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紐約時報中文網: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

A.C | 2021-08-10 20:42:20 | 巴幣 0 | 人氣 326

前言、

文章出處:
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

奇文共賞。嫌太長不想看的人,最後有懶人包。

正文、

不久前,我和三個兒子在書店裡瀏覽一本兒童雜誌,封面是亮粉色的,閃閃發光,簡直就像在喊:「男孩們!就算是往這個方向看上一眼,也會威脅你們的男子氣概!」
在友情手鏈製作教程和「你其實是哪種倉鼠?」的測試之間,雜誌講了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受邀參加兩個定在同一時間舉行的生日派對的故事。她不想讓任何一個朋友失望,於是想出了一個精心設計的方案,神不知鬼不覺地穿梭於兩個派對之間,先參加一個派對的遊戲,然後飛快地趕到另一個派對,正好趕上同樣的遊戲。然後在兩個派對之間飛速吃蛋糕,如此反覆。這是一個高風險的情感付出的故事,我對它有強烈的共鳴——就算不是對那個實際場景本身,至少也是對驅動著它的那種神經緊張、取悅他人的衝動。
這個生日派對上的壓力,是女性童年的一個相當標準的故事。我兒子班上的女孩們很可能讀過或看過數百個這樣的故事——圍繞著人、她們的友誼、關係和情感、她們的內心戲以及與他人的情感需求的競爭。這些也是我兒時的故事——我看過的電影和電視節目,我讀過的書和漫畫,以及被我內化的關於什麼事情最重要的敘事。
但現在,作為三個男孩的母親,讀這本雜誌時,這種以他人為驅動力的故事讓人感到奇怪的陌生。我意識到,儘管我以相對不分性別的方式撫養我的兒子們,並且對此抱有自由主義的虛榮心,但他們很可能從未讀過這樣的故事,更不用說在現實生活中經歷類似的情況。事實證明,在我兒子的虛構世界裡,奇異地缺席完全現實化的人類。

當男性蹣跚學步時,他們很快就被引導到一個只有汽車的敘事現實中。顯然,學齡前的男性規範規定,人類的困境只能通過推土機、消防車、忙碌的挖土機的情感生活來探索,偶爾還會有劍龍。
隨著年齡增長,他們逐漸脫離了挖掘機群體,無縫過渡到一個由戰鬥、對打、英雄、惡棍和一大堆「拯救世界」的人所主導的群體。現在他們分別是10歲、 七歲和三歲,他們所讀的每一個故事、所看的電視節目或所玩的電玩遊戲,基本上都是兩個男人(或具有男性特徵的非人類生物)在某種形式的戰鬥中相互對峙的故事,最後不可避免地以一個人成為英雄,另一個人被殘酷地擊敗而告終。這個敘事世界中幾乎沒有情感的複雜性——沒有內在性,沒有磋商,沒有養育,沒有友誼的困境或內部衝突。沒有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和其他人保持穩定關係的那種混亂。
「沒有真實人類」這個規則也有例外: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現實主義小說這個小分支實際上非常受歡迎。例如,傑夫·金尼(Jeff Kinney)深受喜愛的《小屁孩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系列銷量超過2.5億冊,而中學漫畫系列《大內特》(Big Nate)銷量超過2000萬冊。我的兒子們和他們的朋友們狼吞虎咽地讀著這些書,渴望得到反映他們自己生活的東西。他們也從中獲益良多——這是他們思考自己在現實世界中的挑戰和人際關係的起點,也是開啟討論他們所面臨的情感困境的一種方式。
但是這個類型中的主角往往是一些令人沮喪的反英雄人物,中學裡那些表現出挑釁性的平庸的虛無主義者。他們的敘述動機往往是一種蔑視——對學校、老師、煩人的兄弟姐妹和嘮叨的父母。這種背景意義上的不滿有時可以是不經意間的女性厭惡,潛藏在「愚蠢、無聊的女孩」的線索中。雖然這些書後來的一些例子已經把這一點調節回來了,但如果我們順著這些人物的怨恨和自我厭惡的軌跡走到最極端的地步,不難想像他們中的某個人會在十年後,在父母的地下室裡挑釁網上的女權主義者。
對於男孩來說,缺乏積極的關注他人的故事,這對他們和女孩們都有影響。在女孩們消費的敘事中,以及她們所處的更廣闊的文化景觀中,女孩們在人際關係技能上,在日常的棘手和複雜的情感生活中,獲得了巨大的領先優勢。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女孩們得到了這樣的信息:別人的感受是她們所關心的,是她們的責任。男孩們漸漸學到的則是,這些事與他們無關。
我們幾乎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感和關係教育的缺失對男孩來說是一種令人擔憂的損失。我們傾向於將少女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的關注視為「女孩的作」,並輕視和淡化它。但正如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深藏的祕密、男孩的友誼和聯繫的危機》(Deep Secrets, Boys’ Friendships and the Crisis of Connection)一書的作者尼奧比·韋(Niobe Wa)所說,「當我們貶低情感和人際關係等女性特質相關的東西時,男孩就錯過了它們。」
這種不平衡不僅僅給女孩和女人帶來疲憊的壓力,讓她們承擔生活中的社會和情感負擔——記住生日,擦拭眼淚,明白奶奶越來越劇烈的眉毛抽動意味著需要把她跟蘇珊姨媽分開——它也對男孩和男人造成了傷害。他們錯過了內化概念和學習技能的機會,這些技能對一種與他人聯繫的、道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至關重要。
可能因為在社會化方面的這種差異,男孩在幾乎所有關於移情和社會技能的衡量標準上都比同齡女孩得分低,這種差距在整個童年和青春期不斷擴大。這對整個社會都有影響。在一年級學生中,社交情感能力(包括建立和維持友誼的能力)比家庭背景或認知能力更能預測學業成功。現在,在整個大學的各個年級,男孩在學業上都落後於女孩,因此,在他們閱讀和觀看的內容中,在我們與他們的對話中,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加細緻入微、以他人為中心的情感世界,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縮小這一差距。
這對男孩的心理健康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從很小的時候起,女孩的友誼往往更親密、更深厚、更注重情感,這提供了一種支持結構,而這往往是男孩嚴重缺乏的。根據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說法,這種缺乏支持,以及支撐著這種情況的男性規範,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青春期男孩的自殺風險幾乎是女孩的兩倍,所以這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我們把有毒的男子氣概作為一種極端的情景來談論——「#我也是」(#MeToo)怪物、校園槍擊事件——但它更像是一個光譜。我們已經將一種日常的亞毒性男子氣概常態化了,這是源於我們讓他們接觸到的東西,也源於我們沒讓他們接觸到的東西。
我們講述的故事成為了我們的情感藍圖,成為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成為我們參與生活的方式。在我們一生中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情況下,沒有英雄或惡棍,沒有死亡或榮耀,只有一群有需要的人抱怨誰說了什麼。理解如何優雅和巧妙地駕馭它,是人際關係跳動的心臟。
因此,讓我們朝著一個新世界努力吧,在這個新世界裡,一個男孩可以自豪地穿梭於兩個生日派對之間,為強迫症般的取悅他人而流汗。給男生們來點女生的喜劇,教給他們情感勞動和討好他人的黑暗藝術。我們都可能會因此更健康。

後記、

懶人包:
男人都只看垃圾,所以也只能生產垃圾,並且成為垃圾。女孩們優秀多了。

  馬克吐溫表示:???;大仲馬表示:???;小仲馬表示:???,套句黃曉明說的話:我不要你覺得(男性),我要我覺得(女性)別對這種文章認真,就當笑話看。個人PO出來也是當笑話看。這篇文章完全忽略女性的小圈圈內鬥,以及延伸出來情感對應藝術只是為了讓自己更舒服而不是世界
  當男性質疑時,就辯說你不是女性,所以無法感受我們的體驗。是以Feeling大過世界所有一切,就是這群人的教條。個人態度很簡單,既然不想同理反對方的感受,反對方也沒必要同理你的感受,你的感受關我屁事,又不是我的感受。「你不是女性,你沒辦法體會到我們身邊被強制的義務。」宇智波反彈:你不是男性,你沒辦法體會到我們身邊被強制的義務與社會責任。
  以上。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