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演出研究筆記 沙丘與科幻片的意義

星辰鐘塔的卑鄙外鄉人 | 2021-10-20 00:44:18 | 巴幣 102 | 人氣 530

衝著導演丹尼·維勒納夫去看的,理由很簡單
一、他拍了銀翼殺手2049
二、他是渡邊信一郎的粉絲只要你是渡邊吹我們就是好兄弟

因為很多人對於視覺聽覺都寫很多了,就寫點對作為一個影視觀眾,這種作品重要的理由。

所謂科幻片、科幻小說,是一種承載著那個時代對未來的不安、憧憬,以及一定反映當時人們對社會的觀點與思想乃至社會結構本身的重要媒體。
科幻之所以沒落是因為現代人逐漸想像不到更長遠的未來,正如我們IT領域也看不到比人工智慧更遠的未來產物。

而當時的太空科幻作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那個人類都還沒上月球的年代裡,科幻作家們憑著對宇宙的想像架構出了一個又一個宏大的世界觀。

比如說"沙丘"厄拉科斯。
沙塵中有著高價值產物"香料",在那邊的民族因為"香料"眼睛變成藍色的,也開發出為了避免流失水分的"蒸餾服"。
同時這顆星球又有著食物鏈頂端"沙蟲",伴隨著"沙蟲"的絕對力量又有著對沙蟲的信仰,以及共存的種種習慣如為了避免引來沙蟲的步法"沙行"。
自洽又豐富的設定在這部電影中比比皆是。

這些先驅們筆下的作品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工業的發展,也對未來的電影、動畫產生深遠的影響,許多導演、監督年輕時也是拜讀了這類作品才能做出影響我們這一代的作品出來。

作為一個電影、動畫愛好者,去揣摩、體驗、思考是什麼影響了那些導演也是豐富自我修養的一環,富野監督也說過動畫人不該專注於"動畫"這個媒體也是相同的意思。

誠然短距離的太空旅行已經不稀奇,光學望遠鏡不斷的發現新的行星,就工業而言,人們對宇宙的渴望似乎已經不似以前那麼強烈,我作為一個標準90後也沒有這種心情。

影視方面,華麗的特效養大觀眾胃口的同時,也麻痺了觀眾自身,說實話"視覺特效"目前真的很難有當年那種飛躍性的突破,同時經歷過豐富題材的現代觀眾也不見得願意再回來看看太空科幻,更別說沙丘這部電影的精髓正是背後的設定而非劇情本身。

不論講得多好聽,都很難有當時讀者看到原作時的那種震撼。
翻拍沙丘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豪賭,更別說前面還有2049的前車之鑑。

故2021的沙丘僅需要以當代技術盡可能詮釋其中的世界、讓原作者腦中的宏大世界視覺化就已經達到它的最大存在意義,剩下的都只是錦上添花。
時間早已證明原作的定位,現在僅需要重新詮釋。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