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些日子有關翻譯的時事討論,間接地勾起了屬於個人的特別記憶。
雖然關於這個記憶的正確性其實也不算特別的有把握,但既然想到了就來考古(?)一下。
首先,會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各位,想必應該都清楚《勇者王ガオガイガー》這部作品了。
當中【ガオガイガー】(GAOGAIGAR)這個名字,目前我們在中文圈都是習慣翻譯為【我王凱牙】。
至於會翻成這個名字其實也不難理解的就是了。
畢竟在日語中,【我王凱牙】這幾個漢字的讀音也正好可以拼讀成【ガオガイガー】。
が |
おう |
がい |
が |
我 |
王 |
凱 |
牙 |
Ga |
Ou |
Gai |
Ga |
而我們正好可以反過來使用其漢字的中文讀法來作為譯名使用,這也不失為一個翻譯方式。
這種假名轉漢字的對應作法十分常見,同理在《絕對無敵》在OVA2卷的《陽昇城機動夢日記》中,
便將【ライジンオー】的讀音寫成漢字【雷神王】,正符合我們台灣觀眾所習慣的「雷神王」譯名。
老實說,我自己是還挺屬意【我王凱牙】這個名字的,始終給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也許是早年第一次真正接觸作品時就是這個版本的譯名的關係也說不定。
但是,終究是翻譯來著,讓人滿不滿意始終每個人意見都不太相同。
還記得之前也有見到台灣的網友就曾經在推特上向米たに監督詢問過,
有關於監督本人對於台灣將【ガオガイガー】翻成【我王凱牙】一事的看法。
監督則在回應中表示,在日本雖然沒有表定使用的官方漢字,
但使用在初期企劃階段時作為候補名字的「我王凱牙」這點也挺好的。
雖然監督本人感覺這個譯名還算不錯,不過也明確提到【ガオガイガー】當前是沒有正式的漢字表記。
因此,個人就另發衍生出一個疑問:那自己最早看到【我王凱牙】這個名字的是在什麼時候呢?
我想有一部分的朋友可能大多都會和我一樣,認為是台灣東森電影台播出的那個時候。
如果沒記錯,東森電影台播出《勇者王》的時間,莫約是在2002年的期間。
由「博英社」代理的這個版本應該也就是大部分台灣觀眾們最多接觸到的版本。
當時主角機的【ガオガイガー】就是翻譯成【我王凱牙】這個名字。
若沒有意外的話,這個論點便是選項之一。
然而,對我自己來說,【我王凱牙】這個名字還有一個更早的記憶點。
在我的印象中,比上述時間還要早看過【我王凱牙】這個詞,是在早年的模型雜誌《電撃ホビー》上。
那應該是在1999年10月號中的彈丸X版ガオガイガー作例,那時就有出現過【我王凱牙】一詞。
雖然《電擊HOBBY》也有發行過中文版,但是台灣繁中版創刊已經是2003年5月號的事了。
而在這個出刊的時間差上,絕不會和早年發售的日文版搞混,能肯定當時看到是日文雜誌。
無奈的是,正因為年代距離有些久遠,太詳盡的印象細節已經沒那麼清晰。
加上《電撃ホビー》雜誌無論日文版或中文版都在早幾年就已停刊,
想要找上面曾經的刊載內容來佐證記憶更是不容易。
不過,在經過一番長時間的找尋之後,最終總算讓我找到了回憶的證據。
我王凱牙、見参!
是的,這照片所示就是《電撃ホビー》1999年10月號裡,青島社的彈丸X版ガオガイガー製作範例。
明確可以看到上頭紮紮實實地打著「我王凱牙」四個大字。
沒有錯,這就是我記憶中,最早看過【我王凱牙】這一詞的地方,的確是出自於這本日文雜誌。
原來,早在電視上觀看勇者王之前,個人真的就已經拜見過【我王凱牙】的大名了。
這也是繼去年《霸界王》完結補完懸念以來,再一次讓我的早年回憶得到更加的清楚且完善。
當然,我知道除了台灣電視播出的版本之外,坊間也有一些非常規的版本能比電視更早收看。
但由於那些是屬於論外的東西了,因此在這邊就不打算列入考證範圍。
至於這篇不光是為我自己找到模糊記憶的證明,也算是當作考古用的資料參考。
最後,在這裡額外補充一點。
在官方續作《覇界王~ガオガイガー対ベターマン》的故事中,
主角機【ガオガイゴー】是有被寫成漢字【牙王凱号】的實際情況。
不過,若對該世界觀有瞭解的話,其實可以知道這寫法是依照開發者的阿嘉松滋其品味的命名風格。
而在故事裡頭,也的確只有阿嘉松本人曾經以「牙王凱號」這樣稱呼過主角機,
其他角色原則上仍然直接以「ガオガイゴー」稱之。
除此之外,當時的作者竹田先生得知台灣是將【ガオガイガー】寫作【我王凱牙】時,
對比《霸界王》中將【ガオガイゴー】叫做【牙王凱號】,感覺有些可惜呀!(笑)
如果早一步知道的話會不會將表記寫成【我王凱號】呢?
但是,既然有確實使用過這個名字,拿來當作譯名倒也是能落個名正言順。
只是如果有人將【ガオガイガー】翻成【牙王凱牙】,
亦或是將【ガオガイゴー】譯為【我王凱號】,也無須過度反應。
因為這在本質上也都算是合理通用的範圍。只要知道是從日文的解讀上取用不同的漢字這樣就行了~
後來有人提到【我王戰牙】的部份,一併在這裡說明一下。
在FINAL篇中的【ガオファイガー】(GAOFIGHGAR)目前比較通俗的譯名為【我王戰牙】。
這點與【我王凱牙】那種日文轉漢字的方式不太相同。
要說明的話,得從設定層面看起。
一般我們所知道的【ガオファイガー】定位是為【ガオガイガー】的後續機種,強化了相關作戰能力。
而多數觀眾容易忽略掉的是【ガオファイガー】其實是通用的簡稱。
它在設定上的正式名稱為【ファイティング・ガオガイガー】(Fighting GaoGaiGar),
若將之直接翻譯出來即為【戰鬥型我王凱牙】。
依照上述的兩點方向來解釋,將【ガオファイガー】譯為【我王戰牙】倒也挺貼切的。
至於「卡爾法凱」則是當初「博英社」OVA版的譯名,大抵是從音譯上轉化過來。
不過,該版本當初在這一塊也沒有處理得宜,經常會有與TV版衝突的狀況。
所以這個名字用的人相對也不多,大部分為當時的老觀眾比較會容易記得。:)
之前被網友問到有沒有打算製作影片的意願。
興趣倒不是沒有,就是得先專研剪輯技巧。之後有機會就來練習看看剪個短片試試好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