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湧與浪:自由中國號》漫畫閱後感

阿植 | 2022-11-25 08:56:03 | 巴幣 0 | 人氣 119

作  者:狼七
編劇協力:食夢蟹
出  版  社:蓋亞
集  數:1 (完)


真厲害。
各方面來說都是,真的很厲害。

本書取材自1955年有六個年輕人駕駛中式的無動力木造帆船,花費114天完成由台灣橫跨太平洋抵達舊金山的壯舉,五十多年後其中一個年輕人的後代因為自小聽說父親航海冒險的故事,前去尋找那艘載著父親們來到美國的「自由中國號」,結果卻看到轉手多次、殘破不堪的古舊帆船,為了將其保存,在經過多年奔波努力終於成功運回台灣───這是關於名為「自由中國號」的魔船如何將兩代人、半世紀的歷史傳承下來的故事。

劇情主要分成兩條線:一條是1955年這群年輕人追求自由、堅持不懈的航海冒險故事;一條是船員後代、海洋文化工作者和文建會等諸多人士努力將船體運回台灣的文職人員戰鬥過程。兩條線互相交錯,不但畫出風力帆船航海時會遭遇到的各種困難,眾人如何克服的毅力與帥氣;也展現出在文建會如何跨越預算、政治、地理等諸多問題,排除萬難將船接回台灣的另一種帥氣。

然後這本漫畫包含相當多的東西,這也是我覺得很厲害的地方,能夠在一本漫畫的篇幅中將這些全數收入,雖然無法講得很深入,但該提到的事物都有好好傳達到,在發人省思的同時也兼具足夠的娛樂性與閱讀性,讓我真正的記住了這段歷史。

如果我只是去參觀這艘船、聽到導覽介紹她的歷史,頂多覺得「哇賽!用風力橫跨太平洋好厲害!」然後就把這件事當成一筆知識放入腦中記憶庫,可是當成為一本涵括了如此多事物的漫畫後,就讓我會開始思考這艘船所乘載的歷史與意義。

特別是故事中提到有關船名「自由中國號」不合時宜的尷尬,以及不能只要好處而抹煞掉不要的部分的想法,這個船名正是反映出當時代的台灣社會與政治立場,當時中國因為國共內戰而分裂,並依政體體系以共產中國與自由中國來區分,彼此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所以當時政府在贊助資源時才會將船名定名為「自由中國號」,就是要強調與彰顯出兩者的不同性。(雖然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當年極權統治的風格其實相差無幾,別忘了1947年的228事件)

但時過境遷,長年來自由中國遭受共產中國的各種打壓與威脅,加上台灣本土意識抬頭,社會上逐漸產生出去中國化的氛圍,甚至很多人光聽到「中國」二字就會產生防衛心理,就我個人來說,我從小到大對自我立場的認知也變化許多次,多虧這本書讓我重新理清思路與歷史脈絡,我不想去否定過去曾經存在的事實,我們現在能身處於此就是奠基於這些基石之上,客觀地將這些事物保存下去讓後人去思考,這就是傳承歷史的意義。

講的有點沉重,來聊點開心的!
我個人超級喜歡狼七的畫風,從以前就有在追蹤他的訊息,而且他的男人就畫得很帥齁~女人也超有魅力的,喜歡!

不過對於編劇的食夢蟹就不太熟悉,感覺這位似乎參與很多作品?抱歉,我真的挺孤陋寡聞的......(抹臉)

整本《湧與浪:自由中國號》以這艘名為「自由'中國號」的魔船做為故事核心,除了有關反映出當代歷史外,更大篇幅的描述了有關於對自由的追求、文史保存的重要,結合諸多人們的努力,最終這段故事被繪製成漫畫來到讀者手上,仔細想想就覺得、好厲害,真的好厲害。

就是這樣一本能讓人思考許多事物的作品,推薦。

~記於2022.1.21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