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遇到了,當初 5 II 開始發病的時候想說還好買的是 5 III,結果後來發現自己是小丑,甚至連 5 IV 也有災情,一家人就該整整齊齊的綠線。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滿嘔的,買旗艦本來就是打算撐久一點結果兩年五個月就壞。
這台硬體除了 S888 跟螢幕會綠線以外我是還算滿意啦,索尼的軟體倒是可惜了一點,只能說是堪用;跟硬體的差距大到讓人以為錢都拿去做硬體設計,沒錢請軟體工程師了。不知道是 5 系列連綠線三代導致大量用戶流失還是怎樣,今年直接沒出小尺寸旗艦,只剩超大隻的 1 VI 跟中階 10 VI,我也只能跳車了。
其實也沒幾支好選了,寬度 ≤72mm 台灣買的到的 Android 旗艦只剩四支,S24、Pixel 9、Pixel 9 pro、小米 14,沒了。綜合考量後最後挑了小米 14,這是第二次買小米的旗艦,這兩天用起來感覺沒什麼明顯的缺點,基本上就是各方面取得不錯平衡的旗艦,體驗跟 5 III 比也是有感升級。
小米這幾年進步不少,沒有像之前到處省料的跡象,USB 3.2 (5 Gbps) 給了、Type-C DP 輸出給了、IP68 防水防塵也有;該有的都有,機子的設計跟質感也好很多,不過真的要跟 5 III 比外觀細節還是有差距,索尼的工業設計一直都是前段班的,這也沒辦法。
長 152.8 * 寬 71.5 * 厚 8.20 mm,手感不及 5 III 但也不錯,接近單手能用的最大尺寸。雖然重量 193g,但相較大手機重心更集中在掌心,體感重量比 180g 的大尺寸手機還輕。綠色/白色都是亮面機背,黑色是霧面的不過個人偏好亮面,霧面不沾指紋但太滑手了,握起來沒有安全感。
新的拍攝夥伴,手機的相機還是滿重要的,偶爾還是會遇到相機沒帶或放包裡之類的情況,但等等就有好畫面來了還是得靠手機阿;不過在極端條件下無反相機還是有絕對優勢,手機跟無反個人認為是互補關係,沒辦法互相取代。
5 III 本來打算用三年半到四年的,真的虧爛了。2021~2022 的 Android 旗艦好像問題一堆,三星製程的 S888 跟 8G1 再加三星面板綠線災情,燙手續航爛跟綠線一起來,中獎率超高;還有幾家熱到處理器脫焊的,真的是謝囉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