還是得說英文,這避免不了。照著文字念肯定很蠢,而且對象是外籍老師,也不需要我再把繪本上的文字重新讀過一遍。但即便如此,我們可以利用技巧,少說點英文,並且仍然能達到表演的效果。

小時候在圖書館總是有一些講故事給小孩聽的故事媽媽,我從中得到啟發,故事媽媽也不是真的在「讀」故事給小孩聽,而是在「引導」小孩體驗故事,這時候只要能夠帶動氣氛,讓讀者也能感受故事的氛圍,也算是能聽懂故事。



如此一來就有結論了,我正在製作一個適合低年齡小孩閱讀的繪本、詞彙簡單、多半是圖片。然後表演時,由於繪本的特性,我可以盡量表演,多點帶動情緒的狀聲詞,而非著重在「說英文」。這麼一來,我原本擔心的「口說英文」夢魘,就這樣被企劃內容化解掉了。

如此一來,企劃核心三問題就被歸納出來了。

1. 你想完成什麼目標?
  a. 上台時,不要用太多的英文口說(真正的核心目標)
2. 為了完成目標,你該怎麼做?
  a. 繪本文字精簡,以圖片為主
  b. 上台時,盡量著重在情緒而非口說文字
3. 為什麼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a. 應該反過來說,我已經想了許多不可行的方法,只是沒列在心智圖上,這是有限的時間內我能想到比較可行且實際的方法。

上面的發想經驗都是以「我」為準的想法,以「我」能做到的事情進行發想,但其實內容還會包含許多的自我檢視,例如上面提到的「以帶動情緒的狀聲詞代替口說英文」,對我來說是可以輕易做到的,但是對於其他人有沒有辦法這麼輕易的在台上表現自己,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所以在制訂計劃時,最主要核心三問題能越清楚越好。越清楚,你執行的目標就越明確;越明確,你在執行時就會越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越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你就會越輕鬆。


總結


作為一個企劃,工作的核心就是將混沌轉化為秩序,將模糊轉變為明確。這不只是想出一個「點子」,而是要釐清問題、制定具體目標,並找到最可行的解決方案。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這「三個問題」不只存在於企劃的日常中,就像這次的 AI 繪本營隊,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能力內、找到最適合的做法、確保結果能夠符合要求、避免自己暴露缺點,正是「企劃核心三問題」的價值所在。不僅如此,更是我們在面對人生目標時,應該時刻捫心自問、時刻銘記在心的一種核心思考方式。

無論是規劃 AI 繪本、設計遊戲職業平衡,甚至是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企劃核心三問題」都能發揮作用。這種思維方式不只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種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當你掌握了這種思維,你就不只是被動接受問題,而是能夠主動設計解決方案,讓事情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那你可能會喜歡......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