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無劇透
題材說得上獨特,但流程和結尾都略顯典,是想表達一個暖心的,關於生命的故事,部分教訓也就得益於死亡與生育所以他才能扯。但因為流程太多線太雜,借用了傳統和行業狀況卻沒有那麼入微,比如說它也並沒有反映那麼多這個行業獨有的狀況,或讓人感受到的某種在此的共通常態,靠的是一個一個特殊狀況(既然如此它其實更適合單元劇的形式),讓各路要素和設置都顯得工具嫌疑。在我看來它是用心、有實力卻並不是那麼值得讚賞的一部,它太貪心了。
正文
劇透區
說不貪心吧,它三個主人公,三條線。道生,一個商業考量的人卻在細末的地方沒考慮好,又真因想錢和成就感什麼都願意學什麼都願意幹。郭生,倔氣又總不能說的傳統父親形象,說著“女人骯髒”大半輩子,到頭來用一句“其實我沒真細想過這事”+看女兒的難受就又想開了,此外郭生基本上就是出事了才出來說兩句、又或是對道生表示認可的形象,實在歸實在但劇本中的作為實在不多。文玥,態度冷冷、受著父親氣卻又還是什麼事都是由她負責,自認為一直不被父親看好。此外還有救護員+為就不到人的不甘約人夫炮這種看起來還挺有意識的設計……但這些設定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讓它也可以扣題+讓她會在劇中當著父親面被指責……可以說本作雖然各為活人但流程太多了全都過眼雲煙,完全是寫長篇能做得更好的梗概。
說貪心吧,它三條線倒真為成成全這一個結局,全劇破地獄只出現了最初和最後這兩次,由父起由女終。而這也是因為它更想表達的“破地獄”,是破生人的地獄。
其含義就是為了應道生在劇中跟郭文說到的:喃嘸師傅破死人的地獄,喪禮經紀人破生人的地獄,為的就是解生人的心結。其實這話聽起來挺帥,但就跟我們常說“喪事是為活人而做”那道理差不多,讓人對先人交代了而心安、讓人可以好好面對誰的死亡,好好見誰最後一面、和誰說一聲再見。
不過本作裡面就只有文玥和蓮姐符合這種狀況,它演得非常的單元劇,其他都是非常有特殊性的狀況,從編劇角度來看是能有特殊要求提供給道生讓道生去滿足的:有希望兒子遺體被好好保存,直到科技發達那一天到來能讓兒子復生,需要人幫忙防腐不下葬(說真的就這點要求我不信一個有錢的女人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我也不信沒幾個人不願意為錢而給她辦這事。這件事還有一點很有狀況的是它與郭生的信仰對沖了,不讓人投胎的壞事,那既然這位女士就從沒在宗教角度否認下葬和破地獄儀式,怎麼就沒幾個人從宗教角度去說服她?至少有那樣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說郭生對吧?);另一位是策略婚姻的女死者的女友,被死者丈夫拒絕入內,道生就偷偷讓她進去還給了她一點她的骨灰。
經歷讓人得救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的含義,而是他自身身為一個業內人他是能給人開這樣的小窗。但要破生人的地獄的話,那案件選的還是不要那麼明顯有門道的東西更有說服力吧……話是這麼說,但在這種體量能做到這個份上,這部作品已經很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