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美軍牙醫單槍匹馬幹掉98個日本兵,卻過了58年才獲得榮譽勳章

毛毛 | 2024-08-31 09:14:15 | 巴幣 42 | 人氣 1283


指揮官撿到寶

年僅 23 歲的猶太裔有為青年:班傑明.路易斯.所羅門(Benjamin Lewis Salomon),於 1937 年從牙科醫學院畢業後,在洛杉磯開一家診所,經營得有聲有色。1940 年,他被徵召入伍,隸屬美國陸軍,從二等兵開始當起。值得一提的是,班傑明在操作小型武器方面頗有天賦,指揮官稱讚他是一名「全能士兵」(the best all-around soldier),不到一年就被提拔為中士,帶領機槍班。

後來,他被分發到陸軍的牙科軍團,官拜中尉。從各方面來看,班傑明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優秀棟良,而且樂於助人,這也讓他在 1944 年時晉升到上尉,並被分發到第 27 步兵師。在美國向軸心國宣戰後,1944年 6 月 16 日,第 27 步兵師前往被日軍佔領的塞班島。這是班傑明投入的第一場戰鬥──也是最後一場。

傷亡慘重的塞班島戰役

塞班島是馬里亞納群島的其中一座島,位於台灣、菲律賓的東邊,距離台灣大約 2800 公里。塞班島的面積將近 120 平方公里,跟澎湖縣、新北市新店區、台中市太平區差不多。小歸小,但非常有戰略意義。佔領塞班島就能讓 B-29 超級堡壘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也能切斷日軍的補給線。所以對雙方來說,都有不能輸的理由。根據英文維基的資料,同盟國為塞班島共投入超過 94000 名將士。日軍則有 31000 多名守軍,其中有 80 幾輛坦克、至少 50 門大型火炮…...但防禦工事只完成海灘的部分,島上的其他工事則因為補給遲遲未來而無法如期完成。

塞班島戰役的序幕從美軍的優勢空中力量開始──200 多架地獄貓戰鬥機進發塞班島,摧毀 130 多架日軍的飛機。接著是戰艦的輪番轟炸,從距離塞班島 8.9 公里的位置開火,整整炮擊了兩天。盡管火力如此兇猛,日軍在海灘的防禦工事仍沒有受到什麼損害,這讓在 6 月 15 日搶灘的 8000 名海軍陸戰隊吃足苦頭,光鞏固沙灘就花了快一天的時間,死傷超過 2000 人。隔天,第 27 師才登島,支援海軍陸戰隊。由於沒有什麼牙科工作,因此班傑明自願到前線接替受傷的外科醫生,沒日沒夜地忙著。

隨著美軍的步步進逼,日軍漸漸敗退。6 月 19 日,日軍只剩下一半的人馬,不得不撤退到塞班島的正中心,利用地形優勢與美軍纏鬥。不過美軍配備火焰發射器,朝洞穴裡狂噴火;或是用炸藥封住洞穴的出入口。在補給品逐漸耗盡、底下官兵越來越少的絕望情況下,齋藤義次指揮官命令剩下的 4300 名士兵──其中還有手無寸鐵的平民──發動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萬歲衝鋒攻勢。

日軍的最後攻勢

7 月 7 日凌晨 4 點多,瘋狂的日軍傾巢而出,拿出所有能派上用場的武器進攻美軍陣地。此時,身在島嶼西北方塔納帕格沙灘(Tanapag)的班傑明仍然在馬不停蹄地救治傷兵。面對突如其來的攻勢,準備不周的美軍無法守住防線,陣地一個接著一個失守,敵人的吶喊與我軍的哀號此起彼落。盡管大軍壓境、醫療站離前線不到 50 公尺,班傑明依然堅守崗位,能救一個是一個。

然而,殺紅眼的日本兵已經來到了醫療站,用刺刀毫不留情地猛刺醫療帳篷外的傷患。班傑明立刻放下手術器具,拿起一旁的 M1 加蘭德,射擊毫無良心的日本兵。解決掉敵人後,班傑明想要回過頭繼續手術,卻又發現兩個日本兵朝他衝過來。他再次拿起步槍反擊。這時,四個日本兵躡手躡腳地從四周匍匐進帳篷裡。班傑明踢掉鬼子手裡的刀,隨即開槍,接著轉過身對付第二個日本兵。班傑明拿出刺刀,刺死第三個入侵者。但是第四個日本兵卻讓班傑明陷入苦戰,兩人扭打在一起。班傑明用槍托猛砸日本兵的腹部,讓後者倒退三步。躺在病床上的美軍士兵見此良機,忍住疼痛拿出手槍幹掉日本兵。

雖然剛剛才歷經生死關頭,但很快就冷靜下來的班傑明意識到再這樣下去,醫療站裡的傷兵將無一倖免。他立即下令所有能動的傷患即刻後撤(推測可能有 30 幾名),自己則留下來掩護戰友。

班傑明說:「我會拖住他們,你們趕快撤退到安全的地方。我們之後再見。」

那是傷兵們最後一次聽到班傑明的聲音。

陣地裡的最後一位美國人衝出帳篷,架起防禦工事裡的 M1917 重型機槍(原本操作重機槍的 4 位美軍皆陣亡),朝從四面八方湧入的日軍傾瀉子彈。即使敵眾我寡,班傑明也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專心致志地扣動板機。槍聲大作,憤怒的機槍彷彿巨龍,從嘴裡噴出的火焰一刻也沒有停歇,盡最大努力阻止敵人前進。班傑明身中數槍,但依舊憑著過人的意志力咬牙苦撐,因為他知道如果倒下了,就再也沒有人能幫助那些傷兵。他要爭取時間,哪怕只有一秒鐘也好──

班傑明英勇作戰,卻無法獲得榮譽勳章

7 月 9 日,歷時 24 天的塞班島戰役大致結束。第 27 師損失慘重(二戰時死傷超過 6000),這段期間重整態勢,直到 1945 年才回來打沖繩戰役。筋疲力盡的美軍回到前線醫療站,找到了早已斷氣的班傑明,以及圍繞在他四周的 98 具鬼子屍體。班傑明死前中了 24 槍;並從血跡判斷,他還移動了四次起碼 40 公斤重的機槍以尋求更好的射擊視野,最後因失血過多而亡。而在班傑明死後,喪盡天良的日軍還拿刀猛刺他的屍體,一點也不懂什麼叫尊重。報告指出班傑明那殘破不堪的遺體有多達 76 處的傷口,得年 30 歲。

在這場戰事中,齋藤義次指揮官切腹,超過 3 萬名日本兵戰死;美軍則有 3100 人陣亡、13000 多人受傷,是當時太平洋戰區裡死傷最多的戰役。塞班島的淪陷讓東條英機首相下台,軍隊也不得不重新審視戰力,還預先強制撤離了超過 35 萬名學童,把他們趕到鄉下好躲避美軍的轟炸。至於美軍,則認為往後的戰役如果都像塞班島這樣慘重的話,那麼屆時打入日本將有超過 50 萬名將士戰死。順帶一提,高傷亡率也有可能是美軍決定不入侵台灣的原因之一(詳見 Operation Causeway)。

不管是誰看到班傑明的英勇行為,肯定都認為他能獲頒榮譽勳章。但是當時指揮第 27 師的少將(George Griner)卻不這麼想,他認為根據《日內瓦公約》,醫護兵不能攜帶武器參加戰鬥──盡管班傑明當之無愧。意思就是如果班傑明今天不是醫護兵,那少將鐵定會幫他爭取榮譽勳章。

有位歷史學家(Edmund G. Love)很不服氣,回國後寫了一篇關於班傑明的報導,描述他在塞班島的英雄事蹟。雖然沒親眼見過班傑明本人,但歷史學家認為如果連班傑明都不配擁有榮譽勳章,那他實在不知道還有誰能配得上此殊榮。很巧的是,班傑明的父親正好從廣播裡聽到這件事,於是寫信給陸軍。當時的戰爭部長在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便指派下屬重新調查。

《日內瓦公約》是有規定醫護兵不可以主動攻擊沒錯,但班傑明今天是被動防守,他操作重機槍是為了掩護受傷的戰友撤退,阻止日軍殺害傷患。雖然證據十分強而有力,但因為已經超過了二次提交的時限,因此不得不否決班傑明的聲請案。許多人仍不放棄,不斷嘗試讓班傑明獲得應有的榮譽,但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唱反調。

一直到 2002 年 5 月 1 日,布希總統才追授班傑明榮譽勳章──遲來了 58 年,真的等太久了…...在美國的頒獎史中,只有三位牙醫獲頒榮譽勳章,班傑明正是其中一位;猶太裔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頒榮譽勳章的也是只有三位,而他這麼剛好又是其中之一。

「所羅門上尉冒著生命危險,展現出的英勇無畏遠超軍人所應負的職責…...那非凡的英雄氣概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堪比軍隊的最高美德,並為自己、他服役的單位、美國陸軍贏得了至高榮譽。」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