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另一個世界的台灣】台漫聖地巡禮—綺譚花物語

飛芽 | 2024-10-31 02:00:04 | 巴幣 6 | 人氣 192

綺譚花物語
作者:星期一回收日,楊双子

綺譚花物語是一部發生同一座城市,4對不同的少女身上的奇幻物語,隨然如此當中3位少女彼此間卻在相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相似的命運,追求著相同的事物,那樣的命運直到第4對少女所身處的時代來到才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故事的主要發生在日治時期與現在的台中

現在就讓我們從這個世界一同探索另一個世界的台灣
Start旅程展開

地上天國
英子與詠恩
在一場特殊的因緣際會之下,英子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學姊詠恩
但當初與詠恩學姊的那個約定似乎已經……,可是我……
神啊,請成全我的自私吧

英子的家原型—位於潭子摘星山莊
英子的家原型推測為潭子摘星山莊,沒想到在故事中設定為住在頂橋仔(中興大學周邊)的英子家原型距離居然相差那麼遠,摘星山莊由林其中所建的,農家出身的林其中憑藉著高超的武藝跟隨霧峰林家的林文察出生入死先後平定太平天國之亂與戴潮春事件累積赫赫軍功,於是在1871年(同治10年)興建摘星山莊,但隨著加工出口區的設立潭子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山莊所在的土地受到建商覬覦面臨拆除危機,好在各方奔走下摘星山莊或的文化資產身分,由政府出資2億多元的高昂代價取得對山莊完全自主的權力,成為有史以來第一綜政府向民間購買古蹟案例,為我們留下了見證當年的可能。

詠恩家禮拜的教會—柳原教會
詠恩每周都要前往禮拜的柳原教會會是台中的第1個教會,屬於基督長老教會旗下,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在1916年(大正5年)就已經建成了。

英子與詠恩就讀的學校—台中高女(今台中女中)
台中高女於1919(大正8年)創立起初為二年制,後於1921年(大正10年)改為四年制,英子與詠恩是於這時期就讀的,直至今日仍為台中的第一學府,在大正、昭和時代教育資源不足的台灣能讀到高等女學校的英子與詠恩(相當於國中及高中學歷)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容易,代表著她們在家庭條件與學業上具有相當的水準,順帶一提「昨夜閑潭夢落花」當中的荷舟與茉莉也是就讀於台中高女喔,說不定英子、詠恩、荷舟、茉莉是彼此相識的同學或學姊、學妹呢

昨夜閑潭夢落花
荷舟與茉莉
一個可以實現任何願望的傳說
未來命運已被掌的兩人,但她不願就這麼低頭
於是她試圖擺脫就算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所許下的心願究竟是什麼?
面臨即將支付代價遭到憑依茉莉,荷舟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荷舟的家(今國家漫畫博物館典獄官舍)
荷舟家的原型推測為台中刑務所演武場的典獄官舍,刑務所演武場於1937年(昭和12年)在當時監獄官、警察練習柔道、劍道的場所於落成,戰後改由臺中監獄管理,後來再改作住宿空間後發生火災,直到2010年(民國99年)整修完畢後交由道禾六藝文化館經營更於2023年底(民國112)作為國家漫畫博物館先期展館使用,作為全國第一座漫畫博物館展示台漫演進的歷程,除了常設展外至今展出了許多大大小小不同主題的特展,讓世人見識到「台灣漫畫」的美好

天外天劇場
天外天劇場由當時東大墩首富吳子瑜(東璧舍)出資所建於1936年(昭和11年)完工,是台中第二座臺灣人出資的現代化劇場,同時也是臺灣當時當時規模最大的民營歐式戲院,可是風光沒有多久「戰爭」爆發了,劇場全面停業,戰後天外天重新開業不久應票房不加吳子瑜將其出售後,新東家將其更名「國際大戲院」,但仍不敵同業競爭於1964年(民國53年)結束營業後,結束營業後的「天外天」陸續做為冷凍廠、鴿舍、釣蝦場、停車場,用途可說是五花八門也意味著他始終找不到屬於最適合他的路,在之後的文資保存之路也並不順遂,這座出道及巔峰的劇場於2021年(民國110年)消失於世界遭到拆除,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非常可惜唷。
話說當年吳子瑜賣掉天外天的的錢拿去做什麼了呢?其實吳子瑜將那筆錢用來修復當時孫文曾經造訪過位於台北的「梅屋敷」料亭,也就是現在的「國父史蹟館」,至於梅屋敷」有什麼故事呢,就請各位期待之後的巡禮吧。

臺中州立圖書館(今合作金庫銀行臺中分行)
臺中州立圖書館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啟用,戰後仍持續做為圖書館使用一段時間,直到1972年(民國61年)才由合作金庫銀行購得做為銀行使用至今,想不到吧他已經94歲了

昭和時代地台中街景—彰化銀行總行營業部
彰化銀行由吳汝祥為首的中台灣士紳在日本政府扶持下於1905年(明治38年)設立,現在看到的總行營業部是在1938年完工(昭和13年)做為銀行使用至今,已經年過了80了呢。

台中神社鳥居(自由路二段與公園路口)

台中座電影院旁望向台中車站(今全安堂台灣台中太陽餅博物館旁)
台中座於1902年(明治35年)開業是台中第一家戲院由日本人經營,當時的位置位於現在的中區繼光街73號,1933年(昭和8年)一場大火後才遷移至現在的臺灣大道一段142號,戰後身為日產的台中座隨之被國民政府下轄的中影接收改名為「台中戲院」,直到1970年結束營業拆除建為百貨公司至今,目前僅1樓的星巴克營業。

台中車站第二代站房
台中車站於1905年(明治38年)設立,隨著1908年(明治41年)縱貫鐵路於年全線通車,作為南北中心的台中蓬勃發展原先設立的站房漸漸不敷使用於是有了新建站房的計畫,1917年(大正6年)全新的台中車站完工,站體採用辰野金吾式建築設計,不過呢台中卻沒有因此迎來繁榮,受限於當時列車的牽引力使得原先本就坡度較大存在瓶頸的縱貫線三義路段無法滿足運力需要,造成各大車站貨物推積如山的「滯貨事件」,於是時任總督明石元二郎下令修築海線鐵路並於1922年(大正11年)通車使得幹線列車不在經過台中市區,一定程度影響台中的發展,卻也使得彰化成為南北中心獲得了突飛猛進的機遇,山線鐵路更是在1935年(昭和10年)關刀山大地震嚴重毀損多虧有海線鐵路的興建才使的南北交通不至於中斷,民國以後隨著舊山線改線與火車發展的進步,經過台中市區的山線重新煥發光彩,後來在台中鐵路高架化政策下,全新的第三代高架站體於2016年(民國105年)啟用,第二代台中車站卸下了他百年來的使命,如今的他成為這座城市百年發展的象徵矗立於原地供人參觀。

台中公園湖心亭

第一代台中神社(今台中公園內原先拜殿的位置放上了孔子銅像)

新盛橋通又稱為鈴蘭通(今中山路)
鈴蘭燈是一種源自於1920年代的街燈樣式,其特色正如其名是以鈴蘭花,的造型作為燈飾,身為當時日本最新穎的設計可以用上這種街燈的城市無疑可以稱之為整個帝國最先進的城市,1928(昭和3)有著這樣象徵的鈴蘭燈在新盛橋通(中山路)被點亮,照亮這座城市的黑暗,點亮這座城市的繁華,緊接著台北、基隆、台南等各大城市紛紛裝上不同樣貌的燈座,用來點亮這盞「現代」的象徵,那些裝有鈴蘭燈的街道則被為「鈴蘭通」也是當時的商業中心,但是隨著戰事吃緊鈴蘭燈所用到的金屬被帝國回收,曾經「現代」的象徵與絢爛得街道變得不再明亮,是否也為代表著輝煌的帝國即將籠罩陰霾,直到戰後台中在部分道路上重新點亮鈴蘭燈,但又因各種因素被拆除後又因各種政策的推出復活,就這樣鈴蘭燈在台中一直是屬於時有時無的狀態,各位是否還有印象綠川兩岸在整治前也曾經矗立著,現今台中僅存台灣大道一段上因市府的「舊市區.心地圖:休閒城區綠色川廊」專案計畫而設置的鈴蘭燈,而她什麼時候會再度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呢,依照過往的經驗都是個「謎」呢。不過呢,有一群人始終不會忘記鈴蘭燈的存在,時至今日每年都會在台中舊市區舉辦「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保留那道明亮的「光」的記憶。

庭院深深華麗島
雁聲與蘭鶯

權勢滔天的太平林家,隱藏在其背後的詛咒
背負著家族與祖國興亡崇高使命的下一代當家雁聲
然到我,然到林家的世世代代的繼承人,就只是個被絲線操控沒有選擇的人偶
面對絕望雁聲,蘭鶯會為她作出什麼驚人的決斷?幫助雁聲解脫本應降臨的天命與枷鎖
不,蘭鶯!!不要


林家公館(今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
公館僅存的象徵—更樓(台中公園內)
故事中的太平林家原型為太平吳家(東大墩吳家)並與當時台灣最為顯赫的阿罩霧林家有姻親關係,吳家來台之初起先立足於台南,後來從第6代的吳國圭開始將觸角由南部伸向中部拓墾臺中盆地的藍興堡東勢仔(精武車站周邊)後來遷到新庄子(帝國糖廠周邊)及東大墩地區,同樣在軍功與開墾中逐為東大墩首富,時間來了日治時代吳家事業在吳鸞旂(吳部爺)時代米穀買賣到土地開發與農業經營,在到投資彰化銀行與帝國製糖成為其股東,與基隆顏家合作開採煤礦,在到吳子瑜(人稱東璧舍)時代合資成立大東信託株式會社與天外天劇院等,另外吳家還資助興建書院,學校,廟宇等等,今天台中一中的就有吳家一份,除此之外吳子瑜在文學上亦有不少貢獻,參加過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櫟社」,並創立「怡社吳子瑜的女兒繼承父親的衣缽,國詩人大會(民國時期)屢屢獲獎,更多次代表國家出席世界詩人大會」,2019年(民國108年)時國立臺灣文學館吳鸞旂、吳子瑜、吳燕生的作品整理出版成「曲水遺風韻事賡:吳鸞旂、吳子瑜、吳燕生詩文史料選集」時至今日無比華麗的天外天劇場被拆除,曾經叱吒風雲的吳家時至今日僅剩下「更樓」與隱藏在社區中吳鸞旂墓園」與一篇篇的詩文能夠彰顯其曾經的輝煌。

全島聯吟大會舉辦地—台北蓬萊閣餐廳
位於大稻埕的「蓬萊閣」,1927(昭和2)由淡水富商黃東茂開設,是當時販賣台灣菜為名的酒樓,吸引了政商名流與文人的聚集,故事中雁聲參加的全島詩人聯吟大會就是於「蓬萊閣」舉辦的,同時也是當時文化抗日運動的聚集地之一,如1928年蔣渭水組織的「台灣工友聯盟」就是在「蓬萊閣」舉行成立大會,「蓬萊閣」與 「江山樓」、「東薈芳」、「春風樓」、並稱為大稻埕四大酒樓,戰後「蓬萊閣」於1955(民國44)結束營業後,租給美軍作為俱樂部和宿舍,不久又做為外科醫院使用,約在1970年代建築本體拆除重建為商業大樓至今;四大酒樓政商雲集,眾多現代已經很少見的功夫菜「蓬萊閣」吶,想必一定很好吃吧,不過呢現在能潛藏於台北的老牌台菜餐廳的師傅就是出自於當時的「蓬萊閣」喔,希望他們能將這個味道維持下去,讓更多的人品嘗到跨世紀的美味。

小結:
在「庭院深深華麗島」篇章中,詳細介紹了潛藏於家族背後的詛咒的緣由及其宿命,並串聯起「地上天國」、「昨夜閑潭夢落花」兩篇故事,各位發現了嗎三篇故事全都是發生在1936年(昭和11年),飛芽覺得這是和我們說明詛咒終結的後續,掃除原先的負面效果,留下所見之人必定是其「致愛」,唉呀呀,這麼說來負擔好像更加沉重了呢;在經過了漫長歲月後,伴隨著詛咒的消逝與天命的終焉,華夏大地的易主,時間來到了現在的台中接續下一段發生在這座城市的「美麗物語」—無可名狀之物。

無可名狀之物
蜜容與阿貓
在網路上認識阿貓的蜜容加入了阿貓的虎爺Collection之旅
她們以昭和10年台中市街範圍為目標踏遍了台中市區的每個角落
在一次次的出遊中好像有什麼東西變得不一樣了,那是什麼呢?
妳的名字是。

長春福德祠(敷島町)

羅氏秋水茶
羅氏秋水茶是台中特色飲品,飛芽覺得喝起來有些草味並有如涼茶一般清涼的氣息,在「炎熱的夏天」進行走遍台中的巡禮重要的補給品,喝下一口感到無比的清涼,店面位於與大馬路平行不起眼的巷弄內,產品分為袋裝鋁箔包與易開罐兩種形式以及茶包販售。
 
香蕉福德祠(新高町)

大湖福德祠(梅枝町)

五府千歲保安宮(梅枝町)

老樹咖啡

民族路(老樹咖啡旁)

輔順將軍廟順天宮(若松町)

北極玄天大帝廟靈震宮(初音町)

南區妙天宮(有明町)

城隍里福德廟(有明町)

信義福德祠(木下町)

南天宮(旱溪 大字)與青龍宮(干城町)

萬春宮(錦町)

幸發亭蜜豆冰與興中街明記豆乳紅茶烤吐司
興中街明記豆乳紅茶烤吐司飛芽吃起來就是普通好吃的厚片吐司覺得沒什麼特別的,幸發亭蜜豆冰從漫畫圖片中看不出來她兩人吃的是什麼,但在小說中就有提到說是吃蜜豆冰,說到蜜豆冰那絕對非幸發亭莫屬,吃起來帶有旗山香蕉清冰那股香蕉油搭配清涼剉冰的清香,搭配埋藏於冰山當中的水果與醃製物,組合成數個世代的屬於於台中人夏天的回憶,不過很可惜的是幸發亭蜜豆冰本舖於2021年結束營業,為長達83年的篇章寫下句點,現在想要品嘗長得大家可以去位於台中市北區健行路542號及404中市北區北平路二段98-2號老闆妹妹們開的幸發亭光顧。

中興大學校門與門外行穿線

聖母宮(公館 大字)



公館公園周邊

萬和宮(南屯 大字)

粉紅緞帶的,露喵   郁軒,客串演出

小結:
在「無可名狀之物」篇章中,看見蜜容與阿貓談論神與妖時,仿佛在傳達明明是相同的情感,但卻因為對象的不同而大相逕庭呢的心情,本篇讓飛芽隱約感受到作者在對現實的無奈感,不知道是不是多想了。

結語:
起初飛芽原先認為個故事中出現的太平林家原形是霧峰林家因為林文察與吳懋建的申評有許多相似之處,後來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啊啊啊,什麼,這些名子與稱號,原來是,原來是太平吳家」,就這樣認識了一個原先不知道的歷史與曾經叱吒一方的家族;另外在這次聖地巡禮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真·聖地巡禮,拜訪的台中大小廟宇,不過有些廟宇呈現的氛圍讓飛芽心頭一驚「這這,這可以拍嗎,沒問題嗎,怎麼那麼多人在廟口」,雖然最後還是拍了啦同時也感嘆,如果某座建築物,某處街景可以完整保留下就好了呢,但是沒辦法「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嗎」有消逝、有維持、有新生,伴隨著發展與人們的需要「有機發展」不斷改變,但是在改變並向前邁進的同時還是需要關心一下曾經得過往喔,不過有一點飛芽很確定那就是「雖然這座城市的一切不斷地在變化,想必唯一不變的想必也只有那『無可名狀之物』吧」
最後在經歷了漫長時光,世界已然發生了改變,那與世俗相違「無可無狀之物」已經不在如美麗的曇花般轉瞬即逝,如今原先了無生機的花朵,一點點開出了絢爛的「百合」/「薔薇」。

英子、詠恩;荷舟、茉莉;雁聲、蘭鶯,還有生活在台灣的大家
花開了!!!

最後推薦大家巡禮時可以搭配同樣是楊双子老師的「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作為配菜(警告:這本書真好吃切勿再晚上9點以後觀看),走訪未曾感受過的台中找尋那「無可無狀之物」,書寫出專屬於我們的美麗物語吧。

聖地巡禮地圖

致2024年10月6日高雄文學館舉辦的演講,由楊双子老師主講的「世界不是缺少故事,而是缺少發現:以小說家之眼捕捉素材的書寫技術」,當中提問地景寫作對於地方觀光或地方歷史的重要與政府好像不是很重視的參加者
這是飛芽對您這個提問的解答,飛芽邀請您「要不要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嘗試看看呢,這個世界正在改變」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0則留言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