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動物農莊

爆炸哥布林 | 2021-11-29 09:22:35 | 巴幣 2 | 人氣 263

經典讀物《動物農莊》,又被稱為《動物莊園》,我大概快十年前看完,最近又拿來複習幾遍。

本書之所以採用卡通風格式的寓言寫法主要是因為當時美蘇還沉浸在二戰後的蜜月期中,那時所謂的邪惡基本上只有剛被幹爆的法西斯,共產主義不見得是比較差的選項,或至少再差也不可以由老朋友的嘴巴說出來。

於是乎,本書作者基於義務感,也考量到易閱讀性和娛樂性,創造出這部有一堆動物角色,彼此之間對話一堆,甚至涉及革命和內政的讀物,雖看似走兒童風格,使用的詞彙也不難,內容其實也不長,但書中的絕望氣息一直都很強烈,很難說一定適合兒童,甚至成年人讀完後也不見得會想複習,畢竟政治戲碼和悲劇展開一直都為主流市場所排斥,只有偏好特別又不只是把它當小說看的才會堅持留一本在床邊。

書中的寫景和內心描寫都在水準之上,乾淨俐落,沒有過分雕琢的修辭和缺乏內涵的純粹裝飾性敘述,甚至動作場面還非常血腥,有動物慘死,也有小孩死亡。但無論是人類或動物,在劇中都不是那麼可愛。

繞過貪心又有暴力傾向的人類,只談動物嘛,自初期階段開始,統治階級就不老實,差別待遇相當明顯,等到牠們開始出爾反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有趣的是,劇中的羊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基本上都代表老百姓中最滑溜又親統治階級的敗類。所有的正面宣傳都有牠們參與,往後就算是統治階級根本無法自圓其說的部分也是由牠們加工過後變得更無懈可擊。

劇中所有付出許多的動物都遭受背叛,試圖反抗的動物可能死路一條。牆上原本的幾條戒律特別告訴大家動物和人差別在哪,人多壞,動物不可以模仿人類的行為,特別是飲酒和殺害動物。

意味著在初期,共產主義世界聽起來都很美好,是參與革命的老百姓太過天真又膽小,才無法把交出去的自由硬奪回來,也沒有合理的權力代謝機制,甚至不可能扮演監督者的角色。

所以到了最後,人類開始意識到,原來所謂的動物農莊其實也和資本主義世界追求的差不多,裡面的動物甚至吃更少又工作更多,在壓榨和奴役方面堪稱模範。

豬是絕對的勝利者,但只有一部分的豬能夠一直待在權力核心,元老級的成員中最單純的總是先給淘汰,眼高手低的則也遭受屠戮,但客觀檢視,牠們都曾為了自己的方便去欺瞞其他動物,偷雞摸狗的事基本上是在農莊趕出人類之後就沒停過。

結尾是人類和豬打牌,但兩方手上都有一張黑桃A。雙方吵了起來,場面火爆,但在不久前,雙方可是飲酒又寒暄。甚至人類方還強調:「我們也有我們的低級人類。」

豬顯然很愛這句話,就希望有人意識到牠們至少是高級動物,絕對不能與低級人類和低級動物相提並論。雖然有煽動其他農莊動物暴動的紀錄,旗幟上的相關標誌又讓人不安,但豬終究是統治者,可以重新決定遊戲規則,就為了確保自己物質享受能夠追上人類。

就算沒有這些人類朋友,豬也不會輸給其他動物,說白了,其他動物都太笨,既膽小又忠誠,哪怕早意識到問題不太妙也沒打算反抗,甚至不可能團結。他們很輕易接受謊言,甚至能夠幫忙圓謊。作者在這方面盡量只講這些馬啊雞的悲哀,可實際上,他們總有卑鄙、下流之處,或許還偷偷想像自己身為豬會過得多棒,哪怕他們實際上走路都要讓給豬,也不可能說大量飲酒後還偷偷把牆上的「不可飲酒」改為「不可飲酒過量」。

結尾,房子外的動物看看人,看看豬,再看看豬,又看看人,居然很難說清楚有何差異。

喬治‧歐威爾是多偉大的作家不用我來強調,幾百年來我們甚至很難找到另外兩本書能和他的《動物農莊》、《1984》相提並論。比較讓人感到無奈的是這類讀物由於往往是描寫一個時代,或至少是一個較大的範圍,焦點往往在於確立共產主義政權後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共產主義支持者在一個小圈圈內是怎樣滲透正常人的思維,又是怎樣彼此勒索,又或者他們在失敗後會用甚麼樣的方式苟延殘喘等等,以上光靠喬治‧歐威爾的這兩本書其實不太夠。

以我的個人經驗為例,各種美好的主張都有變質的可能,我所認識的一票人根本沒有辦法在結論以外的地方思考太多,甚至排斥參與思考過程和研究由來,只想在議題最熱的時候突然扮演起祕密警察似的角色,從嫌我不夠左到嫌我不夠右的都有。

有些人講話擺明沒有經過大腦,但很樂於告訴大家他們有病,可能做出些甚麼事情賠不會很多但可以改怪罪說大家都推了一把,社會安全網沒人補等等。要不然就是喪心病狂到覺得社會越亂越能夠協助他們扮演特定角色,還希望受害者家屬少來搶他們的鎂光燈,因為憑藉著他們的臉皮和複製貼上的技術是足以蹂躪很多人,而這類缺德事他們做完了既不感到羞恥也不可能做惡夢。

他們都覺得自己棒到不行,事實上,搶著說自己最善良的人十之八九不正常,還特別反社會。哪怕嘴裡反共,他們也是在做有利於共產黨的事,差不多就是民主社會中的寄生蟲,又因為喝過自由的奶水所以打起自家人更不手軟。

謝天謝地,相關的熱潮終究這兩年少很多。有些人長大了,又或者再白癡知道自己這樣幹一點也不像好人,但我相信它們中有將近一半根本沒認真反省過。

這除了是因為臺灣人很習慣把社會變得像馬戲團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糟糕的地方,說是威權還是怎樣的遺毒也合理,但全推給上個世紀的什麼又顯得過於滑溜;簡單的來說,很多受害者也樂於支持惡勢力,甚至湊熱鬧的也傾向於蹂躪受害者。

因為橫著走的惡霸顯然享有最多人權,尤其能吸到自由的空氣。所以哪怕不相信來生,也不覺得自己有機會能撈到湯喝,卻還是有人把服務惡霸視為是較好的投資,這說是什麼藝術方面的昇華未免美化太多,但無庸置疑的,任何反社會的現象不是一把火就能燒得起來的,還得要有足夠的柴薪才行。

《1984》的絕望感更強且不帶有任何童話色彩,《動物農莊》則明顯較為柔軟且好笑。論內涵,前者明顯高於後者,但要說到適合當睡前讀物的,我只推薦《動物農莊》。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