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要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必須不斷的下決定

超越困境 | 2022-01-12 01:21:45 | 巴幣 122 | 人氣 256

「身體永遠比嘴巴老實,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比起理性推斷,你的行為更為準確。」
 
 
你有沒有曾經同樣一個問題持續問很多人的經驗呢?
 
 
比如你今天在 A 跟 B 兩間公司該選擇哪一間而猶豫不決,A薪水高但需要加班,B薪水低但不用加班,你傾向選A但又覺得B不用加班,下班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很好。
 
 
於是你問身邊朋友,到底該選哪一間,結果朋友紛紛建議你選薪水較多的A公司,於是你又會繼續問其他朋友。
 
 
而你會到什麼時候才停止發問或煩惱這個選擇題呢?
 
 
當開始有人建議你選薪水低但不用加班的B公司時,你才會漸漸對自己的選擇有信心!
 
 
說來奇怪,明明是詢問意見,但從「結果」回推的話,其實問問題的行為背後是在尋找跟自己相同意見的支持者。
 
 
而為什麼會想尋找支持者後才相信自己的決定呢?
 
 
「因為你不想背起決定後導致失敗的責任」
 
 
當有其他支持者跟你有同樣意見,你內心會覺得就算失敗也不是只有我一個承擔,你們每一個支持我的都能夠共同承擔。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只要你不要真的失敗後去怪罪當初跟你同樣意見的朋友就好,當你了解自己行為背後意義,你可以藉由尋找支持者方式促使你開始行動,也是一個好方法。
 
 
另外有更好的方法,就是藉由自己的決策工具確認後認為是可行的,就算失敗的話自己也扛的住,那麼就趕緊執行吧!
 
 
在開始自己做決定時肯定會緊張與恐懼,但自己做決定的好處就是當你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來時,未來遇到更大決策你也仍能夠扛的住壓力。
 
 
假設你過往生活都是父母幫你照顧好好的,只要你未來旅途中出現需要你來決定的重大決策時你肯定嚇的想逃跑,因為過去的你從未面臨這種權衡利弊的事情,也許就會做出連普通人一眼就看出的離譜錯誤決定。
 
 
從反脆弱角度來看,從生活中的小事情慢慢訓練自己的「決定」行為,你才能透過不斷決定來了解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在一開始,要判斷自己要什麼的方式很簡單,如同上文所述,在A、B公司之間的選擇,若有人給你的建議讓你感到不舒服,那麼相反的選項才是你真心想要去的地方。
 
 
但那選項真的是好決定嗎? 沒有人知道,只有在你開始執行之後才會知道,甚至大家不看好的決定,或許很適合你去試煉成長。
 
 
只要你在生活中不斷為自己下決定,那些決定再糟都不會讓自己有什麼重大損失,反而能幫助你在小損失中了解自己的需求。
 
 
要是你從來都不下決定、不敢下決定,直到有天真的不得不做決定的時候,那種事情一定是重大決策,並非你請個顧問來就可以解決的。
 
 
畢竟你連自己要什麼都不曉得,顧問更不可能懂你,顧問再怎麼專業也只能給你理性上分析,最後下的決定也是你要去執行。
 
 
假設真的有平行世界,你每種決定都去嘗試一次,我保證沒有一個決定是你會滿意的,因為過去的你都沒有試煉,做了一個決定後還會有無數個決定,這時候你怎麼辦?
 
 
唯有不斷為自己下決定,這些經驗累積起來才能夠成為未來決策的標準,當你累積的標準越多,就能夠在更細、更複雜的選項裡決定出適合自己處理的選擇。
 
 
結論
 
1、從生活上的決定累積自己的標準,也了解自己的需求。
 
2、比起尋找支持者一起決定做事情,自己決定更能訓練抗壓負責能力。
 
3、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自己擅長處理的選項。

===============
若文章有幫助到你,投給我巴幣讓我知道!
◎我的個人網站: 超越困境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