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GVO大航海日誌】11.5_特洛伊;11.6_粗暴騎士列傳

傻逼カスミ | 2022-01-02 11:18:18 | 巴幣 0 | 人氣 171

周末一次跑一堆視認的結果是,
事後要補的日誌有夠多。
即使拆分成4個篇章寫也還是覺得很多。
但實際上著手開始找資料又會產生新的興趣XD
萬事起頭難欸,又難以持之以恆。
昨天就因為還在補日誌,讀馬其頓腓力二世的資料,
就只有上線把南特郊外的卡爾納克石陣解完而已。
我想寫日誌的初衷是實在找不到類似的日誌,
雖然版上的前輩有寫航海日誌,但沒怎麼找到這種流水帳式的。
只好自己創造對自己胃口的日誌了(
一邊跑冒險一邊補充背景知識有這麼冷門嘛(
11.5【特洛伊】

特洛伊的前置任務是要先發現《伊里亞德》,因為是新手冒險任務,
大家多半解過。
特洛伊本身是一個系列任務,
由於特洛伊考古學地區是土耳其西岸的二層,
所以沒有像其他系列任務一樣,等到技能條件滿足整個任務串列的時候才開始解。
【特洛伊】可以說是這批視認裡面要求最嚴苛、報酬最高的一個了。

希臘神話裡的英雄我真的沒記清楚過哪些人是哪個故事裡的ˊˋ

對於特洛伊也只知道木馬屠城記(?)

西台帝國捏,冶鐵技術的發現民族和《赤河戀影》,拉二的對手國家。

在GVO裡只要能調查到的東西就一定挖得到發現物!

特洛伊是我發現的第一個五星史跡了。

遠遠地奔向視認點。
土耳其西岸的陸地NPC等級比在黑海內北岸的NPC等級還高,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發現任務的難度需求做的設計。

建模當然剩下石柱了,能發現木馬那就太扯了XD

*資料增補*
【特洛伊】
特洛伊(古希臘語:Τροία,或Ίλιον,拉丁語Troia,或Ilium),古希臘時代小亞細亞(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其遺址於公元1871年被發現。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西方文學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亞德》和《奧德賽》中的特洛伊戰爭,便以此城市為中心。19世紀之前一直被史學家視為虛構傳說的城市

公元1871年德國業餘考古愛好者海因里希·施里曼聲稱發現特洛伊城遺址廢墟,其後於同址發現更多不同時代的城市遺址。其中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特洛伊Ⅶ」的遺址,被認為是荷馬史詩時期的特洛伊城,但近現代歷史學界仍然一直有人質疑特洛伊存在的真實性。據考古研究,此城毀滅於公元前13世紀。

史詩中特洛伊的遺址位於現今土耳其西北面的恰納卡萊省的希沙利克(Hissarlik,北緯39°58′度,東經26°13′度),於愛達山的西南面,離達達尼爾海峽不遠。於羅馬帝國時期,奧古斯都曾於此處建成一座名為「Ilium」的城市,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後於拜占庭帝國時期迅速沒落。
*資料增補END*

把特洛伊發現完就等於東歐地區的2F已經全發現了,
正好大學研究進度又達到了100%,就準備啟航去馬賽由陸路轉往倫敦。
但從東地中海前往馬賽的路上,不接點什麼研究拿學分感覺有點可惜,
就選了個獎學生認定,想著一般航海應該可以在前往倫敦前完成研究。
但抵達馬賽的時候,研究還有1/3未完成,
於是我就多接了【粗暴騎士列傳】,希望靠多航行的日程補足。
其實它滿符合我的需要,
在馬賽對話後,下個對話點是南特。
馬賽的法國系任務常這樣,
地中海內的馬賽接,然後叫你繞一圈到南特繼續對話。
以前還沒有開放陸路的時代我肯定超懶跑。
如今有馬賽-巴黎-加來陸運,在任務路線規劃上就便捷許多。
到加來再開去南特、循任務路線航行,
最終到倫敦報告任務的時候,研究也差不多做完了。
之前一直想要開啟大學裡「學問輔助」的技能,
本來是看到3級研究樓會開放,但等到我研究樓R3了,論文篇數也夠了,
冒險號卻並沒有跳出課程選項。
仔細看才發現,「學問輔助」所屬的「學問知識II」要求學科技能R7,
我的冒險號吃補正吃習慣了,
忘了最高的裸面板才R6哈哈哈,得多練練了X)
11.6【粗暴騎士列傳】

這個考古任務是英法百年戰爭主題,
其實我也不是很了解,滿多史實都是知道個皮毛。
名將蓋克蘭是吧?還有也可以順便看看這位拉伯雷。

普羅旺斯阿,是個廣告裡常聽到的地名(欸

輸了又贏贏了又輸XDDD
跟從沒吃過敗仗的亞歷山大類似,是另個意義上的記憶點了嗎?

用傭兵進行戰爭,好像很特別(?)

這個任務除了介紹蓋克蘭,
介紹騎馬槍賽也是一部分主軸吧

透過資料卡得知,蓋克蘭是英法百年戰爭初期的人物呢。
我能說我只知道貞德嘛(欸

*資料增補*
【英法百年戰爭】
百年戰爭(英語:Hundred Years' War;法語:Guerre de Cent Ans)是1337年至1453年期間,一系列發生在金雀花王朝及其治下的英格蘭王國和瓦盧瓦王朝及其治下的法蘭西王國之間,相互對立並穿插著間歇性長期休戰的、針對法蘭西王國統治權的戰爭衝突。

這是中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戰爭,騎士精神由此興起,戰爭結束後衰落。另一方面,它也幫助英法兩個國家發展出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它是世界最長的戰爭之一,長達116年,歷經五代統治者,最後由法方勝出
(因為不是主要內容,就很扼要把簡介轉過來,整個條目我大致瀏覽過了X)
比中指在歐陸的起源就來自百年戰爭23333
【蓋克蘭】
貝特朗·杜·蓋克蘭(法語:Bertrand du Guesclin,約1320年 – 1380年7月13日),法國於百年戰爭初期傑出的軍事領袖及民族英雄,其一生戰功赫赫,被譽為「布列塔尼之鷹」(the Eagle of Brittany)。由1370年擔任法蘭西王室統帥直到逝世 。其對費邊戰略的靈活運用令法國在沒有足夠力量打敗英國之前避免重大戰役並成功拖垮英軍,同時讓法國人重新奪回在布勒丁尼條約中失去的多數領土。

1.百年戰爭的參戰與被俘
貝特朗·杜·蓋克蘭最初在布列塔尼繼承戰爭(1341-1364年)中參戰,跟隨由法王支持的布列塔尼公爵布盧瓦的查理,對抗英王支持的讓·德·蒙福爾。1354年,杜·蓋克蘭服務於元帥阿爾諾·奧德雷海姆麾下,在蒙穆蘭戰役中成功攔截于格·卡維利的奇襲而受封騎士,並於1357年以游擊戰術,擊退英軍由格羅斯蒙的亨利帶領的雷恩之圍,雖然法國最後以賠償10萬克朗解除圍城,但杜·蓋克蘭出眾的軍事才能振奮了因普瓦捷戰役慘敗而受創的法軍士氣,並受到查理太子的賞識

1364年查理五世即位後,納瓦拉的查理二世希望兼併勃艮第公國,而查理五世希望給他的弟弟腓力,國王因此派出杜·蓋克蘭去對抗他。5月16日的科謝雷戰役中,杜·蓋克蘭遭遇讓·德·格拉伊(Jean de Grailly)指揮的英格蘭─納瓦拉聯軍,取得勝利,迫使納瓦拉國王與查理五世簽定和平條約,使勃艮第歸於腓力。

1364年9月29日,在歐賴戰役中,杜·蓋克蘭和布盧瓦的查理受到嚴重慘敗,布盧瓦的查理戰死,布列塔尼繼承戰爭宣告由英王支持的約翰五世得勝。杜·蓋克蘭在經過一段英勇抵抗後,將自己的武器破壞以示投降,被英格蘭將領約翰·錢多斯(John Chandos)爵士的軍隊俘虜。查理五世不忍失去愛將,以10萬法郎之鉅額贖金將其贖回。

2.轉戰西班牙
1360年布勒丁尼條約簽訂後,英法兩國進入停戰期,許多失業的傭兵組成自由傭兵團在法蘭西北部四處劫掠。

1366年,查理五世派杜·蓋克蘭去處理傭兵問題,杜·蓋克蘭將他們招安後派到卡斯提爾協助特拉斯塔馬拉的恩里克從同父異母的佩德羅一世的手中奪取王位。該年中,杜·蓋克蘭與其忠實戰友紀堯姆·布瓦特(Guillaume Boitel)接連佔領馬加利翁、布里維耶斯卡、以及首都布哥斯。在恩里克完成加冕後,他在3月到4月之間宣布杜·蓋克蘭為特拉斯塔馬拉伯爵的繼承人,並將他加冕為格拉納達國王,不過該王國當時仍在摩爾人的統治下。

不過恩里克在1367年的納胡拉戰役(Battle of Nájera)中被黑太子愛德華率領的佩德羅軍隊擊敗,杜·蓋克蘭再次被黑太子愛德華俘虜查理五世認為他十分寶貴而再次贖回。然而英軍在西班牙的戰役中損失慘重,失去4/5的兵力,黑太子也罹患痢疾,因此停止支援佩德羅。杜·蓋克蘭與恩里克得以東山再起,在蒙鐵爾戰役(battle of Montiel)中擊潰佩德羅。

戰後,佩德羅逃到蒙鐵爾城堡,期間嘗試聯繫在城外紮營的杜·蓋克蘭,賄賂他協助自己逃亡。杜·蓋克蘭同意佩德羅,但另一方面也密告恩里克,恩里克給他更多的錢和土地要杜·蓋克蘭帶佩德羅到他的營帳。佩德羅與恩里克兩位半兄弟在經過一番激烈的對罵後在營帳內以匕首展開死鬥。當兩人在地板上扭打時,佩德羅占了上風,在他將要了結恩里克時,在一旁靜觀的杜·蓋克蘭決定幫助恩里克,抓住佩德羅的腳踝讓他仰躺在地上,使恩里克將他刺死,確保了卡斯提爾的王位。

傳聞杜·蓋克蘭將佩德羅翻倒時說了:「我既沒有扶持國王也沒有推翻國王,我只是協助我的主人」(Ni quito ni pongo rey, pero ayudo a mi señor),這句話在西班牙文中成為通用語,在部屬按上級旨意行事時用來規避道德問題與責任。

杜·蓋克蘭在戰後被封為莫利納公爵,卡斯提爾也成為了百年戰爭中法蘭西的重要盟國

3.法蘭西王室統帥
1369年,英法戰爭重新開始。查理五世在1370年將杜·蓋克蘭從卡斯提爾召回,任命他為法蘭西王室統帥,成為法軍最高指揮官。傳統上,這個職位只給予高階貴族杜·蓋克蘭出身相對卑微,但查理五世急需一名有才幹的將領來指揮軍隊而任用他。事實上,杜·蓋克蘭也一直有困難使貴族聽命於他,他的軍隊核心也是以他的親信組成

杜·蓋克蘭在1370年10月2日正式受法王任命為王室統帥,並隨即在彭瓦揚戰役中擊潰羅伯特·諾勒斯率領的英軍殘兵,接著收復普瓦圖和聖東日(Saintonge),迫使黑太子撤離法蘭西本土

1372年,法蘭西─卡斯提爾聯合艦隊在拉羅歇爾海戰中擊潰英格蘭海軍,超過400名英格蘭騎士與8000名士兵被俘。掌控制海權後,杜·蓋克蘭對英格蘭沿岸發動毀滅性的襲擊,以報復英格蘭對法蘭西土地長年的摧殘。

1370到74年間,杜·蓋克蘭不斷追擊英軍將他們逼退到布列塔尼,1373年在希澤戰役(Battle of Chizé)中再度大敗英軍。1378年,查理五世計畫兼併布列塔尼公國,遭到杜·蓋克蘭反對,雖然國王派他出兵征討公國,但杜·蓋克蘭並未認真進行戰役。
【弗朗索瓦‧拉伯雷】
弗朗索瓦·拉伯雷(法語:François Rabelais 法語:[fʁɑ̃swa ʁablɛ],約1493年-1553年4月9日)是法國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作家,也是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為《巨人傳》

拉伯雷如同其他文藝復興時代的巨匠一樣,知識淵博,面廣,多才多藝,熟練掌握希臘語、拉丁語和義大利語。對神學、法律學、醫學都有很深的造詣,也通曉藥理學、星相學、航海術等,而且既懂理論也能實際操作,這是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者追求的目標。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抨擊、諷刺舊的教育制度,批評挖苦墨守成規的人和教會的僵化的經院哲學,調侃法官們習慣於將簡單的案件複雜化。他強調人的本性善良,重要在於教育,教育決定人的前途,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願望和權利。正如身體必須經過鍛鍊才能強壯,思想必須要用知識來充實。他強調「做你願意做的事」,反映了人文主義者要求個性解放的信念。但拉伯雷對女人沒有好感,認為她們都是生性淫蕩,脾氣古怪。

《拉伯雷全集》在18世紀以前竟然印刷了18版,對後來法國和一些英國作家都有很大的影響,拉伯雷的譴詞造句講究聲韻協調,善於利用各種修辭手段,為中古法語的發展作出很大的貢獻,甚至有人稱他為詩人,雖然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散文和小說。
【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法語:Provence,法語:[pʁɔvɑ̃s] ;奧克語:Provença (傳統拼寫)或Prouvènço (米斯特拉爾式拼寫), 奧克語發音: [pʀuˈvɛnsɔ]),法國東南部的一個地區,古代時是古羅馬的一個行省,毗鄰地中海,和義大利接壤。從阿爾卑斯山經里昂南流的隆河,在普羅旺斯附近分為兩大支流,然後注入地中海。

歷史上的普羅旺斯地域範圍變化很大,古羅馬時期普羅旺斯行省北至阿爾卑斯山,南抵庇里牛斯山脈,包括整個法國南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普羅旺斯成為5個行政省份之一。到了1960年代,法國被重新劃分為22個大區,普羅旺斯屬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

普羅旺斯境內有艾克斯、馬賽等名城,並出產優質葡萄酒。此地區物產豐饒、陽光明媚、風景優美,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起就吸引著無數遊人,至今依然是旅遊勝地。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田更是難得的美景。
【騎馬槍賽】
(結果發現WIKI的騎馬槍賽詞條是盛行於14-16CE,就不轉錄了。)
*資料增補END*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