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4 GP

日本京阪神遊記

作者:風乎│2024-02-02 20:40:44│巴幣:2,151│人氣:96
10日漫遊日本,紀錄成文,靜思暢想(圖多~)
平等院:
平等院外部占地廣大,可惜的是,這次我們沒有趕上紫藤花的季節。到了之後淡紫的花色已然黯淡,殘留些許念想。若是全盛期的花期,想必會更加漂亮。同時,這也是我們來到日本第一個探訪的景點。該怎麼說呢,且不論日本人保留古蹟之完整,想必是花了不少心血在維護。整體規劃井然有序,一入眼便看到了中央的古老建物與蔥蔥鬱鬱的樹影倒映於湖水之上,光是外部的風景,便足以讓人感到滿足與欣喜。日人擅長營造生命的活躍與周遭景物之融合,形成一幅令人震懾不已的風景畫。平等院鳳凰堂矗立中央,拜觀是另外需要費用,大殿供奉阿彌陀如來及雲中供養菩薩像 ,內部有日文講解,若是有一定日文基礎的遊客,想必是一大亮點。但是光是看著內部的物件以及斑駁的時代痕跡,就算聽不懂講解,或許也能體會到時代的意義與變遷,令人心生敬畏與緬懷古風。



宇治上神社:
不知道各位觀眾是否有聽說過日本的祈神禮儀。先是鞠躬二次,後是拍手兩次,最後則是鞠躬一次收尾。宇治上神社的旁邊有個宇治神社。裏頭就有寫著我所描述的祈神禮儀,同時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日本的這種禮儀。相比於在平地的平等院,宇治上神社則是隱於山中,沒有太多遊客的叨擾。內頭不大,進去繞個一圈便出來了,如何用小空間,躍然成為世界遺跡。群峰環繞山中小憩,若是不像一般遊客踩點匆忙,此處則不失為一處寧靜聖所。心靈的平靜在現世已是難能可貴,偶然悠閒的思緒此刻聚焦於此。閒者足以自娛,則此處即為樂園。


源氏物語博物館:
如果你有讀過且喜歡源氏物語的故事,想必這間博物館會讓你感到無比熟悉與興奮。這間博物館也可以看得出日人對他們偉大名著的重視程度,簡單來介紹裡面的環境好了,首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收費的地方,採取機器收費的方式,很是方便。往右走則會看到館藏物品,大多是與源氏物語相關的文獻與紀載,不熟悉的人看到這些圖片與文字,也能漫遊於文學之海中,這就是博物館存在的意義。最讓我驚喜的,其實是入口處左邊的空間,他們有特別設置一個能夠觀賞源氏物語相關影片的地點,相當於是一個觀影室的概念。這對沒有接觸過或是所知甚少的觀眾無疑是一大福音。影片簡潔有力,既能帶你走入文學的世界中,也不過份難懂,文學影片化無疑是成功的設計。舒適的空間以及自由的文學想像空間,想來體驗的人可千萬不要錯過。


伏見桃山城
從車站出發,沿著山路一路爬坡,大約十五分鐘抵達,可以說是一趟運動之旅。雖然比較可惜的是,我們去的時間點,伏見桃山城已經不對外開放因此人煙稀少,也是相對悠閒。但是就算不特別進去看,光是外部便已然相當震撼。該處目前已成為一座運動公園,走進去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日式庭園,整理的相當完善,而後抬首向上看,便看到了相當氣派的伏見城。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相對完整的古城,心情雀躍自不用說,得以瞻仰山城的真面目,歲月悠悠四百年,追念歷史洪流留下了什麼,那就是感動的起源。


伏見稻禾大社
如果你是坐日本jr的旅客,想必不會錯過這個人超級多的景點。因為它就在車站的前面,交通可謂是非常方便。進去之後,先看到它的本殿,以紅色為主,黑色為輔的建築為一大特色,似乎日本很多神社都是這般設計?沿路上都是人,我們未能細看其建築的風貌,就盲從著人群一路來到日本一處頗具盛名之地,也就是千本鳥居。該怎麼說呢?一個鳥居可能是習以為常,畢竟日本大多數神社的前方都會有個鳥居,雖然說我不清楚鳥居的功用究竟是什麼?也歡迎懂得人留言告訴我。但是數量龐大的鳥居或許只能在這邊看到,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同時還有另外一件事物,那就是很多人都帶著狐狸面具,狐狸面具在門口附近就有賣,這讓我想到了百鬼夜行,很多日本的傳說,後來都被人們崇敬,希望能保佑己身。沐浴於餘暉中,斜陽映著的,鬼神與人類的愛恨情仇。


清水寺
只有深入瞻仰道地的風土人情,你才有機會接觸到日本深層的文化。清水寺的外觀沒有艷麗的色調,盡顯樸素風範,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得到藝術的真諦,事實上,如果不是踩點的觀光客,你甚至可以在清水寺內逛上好幾個小時都沒有問題。佔地頗大,隱於山林之中,人卻意外地多。你可以在裡面體驗日本的祈神儀式,可以拿著水瓢浴佛,然後就會看到很多人在那邊丟零錢進水中,初來乍到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目的是什麼呢?然而在日本待得久一些你就會見怪不怪,雖然直到如今我還是抱有如此疑惑,看著是覺得頗為有趣,有一定的新鮮感。前面一直忘記說到的一點是,日本很多神社或是寺廟的前面,都會擺有所謂的「奉納箱」,可以聯想成我們台灣都會有一個專門的區塊放祈神用的錢。既然說到這裡了,或許也可以順便講旁邊的步道二年坂和三年坂。非常多的商店,儼然成為一處市集,使得清水寺可謂是香火鼎盛,商業與宗教的磨合,少了些清淨,多了些煙火氣息。現世與樂土的碰撞,誕生出了如今的清水寺。


高台寺
此處幽深僻靜、盎然綠意滿枝頭。高台寺其實是北政所--寧寧為了他的丈夫豐臣秀吉祈求冥福所建,往後也成為了出家的北政所的居所。猶念紅塵歸隱去,此後不知年與歲。拜觀入目便是良景,綠意溫柔的包裹住了遠方隱約瞥見的建物,也輕巧的妝點了紅塵間的滄海桑田。歷史留人猜想,如今拜見的已是衣冠塚。隨著時光一路前進,奏起的白浪依舊,院內庭院在那時,北政院隱退棄權之際,或許悠然見南山,興許觸景念舊情。該等候著誰呢?就留給有情人一個浪漫的念想,沒有永恆不變的浪潮,英雄也有垂暮之時,希望記住的是璀璨的瞬間,也不能遺忘破滅的剎那。比起鄰近的清水寺,高台寺顯得更為靜謐。她不需言說,一切盡在無言中,在驚濤駭浪間,安靜地看著,平穩的無言。起高樓,樓塌了,殘留下的些許被守護的安寧,與歲月擦肩而過,落寞或許也是種幸福。


東照宮 (金地院)
說到東照宮,想來熟悉日本戰國歷史的觀眾已然知曉我們要介紹的人物是誰了,那就是最後統一日本戰國、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公。作為「忍」者的代表,家康公一路從織田公忍到了豐臣公。他當然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但他選擇隱忍,忍到最後的對手死去,他在搖身一變成為最後的霸主,可說是日本歷史把「忍」字貫徹到極致的男人。簡單介紹完家康公後,我們再看到這個景點也會覺得格外親切。走進去之後,就感受到了日式庭園的風情。林中小徑,伴著潭畔小池,最後看到了家康公的衣冠塚及絲縷髮絲。整體靈巧而精緻的風格,成功擄獲了我的心思。可能是我們去的時間太早,那時的東照宮幾乎是沒人的狀態,閒寂幽雅,正是它最好的寫照。整體不到十分鐘便可逛完,但悠閒的坐在庭園的休息處卻是它最為可貴的體驗,欣賞庭院白沙,頗臨近在高台寺的感觸,這就是歷史景點帶給人的禮物,千金難買的幽思與盪漾在心湖的餘味無窮。


銀閣寺
亂世常出梟雄,偏偏足利義政又是這般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將軍,在治政的能力上自然是受到了很大的質疑。若他不是將軍,而是文人,想必是名滿天下。但他若非將軍,恐怕也無力庇佑有能力的文人雅士,有時世事就是這般,非善非惡,難以判明。銀閣寺的前身,其實就是義政公的臨時居所,後世將之改造成了慈照寺(銀閣寺)。走入銀閣寺後,初映眼簾的是一幅大型的枯山水,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了所謂的枯山水,或許這就是風雅。明明無水,卻稱之為水,要的就是那個意境。文化就是如此展現在常人眼中,興許又與義政公所想的不同,這便是史之有趣,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萬里奔騰之水,無風之際,卻又平靜如斯,真是變化莫測。來到後山後,樹影似人影,想必看到照片才會懂得那種意趣。文學的奧妙,常常是生之奧妙。懂得生之人,便懂文學真諦。山間小徑間,盡付笑談中,又何嘗沒發覺時代的異動?


二條城
一座象徵性的城池,其宣示意義大於優秀的城防能力。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以及新時代的開拓。沒錯,這就是江戶幕府第一位將軍所建,也就是德川家康公。它所落成的年代,家康公已是天下唯一霸主,放眼四海皆無敵人。以一座城池的規模而言,二條城可說是中上的水準,佔地廣大,應有的城防能力也不落下。此外,安土桃山城因為閉城,我無緣得見其內部風貌。但這個願望則在二條城獲得了滿足,其二之丸的內部空間保留的可說是相當完整,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進入內部先看到的遠侍之間,房間的牆面上畫了老虎之類的野獸,其餘的房間的牆面則有著牡丹花等圖示,看的出古時生活的痕跡與點滴,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房間,房間內有很多人偶做的官員以跪姿向最前方的人行禮,我想那就是威嚴的象徵,也是這座城池最大的目的之一。來到戶外,古時的城門以及防衛性的櫓都看得出花了相當心思在維護,也立了個上頭寫著大政奉還的石碑,權力的興衰都在這座鄰近京畿的城池,我想這就是因果循環,若是櫻樹滿開,城外的護城河伴著櫻瓣入眠,榮辱再無分別,悠悠長河終將沖淡一切。


金閣寺
通常金色帶給人的感覺會是什麼呢?若捫心自問,或許便是華麗、高貴但屬於俗世觀點的美,用在樸實無華的佛寺,似乎就產生了些許違和感。歷史上著名的例子,除了此處,便屬千利休的黃金茶室。明明是侘寂的代表,卻使用了華美而令人心生憐愛的濃重色彩。明明兩者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彼此卻結合的恰到好處。真正自由的心,是不會被拘束的。世上萬物都是相應的觀念,沒有絕對的美醜,也沒有絕對的對錯。鏡池,雖然是外部的變化,但能看到什麼卻是由心所造。在靜態的寺廟背後,藏著萬物搖曳的生機,那座引人遐思的金寺,若有似無的引導著落葉飄落與新生的嫩芽,卻是再無煙火,洗練了一身塵埃,此刻此景,便是現世。靜下心待在擁擠的人潮內,能看到寂靜的風情嗎?能看見殘留於時代中的古韻嗎?或許我們能將思念投注在鏡池中,興許就會泛起漣漪,使心得到迴響,與徜徉於這片時空的自身,偶然的巧遇。


建勳神社
優美的風景坐落於小山丘之上,從鳥居行進便是健行的開端。登高一呼,便覺心情舒暢,妙不可言。「人間五十年,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寥寥數言,卻好似千言萬語積於心中不得不發。沒錯,這就是敦盛,也是這裡要介紹的主角-織田信長公最喜歡的能歌。建勳神社是天皇為追念信長公所建的神社,我想他會大笑著說:「這又何必呢?」不限於框架,自然也沒必要成為框架中的神。五十年已經足夠精彩,又何必為假設的如果悲嘆呢?能想像當他打著節拍,高唱敦盛時做好的覺悟。「這樣就好了,這樣就足夠了」,反正已經奮力一搏,就算失敗了也不可惜。能夠如此豁達的面對人生,如夢似幻卻又無需貪求更多。看著手上的敦盛明信片,不知紙筆可否承載的了這份感情?若是無力記述,便聽微風的呢喃吧,生也無常,死亦何悲?


大德寺
若要在京都論禪茶,恐怕不能略過此處。禪的意境本就有無窮妙用,在文化的薰陶下更是將其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明明離市井僅有一步之遙,你卻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無上的園中靜謐。修行在紅塵俗世間,看遍人生百態。既是俗人的樂園,也是修行者的聖地。可以靜靜地坐在其中一個子園看著枯山水一個下午,也可以走入歷史的洪流中,參拜戰國武將的墓地以及參訪千利休所建的茶室。結合了宗教、文化、政治的多重色彩,使大德寺成為不落窠臼的多元禪寺。或許你可以想像坐在不到四坪大的茶室中,品嘗著此生最難忘的甘露,何等風雅而閒寂的時光。波濤四起,處變不驚,脫離了人生這場局,也能跳脫於物外。看吧,此時譜寫默然,物我兩忘。


嵐山小火車
相較於市區的喧囂,我更喜歡這裡的寧靜。如果你有搭過台灣的阿里山小火車,雖然那對我而言是久遠的記憶,我想應該頗為相似。如果要與日本的地鐵那些新型交通相提並論,嵐山小火車可能更偏向過去的火車,有著鳴笛的巨大聲響,煞車時也有很強烈的摩擦音。復古而令人懷念的滋味,就像回到了過去,那個還青澀的自我。坐上火車後,開放式的窗戶,你可以感受到甚是喧囂的風兒從你的臉畔吹過,頭髮揚起,思緒也隨之漂游至遠方。速度不快,但是有種微妙的匡噹匡噹顛頗感,這就是山區小火車的特色吧。穿過隧道時,撲面而來的黑暗剝奪了些許視覺,卻有種令人懷念的安心感。希望自暗影中誕生,微光在心中閃耀。源自自然的救贖,小火車順著光影變化流動,帶著希望奔馳向前,何必掛懷我等曾經留下的痕跡,順其自然即可。


常寂光寺
雖然不是在楓紅滿天的秋季到來,也因綠樹成蔭而能愜意的漫遊於此。僧人低沉而悠遠的誦經聲於此地顯得更為寂靜。甫一進寺,便將心寄放於此,我想放鬆是反射性的結果,就算再急促的靈魂也能於此得到片刻安寧,如同魔法一般,從容地施放。我們停下腳步,才發覺自己錯過的事物何其多,渺小如己身是否也能看到花的開落?我們選擇性地去看、去思考,在眼下這個紛亂時節中,我所期許自己的將來又會是什麼?放慢腳步,我才能看見自己,以及被我忽略掉的種種美好。
爬上步道後,整體莊嚴而肅穆,綠意肆意的爬上了巔坡,不知名的小花隨意的舒展著自身的身姿,無知的我們走向了多寶塔,此時無知勝有知。只需去感受,升騰於一切意義之上。辨別聲音的伊始,誦禪聲、空山跫音、鳴囀聲,形塑了我於此刻的一切認知,這是知識所無法觸及的領域,是自然帶給靈魂的悸動不已。


竹林之道
竹林的密度與高度使其成為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蹟,對我而言,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竹林,幾乎足以遮天蔽地。裏頭涼爽舒適,再沒有外頭艷陽高照的苦悶之意。身處其中,溼潤了這片山林,彷若無際廣袤的仙所,神清氣爽的念想油然而生。潛入陰影中,自在穿梭於林野之中,步伐自主的輕快起來。

風聲彷若奏樂一般,於竹林中翩翩起舞,停下來的節點是生機所無法接觸到的聲響,順著孟竹點起了節拍,此若非自然饗宴,又有多少能如此自由享受其中的聲響。短短幾里路,卻是如傳聞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真可謂一場奇遇,彷彿融入了靈魂,平穩了心境。若是先前還不能理解「無竹令人俗」的眼界,心境也不可稱之為開闊,走完這趟竹林之道,或許能夠稍稍了解迷離於人間的我們,嘆息於人間種種稀奇處,卻不能理解自然本音之色,與孟竹響徹人間的當頭棒喝,迷惘的我們可曾明白?


天龍寺
若說山水如畫,春櫻秋楓,古人則謂之福地。不過我們去的時間恰逢初夏,雖未聞花名卻有著晚春時節特有的避暑風潮,打傘避炎日,抑是另有風情^^廣大的占地,光是分區便分了三區,庭園、諸堂參拜、法堂,不過我們並未入法堂觀雲龍圖,其因便是諸堂參拜之區便有了雲龍圖的拓印。若是藝術鑑賞家,想來會為之扼腕吧,不過光是拓印品之型態便已然相當傳神,真不愧為鎮寺之畫(筆者自行腦補,何謂龍,何謂游於天地之間,自在隨心,隨境而安)。庭園則是日式獨有的韻味,雖是群芳爭艷,然井井有條,不顯雜亂之感,當我坐在其中一處,看著戶外的山水,遠方有樹,彷彿拔地而起,臨水之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時而波瀾不興,時而漣漪陣陣,該是微風拂過,抑或是心潮迭起,真可謂風情萬種,澀味十足。林間漫步,不爭、不興,卻又各司其職,令遊客心生迷醉不已。

沿廊緩步前行,比之庭園風情更顯幽寂,諸堂達摩,讓我憶起此處本為禪之勝所。若言庭園乃是動之根本,室內則為靜之法要。兩相權衡之下,動靜皆宜,雖囿於一所,然使人心生豁達,又不失幽靜,實屬令人望之暢然。見不著盛季又如何?平常遇之自有它的風趣,抱持著如此心態,炎日也彷彿涼快了些許,如此便是生活,何處不歡快?看著樹影映著水面,我自為一株荒草,遊蕩於此間。


野宮神社
滾滾紅塵中,千絲萬縷帶此緣,擠身於茂密竹林,恰逢午後歸去路,竹林蔽天涼爽。人生幾求,不外乎求姻緣、健康、求學業、職場,讓我想到台灣亦有求月老賜姻緣的習俗。雖然是不同的神明,但目的竟是如此相似。我想夢過幾回,回眸數代人,神明已是將俗人的願望聽得滾瓜爛熟。如此,便將心放在有緣,自是牽得絲縷。沒有不滅的緣分,沒有不散的宴席。但聽林中颯颯聲,此刻相逢,此刻連心,便是有緣

我們想要更好的,所以向外探求,所以請神拜佛。緣一字本是虛無飄渺,又該如何求,該如何賜予?把難題拋出,難題並不會因此迎刃而解。很多人珍視眼前,但也有人欲求不滿,該如何抉擇,該如何請求,全由己身一力承擔,如此,拚過了才不會覺得可惜。有時候,選擇最適合的,會比選擇最好的還要來得重要。你的選擇呢?就留待風起帶走枯葉,相逢於新生。


豐國神社
若論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乃是歷史定理,或許也該為這位離統一天下僅一步之遙的霸者扼腕。馳騁天下,由平民而升的熾熱太陽。沒錯,他正是豐臣秀吉。這是位於大阪的豐國神社。恰好就在大阪城公園內。門口豎立著豐臣公騎於馬上的英姿,遙想那個戰亂不已的時代,平民光是逃命便已然耗盡氣力,亂世中僅有少數幸運兒憑藉努力得以發光發熱。若沒有屏棄門戶之見的明主,我想再怎麼天資卓越的英才也只能被埋沒於塵埃中。在種種機緣中,豐臣公得以逐步成長,最後成為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除了本身的才幹之外,外在的磨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舊社的豐國神社其實是在京都,大阪的豐國神社為別設。走入豐國神社後,陳舊而古樸的鳥居映入眼簾,神社周圍被樹木所圍繞,也或許是因為旁邊是大阪城,來到此處的人多是去參訪大阪城,反而參拜豐國神社的人便是寥寥可數了。我很享受那種寧靜的感覺,寧靜到讓我得以追思故往,敬重這位屢創奇蹟的英傑。他的選擇,是善也有惡。功績便由那些歷史學家決斷吧,平凡如我唯有追思,念史悠悠,時之長河,波面不興,詠起漣漪。


大阪城
恰逢雨時,我們來到了豐臣政權象徵權力之所在。先是參觀了作為城防不可或缺的大阪城櫓,雨景模糊了窗外的視野,身處和平的我們,很難體會槍的重量,乃至於奪取生命的質量。室內漆黑般的寧靜,讓我依稀見著,身為武者,時刻保持著從容的餘裕。有著對外的小孔,架設火鎗抑或是向外射出弩矢。大阪城陷落的那日,武者們體會到新武器(大砲)的威力,以致於堅若磐石的城防,竟被轟出了一大片缺口,那該是何等震懾光景。如今的大阪城已是重新修繕後的模樣。走出了箭樓,我們看見了依舊宏偉的大阪城外觀,可惜的是,如今的大阪城似乎走向了商業用途,昔日的風貌在內裡已是拆得七零八落。進入了大阪城天守閣,會先搭電梯(?抵達高層樓地區,從這裡我便感受到現代商業的力量,若是真想體驗古城的氛圍,我想應該不會有太多現代化的設施才是。

抵達該樓層後,依稀能見著大阪城舊有的樓閣,不過如今已然不是重點。大阪城天守閣宛如一座博物館,而非古城。內頭有介紹大阪冬、夏之陣、豐臣公的一生,隨後便是登高行走至頂端,彷若緊急逃生出口一般的階梯頗是冗長,隨之而來的是登高獨有的孤寂感,高度是頗為相近,但氛圍已是大不相同。旁邊便是賣些紀念品的地方,隨意的挑了幾件與利休師、古戰役有關的紀念品繪作,與這座已然高度商業化的大樓相比,成了特色鮮明的對比。


奈良公園 + 鹿
生命的奇蹟源自於理解與接納,雖然早已耳聞奈良鹿的名聲,不過到了現場仍然讓我很是吃驚。提到動物的第一反應,通常都是將圈養起來,如同世界早已默認的規則場地-也就是動物園。因此我並不認為奈良的鹿會在大馬路上走來逛去,不過到了現場,我才發現我先前的認知可謂錯得離譜。更準確地說,並不只是鹿可以在馬路上逛街,甚至是當鹿要跨越車道時,車子的首要反應卻是停下並禮讓那隻鹿(如果換作是別的地方,恐怕已經開始按喇叭催促了吧)。周邊的道路、內圈的公園,皆可發覺鹿的身影,彷彿就算生而為鹿,也能融入人類,與人群共同成為這片土地的色彩。這樣的奇蹟,是源自於人類的尊重嗎?雖然可能只能從中覺知一二,但是這份友好,也引起了世界的興趣,微小的善意擴散了觀光旅行的發展,親眼所見比耳聞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到了奈良公園,周邊的商人有販賣一種給鹿吃的食物,名為鹿餅。真的是非常香的味道,外貌其實就很像是一塊餅乾,但是卻異常的香。小心翼翼的將鹿餅遞給了中意的鹿,頓時引來了一陣哄動。不要小看鹿的嗅覺,餵給小鹿後,剩下的全部擠了上來。第一次和鹿如此近距離的互動,手還不小心地被舔了幾下,真是一番新奇的體驗。

或許對奈良人而言,鹿是神聖的存在,也因此才能獲得諸多禮遇。在科學發展旺盛的今日,越來越多的未知被解開,人們對於自然也就少了敬畏之心。以人類自身的技術與力量便能達到高峰,又何必在意土地的破壞與哀鳴?儘管環保意識抬頭,但自始至終,人類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因此看到對動物的尊重與友善,甚至是願意去犧牲自我的權益與動物達成理解時,大多數的人其實是抱持著看笑話的心態去低估這件事情。古早的神聖與恐懼並未遺忘在奈良人的身上,但更多的則是轉化為更為尊重與友善的心態來看待這些鹿。人類很健忘,也很自私,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利益,是不可能驅使人類去行使這些累人的人道精神的。因此來到奈良,我們會感到新奇,甚至驚嘆。但是回到自己的家鄉,離開這片土地後,這份良善並沒有對我們發揮太大的作用。或許我們該去理解的是自身,接著則是要如何做才會讓自身懂得敬重這片土地?如果連覺察自我都無法做到,更何談覺察並理解這份友善。


東大寺
如果遊歷奈良,興許買張一日奈良的公車票會是不錯的選擇,從正門進入後,映入眼簾的便是東大寺宏偉壯觀的建築,於當時的我而言,猶記得當時心中頗為震撼,舒適柔軟的綠地宛如地毯一路延伸,晴日透著湛藍天色溫和的包容了四周。一直以來,我不知為何總是覺得日本的建築有種特殊的美感,卻說不出究竟是何處讓我產生這種感覺。經過了數月的靜思,寫下了這篇文章,興許我也能透過這裡來揣度一二。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我認為這片景致並非刻意營造而成,反而是配合著自然來牽動思緒,進而完成了這片勝地。

進入室內後,能看到非常高大的佛像,儘管我對宗教並不熟悉,仍可以感觸到肅穆莊嚴的氣氛。陳色古樸,裝潢也能看出經歷了悠久歲月。佛前點著蠟燭,是一種對於祈願美好願景的表達嗎?有些菩薩的身邊擺放著燈籠、植物,各不相同的設計,盡顯現人們對於神佛的尊崇,也能感受到心安與沉靜的寶貴體驗。


春日大社
山路漫漫,隱於林中,參天大樹遮去暑熱,使春色滿園。神社漆紅的欄杆因古意添了些許神秘,神社的建築主體並不算大,外頭的林間空間反而居於多數。基於我對神社並沒有基本的認識,因此也無法闡述出什麼有道理的論述。但是,我以門外漢的角度觀之,春日大社無疑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也是令人崇敬的山中神社之一。除了室外古樸、沉靜的風情外,不得不說,室內的一處空間即使是放到半年後我也難以忘懷,不過於此處,我先著重於室外風情。除了神社基本都會有的鳥居外,也有常見的石形雕像護於門外。古式燈籠有序的依次陳列,展示了日人的信仰,也不過份突兀。

接著便是我此趟旅程中最為驚嘆之處,一入室內,但覺滿室漆黑,燭光搖曳於虛影之中。如果無法想像此情此景,我會在此處放一張照片來給大家看。光是照片並無法徹底的理解當時所受的訝異之情吧,或許那是身在其中才有的特殊韻味。我僅能以文字略作拼湊,卻是無法觸及真意,實為可嘆。猶記日本三大美學之一,便是幽玄,當時讀文字老實說並不能理解其意。美便是如此,若是沒有親身體會,文字僅能帶出表面,至於其中深淺,仍是未可知。光線所產生的明暗閃爍,其中反覆沉思的,我想當時正是陰翳之感吧,並不是多麼華貴的場景,簡單的擺設映照的光影變化,如此卻是令人難忘與感懷美之神聖。


姬路城
姬路城真不愧為名城,在我此次的日本之行中去過的城池之中,姬路城是讓我最為喜悅的城池。踏入外頭的區域,映入眼簾的便是姬路城通體全白的城池外觀,保留之完整讓我備感驚嘆。山城路途,儘管光是外部的城池樣貌便已是讓我感到極為驚喜,但若要完整的體驗,仍是需要進入城池內部方能推論。那就先簡單介紹姬路城的周圍環境好了,比起二條城、大阪城位處平地的城池,姬路城作為山城,充分有著高地優勢,適合據守,在古代應該也算是兵家常爭之地。如此城池便不再只是宣示意義,而是實際的戰略要地。白鷺之名不愧於此,儘管有著歲月的斑駁痕跡,卻更添了古城乃是實際存在而使用的城池,而非擺設的花瓶。

進入姬路城大天守後,是需要沿著樓梯慢慢走上去的,儘管還蠻累的,但這無疑是給我打了一劑強心針。儘管我未能親眼所見戰國時代的城池內部究竟是長什麼樣子的,但我仍是希望越能還原古代的城池原貌越好。共分有六層樓,其中牌示皆有略作介紹該處的功能。像是武器架,應該無須多做介紹,便是放武器的所在。此外還有一處空間貼近牆壁,卻又向外擴張,該處則是作為瞭望所用。上述種種,皆是一座城池基本該有的防禦功能,儘管瑣碎,但更貼近真實,反映了戰時所需,以及當時時局的動盪性。這正是探索古城的妙趣所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策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走出了城外,姬路城還有許多小故事流傳於民間,包括菊姬令人悲嘆的故事、以及一位名叫阿菊的侍女的靈異故事。這些都是這座城池的記憶碎片,以及反映時局戰亂、反映民間的淒苦背景。或許這些傷痕帶給人們的記憶慢慢淡卻,但仍以小故事的方式記錄了下來,便是如此。不可抹滅的傷痛,興許也將昇華為對於未來的憧憬,以及不讓悲劇重演的決心。


風見雞之館
這便是此次我在日本遊歷的最後一個景點,帶著對於日本西化的好奇心,我來到了神戶的洋屋,也就是風見雞之館。如果要說我來到西方國家而非日本,或許也能緩解我當時有些吃驚的情況。我其實常常聽說日本其實西化蠻深的,但實際去到神戶的此處,根本就是日本的洋人街吧。看著屋頂上的那隻雞,我總算是明白了此處名稱的由來。不只是作為風象儀測試的機器,也是西方的信仰所致而成的文化產物。

風見雞之館的前身是一戶西方人家的宅邸,那位外國人來到日本後,便在此處安家立業。鐘擺、柔軟的沙發、碗盤、刀叉皆可體現近代建築的精神與外觀。走到樓梯後,我略一恍神,可算是知曉了為何有許多人都說fate系列的某一部作品便是以此處做為參考。我只能說,真的非常相似,可惜的是我當時並未拍攝下照片,未能讓大家看看,頗為殘念。

在地球村的現在,異人儘管不是日本本地的住民,日人仍是以尊重為主,將其設為了重要文化財。外人留下的痕跡,亦可為其吸收納用,使自身變得更為豐富而多元。文化與其代表的精神內涵一直都是日本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最大的收穫,無疑是親自踏訪,得到實證的機會,再獲得精神糧食的反饋,寫成此文,亦是對自己的期許與交代。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876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4喜歡★creampuff12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花語少女 薇爾莉特地圖繪... 後一篇:雪落寂靜(心情抒發,略含...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aron109109《童話殺手愛麗絲》
XV、黑市老鼠已更新,歡迎各位來看~看更多我要大聲說4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