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書評】《劍與妖異的幻想譚》第一卷──我也想有一位善解人意的青梅竹馬 原作:翔君

夜臨 | 2024-08-06 13:36:09 | 巴幣 222 | 人氣 132

大概是兩個月前,我讀完這本由翔君撰寫的《劍與妖異的幻想譚》第一卷,當時我有在故事留言區做了回饋。如今正好有空,就把東西整理一下,增補內容並跟大家分享。

本作的故事概要為,許空仁是一位紅髮少年,同時接替失蹤的父親成為退魔師事務所的所長。所謂的退魔師,是需要跟妖怪、魔、殭屍等這類異於人類的存在接觸,並且達成委託人的願望。一個人完成所有任務的話有些吃力,幸好空仁有一位搭檔,她是一位有著白色長髮的狐妖女孩,名為紀紗月。

就在某天,一個叫做何光依的女孩上門委託,希望兩人尋找消失的使魔,故事也揭開序幕。

以下則為個人感想。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腦袋能很快地反映出畫面,在行文上,本作使用的外觀描述、環境描述,以及整體的敘述方式都促成這樣的效果,屬於本作的優點。不過,在行文方面其實也有其他能注意的點,這個放到後面再談。

在角色設計方面,則採用很王道的設定為模板,像是接替父親擔綱重任,身邊有不同種族的女孩作為搭檔,而在下一卷,也會有新成員加入,總之就是很王道的設計。

關於這個方面,其實王道沒有什麼不好,反倒很容易讓人能接受,而要注意的,其實也就是要在王道的設計當中,如何加入自己的巧思,像是人物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平常個性怎麼樣,但會因為事件、或是什麼場合,產生什麼轉變,總之多挖掘一點角色的細節,讓這個人物成為更加獨特的存在,會是一個值得發展的方向。

而在劇情構成上,有需要注意的點,那就是鋪陳是否足夠,以及一些演出的方式是否足夠滑順,更合乎邏輯。

具體而言。

在抓走使魔的敵人刻畫上,故事中目前只由一幕來鋪陳,顯得有些不足。

其實可以多塞敵人所面對的處境,受到周圍的人看不起,連帶影響到他跟身邊的人之間的相處。而有了這樣的描繪,在後面的戰鬥中,他說出的犯案理由也會更有說服力。

另外,主角團跟敵人陷入苦戰時,男主請女主先用結界阻擋敵人攻擊,並且在結界內跟光依對話,這樣的演出方式就有點奇怪。

畢竟這就好比請別人先撐一下,沒什麼別的策略,只是想講話。讀起來就會感覺怪怪的。

而這樣的演出方式,如果調整為,男主一邊用武器阻擋敵人的攻勢,在行動中一邊用話語說服光依,讓其振作,這樣的接法會比較順暢。

而同樣的,男主打到一半還回頭跟光依說「沒事的」,甚至聽到光依的呢喃,這也有點古怪。

會讓人覺得戰鬥不看前方真的沒問題嗎?或許能針對這點再稍微調整一下劇情細節。

在結構上,本作其實有按照結構走,不過安排的戲份,也就是劇情不夠充分,所以整體結構會顯得有點空,補足劇情之後,應該會讓人感到更為豐滿。

透過角色之間的互動,角色背景的陳述,以及事件的鋪陳和演出,填入適當劇情,這樣的劇情構成以及分量的掌控,都可以再思考一下。

講回行文。總共有兩項可以講的。

其中一個是「要釐清哪方面是重點」。

在讀者閱讀文章時,都會有所謂的重點。

像是,是不是有足夠畫面感(這個本作有注意到)、還有女主角是否有可愛的行為和表情、戰鬥場面的刻畫是否足夠生動,或者對戰時,兩邊有沒有鬥智、鬥技方面的來回、情感敘述是否能讓讀者感受到角色的想法,並且獲得共鳴。

以目前來說,本作的行文方式顯得平鋪直敘,也就是「單純把事情講出來」,卻缺乏「敘述與節奏的輕重緩急」,這樣久了,讀者其實會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我在閱讀時始終會有這種感覺,但當時也說不上來,就是感覺怪怪的。

而如今要具體比喻的話,就是在關鍵場合,例如:在描繪女主角可愛的地方時能多寫一點,內心也多刻劃一下。

如果有看漫畫的話,可以發現漫畫中女主角露出可愛的表情時,那肯定是用特寫,以大的畫格呈現,也就是強化重點,同時為讀者服務。

這樣故事讓人感受到的精緻度就會大幅上升。

接下來談談第二點,也就是對白與台詞。

本作的對話都十分淺白,幾乎是我手寫我口,這樣的優點是能讓人很快吸收,但相對的,也會缺乏深度。

在這裡要提一下,台詞與潛台詞的概念。

所謂的台詞,是角色實際說出口的話。

而潛台詞,則是角色內心所想的:他真正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

這樣講起來,好像很接近,但其實有所不同。

我們人在實際對話時,並不會真的把內心的話毫無保留、一模一樣地講出來。

這邊舉個實際例子。

倘若媽媽用力打開你的房門,要你假日打掃房間,然後你穿好外出服,冷淡地回答:

「我出門了。」

這時,你表面上表達的是「自己要出門的事實」,但內心其實是在說「煩死了,我現在不想整理啦」。

而那句「我出門了」是台詞,而「煩死了,我現在不想整理啦」則是潛台詞。

先釐清角色的「潛台詞」,並且選擇適當的「台詞」呈現,兩者的差異就會形成對白上的深度。反過來說,我們經常會去探討一個人說話背後,內心的真意,這也是在從台詞,去解讀出對方的潛台詞。

日本有句話叫「月色真美」,以此借代「我喜歡你」,也是經常能聽見的例子。

以下從故事中具體舉例。

原作:

「我買了風之亭的季節限定蛋糕,你再不起來我就要自己吃掉了喔。」

這邊是女主角打算叫男主起床的一幕。

而這句話等於我手寫我口,由於過於平鋪直敘,所以沒什麼特別的。

倘若稍微轉個彎,做一點調整:

「太好了。既然如此,我就能一個人享受風之亭季節限定的蛋糕了。」

我們能知道少女真正的用意是想叫男主起床,但她如果用另一種說法呈現,刻意用另一個的說法來逗弄男主角,這樣的對白互動就能形成深度。

也就是說──

台詞:太好了,我能自己享受蛋糕。(像這樣故意用壞心眼的說法。)

潛台詞:你快點起床啦。(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在表達潛台詞的時候,倘若能拐個彎,考慮用怎樣的台詞會更加符合現實,以及怎樣的內容會更有趣,都是值得打磨的地方。

在閱讀故事正文時,光看台詞就會明白作者是否明白這樣的概念。

而之所以在意這點,是因為我們平常說話,也都是用這種方式,以此呈現出的故事和角色互動,也會比較自然。

總體而言,我覺得本作有趣的地方是在某些比較套路性的對話,像是男女主角互相拌嘴吐槽的場面,有時總會跳出來幾句蠻好笑的句子,雖說其他部分的對話可能有點淡薄,但在ㄧ些經典橋段依然能戳中讀者。

而在架構上,由於比較簡單,讀者能能很輕鬆看完,也算是優點。

倘若在對白上、敘述上更明白輕重緩急,並且注意一下劇情演出的方式和份量,我想故事整體的精緻度和讀起來的爽快感也會提升很多。

有興趣的朋友,或許能參考看看。




1則留言

2024-08-06 14:17:38
阿悠沒看這部,所以不知道這麼說適不適合
關於潛台詞的部分,是不是也要看作者想要塑造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作者想要表現的不是女孩俏皮的一面,也就能了解為何台詞比較「直」了?
除非少女就是真的皮皮的,說要自己獨吞蛋糕確實比較生動活潑~
2024-08-06 14:30:33
應該這麼說好了,我那個只是舉例。而倘若本作中每一個角色都是用非常「直」的對話來寫角色,就會一種怪異感。而在知道這一點的情況下,在台詞上能根據人物各自的性格做出變化,讓各個角色都能表現出他們的特色,這才是最好的運用手法。而舉例不過是讓大家知道可以用怎樣手法調整台詞而已w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