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的劇情透露。
米奧琳涅,Es muss sein: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初感-上篇-
我不能生氣。是你救了我和爸爸。但是那個時候,我卻說了過分的話。我很想說抱歉,我應該說謝謝的。
為什麼你能那樣笑出來?我知道是你救了我。但是.....把人那樣啪嚓地殺死......我可笑不出來。即使正確,也不能笑!
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可不是戰爭的道具!用醫療拯救生命的鋼彈,這不是大家一起決定的嗎!
--米奧琳涅.連布蘭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
昨天(2023年5月18日)晚上--嚴格來說應該是今天凌晨--終於進行了《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的初次鑑賞。很精彩一集,欣賞的時候目不轉睛,尤其是後半段米奧琳涅回到阿斯提卡西亞學園之後的一連串開展更是讓我完全沉浸其中,整顆心都完全與米奧琳涅繫在一起。在結束《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初回鑑賞的當下,心中充滿了各種情緒。當然其中包含了對於我的大本命米奧琳涅的愛,以及因為對於米奧琳涅的愛而生的惆悵與揪心。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難以化為語言的情緒全部堆積在心頭。
和第15集的時候不一樣。在結束第15集初次鑑賞之後,我基本上就把對於第15集的考察分析&感想的架構完成了。但是第16集不同。看完第16集後,除了「果然我超喜歡米奧琳涅!」以及對於米奧琳涅和蘇萊塔的揪心之外,一大堆難以言語化的想法與感情全部混在一起,相互黏合在一起的情感的聚合體塞滿胸口。一直到在床上失去意識為止,腦海中盡是第16集的米奧琳涅以及yama的「slash」樂聲,以及莫名的空虛感。
今天(2023年5月19日)早上醒來之後,腦中也盡是米奧琳涅的身影以及AiNA THE END「Red:birthmark」,還有依然佔據胸中的難以言語化的情感聚合體,以及對於米奧琳涅的愛而生的惆悵、揪心與空虛。從早上開始到執筆至此的當下,一整天都在無法讓腦袋不去想米奧琳涅和《水星的魔女》,而且同時在大腦不斷自動聚焦於米奧琳涅和《水星的魔女》的同時,讓人抑鬱的焦躁感與空虛感又不斷湧出。作為作品第16集是完成度很高很好的一集,我也很喜歡。只是看完第16集後,連續兩天都覺得空虛與惆悵,雖然滿腦子都是米奧琳涅的倩影以及對於米奧琳涅的愛,但是,就是開心不起來。雖然沒有看完第12集後那麼嚴重,但依然又是因為靈魂深處與米奧琳涅及《水星的魔女》連結太深,所以無法自拔深受影響吧。
我本來就預想到第16集的考察&感想會不太好處理,結果實際的情況可能比我原本想的還棘手。第15集的主題是《水星的魔女》中的「世界.系統」,對我來說,要分析《水星的魔女》「世界.系統」是相對容易的事情,畢竟這本來就貼近我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而且,圍繞著第15集也有一個具體的問題,那就是「古爾是不是真主角?」。在以「世界.系統」的分析以及對於這個具體問題的回答為前提之下,對於第15集考察&感想的架構相對容易許多。但是第16集就不同了。即使我嘗試把我所想到的事情一條一條列出來,但還是總覺得心中那些混合了煩躁與空虛與寄託於米奧琳涅的思念以及更多不知該如何稱呼的情緒與想法的綜合體難以化為語言。或許是對我來說,第16集的接受方式是「比起思考,更多的是感受」?又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心和米奧琳涅太接近,以至於難以以分析的方式處理我透過第16集所得到的一切嗎?事實上,在第二季開播前,我處理「米奧琳涅該如何面對第12集C-PART之後的蘇萊塔?」這個問題的方式並不是透過分析的文體,反而是透過小說。我當時覺得,其實現在也是,唯有透過類似小說的敘事的文體才有辦法處理與傳達這其中的一切。
不過雖說如此,還是得來寫第16集。一方面是不好好面對與處理第16集我的《水星的魔女》進度就沒有辦法前進(看來我的「本周內至少看完第17集」計畫已經宣告失敗了),另一方面是如果不透過試圖語言化心中所思的話,那股塞滿胸膛又讓人坐立不安的複雜又抑鬱與惆悵的情感可能就會繼續塞在那裡。但是終究至少現階段還是覺得難以言語化,所以本文的內容可能不是寫得很好。而且,尤其是針對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之後的書寫,可能比起分析更接近敘事。這點合先敘明。也因如此,本文的標題是用「初感」。畢竟這應該是沒辦法成為我的第16集的考察&感想的「決定版」。雖然之後可能也不會特別只針對第16集再特別寫一篇(畢竟在看過第17集之後肯定就回不去了,「只看到第16集的我」也就只存在於這幾天了),但是還是先試著把在現在這個時點的我在《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中所感受到的事物盡可能言語化吧。
過長的前言結束,也該進到正題了。話雖如此,但和第13集&第14集與第15集時不同,該從哪裡下筆才好呢?實在感到茫然。總不能直接切入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部分吧。
如果以本集整體的定位來說的話,或許可以說是暴風雨前正式來臨的暗潮洶湧。更換貝內里特集團總裁的聲浪已經不可擋,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即使不想被捲入這場紛爭之中,但身為戴林格.連布蘭之女與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之CEO的米奧琳涅也無法不被捲入風暴之中。貫穿本集的核心人物,毫無疑問就是米奧琳涅.連布蘭。
心思縝密而且不輕易向人展現內心的米奧琳涅在面對不同人時有不同的態度,而在本集中就一次展現了六種米奧琳涅不同的和自己以外的外界接觸時的態度。米奧琳涅對於對於衛冕者=自已的婚約者的制度當然有所想法,但面對不信任的勞爾時,米奧琳涅用裝作毫不在乎的態度對待勞爾的試圖挖苦。在面對向地球寮找碴的宇宙住民學生時,米奧琳涅用強硬甚至或被人說是狡猾的口吻擊退了他們。面對宇宙議會聯合特務的馮・鈞時,雖然公事公辦,但多少也透露了自己的無奈與煩惱,我們可以看出米奧琳涅面對對手和得到自己信任的同伴時的不同態度。除了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米奧琳涅只會在面對信賴的對象時,才會顯像出自己的內心,而且隨著信賴程度的不同,顯現出的內心之深淺也不同。
面對地球寮的同伴們時,米奧琳涅直率地說出了「不客氣」,從米奧琳涅和地球寮成員們之間的互動,已經可以看出米奧琳涅也把大家視為夥伴了。可是另一方面,面對地球寮的成員們時的米奧琳涅也和面對馮・鈞的米奧琳涅不同。面對地球寮的米奧琳涅顯得更加卸下心理的武裝,可是另一方面,米奧琳涅也沒有和馮・鈞一般分享對於現狀的憂慮。或許,米奧琳涅也不想讓已經因為妮卡和蘇菲與諾雷雅的事夠煩的地球寮的成員們更加憂慮吧。然後,而面對蘇萊塔時,則是顯現出了自己的內心,那個不會對於地球寮的成員們所展現的內心。在米奧琳涅自己身為自己的心中信念與正義感驅使的同時,又混著對於蘇萊塔的愛以及對於蘇萊塔的擔心,還有對於蘇萊塔以及對於自己的不諒解。最後面對普洛斯佩拉時,則是毫不掩飾暴露出自己心中的憤怒。即使對於憤怒也會控制自己的米奧琳涅,對於普洛斯佩拉時是如此讓自己的情緒湧出,正是因為蘇萊塔的關係。而演釋出這樣複雜的米奧琳涅的,除了導演小林寬與劇本大河內一樓之外,直接聲演米奧琳涅的Lynn更是功不可沒。正是有這些精湛的創作與演出,才呈現出米奧琳涅複雜又迷人的個性。
本集是暴風雨前正式來臨的暗潮洶湧,當然,對於米奧琳涅來說,從在溫室中與蘇萊塔的對話時開始,暴風雨就已經開始了。即將到來的暴風雨關係著的不只是貝納里特集團內部的事務,更是對於整個世界的走向緊緊繫在一起,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地球住民與宇宙住民的關係。
在勞爾對米奧琳涅說「你不用成為獎盃了呢」時,米奧琳涅正緊盯著手機中蘇萊塔「一天三次」的來信,然後回道「那種事情,怎樣都好」。比起自己可能可以從被當作獎盃的事情中解脫,米奧琳涅更關心的是蘇萊塔,以及自己該如何面對蘇萊塔。
米奧琳涅與地球寮成員羈絆描寫的片段應該是本集中最讓人感到正向情緒的部分了。平常反宇宙住民情節最嚴重的雀丘主動向米奧琳涅道謝,米奧琳涅雖然一時之間感到意外,但也直率地回答「不客氣」。以此為契機,股份有限公司鋼彈要再次以米奧琳涅為中心開始運作了起來,而向來孤高的米奧琳涅在與地球寮成員們的相處中,也得到了大家的信賴與羈絆。米奧琳涅與地球寮成員間的羈絆,正顯示出了不同於沙迪克所選擇的道路的「成為地球與宇宙的橋樑」的可能性。
延續第15集中對於《水星的魔女》世界觀的描述、對於構成整個人類社會的「世界.系統」的描述,圍繞著對於現有的體制,也就是現有的「世界.系統」的否定,我們看到了兩種不同的道路。一種是沙迪克的道路。為了將地球住民從宇宙資本的壓迫之中解放出來,即使毫不猶豫犧牲他人的生命也毫不在乎。另外一種則是妮卡.七浦的理想。妮卡希望成為地球宇宙的橋樑,讓兩邊能夠真正地互相平等對待,而不是以仇恨或是暴力來對待對方。不論是妮卡還是沙迪克,都夢想著地球住民的解放。但即使目的一致,即使目的具有正當性,妮卡也不認為沙迪克的手段是正當的。不能只因為目的正當,就應該容忍不正當的手段。
「我已經決定了。不能再繼續假裝被害者了。即使目的正當,我也不想用錯誤的手段!」
「只有理想是改變不了現實的。你也不能從這裡出去。我和沙迪克會一起實現的。成為地球與宇宙的橋樑的夢想。」
--妮卡.七浦與薩賓娜・法爾汀的對話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
在沙迪克與薩賓娜眼中,妮卡只是「天真的理想主義者」。只是空有理想的空想主義者。可是真的是如此嗎?妮卡這裡所說的「即使目的正當,我也不想用錯誤的手段」彷彿呼應著本集後半段米奧琳涅在溫室中告訴蘇萊塔的「即使正確,也不能笑!」。即使目的正當(成為地球宇宙的橋樑/拯救米奧琳涅與戴林格),也不代表可以允許任何實踐該目的的手段。這是妮卡與沙迪克的決定性不同,同時,也是米奧琳涅與沙迪克的決定性不同。
「成為地球與宇宙的橋樑」。在《水星的魔女》星元世界的時間軸上,最先提出這個理想的,正是瓦納迪斯機關的領導者、夢想以GUND-ARM改變世界的卡爾朵・納博。在沙迪克的眼中,卡爾朵・納博的理念=GUND-ARM真正的理想也只是「空有理想的空想主義者」吧。在沙迪克眼中,唯有擁有暴力才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且為了改變世界,即使只是複製現有的「世界.系統」也在所不惜。我曾經指出過,沙迪克的革命是「男人的革命」。沙迪克並不打算根本性地否定支配現有「世界.系統」的原理,也就是「男性性暴力」。所以對於沙迪克而言,鋼彈只是也只該是優秀的戰爭道具、暴力機械,不該有也不會有更深的意涵。
但是米奧琳涅與妮卡不同。繼承卡爾朵・納博的理念=GUND-ARM真正的理想的米奧琳涅以及妮卡的革命是「女性的革命」。是更加根本的革命,是比「男人的革命」更具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革命,因為「女性的革命」否定了「男性性暴力」的正當性。米奧琳涅與妮卡的革命不只是否定現有體制而已,而是更加跟本地否定支撐起現有體制的原理。反之,沙迪克雖然否定現有體制,卻積極肯定現有體制的原理,結果,只是繼續複製「男性性暴力」以及其所帶來的一切而已。以「男性性暴力」打倒「男性性暴力」的現有體制,或許可以更換掉現有的支配者,但是結果上只是複製現有的暴力結構,形成「罪過的輪迴」、「暴力的連鎖」而已。
米奧琳涅是各自懷抱著對於變革世界的希望的地球住民與宇宙住民結合之子。更重要的是,米奧琳涅自己選擇了否定以「男性性暴力」為基礎的「父親=世界」、米奧琳涅自己選擇了繼承卡爾朵・納博的理念=GUND-ARM真正的理想。鋼彈該成為拯救生命的希望之光,並且成為連接起宇宙與地球的橋樑,GUND-ARM代表著以否定「男性性暴力」否定這個「世界.系統」的可能性與希望。而米奧琳涅在與地球寮成員的相處中也逐漸取得了彼此的信賴與尊重。雖然米奧琳涅擔任發號司令的CEO,但事實上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其實沒有真的很嚴謹的上下之分,比起官僚化的階層組織,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更像是「大家一起合力完整共同目標」的association。
我也曾經在推特上主張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其實有著成為勞動者合作社GUND-ARM的可能性。其實,整個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其實就是「宇宙住民與地球住民的融合」的範本。就算米奧琳涅本人一開始沒有特別以此為目標,但米奧琳涅已經開始成為「宇宙與地球的橋樑」了,而且,是妮卡眼中的「宇宙與地球的橋樑」該有的樣貌。
或許在沙迪克的眼中,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只不過是扮家家酒,是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宇宙與地球的橋樑」的。但是相較於米奧琳涅,沙迪克本人又如何呢?沙迪克雖然有著一群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但沙迪克其實根本不信任他們,沙迪克只相信自己。而薩賓娜雖然說「只有理想沒有力量無法實踐理想」,但到目前為止,沙迪克到底實踐了什麼理想呢?除了製造更多悲劇以及宇宙住民與地球住民之間的仇恨之外,又有什麼進展呢?或許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還只是個小小的可能性,但在實踐「成為宇宙與地球的橋樑」這條路上,「理想主義」「否定男性性暴力」的米奧琳涅與股份有限公司GUND-ARM已經走得比「現實主義」「肯定男性性暴力」的沙迪克還要遠了。
某方面而言,我們或許可以說米奧琳涅的革命=女性的革命是對於「正確」的更加徹底的追求。不只目的不需正當,手段也必須正當。或許在像是沙迪克那樣的自稱現實主義者眼中,這種「對於正確的潔癖式的追求」是不切實際而且過於天真的。但是,沙迪克的作法能夠真正地帶來革新嗎?能夠真正地成為希望之光嗎?看看千年以來被「男性性暴力」所支配的我們的現實世界,答案不言可喻。要跳脫「罪過的輪迴」、「暴力的連鎖」,果然還是必須連「男性性暴力」也一起否定才行。他人眼中的天真與空想的現實主義者,其實往往正是對於現實有著比自稱現實主義者更加透徹與悲觀的認知。所以,才連支撐起現體制的原理都必須否定。即使困難無比,也必須去做。因為非做不可,因為這是正確的。米奧琳涅就是這樣的人。「因為是正確的,所以必須去做,即使自己會因此而痛苦,即使自己會因此而被犧牲,也必須去做。而且必須貫徹正確不可」。從一開始放棄自己逃出前線的機會前去拯救蘇萊塔時是如此,之後為了蘇萊塔創立鋼彈公司時亦是如此,而面對蘇萊塔的「殺人」,也是如此。
或許某方面而言,米奧琳涅是「『正確』的奴隸」。因為米奧琳涅無法違背自己心中對於正義的信念。當心中的信念要求米奧琳涅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時,即使痛苦,即使必須犧牲自己,米奧琳涅也會去做,或是不做。即使明知道蘇萊塔救了自己與父親,但「不對的事情就是不對,不能因為我自己因此得救就能夠正當化」。我把這樣的米奧琳涅和《銀河英雄傳說》的楊文里一樣稱為「殉道者」。正因如此,所以米奧琳涅的靈魂才如此高潔,才如此讓我嚮往與心醉。即使自己痛苦無比,也必須遵從自己心中對於正義的信念,必須以人身為人的尊嚴為不可撼動的價值。
睿智的米奧琳涅不會不用除了正面挑戰以外的聰明手段,但是對於米奧琳涅心中對於正義的信念而言,將人身為而人的尊嚴踐踏抹消,是絕對不能做的底線。這是米奧琳涅與沙迪克的決定性不同。沙迪克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可以毫不猶豫地踐踏人身為人的尊嚴。
因為蘇菲與諾雷雅對於阿斯提卡西亞高等專門學園的恐怖攻擊=殺人,學園中宇宙住民與地球住民的對立一口氣升級。被蘇菲與諾雷雅殺死的駕駛員的朋友們要求地球寮的成員們滾出去。這是沙迪克為了實踐自己的目標的結果。所謂為了實現「地球與宇宙的橋樑」的夢想此一「正當」目的的「對於改變現實必要的手段」的結果。沙迪克以「男性性暴力」來挑戰基於「男性性暴力」的現有體制,結果就是已經開始建立起「罪過的輪迴」、「暴力的連鎖」了。
而本集中的「罪過的輪迴」、「暴力的連鎖」可不只沙迪克所開啟的連鎖而已。普洛斯佩拉,正是由戴林格所開啟的「罪過的輪迴」、「暴力的連鎖」的一部分。
21年前,戴林格以暴力殘殺了瓦納迪斯機關,奪走了埃爾諾拉・薩瑪雅的伴侶、同伴、恩師,以及曾經有過的理想。埃爾諾拉放棄了自己的綠眼紅髮,戴上面具,成為復仇鬼普洛斯佩拉。為了復仇、為了讓和風靈合為一體的艾莉克特・薩瑪雅得到普洛斯佩拉所認為的幸福,普洛斯佩拉將蘇萊塔與風靈作為自己的道具,將風靈與蘇萊塔化為戰鬥道具與殺人的暴力機械。普洛斯佩拉既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以男性性暴力為前提的戴林格與世界開啟了這個「罪過的輪迴」,普洛斯佩拉成為「暴力的連鎖」的一部分,強迫加入這個蘇萊塔,讓蘇萊塔成為被害者,同時也迫使蘇萊塔成為繼續複製「罪過的輪迴」的加害者。而現在,普洛斯佩拉想必米奧琳涅也拉入這個「罪過的輪迴」之中。
不過,在普洛斯佩拉眼中,米奧琳涅從一開始就是「罪過的輪迴」的一部分了。因為米奧琳涅是戴林格的女兒。繼承了戴林格的血統與連布蘭之名的米奧琳涅,在普洛斯佩拉眼中,或許從一開始就是共犯結構的一部分了。從結果論上而言,米奧琳涅確實也得到了戴林格的保護,並且透過與戴林格的關係在宇宙住民上流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確實,我們可以說米奧琳涅也是奪走普洛斯佩拉的「世界.系統」的一部分,但是米奧琳涅和古爾不同,米奧琳涅並沒有因為身處其中就積極肯定這個「世界.系統」。米奧琳涅否定「世界.系統」、米奧琳涅否定世界=父親。米奧琳涅或許身處在這個「罪過的輪迴」之中,但是米奧琳涅可以選擇不繼續複製這個「罪過的輪迴」。不,或許更該說,米奧琳涅心中對於正確與正義的信念,米奧琳涅會命令自己不能繼續複製這個「罪過的輪迴」。或許正是因為知道了父親的大罪、為了守護蘇萊塔、為了打破「罪過的輪迴」,米奧琳涅最終會犧牲自己成為貝納里特集團的總裁吧!否定踐踏尊嚴的米奧琳涅與以踐踏尊嚴牟利的貝納里特集團的總裁兩者的性質確實矛盾,而貝納里特集團內部或許也無法接受否定其存在原理的米奧琳涅成為總裁。但是,即使沙迪克成為了總裁,也無法掙脫「罪過的輪迴」,反而只是以另一個方式繼續複製「罪過的輪迴」而已。或許米奧琳涅成為總裁,才是真正能夠打破「罪過的輪迴」、讓世界迎來真正的變革的道路吧。當然,成為總裁也意味著米奧琳涅為了心中的信念以及為了蘇萊塔而將自己獻祭。
「想要復仇的話你們大人自己高興去做就好了。但是不要把蘇萊塔捲入你的復仇之中!」
--米奧琳涅.連布蘭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16集「罪過的輪迴」
但是,米奧琳涅即使成為了總裁,會一直繼續和普洛斯佩拉的合作嗎?米奧琳涅與普洛斯佩拉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普洛斯佩拉與米奧琳涅即使現在合作,我想終究兩人還是會對決的。普洛斯佩拉仍然是「罪過的輪迴」的一部分,但是米奧琳涅明確想要否定這個「罪過的輪迴」,從這個「罪過的輪迴」中將蘇萊塔拯救出來。
米奧琳涅本人有著否定「罪過的輪迴」的可能性與積極意志。但問題在於蘇萊塔。有關於本集最重要的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部分會在下篇處理,這裡只簡要地指出一點。面對米奧琳涅「難道媽媽所說的事情,你都會照單全收嗎?」的質問,蘇萊塔在思考片刻後,做出苦笑與肯定的答案。我認為蘇萊塔其實自己已經意識到「我沒有辦法違抗媽媽,不管如何我會認為媽媽說的都是對的」。蘇萊塔並不是對於「將普洛斯佩拉所說的一切全部照單全收的自己」毫無自覺。蘇萊塔是有所自覺的。或許,透過蘇菲之死,並且在米奧琳涅本集的質問下,蘇萊塔終於明確地發現了這一點。但是,問題在於,蘇萊塔雖然對於「將普洛斯佩拉所說的一切全部照單全收的自己」有所自覺,但卻沒有辦法打破這個現狀。蘇萊塔有一種「不論如何,我必須認為媽媽所說的都是對的」的自我強迫意識。蘇萊塔雖然對於現狀已經有所自覺,但蘇萊塔卻同時也自覺到自己無法超越現狀。
可是如同普洛斯佩拉所言,假設打倒了普洛斯佩拉,換成對於米奧琳涅所說的一切都毫無疑問地照單全收,這對於蘇萊塔來說有何改變嗎?當然,米奧琳涅與普洛斯佩拉不同,被米奧琳涅操控和被普洛斯佩拉操控是兩回事,但這終究是「操控」。至今為止自己的人生總是被父親等周圍的男人擅自決定的米奧琳涅,應該不會想成為像父親一樣,以愛之名把他人視為自己的棋子的人物。米奧琳涅很清楚,只是讓蘇萊塔從普洛斯佩拉的傀儡變成自己的傀儡並不是真正為蘇萊塔好。如果真的愛著蘇萊塔,就必須讓蘇萊塔能夠真正地自己基於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意志為了自己而做出選擇。所以,為了蘇萊塔,正是因為米奧琳涅深愛著蘇萊塔,米奧琳涅才會忍痛推開蘇萊塔吧。即使在這過程中,最痛苦的人正是米奧琳涅自己。
身處變革世界的革命中心的米奧琳涅,終究會成為為世界帶來真正變革的希望之光吧。
-續下篇-
雖然我原本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才好,但真正開始硬著頭皮寫了之後結果卻比想像中還要長。本集最重要的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如果再放進本篇文章的話,應該會變得太長不容易閱讀。而且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的寫作方式應該會和這篇不同,分為兩篇應該會比較自然。另外,明天(2023年5月20日)我得北上參加創集繪,所以也不能弄太晚。因此最後決定分為兩篇。下篇預計將會處理米奧琳涅與蘇萊塔的溫室對話,米奧琳涅與普洛斯佩拉的對話應該會再提及一次吧。
最後再補充兩點我也滿在意但因為行文關係不好塞進本文裡的兩點。
1. 本集中有關於貝爾梅莉亞・溫斯頓的故事其實我很在意。本集中揭露佩爾社用在強化人士上的技術其實就是貝爾所建立的,而且當年還被卡爾朵・納博反對。貝爾為了活命繼續發展將人類改造為鋼彈操控媒介的強化人士技術,並且也實際把人改造為強化人士。貝爾也是因為戴林格而開啟的「罪過的輪迴」的一部分,既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所以普洛斯佩拉和5號才會認為貝爾是偽善吧。但是貝爾有一點和普洛斯佩拉不同。普洛斯佩拉並沒有想要脫離「罪過的輪迴」的意思,而且還積極地讓自己成為再生產「罪過的輪迴」的一部分。但是貝爾在與米奧琳涅相遇後想起了最初的理想,而自主地想要脫離這個「罪過的輪迴」。當然,在5號眼中,把自己改造成兵器的貝爾如今卻說自己想收手不做了,會很憤怒也是正常的。雖然5號的憤怒並無法對於否定「罪過的輪迴」有什麼效果。衷心希望貝爾能有好下場,滿喜歡貝爾的。
2. 從本集中對待5號的方式來看,艾莉克特=風靈或許比想像中還要殘暴?但是在第一季中米奧琳涅與4號乘坐風靈時並沒有被類似待遇。是因為5號心懷不軌,還是帕梅特刻印進入第6級以後的結果?
另外,本文的標題「Es muss sein」就是「It must be」。相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典故是來自貝多芬F大調弦樂四重(op.135)樂譜手稿上所寫的「Muss es sein?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嗎?是的,非如此不可!)。我認為這句話非常適合米奧琳涅。
總之最後分成兩篇的第16集考察&感想上篇到此結束。希望下篇能在下星期一以前寫出來,不然進度又會繼續落後太多。在實際寫完上篇之後,心中囤積的抑鬱多少有消退了嗎?果然在言語化之後,多少有所效果。但是,果然,對於米奧琳涅的愛以及因為這個愛而生的揪心、空虛、煩躁以及哽咽般的惆悵,還是繼續圍繞心頭。
-《機動戰士鋼彈 水星的魔女》第一季與第二季分集考察&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