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樂~!
感覺人年紀越大,對時間的流逝感會覺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好像還沒有細細品味生活的點滴,一年四季和節慶就告訴你,時間已經往前推進了。
這一年對我來說,環境沒有什麼改變,但工作實際上的變化還真不小。
我還是待在原本不分科住院醫師時的醫院訓練,但下半年升職變成外科住院醫師,很多事情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去各個外科訓練時都感覺在過水,這裡看看那裡看看,卻不是主要做決策的人;現在待在各個外科次專科,有時病人出狀況,變成第一線手握大權的人。
說不害怕是騙人的──想想看,我離醫學系畢業也才兩年多耶──但年資、職級這些都在推著人長大,升了一級發現自己懂的東西真的太少太少,好多東西都感覺要重新學過,病人怎麼急救、怎麼做procedure、怎麼掃超音波、影像怎麼判讀等等,我感覺自己長大了,知識量卻沒有跟著一起躍進。
上刀的時候也是,以前可能最多就拉拉勾、縫傷口;現在從術前準備、下刀、劃開肚子、分離組織、辨認解剖構造這些都要會,大手術的手術步驟也要搞清楚,隨時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才能當一個稱職的助手,剛開始升上外科住院醫師時還真的不太習慣。
有時候跟著老師的刀,不知不覺就超過下班時間;或是值刀房班的時候,運氣差起來整個晚上只睡一兩小時或完全沒睡,隔天還要繼續跟完手術才能下班。外科的累含括了精神和身體,剛開始很不習慣,現在慢慢適應這樣的步調。
(現在完全是能睡的時候趕快去躺床,這樣該專心上刀的時候才能好好專心。)
剛入職的那陣子,常常遇到老師和學長問「真的沒有要離職嗎?」「會不會中途跑掉去做醫美?」「有打算拚拚看其他小科嗎?」我都一一回絕,表示自己會待在這邊好好訓練專科。
可能老師他們不太相信吧(我自己也沒什麼信心ㄟ^^),反覆問過幾次會不會離職之外,老師們還會關心我的狀況:「學妹這台刀會開到半夜喔,要不要先去休息?」「學妹你昨天值班耶,今天要不要先下班?這台會開很晚喔!」我都回答沒關係,我體力撐得住,最後真的從頭到尾把手術跟完。可能我也顛覆老師他們一開始的印象吧,後面很少問我要不要離職了。
老實說我有點好奇老師他們最早對我的印象到底是什麼?會不會覺得我爛草莓?還是覺得我體力比較差不能熬?!也不知道我撐過這幾個月,老師們對我的印象有沒有改觀?
這幾個月以來開始摸透科上的作息,變的更適應環境了,同時也開始體會到當外科住院醫師的樂趣。學習新東西一直都很有趣,老師們有時候也會放一些手術步驟讓我做,漸漸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整體來說我還是滿喜歡這份工作的。
感覺老師們滿照顧我們住院醫師的,上刀時很少有情緒性的發言,只要主動一些多刷點存在感,老師們很願意教。跟老師們熟起來後,私底下學長老師們很常請客、找我們吃飯喝酒,整體氣氛真的很不錯,有更融入大家的感覺。
以前我一直都滿佛系經營IG的,有發文但也沒有特別積極。剛好這年接觸到threads這個新發展起來的社群媒體,最酷的是他那種隨便亂推文、毫無章法的演算法,可以刷到一些突破同溫層或是很搞笑的文和留言,我每次都在上面找一堆搞笑文來看。
後來因為這種神奇演算法可以推到更多不同受眾,嘗試在上面發一些醫學相關文章(就是把這裡的醫師日記簡化,取一些片段並且修飾文法再拿出來發),意外迴響還不錯。如果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醫師的訓練成長過程不輕鬆,那就更好了。
不過,有幾次在上面滑到一些公然談論病患隱私的醫師文章,我個人不喜歡為了流量毫無底線的發一些公開細節或指涉性太強的內容,所以慢慢轉型成在上面發穿搭。意外效果不錯,因為上面的演算法可以把文章推給本來可能對穿搭沒興趣的受眾,所以瀏覽數很高,帶動IG的粉絲也越來越多。
這幾年IG的演算法越來越奇怪,粉絲數多的帳號,如果粉絲黏著度不高按讚術也會很低。但經過我自己這一年的操作下來,我的IG帳號反而逆勢上漲,我真的很意外。XD比起之前發文沒人看,真的是很有成就感。
而且可能因為粉絲數增加、瀏覽數變高,找上門的合作業配也越來越多,甚至去年春天有專櫃服飾品牌找我合作,真的太太太感動!花時間經營終於有成果!這也是我去年在工作以外最備受到肯定的一次。XD
每一年每一歲會有什麼變化都還很難說,希望未來的每年都能照著自己規劃的人生進度在走,一年比一年過的更像自己心中嚮往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