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閱讀心得】怪畫謎案

阿講 | 2025-02-02 22:59:21 | 巴幣 4 | 人氣 576




正文
無劇透


以繪畫謎題為題材的懸疑推理小說,但其實裡面還摻雜了更多別的在情景中發生的推理……它也不是與畫畫那麼的緊密。

作者不是作者出身,其實感覺上也確實寫得確實不太正統,在事情轉折、心態設計和一些敘事方式上都感受到一種平鋪直述的不成熟感,這部的文字表述給我的感覺還挺像英文報刊被翻譯過來的感覺的。很多橋段在我看來都寫得挺硬的,它給我的感覺像單元劇中的事件主人翁剖白自己的動機/背景時那樣,是只有個大概、零星的一兩句橋段,目標是向你表明,他有那麼做的原因。偏偏這件事本身又與心理有高度緊密的關聯,劇中也幾次拿出畫畫與心理分析的名頭出來……它的寫法還是不太能支撐這點的。

此外它更傾向於依賴圖解和圖表,真的是畫公仔畫出腸的,生怕你看不懂似的。


關於這點我實在想吐槽,作者有好些圖表、圖是真的反反復復的來,在它那本不富裕的劇情份量裡面,還會不斷大片大片文字直接copy&paste來cue前面跟的線索,作者比我更怕我忘事。別看書似厚,實際上真要讀的字真不多,估計這可能是源於原作是作為網路連載……所以才會有那樣的表現把。

↳雖說內容會有些微差距,可是這個圖表還是出現了6次啊?!

勝在劇情進展飛快,章節間成功透過撤換至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和視點,讓觀眾意識不到它的關聯性……說不上特別喜歡這部分的懸念設計,但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努力拋出eye catcher的心。

我會覺得這部不論背景情節還是實施手段有一種保底心態,它會先給所有核心部分一個無法否認的設計,所以後續哪怕心理描寫不足、手法和目標牽強,你也不好質疑。

兇手的背景是悲傷的,所以他會有他殺機和執念,哪怕心理描寫和動機粗淺,它卻仍是不容質疑的;它的事實手段可能還不夠說服力,但當你考量到它還用那種看起來可行理論也不至於浮誇的根基在,你就也不好說什麼了。(劇透:比如說三浦和岩田的畫,他們各自在睡袋裡面,身體壓著手的、反方向的情況下,透過摸給紙折出的輔助線畫出看不出的景色。這裡的設計是從三方面反常規畫畫的,分別是視角、手、記憶。它裡面說到,就算不解畫畫,還是能把自己家樓下的環境給畫出來的。際場景中還是有太多細節是會被忽略的……比如說欄杆的位置、欄杆的數量,你還要是在一個框框裡面把所有東西給呈現出來的話就更是如此了,那個年頭還要沒有智能手機,誰會建立在一個view findner中把情景還原出來的意識。我的感想是真的不要相信人的大腦,就算是場景也不一定真能記不下來的,多少畫畫人表明畫多久,你想要創作那就還是需要大量的參考。當然這世上也有天賦異稟人士,可本作的這二人不屬此例,還要在極度緊張的狀況下用那種姿勢反方向地以視力正常人士的觸覺能力把場景還原出來,是真的太勉強了。但也站支持它的立場說說,一個是老年畫畫爬山人,一個是拿著前者的畫琢磨了很久很久的人……哎都這樣了所以我才說它根本不許人質疑,太流氓了。不過說到推理小說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把非常極限的東西給一個解析,然後就說“事情真就那麼發生了”吧…… 說得過去其實就不該抱怨了……)

但這樣的做派其實變相也有另外一個問題,既然根基都打那麼實了,那它的行事方式、敘事方式都太迂迴了,顯得無用。它試圖透過各中情景下對這件事留下過痕跡的地方進行推理,但這些也不過是給事件的一小部分給抖露出來,結論而言所有單元中的推理也不過是又有誰迂迴地把這件事向誰透露出來,且要麼失敗、要麼無用、要麼目的不明,徒提供後人推理材料,它終究還是透過最後的上帝視角把一切流程給講出來。

我會覺得這個作品其實是作者想要用上它各種想得到的手法而寫的……它的取態其實是單元劇式的,全是一些寫小物推理、畫面推理的心意,最終還是努力給這一切串起來了,從這個結果來說還是值得嘉許的吧。




最後一些碎碎唸


其實是源於書中某一個說法產生的延伸想法:


我想起我小時候畫畫,我畫屋子是最典的正方形上長了一個三角形,我畫太陽是長刺的圓形。就是幼兒園裡面肯定還有這種簡筆畫的存在,所以我的概念是來自如那邊的。這本還提到孩子畫菱形覺難所以只會畫改變上的刺……但其實對孩子來說畫畫有所謂的“難”嗎?會覺得難是因為覺得自己畫不好,但會覺得自己畫不好是因為自己畫的東西不像大人示範的那個東西……然而實際狀況中孩子並不存在“必須像”、“正確的”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畫得歪歪扭扭也是畫,小孩子似乎也不怎麼質疑自己的圓形不夠圓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