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美國的決斷(三)國際組織重要性&對中國與台灣政策決斷演變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1-10-27 15:34:27 | 巴幣 1418 | 人氣 868



 
在這之前,必須先提到二戰之後的新發展,作者稱之為國際組織主義
 
 
  特定的國際組織會籍成為確認為國家身份地位的新標準。過去「人民、土地、政府、主權」的國家地位自成說不再適用。一個政治實體若是未具備聯合國身份,就有可能不被承認為國家。國家因此大量出現。
 
  其二,國際組織協助對抗侵略。雖然效果存疑,但是二戰後,除了南越外,也的確沒有主權國家,尤其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遭到併吞。聯合國的決議案挽救了南韓與科威特,甚至還有科索沃。有人說是美國的軍事力量挽救了上述國家,也就是說,就算沒有聯合國決議,美國一樣會基於「戰略利益」出兵,這種說法在台灣非常常見,實際上仍有盲點。首先,聯合國決議可以有效提升戰爭的正當性,這點對於美國從事戰爭的意願和國內支持度非常重要。其次,有國際上的正當性,發生戰爭國家的周邊國家,支持美國軍事行動的意願會提高許多。
 
  對美國而言,這種「國際組織主義」也是其外交決斷很重要的一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經常參與國家安全委員會,讓美國總統能確切掌握任何涉及美國的外交事務中,聯合國動態如何──通常希望聯合國做出美國所要表態──還有表態的形式,是打算通過決議,還是單純只表決通過或否決?如決議案通過,那就是有效、有約束力的國際法文件,所以美國該如何影響決議案內容,使之對美國的目標有幫助?這都是美國外交部門必須思考與施力之處。
 
 
  現在聯合國的決議案,等於是集體安全中軍事行動的通行證。在美國國內,對美國總統採取行動的質疑會因為「行動是否有得到聯合國授權」而增加或降低,越戰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國之所以沒有對美洲唯一的共產國家、和美國長期為敵的古巴發動正式攻擊並推翻其政權,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聯合國內的正當性的問題。
 
  如前所述,聯合國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作為「國家的戶政事務所」。嬰兒出生之後,父母要辦戶口、領身份證,必定會到戶政事務所,目前新生的國家都會向聯合國提出入會申請。一旦聯合國予以承認,一般也會得到美國的國家承認(和建立外交關係不同)。美國也常利用聯合國是否承認某些政治實體,作為是否在政策上認定其為國家標準。
 
  中華民國就是在聯合國中沒有會籍,喪失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承認。美國不支持台灣加入以國家為身份的國際組織,就從側面(但是有力)被解讀為美國不承認台灣是國家。
 
  國際組織的許多功能,提供國家之間更多溝通對話、交流管道。透過國際組織的互動對其他國家有更多了解,察覺到對方的利益在哪裡,避免囚犯困境。國際組織也是小國發揮影響力的重要場合。為了避免群起反對,在當前的國際秩序下,大國用遊說和收買更好過霸凌小國……作者說得越多,越是指出中華民國-台灣錯過、損失了什麼。
 
 
  另外,作者在提及美國的決策模式,引用了哈佛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的三種決策模式:一、理性行為者模式(理性計算可行方案並預測對手,以此選擇效用極大化的決策);二、組織行為模式(組織能力與情報多寡、作業程序決定政策);三、政府政治模式(決策是政客角力、官員討價還價的結果)。其內容也是行政學公職考試的概念題,在此不贅述。
 
 
  自由主義者重視國際合作,所以美國在二戰結束後建立許多國際組織,除了聯合國,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等,這也是作者提出「國際組織主義」的原因。這些組織促成的國際合作很多,但是作者發現很少人注意到它們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將國家的重要性提升了
 
  沒有國家身分,就沒有辦法進入這些國際組織進行國際合作和參與遊戲規則的制定。對於不是會員的政治實體來說,你不能參與這些遊戲規則的制定,但又必須接受這些遊戲規則的約束,不然其他的國家會拒絕與你互動,而和遵守遊戲規則的你的競爭者互動。
 
  前面提到大國不再霸凌小國的原因,也是國際組織另一個作用:在組織中除了少數事務,絕大多數運作方式都是一國一票,大國和小國表決時地位相等。所以,這些國際組織當年也促成了各大洲的獨立運動,現實主義對國家地位的重視,反而因為自由主義而加強了。
 
  對台灣人來說,作者認為不應把美國的行為只簡單理解成「確保利益」,一因為「利益」兩個字牽涉到極為複雜的分析與判斷。利益要怎麼定義?如何達成?不同手段之間如何取捨?更重要的是,各種利益之間的優先順序與獲得利益成本的考量為何?這些問題都需要審慎的思考研究。
 
 
 
 
  美國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印象始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印象相當良好,這點對後來的美國對華政策形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但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向來未曾提及這一段,作者認為有必要加以介紹。
 
  對日戰爭時期,美國就設想過在華北的中共控制區設置機場,已讓轟炸機直接空襲日本本土,所以和中共有所接觸。之後美國與蔣中正之間因為國軍出兵赴緬甸助戰產生激烈爭執。蔣認為要得到美方充分的物資支持才能出兵,美方則認為蔣只是想保留物資以便之後打國共內戰,根本不認真抗日。當時的美國在中國的指揮官是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他隨後以援助中共作為逼蔣讓步的籌碼。
 
  一九四四年日軍發動打通東亞大陸南北交通線的「一號作戰」,國軍損失慘重,這讓美國更加重視中共的實力。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受羅斯福委派為特使到重慶與蔣會談,他強調需要採取「一切措施」來結束對日戰爭和拯救美國士兵的生命,指出美國空襲日本與南滿工業區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以及在華北地區進行空戰的飛機隨時都有可能被擊落,需要中共控制區的軍民營救飛行員,美軍也亟需得到華北、華中的準確軍事情報與氣象情報,派遣美軍觀察組去延安是軍事需要,無關政治問題。蔣最後同意美方要求,批准美軍駐延安觀察組的成立,同意該觀察組直接受駐華美軍司令部領導。
 
  美軍觀察組的任務是:蒐集共產黨軍隊的作戰和物資裝備供應,考察中國北部氣象、經濟等狀況,協助延安和敵後根據地建立氣象站,為美軍提供可靠的氣象情報。協助八路軍和新四軍對迫降在日占區的美軍進行救援……中共深知觀察組的重要,不僅高度禮遇,同時盡全力配合,讓美國對中共留下極佳的印象
 
  他們在之後做出的報告認為,中共在戰時可能是個有用的盟友,延安的氣氛比國統區更有活力,也更清廉。中共高層領導人的態度和蔣中正的倨傲相比,更讓美國人充滿好感。之後,美國甚至還用軍機將二十名中共高層領導人載往華北,接受日軍受降,對協助中共擴大根據地也發揮作用。
 
 
 
 
  後面作者花了點篇幅介紹戰後國共內戰的情形,大致上就是美國派遣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內戰。在馬歇爾要求下,國共兩黨派出代表成立三人小組:國民黨的張群、共產黨的周恩來以及馬歇爾自己。三人小組負責協調重大議題的進行,像是滿州與熱河的接收、日軍解除武裝等等。
 
  三人小組在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達成停戰協議,國共雙方政府下令停戰,規定一月十三日午夜十二點生效,另外在北京設置國、共、美三方代表監管的軍事調處執行部(軍調部)來執行停戰協定。國民黨的鄭介民、共產黨的葉劍英、美國駐華使館代辦羅勃遜三人為軍調部委員,羅勃遜選為主席。
 
  二月九日,軍調部和前述的三人小組達成協議,恢復被日軍破壞的鐵路交通。作者認為,這段歷史重要意義在於美國已經視中共為可和國民政府並列、且可與之合作的政治實體
 
  至於為何呢?要將滯華日軍和日本僑民遣返日本,必須將這些人解除武裝後,集合登記身分,才能安排遣返。這只能由接受他們投降的軍隊或政權芳才能達成。國民政府向來堅持所有日軍在中國戰區只能向國民政府投降,不能向中共投降。除了避免中共接收日軍的武器裝備,也是拒絕承認中共是跟國民政府平起平坐的戰勝方。但美國決定有中共參與軍調部執行一事來看,無疑是承認中共也是可受降的政權,也默許中共有不交日俘日僑給國民政府的權力。
 
 
  在這之後,從調停受降到整軍計畫失敗、四七年中共節節勝利,在美國對中共好感、美國責難集中在國民黨這邊的情況下告終。一九四七年,時任國務卿的馬歇爾詢問曾駐中國的美軍指揮官魏德邁(Albert Wedemeyer)使華的意願。他雖然婉拒,但同意率團來華考察。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九日,魏德邁向馬歇爾提出報告,警告國民黨軍事已處於劣勢,中共很可能統一中國。重點一、立即給予國民政府大量的、長期的軍事、經濟援助,否則共產黨將很快統治中國;二,美國應大規模向東北派軍,以終止目前在東北發生的戰爭;當然,前提是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滿州由聯合國託管;三、美國給予國民政府公開的軍事支持,很有可能導致蘇聯介入乃至於軍事干預,這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馬歇爾認為滿州部分太敏感,要求魏德邁刪除,魏拒絕,馬歇爾乃將報告書列為機密不得公開。這份報告讓馬歇爾認為既然蔣將要失敗、援蔣不但無效,更有損美國威信,於是斷絕對中國政府之援助。
 
  一九四八年美國大選,因杜魯門不喜歡蔣,老蔣把賭注押在他的競選對手共和黨候選人杜威身上的事情,資助其競選捐款,相信各位也聽說過,很意外作者也認為這是主因之一(不過並非最重要),在此不再贅述。
 
 
 
  一九四九年八月五日,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正式名稱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之一時期》。《白皮書》中總結說道:
 
  中華民國政府失敗之原因,在本函所附記錄中記述頗詳,此等原因並非由於美援之不足。據我方軍事觀察人員報告,國軍於一九四八年之重要年份內,無一次失利係由於缺乏裝備或軍火。實則我方觀察人員早在戰事初期已在重慶發現腐敗現象;此一腐敗現象已將國民黨之抵抗力量斲喪殆盡。其領袖不能應變,其軍隊喪失鬥志,其政府不為人民所支持。反之,中共則有嚴酷之紀律訓練,並有瘋狂之熱忱,以自居於人民保護者及解放者之地位,爭取人民的支持。固國軍毋須被擊敗,既已自行解體。凡一政權缺乏自信心、軍隊無戰鬥意志,一經戰鬥考驗立即崩潰,此固歷史所一再昭示吾人者也。
 
  這個形象……怎麼跟阿富汗的情況感覺非常類似。作者更以四八年的法幣、金圓卷發行嚴重失控來舉例的確符合上述描述。另外前面提到的對日戰爭時,懷疑國民政府窩藏美國軍火準備以後的內戰使用,一直逐漸累積的不信任有如壓垮駱駝的稻草、滾雪球般的失控逐漸膨脹,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作者在後面篇章一路從韓戰至今七十多年來的分析敘述:韓戰爆發後中美關係冷淡仍有官方接觸、尼克森與季辛吉開啟的親中政策時代(為了結束越戰)、卡特與中國建交、雷根的八一七公報出賣台灣以及柯林頓協助中國加入世貿體系等等,以下會提及作者的結論。
 
 
  不過,在此之前,尼克森與季辛吉這段值得一提,因為出現了美國外交史上罕見的事態。
 
  一九七0年一月八日,美國宣布於二十日恢復在一九五零年代曾經開始,後來中止的「大使級」華沙會談。
 
  尼克森認為要改善與中國關係,首先要解決就是聯合國裏的「中國代表權」問題。這個問題有多重意義:首先是美國可以藉「讓中共取得中國代表權」作為改善對中關係的誠意象徵。第二,尼克森認為不可能長期孤立中國,讓中國開放後和美國合作對抗蘇聯,是美國戰略大計。
 
  但是問題在於台灣。中共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美國繼續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政府,北京是不可能接受的,如此無法改善關係。但是若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尼克森無法跟國會有所交代。因此,尼克森跟季辛吉決定先處理聯合國問題:若能形成雙重代表權,美國就可以在不犧牲台灣的情況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圖片來源 wiki

 
  一九七一年四月,中美祕密溝通突破,改變尼克森的看法。五月底,尼克森與季辛吉轉而認為「雙重代表權」的作法會帶來反作用。若採取「兩個中國」政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都不會接受,這個問題最終只能一個入會、一個退出,不可能兩個都在聯合國。
 
  尼克森說,美國最好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否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會員資格?」這個問題列為「重要問題案」(需經過三分之二以上票數通過),但「不要努力為重要問題拉票」,而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對聯合國問題負責。
 
  但是尼克森實際上已經拿定主意,要讓台灣退出而中共進入聯合國,但是他沒告訴國務院、美國聯合國大使和台灣方面。事實上尼克森根本沒有堅持「兩個中國」的誠意,他故意拖到最後,讓各方面的部署來不及,然後假裝採取「兩個中國」立場卻失敗,以表示美國盡了一切努力*1:。
 
  七月九日,季辛吉乘坐巴基斯坦總統專機飛赴北京,他告訴周恩來,美國提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簡單多數的方式加入聯合國,而且可以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經北京會談後,季周兩人從此直接聯繫,美中開始關係正常化。
 
  八月二日,國務卿羅吉斯(William Rogers)發表對中國代表權的問題聲明,代表美國對此政策的一大轉變。過去二十一年來美國全力反對中共入會,現在則以「配合目前世界的實際狀況」,不再反對中共進入聯合國。但同時,美國不同意將中華民國排除於聯合國之外……尼克森和季辛吉沒有告訴國務院的是,他們已經決定「雙重代表權」只是避免被國會批判的幌子,因此國務卿羅吉斯、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後來的美國前總統老布希都毫不知情,這種不誠實的態度做法,在美國的外交史上非常少見。
 
 
  更離譜還在後頭,接下來的八月、十月初老布希、羅吉斯前後提出要求聯合國承認「兩個中國」、同意中共取得安理會席次但反對排除中華民國的提案,兩人被蒙在鼓裡後採取的行動似乎符合預判。
 
  但是十月十四日,沙烏地阿拉伯代表為中華民國仗義執言,提出一項議案:「中華民國,亦即台灣島之人民,應保留其在聯合國及其有關代表之席位,直至中華民國人民,亦即台灣島之人民,能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複決或全民表決而就下開各項宣布其所作選擇時為止:一、以聯合國紀錄之一項條約所確定之中立地位,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繼續獨立;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一個邦聯,其條件應由當事雙方商定之;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聯邦,但須依照當事雙方所安商定之議定書。
 
  然而,季辛吉對此議案極力反對。他認為如果美國支持這一議案,將實質形成「兩個中國」,而這一議案為台灣創造了法律地位,這是中國最反對的。如果美國支持,將會嚴重損害當時的美中交往基礎。這時候,他連先前「『美國不要努力為重要問題拉票』,而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對最後結果負責」的滑頭立場都放棄了,而是直接站在中共這一方,導致此時的美國對中共可說是仁至義盡、極力維護。
 
  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國和中國簽訂《上海公報》。此公報與尼克森五大秘密承諾,構成了此後四十五年美國對台政策的框架*2:。
 
  五大秘密承諾簡略如下:第一,認定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日後不再出現台灣地位未定的聲明。第二,我們從未支持,將來也不會支持台灣獨立運動。第三,……不願日本進入台灣,並勸阻日本那麼做。第四,支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拒絕任何反攻大陸的企圖。最後一點,尋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並表明知道台灣是關係正常化的障礙。
 
 
 
 
  作者總結七十多年來中美關係互動,分析其決斷的內容如下:
 
  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美國已經有冷戰思維,也在伊朗跟土耳其圍堵蘇聯共產主義,但是對於中國內戰卻未採取相同政策。作者的觀點是:
 
 
  首先,美國對中國共產仍有好感與幻想,認為它是「土地改革者」。魏德邁將軍在回憶錄中也提到他常常聽說這類觀點,儘管他本人不信,其意見不是多數。更重要的是,美國認為中共有和美國發展良好關係的願望,中共也並非無法溝通的對象。
 
  其次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國決策者形象實在太壞,貪汙、腐敗、內鬥的狀況讓美國認為援助國民黨沒有道德正當性。
 
  第三是在外交方面,美國沒有意識到中國赤化後對美國的深遠影響(不過作者沒有介紹)。
 
  第四是在軍事方面,美國在《中美關係白皮書》中認為國民政府在抗戰末期已完全腐化,故美國於二戰期間所給予的二十億美元以上的援助,由於國府領袖們的無能與部隊的叛降,大部分已落入中共手中。國民黨失敗並非由於美援不足,而是它的領袖無能應付危機,部隊缺乏戰鬥意志,政府也失去人民的支持。唯有美國傾全力替國府打敗共產黨,才能挽救其命運,但如此介入內戰不但會遭致中國人民怨恨,美國人民亦不可能贊成。
 
  最重要的一點是,就是當他國發生內戰或國際衝突時,只要戰火不直接波及美國或是以美國為敵人,美國的政策還是以「調停、解決衝突,而非擊敗衝突中的一方」為最高勝利的價值
 
  這些觀念影響美國對中共政策數十年。美國各項外交政策與普通法體系內的判決先例類似,「垂範」的效果非常重要,一但形成典範,後面的總統若要變更,便要額外花費功夫。美國一直認為中共是不可忽視的存在。重點是怎麼了解它、讓它的行為不致威脅美國。如果能改變它的行為會更好,但並沒有摧毀它的打算
 
 
 
 
  作者將美國對台政策自定義分成幾個時期,因篇幅過長,只介紹幾個國際法理地位有關的部分。
 
  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國試爆第一枚原子彈成功,震驚國際。加上當時中蘇已經決裂,美國意識到中共作為「戰略夥伴」的有效性:對美國來說,如果中共加入反蘇陣營,冷戰的圍堵線就移至中蘇邊界,而非第一島鏈,台灣不再位於防線上。台美關係進入第四個階段:「調整中國政策時期」。
 
  面對這種困局,蔣介石的嬰兒式外交還是沒有改變。他只不斷要求美國繼續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裏的中國代表權,但是沒有提出任何中華民國可以協助美國達成此一目標的方案,幾乎純粹視為美國的責任。隨著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越來越多,這件事成為美國的戰略包袱。然後反攻大陸的戰略又讓蔣、美關係陷入類似二戰末期的狀況,彼此蔑視而且互不信任。
 
 
  汪浩在其著作《借殼上市》指出「……面對聯合國代表權的危機,蔣介石寫道:
 
  甲:如何確保台灣復興基地,使之鞏固不搖。乙,如何使中共不能參加聯合國,以保持我政府代表權,不退出聯合國。丙,如甲乙兩者不能兼顧,則以確保台灣基地為第一。與其為保持聯合國會員名義,而使台灣被攻……雖在國際上失去地位而力求自立自主,確保台灣主權,實為利多而害少。而且乙者,其權操之於英、法,非我所能主動,而甲者我尚有主動領地,此為永久根本計……。」
 
  這段話作者也深感興趣,究竟蔣何以認為「保持聯合國會員名義」會使台灣有被攻的可能?
 
  中共若具有攻台能力,台灣有無聯合國會員都是一樣的。但是,只要台灣有聯合國會員資格,就比較有機會讓中共攻台遭到聯合國干預,因為只有國家才能作為聯合國會員,台灣若是會員,中共攻台就是侵略,否則就是內戰性質。因此聯合國會員身份對台灣是有利無害。
 
  聯合國會員身份造成傷害的「被攻」,恐怕就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台灣若無會員國身分,自然很容易被認定是某國的一部分,以當時的狀況和蔣的認知,當然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唯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作為中國政權之一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合理存在、行使統治權才有可能。後面一句「雖在國際上失去地位而力求自立自主,確保台灣主權」,作者認為這個「自立自主」指的是國民黨在台灣「自立自主」,所謂「確保台灣主權」其實是確保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統治權
 
  以此脈絡來看,若得在「台灣作為獨立國家,國號為中華民國」和「台灣僅作為一個在中國境內,有國民黨據有統治權的政治實體」二者選擇,蔣絕對選擇後者。因為前者就是幾十年後出現在台灣為多數台灣人所贊成的現況,事實證明在此情勢下國民黨都未必是執政黨。如果在國際社會中代表中國與台灣主權不能兼顧時,蔣恐怕都是「棄台保名」這裡的台指的是作為國家的機會,這個名雖然是「中華民國」,也表明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是蔣自我認定這個中國是中華民國。
 
  換言之,蔣才是「一中各表」的始祖。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為總統。李登輝決定建立台灣的主體性,政權本土化,全面改革政治體制,走向民主化。最重要的是,大膽處理統獨問題和在外交上採取積極的作為。蔣經國並不把外交當成政府或是他的主要工作,擔任總統的十年甚至連邦交國都未曾踏足。除了健康因素,作者認為蔣若出訪要先釐清是以甚麼地位出訪,因為台灣並不以台灣為國名,中華民國總統就是台灣總統,在國內關起門來宣稱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沒有問題,到了國外不可能再宣稱自己是中國的元首。如此一來,身份為何?必定會被認為是台灣總統或台灣最高領導人,如此就有「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內涵,就算無任何政治宣示也一樣
 
  李登輝就沒有這個顧慮,相反地他希望用這種方式提醒全世界: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至少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和蔣中正時期的反攻大陸一樣,台灣在政治上與美國不同拍,但是李登輝「台灣民主化」訴求畢竟比蔣中正「反攻大陸」來得更容易被美國支持,因此美國還是作出了繼續支持台灣的決斷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中國「抗蘇」的戰略地位就消失了。俄羅斯不再是共產國家,軍事實力也在九零年代大為削弱。從當時局勢來看,美國社會除了對中國在意識形態、尤其是人權領域上的不信任。對台灣關係的障礙也只剩下「一中政策」。
 
  李登輝抓住這個機會,大力推動台灣的憲政改革以及民主化,連帶形成台灣的獨立意識。李登輝巧妙地把這問題轉化成台灣人熟知的「統獨議題」。「」是指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至於要不要成立新的國家,將來再決定,現在先進行民主和本土化。他的政府迴避討論台灣真實的國際法地位和中華民國統治的正當性。在中國與台灣產生社會與經濟上緊密的連結之前,將統獨議題作出這樣的詮釋,對「統」是不利的。
 
  這樣一來,「不再堅持代表全中國,而是作為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民主國家」,逐漸成為政府的政策。
 
  對美國來說,雖然擔心台灣獨立會引起中共武力犯台,但台灣的民主化提供了美國支持台灣最好的理由,尤其是在道德外交上,支持民主也是美國長期政策,在冷戰後再恰當不過。過去冷戰時代支持威權政府的不正當已經消失了。李登輝也很清楚在越戰後,美國海外用兵受到更多限制,所以他也趁機會暗示「美國強化對台軍售,就可降低美國將來出兵的必要」,和美國的決斷得到同樣的節拍。
 
 
  一九九四年五月,李登輝訪問中南美洲及非洲。這是兩蔣時代所沒有的事情。他選擇過境夏威夷,成為撤銷承認後,首位踏足台灣總統。美國行政部門當時評估,認為允許李訪美會觸怒中國,不讓他訪美會觸怒台灣,但觸怒台灣比較沒有副作用。
 
  所以當時美方不允許在境內過夜,只安排到當地空軍基地的小房間休息,由上尉級軍官接待。此舉引起李登輝的不滿,他決定不下飛機,穿著一件休閒襯衫,在飛機上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長白樂崎,作為抗議*3.。
 
  此事件引起美國國會以及輿論譁然,認為號稱民主的美國,竟然受迫於另一個國家的威脅,在台灣總統過境的問題上採取這麼不恰當的態度。國會開始關注這個議題,有七十六位參議員聯署要求邀請李登輝訪美,不僅讓白宮跟國務院備感壓力,也促成了後來的康乃爾大學演講訪問。
 
  一九九五年五月,在國會壓力與康乃爾大學校長熱心促成之下,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母校的計畫獲准。發表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公開演說,成為當時世界矚目的大事。李登輝訪美引起了「垂範」效果,形成了之後美國當局處理的典範,也開闢了一個重要外交空間。
 
 
  談論進展到現代,關於讀者們耳聞過的軍售案、台美合作尤其是軍事領域上的往來等等,作者的觀點分析來看是非常憂心,以下有兩篇同樣出自該書的書摘文章可以參考。
 
 
  至於那些因素會影響美國決斷?作者統整前面各篇章重點,包含以下因素:
 
一、中國犯台的目的,是威嚇台灣、抑或是逼簽屬和平協議,還是全面摧毀獨立於中國外的台灣政權?對此有無足夠可靠情報?
 
二、當時中國與美國外交關係好壞?這會影響美國國內支持度。如果關係相當惡劣,美國可能投入作戰。如果還可以溝通的境地,外交必然先於動用武力。
 
三、鄰近國家的態度與反應。參考前一篇美國攻對塞爾維亞、阿富汗與伊拉克的例子;如果鄰國都希望美國盡快介入並提供基地,則美國行動彈性大增,反之則削弱美國的意願和支援能力。
 
四、中國武力犯台的方式。是海上封鎖、登陸攻擊或展開登島作戰?範圍在東沙、南沙還是金馬外島?雙方戰況如何?台灣損失如何?內部情勢與續戰意願能力為何?
 
五、根據四的方式所達成的戰爭目標,目標是否清楚、明確且易於評估?是對中國發起或支援的基地實施攻擊,抑或是協助台灣軍隊攔阻和防衛中方攻勢?美國需要作戰方式為何?
 
六、要採取這種作戰方式,美國需要出動多少軍隊?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美國大概出動了百分之五十的陸軍現役作戰師,百分之四十六的空軍戰機聯隊,六艘航空母艦與護航艦隊。鑒於中國兵力之大,美國要出動的兵力恐怕非常驚人,因此決定戰爭目標非常重要。考量到中國攻台兵力,不能只靠海上的航空母艦,一定要依托陸上基地。台灣本身有沒有符合標準且夠支援美軍開展和作業的基地?目前看來一點都不樂觀。
 
七、美國在此一地區的後勤能力,是否能支撐要派出的軍隊遂行作戰?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美國五十多萬大軍的部分後勤是由沙烏地阿拉伯負責的。今天的中華民國有沒有能力對來台助戰的美軍提供後勤支援?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可能是美軍第一次碰到補給線遭遇威脅的區域戰爭。中國在軍事實力完全削弱、外交上沒有停戰之前,是有潛力對美國補給線有效發動一定程度的攻擊的。
 
八、是否會造成美國其他方面的損失?如果會,是多少?能否用不干預中國武力犯台的方式去改變?
 
   這些因素不完全有先後順序的考慮,而是有多項會同時進行。
 
   美國在面臨其他國家之間發生衝突或內戰,干預的標準也和上述原則有關。
 
 
 
 
              (完)
 
 
 
 
 
 
關於美國對台政策關係論述,作者還有兩篇是摘錄自該書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大漠倉鼠
銷毀所有軍備和互相保證毀滅都能維持和平但人們總是選擇後者XDD
2021-10-27 17:30:34
坪圳氏共和國人
畢竟後者才是有預防衝突的考量。
2021-10-27 22:49:01
小小風
應該說老蔣不夠狡猾,才會有今天的局面
2021-10-28 07:01:13
坪圳氏共和國人
狡猾與領導應對局面的能力也是成正比的。國際局勢就是會談條件,不可能空手要到好處。
2021-10-28 10:33:3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