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86-エイティシックス- 內涵探討

KANASHIMI | 2022-05-17 20:55:11 | 巴幣 0 | 人氣 203

看到第二部,本作男女主角身在戰爭年代,女主角身分高貴、男主角身為戰鬥員,兩人心傾卻無法成就的背景,令我想起沒仔細看過的アルドノア・ゼロ,還有題材不太一樣的とある飛空士への追憶

本作第一部探討了發揮愛心的資格。在這個講究人人平等的世界,地位不對等下,高位者享受優渥生活並受保障、完全不必擔心會淪落到低位者身分,那麼站著說話不腰疼,對低位者的關懷大多流於假慈悲,低位者不會感恩。畢竟高位者不必也不可能切身了解低位者的處境。更甭提假如這個不對等的地位是由高位者所造成,那對低位者來說,根本是貓哭耗子以至鱷魚的眼淚。即便慈善亦僅治標不治本。像富國高舉人權大纛,商人卻侵害窮國資源、損其權益,或者有錢老闆慷慨捐款,卻壓榨員工,這些並非真正的正義(Winners Take All §極端施捨:不平等問題可由激進的捐獻解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Winners Take All §思想領袖的策略)。若認真想要救贖低位者,就得改變體制,做結構性改革,令低位者不用仰賴外力施捨,也能快樂過活。
可惜制度往往不易改變。再說真正面對弱者的往往只是死刑執行人,只有感嘆的分,沒能力做出什麼行動以撫平傷痛。於是許多劊子手只好硬下心腸,不把對方當人看,以避免自己認知失調社會心理學)。這問題引申出,個人的道德勇氣應該堅持到什麼程度?如庸俗的邪惡所論,假如自己是納粹的一員,願意身敗名裂、粉身碎骨來護衛弱者的權利嗎?再說,只有自己這麼做有實質意義嗎?或者就像投票一樣,自己投下一票不如發揮影響力,鼓動其他人投(民主§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同志多了才眾志成城?
我想,以劇中也提到的,提高透明度能減少這種悲劇。當人們清楚認知到自己所作所為、制度是如何使人不幸,自然有種驅力要緩解認知失調。其次,使人生活在一起、多交談而非隔離生活、減少對話,也能使人切身認知到對方心聲與苦痛。先做到這些,才好談要改變體制。
可惜這些措施必須先凝結民眾共識才可能做到(Justice §共識裁決說)。而在許多人生活艱困下,仇恨意識越發嚴重,社會分裂(The Inner Level §第二章 貧富差距、他人評價的焦慮與精神疾病、The Tyranny of Merit 第四章 文憑主義:最後的主流偏見)。人們很難取得共識,往往雞同鴨講以致違心唱反調、不利己也要損人,反而容易被一些宣洩出口吸引,導致失焦,如同當前歐美民粹主義興起、仇視移民一般(Winners Take All §群眾為何厭惡精英與全球化)。
第二部論道讓還是孩子的主角們上戰場是否符合正義。其實我覺得覆巢之下無完卵。假如有其他無須犧牲生命的方式度過難關,那當然不該讓孩子去。不過若無論如何會死人,那麼雖然孩子在人們共識中有其特殊的受保護地位,但是不是就不該犧牲,還得看情況(Justice §共識裁決說)。例如五個孩子可以拯救百萬人的情況,大概許多人就不至於說不該。無論如何,グレーテ・ヴェンツェル有覺悟的陪這些孩子上戰場,而不單單是讓孩子送死、自己躲在後面,這點讓人覺得有些大人負責任的氣魄。

想說既然看了一大半,乾脆看完。本作用了一些其他動畫少見的剪接手法,類比說來有點像 Space Odyssey 電影版開頭,人猿手中那根骨頭拋上天變成太空船。作中還有許多邊放聲樂曲邊推進劇情的橋段,可惜在我聽來不甚動人。當然這只是一己之見,就好比新海誠的作品中,比起君の名は。的主題曲,我更喜歡天門作曲的旋律,但 RADWIMPS 可熱門多了。
感覺要談人生到底有何追尋、是不是被過去所囚困住,就像在談要怎麼走出失戀。嚴重一點像 PTSD 或許只靠自己很困難,但許多時候時間、合適的環境是很好的療傷藥,接下來就是新的刺激、轉換念頭。不曉得是不是年紀大了,一些過去很在意的事,現在似乎不值得執著。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