骯,沒錯,教壞孩子的不是電影,而是不會教孩子的父母[e34]
大家好,我是剪刀。
八月二十六號這天,小弟有幸終於能抽空跟朋友去電影院觀賞《角頭:大橋頭》,如同標題所言,這部電影就是為了給未來要上架的角頭影集鋪路,該有的暴力動作場面有,而且這次做得比《角頭2:王者再起》更大,該有的兄弟情誼刻劃也有,甚至於前幾作中較為少有的家庭刻劃也都有完整呈現,該有的江湖道義情節當然有,只能說就是因為這點才導致本片更像是一部將近兩小時的預告片,但我想細聊的是這部作品在整個系列作中起到的作用究竟為何,以及全系列的劇情順序解析跟未來對於要上架的影集該有什麼樣的期盼,以下文章當然包含劇透並簡稱《角頭:大橋頭》為本片,會害怕暴雷的捧由建議直接先去看完本片再來看這篇文章。






八月二十六號這天,小弟有幸終於能抽空跟朋友去電影院觀賞《角頭:大橋頭》,如同標題所言,這部電影就是為了給未來要上架的角頭影集鋪路,該有的暴力動作場面有,而且這次做得比《角頭2:王者再起》更大,該有的兄弟情誼刻劃也有,甚至於前幾作中較為少有的家庭刻劃也都有完整呈現,該有的江湖道義情節當然有,只能說就是因為這點才導致本片更像是一部將近兩小時的預告片,但我想細聊的是這部作品在整個系列作中起到的作用究竟為何,以及全系列的劇情順序解析跟未來對於要上架的影集該有什麼樣的期盼,以下文章當然包含劇透並簡稱《角頭:大橋頭》為本片,會害怕暴雷的捧由建議直接先去看完本片再來看這篇文章。
首先,是我個人對預告片的某些情節判斷錯誤,然後如同之前幾部角頭都會有的同樣問題,那就是電影上映前的釋出的預告片跟MV,有些情節並不是這次本片中的情節,而是提前將某些影集中的情節放在這些物料之中,我原先以為本片是將先前預告過的影集打散重組成電影,但現在看起來確定還是會有影集,這部大橋頭的作用就是在影集之前必須有的前情提要,影集的故事肯定會聚焦在本片後,如果沒有本片並且將本片的所有情節全部塞在影集裡面,雖然還是可行但可能聲勢不會如同本片宣傳期那麼浩大,至於我是哪些情節判斷錯誤呢?由於之前的角頭聚焦在北館這個勢力之中,因此預告片中搶賭場的情節仍然在電影中有出現,但實際上並非是北館的賭場而是北城的,只能說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北館是主角確實是我的誤判。
其次,本片確實是在整個系列最開始的時間節點,有很多勢力跟人物都不同於先前系列作品的定位,總之本片是系列最開始的劇情,阿慶、宗保跟潘帥都還沒加入北館,吃書的部分是「胖達」在第二集的角色介紹是青少年時期翹家後跟著已經加入北館的阿慶,但第二集也沒詳解北館五虎的背景所以無傷大雅,應該也沒有像我一樣無聊就在翻幕後花絮、刪減片段跟劇照的普通觀眾,然後是一直都沒啥台詞的北館四小龍在本片中連個影子都沒看到,可能是因為本片的要角真的太多了,所以把一些客串或邊緣角色剔除,連搞笑擔當C哥都沒出現,只希望影集版能看見這些角色的身影。
再來,是先前那篇文章就硬要靠腰的一件事情,雖然知道是檔期問題以至於仁哥的角色在浪流連中由柯叔元演出,但本片我們看到更年輕更衝動的仁哥仍由王識賢演出,我只想問有沒有一種可能推出一個只讓王識賢回來演仁哥的浪流連,抑或是將浪流連那部片另做成一套系列當成平行時空的外傳看待,因此簡而言之,全系列的觀影順序為:大橋頭→影集→浪流連→角頭2→角頭1,撇除一些吃書的話,角頭這個十年IP也是少數臺灣國片中真成了系列作品的一套電影,期望這個IP未來的新作可以越來越好吧。
然後,個人看來本片的劇情聚焦的重點不像前幾部都只有著重在人情義理,而是在之前幾部作品中鮮有提及或是輕描淡寫的「家庭」部分,前面幾作給人一種他們所屬的角頭勢力那種庄頭情誼基本代替了家庭的功能,不過本作中無論是阿猛跟潘帥親生兄弟之間以及阿慶、宗保這樣形同兄弟的小家庭,還是KO桑以及文正對麥可護犢之心那樣的傳統黑道家庭,從中能夠看出無論是阿猛試圖要改變兄弟們生活的奮不顧身,抑或是KO桑縱使身陷毒癮仍要保住自己獨子的心態,本片中的麥可一切行為動機都能總結為「替母親出一口氣」的概念,當然太過衝動想要出這口氣,使得各大角頭勢力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能理解老一輩想要穩定但新一代想要往前衝的這個衝突感還是存在的。

當然說到角頭系列最重要的情節核心仍然是兄弟義氣,我們也看到小時候率真的麥可與年輕氣盛的清楓之間那股兄弟情義,卻因為現在麥可的衝動與野心導致兩人關係破裂,從而引發了第一集時的衝突,且在第二集時如同水火不容的仁哥與憨春在本片中也有著良好的互動,完全沒有第二集時的劍拔弩張,兩人關係破裂的劇情應該會在影集中描寫到,畢竟在浪流連中仁哥滿月酒時憨春並未出現,而本片中唯獨只有蠍子這個角色從頭亂到尾,相較於第二集出現的壞壞雖更冷靜但也更瘋狂,就連禍不及家人這個最基本的江湖道義都置若罔聞,從而引發了劇情中後段的悲劇,本片淚點基本全由阿猛這個角色貢獻,最後片尾彩蛋更是有東門幫喜爺露出陰險本色的橋段,整體而言劇情上我是猜的八九不離十,令我意外的是東門幫中有個由潘俊佳飾演的角色,我如果沒記錯這個角色應該是北館C哥的手下才對啊,看來又是吃書把這角色吃掉了。
當然說到角頭系列最重要的情節核心仍然是兄弟義氣,我們也看到小時候率真的麥可與年輕氣盛的清楓之間那股兄弟情義,卻因為現在麥可的衝動與野心導致兩人關係破裂,從而引發了第一集時的衝突,且在第二集時如同水火不容的仁哥與憨春在本片中也有著良好的互動,完全沒有第二集時的劍拔弩張,兩人關係破裂的劇情應該會在影集中描寫到,畢竟在浪流連中仁哥滿月酒時憨春並未出現,而本片中唯獨只有蠍子這個角色從頭亂到尾,相較於第二集出現的壞壞雖更冷靜但也更瘋狂,就連禍不及家人這個最基本的江湖道義都置若罔聞,從而引發了劇情中後段的悲劇,本片淚點基本全由阿猛這個角色貢獻,最後片尾彩蛋更是有東門幫喜爺露出陰險本色的橋段,整體而言劇情上我是猜的八九不離十,令我意外的是東門幫中有個由潘俊佳飾演的角色,我如果沒記錯這個角色應該是北館C哥的手下才對啊,看來又是吃書把這角色吃掉了。
最後,就是影集版的預測,本片最後決戰時刻是由仁哥率領的北館、憨春率領的北城以及後來前來救援麥可的頂庄,圍攻意欲復仇的麥可所率領的大橋頭,還有著在背後試圖操控一切的東門幫,都會是影集當中劇情發展的重點,在本片最後北館五虎初見雛型,由於在械鬥中蠍子烙跑,以至於阿慶無法替阿猛復仇,因為憤怒而轉頭揍了圍困阿超的大橋頭成員並將其扶起,雖然在浪流連中兩人還是有在暗中較勁,但也讓五虎這樣的團體,有了前面幾部作品中那種兄弟情義的開端,至於他們的情誼如何加強也可能會是影集版的重點,角頭系列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由於整個系列最開始的第一集與第二集劇情重點都著重在北館跟頂庄,因此這兩個勢力肯定也還會是正方角色,至於其他勢力的發展與站邊(尤其是東門幫)則多半為反派,說的也夠多了,喜歡這個系列的觀眾我還是推薦去電影院看的,以免之後看影集時不曉得誰是誰,至於不喜歡這系列的觀眾也別抨擊了,尤其說會教壞小孩的,本片分級為限制級,依照臺灣電影分級制度限制級是未滿十八歲禁止觀賞的,誰家好人不帶孩子去看蠟筆小新電影版而去看角頭的?
本文章中使用的圖片版權屬於角頭官方及製作方,如有侵權我會刪除相關圖片,並且最後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期望大橋頭票房長紅,我還想看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