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後生還者》的影集上架了,在上架前,有諸多的風波。那這場延燒至今的風波,就不得不提到兩年前《最後生還者 二部曲》發售前到發售後一連串的事件。有些是遊戲總監尼爾自己犯蠢發言(比方說TGA 2020玩家之聲投票,尼爾發推嘲諷Anti),也有些是假新聞(比方說遊戲歧視亞洲人)等…
直到現在,遊戲發售就準備滿3年的2023年,只要是尼爾的發言,或《最後生還者》的議題依然會有不少黑子跑來留下憤怒的留言。
遊戲在這幾年即使沒有後續,只有風聲及改編影集,黑子們依然樂此不疲的進攻。就在影集上架前,也有兩起炎上的風波。分別是莎菈選角以及編劇說遊戲角色死亡是像素這類的發言,再度引爆怒火。仿佛不怕燃燒似的。
同時玩家也發現,尼爾在這部戲裡面也有加入導演的行列,並且上映前也有說劇情會適當的改編,不會完全照遊戲翻拍。因此又有不少玩家留言表示要被魔改、政確等一波嘲諷留言。甚至不少人帶著準備看笑話的心情。
當影集上架前,媒體幾乎一致給予好評。不少網友表示不相信媒體評分,要等觀眾口碑。結果觀眾口碑爆棚,爛番茄上都有90分以上的超高分,收視率也表現不俗,成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而在一開始被網友酸的莎菈,也完美重現電玩經典名場面,用實力說話。
這時我在巴哈及PTT又看到另一個說法「別急,第二集是尼爾,準備翻車了,等著看吧,看尼爾怎麼餵屎。」而第二集表現穩到不行,收視率又大幅成長,這時又嘴硬的說還有剩下七集等言論。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雖然每次看笑話的心態都落空,但依然不放棄。
看到相關討論,我很認真地思考了網路上的文化,以及仇恨所帶來的盲目。
從選角到至今,台灣很多人很盲目的仇恨,甚至到處散佈假消息。例如說飾演莎菈及艾莉的演員,被講的很像是靠關係以及為了政治正確而選上,但實際上這些演員都是透過選角候選上的。飾演艾莉的貝拉甚至還是艾莉的配音員欽點。
但台灣有網友在乎嗎?沒有。他們就是盲信,他們就是認為影集的演員都是靠關係,因為政治性而選。然後在討論區中不自覺地散布假消息,還不自覺。當別人質疑時,就扣上10/10粉的帽子給別人,完全容不得別人質疑自己的錯誤。
在相關的討論中,甚至可以看到只要有人認同影集好看,就被酸受教、吃屎等言論。我常常在想,現在的討論怎麼這麼不自由,完全容不得不同的聲音,只要意見不同,就扣帽子。
而且討厭尼爾的朋友,應該是討厭Part2,而不是1。看到1代影集改編成功,不是應該要感到欣慰,因為自己喜歡的遊戲改編成功了,怎麼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噴人呢?甚至有人單純是觀眾,也要噴對方受教,是10/10粉。
有時候我在想,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的言論都很空泛,討厭的理由也就固定那幾個詞,而且也忽略演員演技好的事實,只能攻擊外貌及血統。甚至說出來的都是錯誤資訊,同時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人,這樣的討論風氣真的好嗎?難道把影集跟尼爾(或者part2)分開來看很困難?
在我看來這是現代人的弊病,遇到任何不了解的事物,總是喜歡用簡化的方法讓自己感覺很理解。而簡化的方法就是貼標籤給對方,比方說只要稱讚影集好看的,就不看他過去的發文,直接說他是10/10粉、喜歡吃屎等等的。
就不做功課、不看影集,也不去理解網友過去的立場。只看自己喜歡的新聞,然後吸收錯誤的資訊,別人一旦跟自己立場不同,就無的放矢的宣洩自己的情緒,自顧自的去扣別人帽子。好像尼爾當初拿高爾夫球揍過自己,只要尼爾被讚美,就受不了的發瘋。
但我也從這些網友的身上學會一件事,那就是只要討厭,無論怎麼證明都沒有用。因為「討厭」這個印象已經深植在他們身上。有的人即使討厭,但還是會理性看待。因為他討厭的是尼爾跟Part 2,而不是一代及HBO,但這樣好好欣賞影集的人,始終是少數…。
回到討厭尼爾這件事,
選角消息除來時,黑子說:準備魔改囉~演員很政確~
但實際上是經過海選,配音員認可貝拉演艾莉。
播出前:又在洗10/10,我不ok你先看。
實際撥出後大受好評,觀眾給予高分評價,演員用實力說話,收視率是十年來第二高
還是黑子:別急,下一集尼爾導的,準備吃屎翻車囉。
第二集依然大受好評,收視率大幅成長100萬人次。
還是黑子:還有七集可以搞(簡單來說只要一集不好,就等於這部作品完全沒救,忽略前面好的部分)
不管表現得再好,都不會喜歡,甚至有一套說法去圓自己說過的話。然後一副預言大師的樣貌,把風向帶到影集很爛、不受歡迎的方向,結果事實與自己的期望不同時,又開始想辦法繼續帶風向,真機靈呢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