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筆記]母親這種病

寒野 | 2022-06-03 16:59:19 | 巴幣 0 | 人氣 231

只挑自己覺得重要的,但部分偷懶就沒打。大概不少錯字但我懶得改了。排版等改天心情好再來弄。

基本上這種書名個人覺得太偏剖,變成好像孩子心理壞掉的責任都在母親,但是家庭中另一位彷彿消失沒有作為的父親應該也得負責才對。像有些家庭會有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一起維持孩子該有教育與關懷,而不是另一位平常對孩子不聞不問,直到孩子爆走失控之後才跑來對孩子做各種負面的落井下石。

多數家庭有著沒有作為的父親,對於子女不關心。而被各種家務、工作、教養子女等等重重責任壓死的母親恐怕也沒有太多的心力去照養與同理孩子的需求。加上傳統教育經常對子女施加語言暴力而毫無自覺,多數的人對於自己的父母只能又愛又恨吧。

就像書中說的,大多數父母對於子女受不了的反抗難以理解,只知道責怪。孩子說出了父母如何造成自己內心的痛,父母也只會覺得憤怒而無法同理孩子所受的傷。期望自己父母道歉的那一天很難到來,保持與父母的距離,向外找個安全基地慢慢地療癒自己還比較有做到的可能。



作者:岡田尊司


生產時的催產素能穩定心情
若分泌不佳,或是本身催產素受體少,就容易覺得不安、神經質,對於跟人的接觸或是照顧孩子也不容易感到愉快。

左右催產素分泌或其受體數,取決於幼年時期獲得多少的關愛。同時也會影響血清素這種控制不安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數量。

這也是為什麼一歲半前的照顧很重要
與母親的情感牽絆,只有從出生到一歲半這段期間裡才能形成安定的情感牽絆,此時是催產素等受體增加最多的時間。

受到重視與良好照顧的人,催產素運作良好,有足夠的安全感,自己本身不容易感覺有精神壓力,免疫系統和成長賀爾蒙也能良好運作,未來也善於養育孩子、愛人。而受到虐待與冷落則會不易有基本的安全感,永遠覺得不自在,對我的存在感到怪異。

有良好依附關係的幼兒IQ會比不良依附關係的IQ來的高。

而催產素不足的孩子也容易死亡。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在十九世紀有九成會死亡,二十世紀中葉仍有三分之一在年幼時夭折。


基本的安全感,指的是可以無條件信任自己或世界,具備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覺得有辦法解決,相信未來,並樂觀認為一定會有人前來幫助自己。

基本的安全感是由0~2歲間,完全沒記憶的時期塑造。


要形成穩定的情感依附,最後期限在一歲半,最多至兩歲。
被父母拋棄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若在兩歲以前被養父母領養,就容易對養父母產生穩定的依附關係,對發展遲緩的孩子也能有所幫助。
一旦超過兩歲,就不容易與養父母親近,也容易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一旦依附關係成立,只有那個人才能帶給你安心與滿足的感覺。

而過多不同人照顧下,也無法有穩定的依附關係。以色列的吉布茲(Kibbutz)農業共同體,曾經嘗試集中兒童由專門人員照料,讓母親進行勞動,卻發現造成許多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有人際關係問題、情緒不穩、逃避親密關係的傾向。

歐美研究越是從小接受托育的孩子,將來越容易對母親有攻擊行為、注意力渙散、無法專注課業、依附關係也不穩定、逃避他人親密接觸的傾向。


另外對於不安難帶、神經質的孩子,如果能在出生6~9個月進行積極的良好對待,就能穩定依附關係。但若採一般方法對待,則有半數會出現不穩定依附關係。

而亞洲與歐洲的孩子相較下,有不安的遺傳基因者較多。亞洲人當中容易產生缺愛的敏感型佔了2/3,而白人人種則只有2/5


然和母親與孩子有很大一部份光靠母親的力量也無濟於事,因為現代社會的結構無法保護母親與孩子。


依附關係有時也會因為人生遇到的際遇而有所改變。雖然幼年期造成的影響非常大,但未來的體驗也是能對其有所改變。也有不穩定依附的人遇到穩定依附的人之後,也變成穩定依附。

但是幼年時期與母親之間的依附是否穩定,約有八成的人長大後一樣。即使結婚或到了中年,還是有七成的人不變。

有母親病的人常見的嚴重問題,是對於戀愛或婚姻不抱期望,且對親密關係猶豫不決。但一個人又覺得不安,戀人或伴侶一個換一個,但關係仍不穩定無法長久發展。

容易感到壓力,也不懂得減緩壓力可以適時去倚賴他人,對於應該會支持自己的人反而感覺壓力而彆扭。因此精神狀況容易不佳或引發症狀,容易罹患精神疾病。

依附關係不穩的容易看見的問題:
1.有強烈不安、對母親分離會產生抗拒
2.安靜不下來一直動來動去
3.脾氣暴躁、尿褲子或惡作劇
4.不坦白、頑固
5.故意做出讓人困擾或有攻擊的行為

不易看見的問題
過度乖巧的孩子,往往會在青春期或受到某種挫折開始,出現焦慮、進食障礙、憂鬱、藥物上癮、邊緣性人格障礙等等。

越會忍耐的孩子長大以後越複雜。
強烈的自我否定與空虛感,抱著想死的親情,幾乎可以說一定有跟母親關係不融洽的特徵。

想撒嬌卻不懂撒嬌,因為無法處理,所以變成做壞事的形式表現。對母親來說明明一陸順利長大的孩子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把自己毀掉。
==

當孩子從母親口中聽到某人不好的一面,或是傷害母親的事情,對孩子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雖然母親對孩子俺樹事情,對母親來說是宣洩情緒,但是孩子對母親的想法很忠誠,很可能會一直對對方抱持不信任感,孩子代替了母親一直被困在更強烈的負面情感中。
不只對對方抱持否定看法,甚至會深深植入討厭或否定所有人甚至全世界的想法。

因此對孩子傾吐自己被傷害的經驗前,父母請先想想孩子聽了會對他心靈受到什麼傷害

==

母親像是朋友的陷阱。
往往造成孩子反而變成擔任保護者的腳色,配合不成熟的母親。

有些母親甚至把孩子當成無話不談可以諮商的對象,連父親離婚或已經發展新關係都講給孩子聽。

孩子內心受傷的同時還要扮演大人的腳色,去理解母親心情,做出董事的回應,配合母親像要的答案給予反映。

母親此時會誤會孩子跟自己有同樣的期望,但實際上只是孩子因為理解母親誘導的問法而配合罷了。

當母親對著孩子撒嬌,卻讓孩子無法對母親撒嬌。當忍耐久了,總有天孩子覺得夠了也無法再配合下去。

母親會因為孩子突然變化認為是受到外來的不良影響,但實際上只是因為過去不正常的關係讓孩子受夠了不想再配合,所以想恢復成原來的關係。

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一種恢復的過程已經開始的訊號。

然而母親還是會想追尋以前那種好孩子的幻影,不想認同企圖脫離自己獨立的孩子,於是有些孩子就屈服,回到配合母親的關係上,乍看之下似乎穩定,實際上關係只是在往後退。

==

許多邊緣人格障礙或藥物上癮者的母親,都有共同特徵,就是她們不太懂得察覺與理解他人的情緒。
不太懂得理解孩子的心情、站在孩子的立場與孩子溝通。
只關心表面的事實與結果,用責任與價值觀考量,結果只注意到有沒有做好的事情和缺點。

這種類型的母親如果有什麼困擾找他商量,非但得不到有效幫助,還會受到責怪或貶抑。於是孩子不敢講自己的不好,或有發生事情也自己處理。
最後變成表面的"好孩子"對母親言聽計從,或是變成"壞孩子"拼命反抗。

有些很努力的母親拼命做一個母親該做的事情,但是孩子卻有無處發洩的不滿與憤怒一直在累積。

====

母親這種病最初是從沒自覺症狀的階段開始的。

沒人察覺的時候,人格發展的偏差已經扎根,影響個人世界的主軸。

開始察覺往往都經很久以後,大約是青春期或青年期開始。
若偏差太大,會在上小學前就出現問題,自己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並非一切責任都在母親上,母親自己也要自覺自己的依附型態篇撇,也要有自己的依附型態來自於父母的認知。

另外還與生俱來的個性也有關,若本身有過動或情緒不穩的基因,當與不適合的關愛方式重疊,問題就容易變得更嚴重。

行為上的問題有許多人在年紀稍長後會暫時穩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適應自己狀況的方法。但這樣的成長又衍生出新的痛苦,過去顯露在外在行為上的扭曲,都隱藏在心裡。

到青春期、青年期,表面上可裝成好孩子獲優等深,但心裡不太對勁的狀況已經開始累積了

跟人相處無法放鬆、自村與現實落差感產生自我嫌呃,對於自我存在、活著無法確實感受到價值與意義。知道自己缺乏自信卻又表現傲慢,同時扮演貶抑自己的小丑。

當自己無法應付自己、應付生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一切都覺得變的不對勁。

若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偏差是來自於母親的關係,是復原的第一步。

有母親並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小時後發生過讓父母困擾過的問題
2.小時候是個沒有反抗期的"好孩子"表面上看起來跟母親關係良好

無論哪種案例,父母必須理解到問題所在,去改變對待子女的相處方式或思考模式,才能使關係恢復。

但父母不願反省自己,只是責怪孩子,在不願意改變的情況下恢復過程就會變得困難,這佔了案例的大多數。

若孩子要恢復,需要有一個重要能替代父母的安全基地的人。去補償自己缺乏的、修正自己偏差。


有母親病的人要恢復,也必須要有批判母親、反抗母親的時期。

常常看見許多父母並沒有傾聽孩子,而是忙著替自己辯護,甚至把自己的問題丟一邊惱羞成怒質問孩子怎麼可以責備父母。

但這樣會讓孩子原本要鼓起勇氣面對的問題,恢復關係的機會白白失去。

孩子本來不想責怪父母、一直遷就大人,當忍耐到了極限,想要斬斷綑綁自己的東西,所以才拼命發出喊叫聲。

若父母正面接受、理解孩子的心情,做出回應與道歉,孩子就有能夠原諒的機會。

當能被父母體諒、修正過去扭曲的關係,才能獨立自主繼續往前進。

父母只需要傾聽他的話語,去理解孩子哪裡受傷,對那些事情感到矛盾或痛苦,用最坦率的心情去面對,不要為自己辯護,分擔孩子的情緒。

要克服母親病,這個課題相當重要,把遭到父母否定的一切吐露、把怒氣拋出來,說出感嘆與怨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是遲來的反抗期,過去埋在心裡的怨恨與忍耐的想法都要吐出來。當父母願意面對與理解,就能帶來更迅速的痊癒與康復。

不過很少有父母一開始願意這樣面對孩子。絕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堅信孩子給自己找麻煩的案例占大多數,對孩子總是皺眉吐氣,用否定的眼光看待,從來沒發現自己就是因為自己否定的評價扭曲且破壞孩子的可能性。

越是希望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越能感受那道牆與隔閡的人,越容易受到傷害。於是多數面對父母時,什麼話也說不出口。

若發現與父母一見面就被傷害,每次相遇情況就更加不穩定、問題複雜化,為了逐漸確立自我,預防惡性循環,就必須與母親保持愈離。

太接近就會想要依附與被支配,因為不穩定的依附連結在一起的親子,時機來時也無法分開,聽到母親哭訴與責備會引發孩子的罪惡感與不安。

穩定依附關係的親子,母親會為了孩子將來開心地送孩子出去,即使心也會相連在一起,孩子即使分離也會因為心裡有母親飛昂踏實。相較於不穩定父母關係總是在扯孩子後腿,比起培養孩子獨立,父母只選擇先撫平自己不安,繼續干擾孩子未來,並視為理所當然。

暫時切斷關係有時是有必要的。
對度過嚴酷兒童時期的人來說,要跨越母親這種病就要先放棄對母親的渴求,也是接受這件事的過程之一。

會覺得想死的人,是因為覺得不被愛、不被認同的自己是個沒價值的人。
一ˊ對ˋ己說趕快去死的自我,是忠實遵循父母礁島,與父母一樣否定自己的父母代言人。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一方面希望自己是好還˙,但是對父母唯命是從就是得去死。
若要克服這種想死的心情,只能打破父母家租地魔咒,停止認定"自己是沒用的人"

===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1.與父母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再次受創
2.有個能站在中立立場、關懷你的第三者,分享關心與價值觀,藉由被接納與理解,來進行穩定依附情感安全基地的作業。

這第三者可以是朋友、醫師、諮詢師、伴侶等等,要具有穩定性。

依附是互相的現象,若自己不被雙親所愛,也沒和雙親培養出穩定依附關係。我們仍可以自己去愛某個人,和那個人培養出穩定的依附來療癒自己的傷害。

有母親病的人與他人的界線非常脆弱,因為覺得母親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意思,一直受到支配,不太懂得區分他人心情和自己的心情。
導致容易誤以為自己期望也是對方期望,擅自認定對方與自己有相同感受。因此必須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心情,弄清楚是自己想要還是對方想要,問問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只是欺騙或勉強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

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期待對方向自己所想的那樣也是一種傲慢,之後就會體認到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懂。愛與親近並不是支配與被支配,而是完全相反的。

要經常將自己的心情化為言語說出來,不可思議的人生會依據你所講的那樣走,因此弄清楚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變成這樣、不想變成這樣、這些話要掛在嘴邊,這就是自己設計自己人生前進的方向。

也要讓對方說出他的心情,當對方說了自己不想聽的話,越是要去傾聽,這些話都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線索。

當下無法冷靜也沒關係,事後再回頭去思考對方想傳達的意思,也要想想自己為什不想聽代表的意義。


光是自己被愛不夠,也要付出愛,試著成為他人的支柱,也能對於自己有所幫助。
有時寵物、當志工也能有這種功能。

另外也要減少負面思考。有母親病的人容易被負面情感與思考方式所綑綁,特別是經常被否定、挑毛病的人這種傾向就越嚴重。

常常這種人成為大人以後也會變成這樣。


要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另外要努力增加笑容。笑容是給對方的溫柔,對自己也是好事。

心理受傷的人會容易因為對方沒表情就以為對方在生氣或有惡意。避免自己這樣想的方式,又是講一些話給自己聽,告訴自己"他只是因為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沒有特別意義"、"大家只是一起聊得很開心,沒特別意思"、"那個人臉本來就長那樣,沒有特別怎樣"

另外也可以想像一個自己信賴、有穩定性格的人,如果事情發生在他身上,會怎麼去理解與應對,這樣自己就能客觀看待事情狀況,冷靜下來,找出更好的理解方法或反映方式。

把經常閃過你腦中的記憶寫下來,即使是負面情緒也沒關係,將自己受傷的心情化為言語全部吐露出來的書寫,是不可或缺的。一再重複之後,那種激動的心情會慢慢的變淡。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