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經過幾天的準備後他找到了正在放寒假的文茵。
「.....你走開,現在我不是老師不要打擾我看書」
揮著手趕人走只是讓他換了一邊。
「你覺得從左邊換到右邊有差嗎?」
再被文茵抱怨後,他又換了一個方向。
「...坐在我前面也沒比較好,好嗎!」
「那你希望我怎麼做?」
「去找事情做」
下一刻文茵卻不見他有所動作,反而是繼續看著自己。
「看著我不算做事」
「欣賞美人不是一件佳事嗎?」
「不是」
見文茵如此果斷的否決,他反而是笑著換了一個詞。
「那麼我是在做人類觀察學」
「我不想當觀察對象」
「你還真難伺候阿,這樣未來我要對你負責就很頭疼了」
對於他的話文茵很意外的默不作聲,本來他還以為會因此而不開心的反駁自己。
「幹嘛?一臉疑惑的樣子?」
「沒有,只是文茵你的舉動跟我預想的有點落差」
「你不會是在期待我反駁你的話好讓你可以繼續?」
看到他點頭,文茵反而是自豪的說到:
「反正都有個冤大頭要為我負責了,我又有什麼好拒絕的呢」
「我還以為我頂多算是備胎,在你找到更好的選擇之前的次選」
「如果你只能當次選,那我可能要當一輩子的老處女了」
聽到文茵的話曉月就明白了,自己做了什麼大致上她都有所掌握,雖然自己也沒有特意隱藏,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就能知道的。
「既然我親愛的老師都知道我在做什麼了,那麼讓我為了未來的老婆問你幾件事情」
「回答你問題可以,不過現在就說我是你老婆也太早了一點,你又還不了解我」
「不擔心!我相信老師你這文弱的黑長直巨乳文學美少女人設不會輕易崩壞的」
聽到如此失禮、不得體的話,文茵仍舊是不生氣。
「我就當作你把心聲跟要說出來的話放顛倒了」
「你不生氣嗎?」
「幹嘛生氣?生氣不是又讓你稱心如意了」
如此的豁達反而讓存心戲弄的曉月有種無力感。
「......那還是麻煩你回答幾個問題好了」
「終於是要問我問題了」
將手中的書放到桌上並將之蓋起來,文茵已經準備好洗耳恭聽了。
等到聽到他向自己詢問的是夜蝶詛咒時,文茵的臉上明顯露出了困擾的神色。
如果是平常,要是對方如此面露難色曉月一定是不會要求對方繼續說的,不過現在情況有所出入所以他也沒辦法。
「不是我想逼你,如果是平時你可以閉口不答不過這件事情我一定要有所答案」
「我知道,你不是會逼迫別人的類型。我只是在想哪些是可以讓你知道的」
「什麼意思?還有我不能知道的部分?」
「當然!」
看到文茵如此堅決的樣子他其實不太能接受,明明說要自己負責卻又不願意說明。
「雖然很開心你想替我分擔,但這是大人的事情所以我不想說太多」
「這算是你自己的任性嗎?」
「是!我不想讓你的童年太難過,小孩子就該快樂的長大不是嗎?」
被文茵摸著頭,他也只是用手撐著臉無奈的回答到:
「你不過也才20多歲算的上大人了嗎?」
「都快大你一圈了,怎麼算不上大人呢?」
聽到這種答案,他也是無言以對了。
隨後只能等著文茵思量好想要告訴自己的部分了。
聽到回答的時候,曉月本人除了嘆氣的苦笑以外真的是無法做出其他表情。
畢竟文茵是這麼說的:
「關於夜蝶詛咒,我可能什麼都不能告訴你」
起初聽到這種答案的時候,腦袋中除了荒唐以外已經沒有其他念頭了。
尤其是聽到要自己找尋答案的時候,那已經不是頭痛了,而是想問一句:「是不是要告訴我一千個人有一千種彌賽亞,我賽**」
但他在破壞自己的形象之前忍住了,畢竟之後的補充算是讓他緩了燃眉之急。
文茵有向他說明『夜蝶詛咒爭奪事件』暫時不會發生,最大的幾個組織高層還有在互相牽制,有這微妙的平衡在短期內都不用擔心。
至於為什麼當事人會知道呢?原因也很簡單。
她本人竟然可以去參加這次會議,當時聽到這樣的內容曉月是一時間感覺自己腦袋的CPU都被幹燒了。
理解不了,完全理解不了,甚至以為是自己聽錯。
若不是文茵那最後一句:「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我會努力活超過100年的所以你不用緊張」想緩和氣氛的樣子讓他盡收眼底,怕是不知道當下會在糾結與不滿中停留多久。
不過延後並不代表解決,跟文茵分別之後計畫的無法推進仍舊讓他感到頭疼。
無法建立組織代表培養人才以及擴大自己的勢力都受阻。
「到頭來能做的還是提升實力嗎......」
感嘆之餘他也只能繼續對自己的投資。
只不過眼下的投資是他最討厭的試錯階段。
現階段個人能力的提升中”影響力”一直都是很好的標的物,只是關於影響力的提升自己目前還是沒有達到校長的要求,所以延伸的發展項目就沒辦法進行了。
魔力方面則是作為容器的身體能承受的上限就在那邊了,基礎的發展已經到了當前的極限了。
而現在要做的就是研發。
在這一個多月的寒假中找出魔力與影響力併用下能夠為自己提供更進一步的組合。
而這段期間的進展果然跟他想的相差無幾。
雖然已經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書籍的輔助也持續使用著,但實際操作上總是跟預期的有點落差。
有試著修正異樣感但結果都不盡人意,只能反覆排列組合進行一個又一個的嘗試。
在鄰近開學時,他也沒能測試出滿意的答案來。
這讓他不由得在想,要是像那些故事的主角一樣就好了,來個什麼機緣、契機之類的東東就好了。
而正是這樣的漫不經心,創造了『醞釀效應』這個必然的偶然。
「我還以為醞釀效應不適用於我呢」
伴隨著影響力去改變魔力的流動,他終於做到了可控變量的減速與加速了。
---分隔線---
很想要快進到主角從新生中完成人才的挑選、組織的建立以及能夠很好利用影響力的階段。
但我又想稍微描述一些段落,整得自己裡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