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妳為什麼就不能正常一點呢?」
吃飯時,隔壁桌的男客在電話裡,和不知是女友還是妻子的人吵了一架。大意是──他只是沒有記得要買洗衣精回去,出門以後又買錯買成洗衣粉,所以對方氣炸了。
「別的女人可以體諒自己的男人累到忘記,為什麼妳要從上週氣到這週來?」
聽這溝通的方式,我吃了一口義大利麵,覺得他們和好的時間,或許還很漫長吧。
正常。
多大的一頂帽子。
只要為對方安上了「不正常」的標籤,似乎一切的「正確」,都該站在自己這一邊了吧?
我把富含蒜香與羅勒滋味的麵條與醬汁放進嘴裡,也把上面這些該由那位男士煩惱的問題,默默放進心底。
他可能不知道,每個人歷經的「正常」或許都不一樣。
更有甚者,也不會知道那些「正常」背後,是怎麼運作的。
有些人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能每天悠遊網海,覺得網路能夠連上才是正常。
有些人吃慣了甜味醬油,覺得這滷肉必須要甜才是正常。
有些人,家中長輩聽不懂國語。
在他的年少生活中,長輩只會說台語才是正常。
有些人,像我一樣,因為從小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從前每次搭計程車總要被問「你外省人?」,才是正常。
要求別人正常,看起來像是溝通,其實是放棄溝通。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碰碰撞撞,就是因為稜角都有不同。他的認同不是你的認同,你的正常不是我的正常。
每個人都背負著一段專屬於自己的過往,那份過往是個人的歷史,而這些歷史,形塑了一個人的「一如既往」。
那些過往所具備的厚度,也不能「一概而論」。只因生活的每一個「正常」都很珍貴──
能讓車輛通行的正常道路,是一群漏夜工作的工人刨鋪而成。
總是買得到生鮮的正常超市,必須平抑物價、保持物流批發能量才能維繫。
30分鐘以內,就能到另一個城市的正常高鐵,沒有勤懇務實的安檢養護,就無法確保。
太多成本形塑了每個人的「正常」,那是時光、情境、人,用溫柔和耐心堆砌起來的。
而時空與人,去去來來,總是不同。
「好,我現在就回去……對,我回家。我們談談好嗎?」
隔壁桌的男士掛斷電話,將臉埋在雙手之間,良久。
隨後他起身結帳,離開這個充滿濃湯氣味,與義大利麵香的店。
兩人的正常,必須是一人一枝筆,共同繪製的幸福輪廓。
快去談談吧,最棒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