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人來說,要在這個世間生活,就要面對一個不可能三角的問題:在鮮花、麵包與掌聲三者之間,選擇兩個比較能接受的方向鑽研或爭取。
大多數人,首先會考量到麵包的問題,畢盡誰會跟錢錢過意不去呢?那在以滿足金錢在內等物質需求為前提、確保麵包這一點能夠穩定的狀況下,大家會選擇鮮花還是掌聲呢?
有人可能會問,鮮花和掌聲代表什麼呢?在解釋這兩個東西之前,我們來看一段小故事:
看完這段故事後,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就我來看,這應該算是少數天賦異秉的人們大多會經歷的歷程和結局;因一些機遇或伯樂的發掘,突然異軍突起、一時風光無量。然而在時代退潮、江郎才盡或只是一個小「意外」,就能讓人有著180度的轉變與跌宕,說實在真的有點唏噓。
來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鮮花與掌聲有什麼樣的認識?
就我的認識與想法,鮮花之所以是鮮花乃在於自己如何看待手上或別人實際送到面前的花朵。
而掌聲則複雜的多,因為還需要去分辨與處裡雜音和弦外之音等額外的因素。如何在這麼多的掌聲與讚美中找到真正的共鳴,至少對我而言有些困難。
更重要的是,更多人則在掌聲的圍繞,或著為了獲得更多掌聲而失去了初衷、自我甚至各種意義上的未來。
那麼總結上面的狀況,在將麵包固定為第一要素後,大家會選擇鮮花、還是掌聲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