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翼騎兵十大戰役】克盧西諾戰役(一):背景

望燁 | 2022-05-12 01:43:14 | 巴幣 1100 | 人氣 234

【背景—大動亂時期的俄羅斯與波蘭】

1598年,俄羅斯沙皇費奧多爾一世(FyodorI Ivanovich)與世長辭,多年來困擾著帝國的沙皇無嗣問題,終於演變成了留里克王朝嫡系的終焉。而傳承七百載的留里克王朝的嫡系絕嗣,也令俄羅斯迎來近15年,被稱為大動亂時代(Time of Troubles)的紛亂時期。

(費奧多爾一世的去世揭開留里克王朝的終幕)

費奧多爾一世去世後,其在位期間的實際主政者鮑里斯.戈度諾夫(Boris Godunov)接過了王座。但戈度諾夫的出身與有限的軍政手腕,均未能震懾住桀驁的俄國貴族,加之1601年到1603年間俄國爆發大饑荒,令俄國的政局更為混亂。王權未穩之下,克林姆林宮那張屬於沙皇的王座引來無數野心家的窺視。
而高舉著費奧多爾一世之弟、留里克王朝繼承者旗幟的偽德米特里一世(False Dmitry I)正是其中之一。相較於其他不服從戈度諾夫的貴族而言,偽德米特里極為聰明,也極為愚蠢。
他審時度勢的選擇向在利沃尼亞戰爭中的勝利者、東歐強國之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尋求協助,並順利的在聯邦東部的施拉赤塔們(波蘭眾議院貴族)的協助下,於1605年戈度諾夫去世後攻入了莫斯科。

然而,同樣的,過度仰賴波蘭人也使得其政權被莫斯科貴族視為波蘭人的禁臠,這使得在短短的十一個月後,莫斯科貴族們便推翻了偽德米特里一世的統治,並將之殺害。取而代之的,是叔伊斯基(Shuisky)家族推舉的瓦西里四世(Vasili IV Shuisky)。
(奪權後的新任沙皇-瓦西里四世,其統治期間僅有1606年至1610年間的四年)

根基未穩、忙於鞏固權力的瓦西里四世毫無對偽德米特里身後的波蘭貴族展開報復的餘裕,更不用說僅在其奪權一年後的1607年7月,偽德米特里「奇蹟般」地再次出現,聲稱自己自莫斯科政變中脫身,再度於波立聯邦東境貴族的協助下組建起一支足以威脅莫斯科政權的武裝力量。
而出人意表的是,儘管聯邦貴族不遺餘力的扶植偽德米特里,波立聯邦的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卻無意介入俄國紛亂的政局,至少在1608年以前如此。來自瑞典的齊格蒙特三世意圖透過強硬的手腕實施中央集權,此一政策與採貴族民主制的聯邦本身產生極大的矛盾,無可避免的演變成王室與貴族間的衝突,乃至於在1606年成為針對王室的叛亂。這種背景下,縱然齊格蒙特三世垂涎褒廣的俄國領土多時,卻也無力外擴。於是,兩國的中央政府展開長期的談判,並成功的在1608年7月簽訂一紙長達四年的休戰協定。

(斯稜摩斯克之戰勝利後的齊格蒙特三世。齊格蒙特三世又名西吉斯蒙德(瑞典名),其不失為一代英主,但在位期間的諸多舉措位聯邦日後的內外關係埋下問題。)

但諷刺的是,就在協議簽訂的一個月前,困擾齊格蒙特三世多年的澤布日多夫斯基之亂(Zebrzydowski rebellion)終於在王室勝利、叛軍投降下告終。安定內部的齊格蒙特三世開始顯露出自己的野心,意圖介入俄國內亂。對於齊格蒙特三世而言,介入俄國內亂有兩個好處。首先,可以奪回自1514年淪陷於俄羅斯之手的斯稜摩斯克(Smolensk)等地,贏得聯邦的戰略深縱;其次,可以透過對外戰爭轉嫁內部矛盾,使聯邦貴族的精力轉移到對外擴張上,而不是用在反對他們的國王。
但此時的聯邦瑟姆(Sejm,國會)對於正式武力介入俄國內亂仍感到意興闌珊。武力介入俄國內亂,或許對於聯邦東部貴族有極大利益,且符合王室的戰略布局與需求,但對於東部以外的其他貴族並沒有明顯的、能夠令他們心動的好處。
直到1609年2月,瓦西里四世與瑞典國王,或者說,齊格蒙特三世眼裡的篡位者,卡爾九世簽訂軍事同盟。此一舉動在波蘭中央引發喧然大波,自1598年齊格蒙特三世失去瑞典王位以來,兩國在十一年內已經為了王位的歸屬、利沃尼亞的領土爆發數度戰爭。縱然聯邦憑藉優秀的指揮官體系與兵員素質,往往都能以寡擊眾,締造如基爾霍爾姆般的大捷,但瑞典仍是危害聯邦東北部安全的一大強敵。而瑞、俄兩國的結盟,意味著一旦俄國平息了內亂,聯邦將在三國接壤的利沃尼亞地區,以及波俄兩國接壤的聯邦東境,直接面臨來自兩個強鄰的圍攻,在戰略上陷入被動。相反的,如果親波的偽德米特里能夠取叔伊斯基而代之,則俄國將成為波蘭忠實可靠的盟友,在利沃尼亞地區與波蘭一同夾擊瑞典。
是否對俄開戰的爭論在聯邦內部愈演愈烈,齊格蒙特三世開始大肆鼓吹侵俄將帶來顯著的利益,甚至將俄羅斯比喻為聯邦的新大陸,讓聯邦獲取數不盡的財富——對齊格蒙特三世來說,侵俄不單單是扶植一個親波政權,相較於扶植偽德米特里二世,他更想把那頂耀眼的沙皇皇冠戴到自己的頭上。
隨著瑞俄聯軍在1609年4月到7月間輕而易舉的擊退俄國叛軍,瑞俄終結內戰,並形成戰略同盟的情勢愈發明顯,齊格蒙特三世鼓吹介入戰局的聲音也愈發受到重視,甚至成功在瑟姆徵集到部分稅款。於是在一段期間的整備與徵集兵力後,1609年9月,波立聯邦的精銳部隊浩浩蕩蕩的開向俄羅斯。
 
【斯稜摩斯克之圍】

(斯稜摩斯克之圍)
雖決定訴諸武力來解決當前不利的戰略變局,但齊格蒙特三世本身並沒有準確的戰略目的。奪回斯稜摩斯克與西維利亞地區被波蘭國王視為首要目標,但同時國王也寄望於在這次內戰中謀取最大利益,甚至是那頂瓦西里四世與偽德米特里都想戴上的沙皇皇冠。
但齊格蒙特三世卻也不願意冒著巨大的風險來達到此一目的。久經戰陣的王室野戰蓋特曼(Field Hetman of the Crown)斯坦尼科夫.茹凱夫斯基(Stanisław Żółkiewski)在出發前向國王獻策,收復西維利亞地區後,直接揮師穿越俄國西境,直搗莫斯科,一舉瓦解瓦西里四世政權,使俄羅斯徹底淪為波蘭的待宰羔羊。但國王並未同意這項決策,反而由於斯稜摩斯克守軍「可能」投降這一真假未明的訊息,默許了立陶宛蓋特曼們建言的圍攻斯稜摩斯克,待戰勝後再尋決策的保守戰略方針。
然而,當1609年9月,聯邦軍隊抵達斯稜摩斯克之後,驚詫的發現眼前雄城的守軍毫無投降的意願,且已然為長期圍城做了充足的準備。相較之下,倉促趕赴前線的聯邦陸軍缺乏圍城的必備重砲,訓練精良的王室選召步兵主力與紮波羅熱哥薩克步兵也大多還未完成招徵或仍在路上。聯邦陸軍可以說缺乏一切使圍攻成功的要素,儘管在10月4日的試探進攻失敗後試圖建構包圍網,但成效十分有限。雪上加霜的是,嚴冬下,王室軍隊的蓋特曼茹凱夫斯基與立陶宛軍隊司令官揚.波托基(Jan Potocki)之間產生了分歧,兩造摩擦時有發生;而齊格蒙特三世所期待的挖角偽德米特里傭兵,補充圍城所需兵力的策略,也因聯邦中央政府捉襟見肘的財政而告吹。
(斯坦尼科夫.茹凱夫斯基,這位王室野戰蓋特曼將在克盧西諾締造一場史詩大捷)

斯稜摩斯克的圍城戰持續著的同時,齊格蒙特三世也開始試圖透過政治手腕減輕軍事的壓力,開始與支持偽德米特里的莫斯科貴族們進行協議,可喜的是,在數個月的談判之下,1610年1月,莫斯科貴族們同意一旦聯邦在戰場上獲得決定性勝利,貴族們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瓦西里四世也嘗嘗遭遇政變的滋味,並擁立齊格蒙特三世的長子,倡導宗教寬容的瓦迪斯瓦夫.齊格蒙特.瓦薩為沙皇,並接受齊格蒙特三世的統治。
但對於波蘭人扶植的偽德米特里來說,斯稜摩斯克圍城戰期間可說毫無佳音。先是在波蘭與莫斯科貴族達成協議,徹底放棄偽德米特里二世的同一時間,其所部叛軍因齊格蒙特三世的挖牆腳行為發生了分裂,並被俄軍指揮官敏銳地察覺,一舉擊潰叛軍,偽德米特里二世在俄瑞聯軍夾擊下落荒而走。=ˊ到了三月與五月間,偽德米特里的部對更是節節敗退,使俄瑞聯軍直逼聯邦佔領的貝利要塞(Bely stronghold),更大有興師解救斯稜摩斯克之圍的態勢。
雖然齊格蒙特三世不遺餘力的挖偽德米特里二世牆角,但從戰略層面而論,偽德米特里仍是聯邦入侵俄國不可或缺的偽軍部隊、名義上的友軍。而面對名義上友軍的節節敗退,齊格蒙特三世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早在1610年2月開始,國王便計畫派遣布拉茨拉夫司令官(voivode of Braclav)揚.波托基率領特遣隊前往支援偽德米特里二世,並粉碎瑞俄聯軍的攻勢。然而,波托基卻東推西阻,指揮官健康、嚴峻氣候、兵力與薪資都成為其推攮任務的藉口。早在行軍戰略等問題上與波托基產生嫌隙的茹凱夫斯基不屑地認為,這位司令官不過是希望避免一切有風險的遠征,只求穩妥地攻佔斯稜摩斯克,且忽視了自己的推三阻四在戰略上待來的一切額外風險。

-待續-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