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蕾萊
「在我更小一些的時候,我常常去萊茵河畔沐浴,但那時候看到我的所有人都從河岸上跳了下來,他們把水染紅了,我也沒法洗乾淨自己……後來,爸爸媽媽就不讓我去那兒洗澡了。」
神祕學家檔案
◆活躍年代:20世紀初葉
◆年齡:16歲
◆生日:4月16日
◆活躍地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東南部地中海沿岸
◆介質:漂流
◆靈感:滯水的星影[星] 停泊地
◆香調:白花調 苦橙 忍冬 沉香 皮革
單品
名稱:"必要關懷"
價值:79利齒子兒
介紹:
一份來自父母的餽贈,對多數人來說稍顯沉重的關愛,她最熟悉的朋友。由皮革和硬質棉布製造,以鐵鉚釘連接,一般用於內外科手術或者精神治療,好在內襯柔軟。沒有人忍心見到稚拙的孩子劃傷自己,或者折損四肢、撞破腦袋。因此,它是不可或缺的。
名稱:絲綢緞帶
價值:13利齒子兒
介紹:
一位信徒的贈哩,羅蕾萊曾經用制止嘞˙一場小型械鬥的形式讓他免於死亡。在戰爭年代,一條染色均勻且鮮豔的緞帶稱得上貴重。而她的母親不在乎它的價值,她用它妝點女兒蓬鬆的金髮,像為她佩戴一枚勳章。
名稱:"小螺號"
價值:無估值
介紹:
一份禮物,同樣來自父母。在這年技能收到的貴重物品多源於此。她請它捕捉與傾聽各種聲音,用浪潮和海風將它填滿。它也幫她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期待——那個預計般的"小人魚"童話。
文化
激流與漩渦
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就像他推崇的凡爾賽宮和路易十四一樣輕而易舉地消失了,在德勒斯登如同河流綿延無止的只剩下戰爭和衝突。那些音樂、建築、油畫,甚至傳聞中的"黃金秘術",僅僅在歷史的水面上短暫冒了個頭。
他渴望的繁華、他理想的霸權曇花一現,接著混亂接管了這裡,各種意志都想要佔領教堂金色的穹頂。在森林與河畔踱步的步兵離開後,騎兵團帶著他們的槍炮安營紮寨。至於還有什麼能比混亂更混亂?看看廣場上的人們吧。
當眾人匯聚於此全因無處可去,你就知道外面不是好世道,而德勒斯登更是下下籤。她和她為之祈禱的流浪者同樣艱難度日,同樣不值一提,同樣在洪水中飄蕩。能載他們的船兒還沒有來。
可孩子永遠不會明白,在混亂的洪流將他們吞沒之前,為何人們心中纖滲出紅色的水。在演奏一首註定結束的歌時,為何先出現了不同聲的音節。
反覆哼唱,廣為人知
那時,人們所見的事記在下面:
"我已經習慣了時刻預備出征的騎兵、受傷的患者、流浪的難民,就像習慣沙灘擠滿了沙子。比鳥兒更頻繁飛過天空的是炮火,比小船更快流下萊茵河的是人們的軀體。在那樣的情境下,人人都需要她的歌,為此甘願承擔失去理智的風險。
"一枚用來許願的金幣,被父母留在廣場上,就在一座乾淨的噴泉旁邊。她時不時低下頭亨一小段歌,踢走一塊砂礫般細小的石子兒——她的手被綁著呢。即使不那樣,我也不情願用滿是塵土的手去握她的手。那是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姑娘,是吧?
"但她究竟想做什麼?流浪的孩子要嘛是死了,要嘛被送進孤兒院,她則幸運地有了一對愛她的父母。可她又得被綑在那些綁帶裡,不得不在廣場上轉來轉去……哦,我聽說,有這麼一群人聽過她唱歌,而後就集體跳下了河!
"她究竟想要做什麼呢?要友善對人,制止一小場爭鬥,平息一部分傷痛……然後?如果更大的災難要來了呢?"
那時,父母對收養的孩子如此教導:
"痛苦,人必忍耐;困難,人必承受;戒律,人必背負於身。因克己的美德與助人的美德相等。
"她就要行在眾人之前,盡指引與祝福的職責。因她的誕生是蒙福的。"
"一小朵"水花兒
羅蕾萊:哇,真了不起,你是嘴巴!這會讓你有很多不同的說話方式嗎?會唱更多種類的歌嗎?
白雪松:呃……這還有待開發。不過我對採訪很有研究,是真的。
羅蕾萊:好吧,請問你想問的吧,我一定好好回答。
白雪松:我很好奇,"萊茵河的羅蕾萊",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
羅蕾萊:最開始只是我,一顆小卵石,後來到了比河谷更遠的地方——人們邀請我去唱歌,於是這就是我啦。這兒和那兒的人們說,這個稱呼更合適。
白雪松:你知道它適合什麼嗎?
羅蕾萊:適合易北河谷的德勒斯登,廣場上的小噴泉,一小股交匯的水流……或許還有別的。人們喜歡它,稱呼不重要,對嗎?
白雪松:對於你來說,我想是的。
羅蕾萊:當然,河流也要有源頭,不過媽媽說過,我們都知道它來自哪兒,我們不用知道它流向哪兒。所以,我只希望船隻在河裡行得穩,那水人們可以用來潔淨身體。
白雪松:十分美好的祝福。
羅蕾萊:也祝福你,友善的採訪者小姐~
原型來自萊茵河畔的傳說,一塊名為羅蕾萊的礁石上住著會用歌聲吸引人的海妖,使得船隻頻頻撞向礁石而沉沒。
但她只是一位純粹想哼唱歌謠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